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女真巨星满学泰斗金啟孮教授纪念馆

金启孮先生与女真语言文字研究

《北京晚报》2008-5-11第23版

  金启孮先生与女真语言文字研究
  
  金适
  
  女真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北方民族, 它在历史上曾一度独立建国(渤海国);也曾入主中原(金)。并且创造出本民族文字“女真文”。
  金国的“女真字”曾经在中原应用百年以上,到明朝正统年间就已消亡,逐渐成为无人认识的死文字。大约遗忘了四百年以后,到清朝末期才有中外学者尝试释读,但是进展迟缓。直到著名女真满学家金启孮(1918-2004)先生的两部重要著作《女真语言文字研究》(与金光平合著, 1964年, 内大学报专刊; 1980年,文物出版社)与《女真文辞典》(1984年,文物出版社)的问世,才使女真文字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金启孮先生一家三代传承致力于女真文字和契丹文字研究的研究成果,代表着中国也是世界在这一领域的最高研究水平。
  女真族起源于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中的一支--黑水(现在的黑龙江) 靺鞨 。在契丹族即辽朝的统治下,黑水靺鞨分为南北两支,南部的一支属于契丹籍,称为“熟女直”;北方的一支不属于契丹籍,被称为“生女直”。女直就是女真,因为当时女真族处于辽朝的统治之下,辽兴宗名“耶律宗真”,契丹统治者为了避“宗真”的名讳,一直把女真这一民族的名称改写为女直。
   在辽朝的统治之下,位于南方的熟女真已经和契丹族、汉族逐渐融和,语言文字也不存在任何相异之处。所以,我们现在研究的女真文字是后来灭辽、侵宋,在今天东北、内蒙古和华北地区建立金朝(1115——1234)的生女真人的文字。因为女真人最初定居于“安出虎水”,“安出虎”在女真语即是“金”的意思,所以,太祖阿骨打定国号为“金”。
   女真族在入主中原之前,没有自己的文字,甚至连“祖宗旧法”也只能靠那些善于记忆的老人来流传给后世,必须形诸文字的公牍,只有借契丹字来书写流传。金朝建立之后,政治经济文化上都需要有自己的文字,金太祖天辅三年(1119),阿骨打命完颜希尹(尚书)仿汉人楷书、依契丹字制度、结合本国语制女真字,史称女真大字。
   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又造女真小字。皇统五年(1145)初,用女真小字。
   任何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在创制自己的文字的时候,必然会受到文化较高的相邻民族的文字的影响。金启孮先生的研究表明:女真字就是借鉴汉字和契丹字、加减笔画而制成的。共造字1000多个。
  造字后各地设有女真字学校,有府学、州学,中央还有国子学,开女真进士科。
   女真字译书则有:《易经》、《尚书》、《孝经》、《论语》、《孟子》、《老子》、《史记》、《汉书》、《贞观政要》、《白氏策林》、《伍子胥书》、《孙膑书》等。
   现在传世的碑文、石刻、《字书》、《译语》都是女真大字,小字发现的遗物甚少。仅见于我国东北地区出土的四面金银符牌。因为当时提倡女真小字的金熙宗被行使汉化政策的海陵王杀死,故没有推行开来。未得以广泛流传的原因还在于女真小字继承了契丹小字的繁琐弊病。
  1125年金灭辽,靖康元年(1126)南下,把宋徽宗和宋钦宗二帝先后扣押在金兵营中,并尽量把开封各个府库所存以及官府民户的金银币帛加以搜刮。到靖康二年(1127)的四月初一,金兵便俘虏了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皇女以及宗室贵戚等3000多人北去。北宋朝廷上的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铜人、漏刻、所收藏的书籍、天下府州县图,以及技艺工匠和娼优等等,都被搜罗一空,满载而去。北宋政权就此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金朝统治中国淮河以北达一个世纪之久,华北汉人一时同化于女真人。著名诗人陆游有诗云:“上源驿中槌画鼓,汉使做客胡做主,舞女不记宣和妆,庐儿尽能女真语。”同时,中原女真人也迅速汉化。金海陵王汉化尤深,能做汉诗,其中名句有:“屯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一种表达。
