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著名契丹文字女真文字专家、京都大学博士乌拉熙春教授日前在内蒙古考察辽代古迹的同时,在大兴安岭南麓一处石崖上发现了距今八百多年前的金朝时代的女真人用墨笔书写于岩壁上的一首七言绝句。由于长年栉风沐雨墨书的一部分字迹斑驳,尤其是右边二行,亦即起句和承句已漫漶难辨,唯有左边二行亦即转句和合句的上半部字体清晰可辨。根据下方残存字迹的长度,推测这是一首仿汉文七言绝句形式的女真文诗作。据乌拉熙春教授的解读结果,转、合二句的上半行分别译作“松濑四季”、“墨书春秋”。由此推测押韵也是仿汉诗押尾韵而不是女真诗固有的押头韵。石崖周边至今松林郁郁、石濑潺潺,作者以“松濑”对"墨书”、“四季”对“春秋”再现了八百年来不变的美景及对此美景的内心感受。我们虽已不能窥诗之全璧,但仅此二句骈对也足以使女真文学的宝库又添奇葩。金代的女真人与辽代的契丹人一样都创制过两种书写体系,1119年金太祖诏勅制作女真大字,1138年金熙宗再颁行女真小字。女真大字和小字的区别直到1962年才由我国契丹女真文字先驱金光平先生作出正确论断,亦即迄今发现的绝大多数女真字包括这件墨书都属女真大字体系。用女真大字书写的诗作,上世纪五十年代曾发现于山东省蓬莱的一件石碑上,刻的是一首仿汉诗押尾韵的七言律诗,可惜原石已佚,从而更加彰显了这件岩壁墨书诗作的珍贵价值,我们衷心希望它与业已相伴八百年之久的松濑在盛世之下继续共享万代春秋。 |
浏览:2137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