|
最新报道:10月19日,我们与日本共同通信社直接征询此事,共同通信社会部长的答复是:9月30日在记者面前孙伯君氏亲口说她“曾在东方文献研究所指出册子的文字是契丹大字”,只字未提册子的发现者及其文字的鉴定者Viacheslav Zaytsev研究员。因此,记者所写的完全是忠实于孙氏自身所说的报道,不存在误报。但是,孙氏所说的与俄罗斯科学院举证的事实不符,只能感到遗憾。因此,刊发“孙伯君确定册子文字是契丹大字”的所有相关报道在接到抗议书后(12日)已全部撤下。
[编者按:2011年10月1日,日本的每日新闻等报纸刊载了“俄罗斯发现了契丹大字册子”的报道,将册子文字的确定者说成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孙伯君。但事实究竟如何呢?以下是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所长的抗议书的中文全译。读了这篇抗议书,使我们感到学术剽窃之风居然刮到国外的可悲与可耻。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鉴定成果掠为己有,这不能不说是学术道德的沦丧。然而,学术打假没有国界、没有时限,侥幸心理不能存在。]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所长致日本共同通信社的抗议书全文 我们非常遗憾地发现,2011年10月1日每日新闻刊载的“俄罗斯发现了契丹文字册子”这篇报道与事实不符。失实的内容是:“册子现存俄罗斯科学院研究所的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孙伯君研究员确定它是契丹大字。册子质地为麻纸,共有80页,每页6行,每行20字左右。” 然而事情的真相是:发现这件册子的是我所文献馆的Viacheslav Zaytsev研究员。册子的文字性质长期不明,没有任何研究者能够确定它是什么文字、什么语言。直到2010年,Zaytsev研究员才首次确定了册子是用契丹文字书写的契丹语。同年11月29日,东洋文献研究所在召开的年度研究会上公布了这一发现,Zaytsev研究员在会上所做的报告中首次指出:册子是用契丹大字书写的。因为研究会是对外公开的,所以当时许多人都听取了这次报告的结果。 但是,我们并没有给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孙伯君研究员提供研究这件册子的机会,孙伯君研究员既不是册子的发现者也不是册子文字的确定者。每日新闻刊载的报道无疑是失实的。 并且,册子并非80页、而是比80页还要多。与册子相关的所有资料,都刊载在Zaytsev研究员的即将出版的研究著作中。 因此,我们希望每日新闻更正这篇不实的报道,并全文刊出我们的抗议书。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所长 Prof.,Dr.Irina Popova |
浏览:3926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