  金太祖、太宗、熙宗大力提倡女真字的使用,海陵王时因采取汉化政策,女真字的使用渐不如前。迁都燕京(北京)以后,甚至拆毁上京建筑。到金世宗时,又崇先尊祖大力提倡利用女真字,甚至回到上京访问耆旧,亲自与大家合唱女真歌…章宗时女真文开始通用于国家文件。
   女真字在中原使用百余年,实际是作为朝廷文字,应用范围限于统治阶级的女真人,而且只是在一定场合例如女真科举考试时使用。宣宗时蒙古兴起,金迁都汴京再传至哀宗国亡,女真文字在华北使用断绝,使用时间为12世纪至13世纪的一百多年。
   但女真字在东北地区仍然使用。 元朝的时候,女真各部仍然沿用原来的旧俗。
   到明朝成祖的时候,还在北京设立了四夷馆,培养认识少数民族文字的学生,并编译各种《华夷译语》,其中就有《女真译语》。
   直到明英宗正统年间(1445),松花江沿岸玄城卫上书中央政府,说:“臣等四十卫无人认识女真字,以后上书请允许用鞑靼字(蒙古文)。”后来,受到蒙古文影响,女真字消失时间约在15世纪。总起来看,女真字在东北、华北约使用了一个世纪,金亡后在东北又使用了约两个世纪。共存在300年之久。
  其实,历史上清朝的满洲族就是女真族的后裔。但是,由于历史上发生的“靖康之变”,清太宗为了再次入主中原,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将国号“金”改为“清”;将“女真”改为“满洲”。并且讳言女真和金朝的那段历史。因此,清朝的200多年来研究女真成为禁区,女真文字在消亡之后的400年间,无人知晓。直到1829年(道光九年),才由刘师陆和麟庆首先发现河南开封的《女真进士题名碑》。但是他们把女真大字说成了小字,这一错又是好些年。
   1896年,德国人葛鲁贝以《华夷译语》中的《女真译语》为资料,写出《女真语言文字考》,这可以说是研究女真文字的开始。 1923年,罗福成先生开始解读《进士碑》。
  从20世纪四十年代始,金啟孮先生与其父一起结合《金史》的研究同时研究女真文。金启孮先生姓爱新觉罗氏,为清乾隆帝八世嫡孙。啟孮先生不仅是女真文专家,而且在满洲学、蒙古学方面也造诣精深、著述丰硕。启孮先生的父亲爱新觉罗.恒煦, 汉名金光平(1899-1966)是清朝最后的公爵,也是我国女真文字、契丹文字研究的先行者。1957年,是先生第一个判定出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这两种文字的根本区别,为嗣后契丹文字的研究指明了正确的方向。1962年,又是先生第一个论证了现存碑文石刻和《女真译语》的女真字为女真大字,为继续女真文字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女真语言文字研究》一书,是凝聚了啟孮先生父子两代人多年心血的著作,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女真语言文字的专著, 这部著作的价值在于:
   (1)结合《金史》研究女真文字,起到正史之讹、补史之缺的作用。
   (2)将女真语言文字与满、蒙、契丹、汉等族语言文字进行比较。
   (3)写出、注明所有女真字的读音、释义。
   (4)写出完整的女真语法和词类分述。书末附有五通女真字碑的考释论文。
  《女真语言文字研究》不仅是一部语言学专著,从历史学和民族学的角度也对女真人在中国历史上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女真文化对汉文化的影响提出了崭新的论点。
   《女真文辞典》虽名为辞典,实则是对现发现的所有女真字从字形、字源、字音、字义以及与契丹文字的比较、与汉字的比较等诸多方面所作的集大成性研究成果,共收录女真字1737字,按笔画分为5类38部11附,并录有每个女真字出现的语句。可以说是一部关于女真文字研究的综合性百科全书。
  以上两部著作的问世,奠定了我国女真语言文字研究在国际上居于领先地位的基础。
   1973年,先生又在陕西发现了手抄本《女真文字书》,这是迄今为止时代最早的女真文字珍贵资料。先生撰写专文,对《字书》的书写时间(至迟在金世宗大定年间以前)、《字书》的底本(金太祖天辅三年八月完颜希尹所撰的《女直字书》、《字书》与明朝永乐年间所编纂的《女真译语》之关系、《译语》很可能是以《字书》为范本编写的)、《字书》中所表现出来的女真文由意字向音字的转化等问题,都作了深入的开创性研究。《字书》的发现和先生的研究成果,是女真文字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其重大意义在于:明确了女真文意字和音字的关系,以及由意字向音字发展的脉络。
  女真字的应用范围狭隘,遗存资料不多。但是它是研究中国历史和少数民族语文所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研究女真字的文献可以订正和补充历史事实。金启孮先生以古文字的解读考证历史、又以史籍印证古文字的记述,解决了辽金史研究中的汉文资料的不足,辩识了史之讹。又如考释黑龙江口明代奴尔干永宁寺女真碑文,证明黑龙江外土地原属中国,并非俄国人开发的“无人居住和不受任何管辖的地方。”可见,女真语文学的研究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现实作用。无论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继承还是保护国家完整版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先生曾任内蒙古大学教授、辽宁省民族研究所所长,同时创办了并主编《满族研究》杂志;培养了众多的历史学、语言学方面的人才;先生的两个女儿也分别为国内外的大学教授;可谓后继有人、桃李满园。
  启孮先生的次女爱新觉罗.乌拉熙春是当今研究女真文和契丹文的国际知名学者。她继承家学, 在恒煦先生和启孮先生的《女真语言文字研究》的基础上对迄今为止发现的女真文字资料向纵深方向研究,并将其扩展到契丹文字研究领域。近年来成果不断,出版了《女真文字书研究》(2001年)、《女真语言文字新研究》(2002年), 2003年启孮先生和乌拉熙春父女合作编写了两部大辞典。一部为《女真文大辞典》,是在《女真文辞典》的基础上增补了《女真文字书》及现存所有石刻中出现的女真字。另一部为《女真语满洲通古斯诸语比较辞典》,汇总了所有女真语词汇并将其与满洲通古斯诸语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代表了当今世界女真语言文字研究的最新成果。
  乌拉熙春在契丹学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契丹语言文字研究》(2004年)、《辽金史与契丹、女真文》(2004年)、《契丹大字研究》(2005年),她以重新解读的契丹文字墓志研究辽史,以契丹文字的最新解读成果否定了金朝初期曾有过“女真国”国号的假设、辽朝国号非“哈喇契丹”而是“胡里斯契丹”或“契丹胡里斯”;在对迄今为止出土的契丹大字墓志重新释读基础上归纳出1002个契丹大字(不含异体字);构拟了543个契丹大字的读音;对契丹大小字在表音、构词等方面的异同以及契丹大字与女真大字的传承关系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2006年出版的《从契丹文墓志看辽史》则是首次运用契丹大小字墓志资料全面考证辽史的佳作,该书在辽史研究领域以史学、历史语言学、古文字学的综合研究方法而开拓了崭新的契丹学发展方向。
   2009年乌拉煕春教授又连续推出两部力作:《爱新觉罗乌拉煕春女真契丹学研究》(2009 松香堂)、《明代的女真人》(2009 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集中了作者在这一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金启孮先生一家三代传承致力于女真文字和契丹文字研究,并做出蜚声中外的成果,对中国古文字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如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先生在纪念金启孮先生的悼文中所称道的那样: “启孮先生一门三代,三位大师,宏扬女真学和满学,使这一中华文化的瑰宝得到发扬光大,这是中华文化的光辉。这正符合今天联合国提倡世界传统文化的伟大事业。女真学和满学的流传不息,也就是启孮先生学术精神的流传不息。这是真正的永垂不朽!”(引自《金启孮先生逝世周年纪念文集》2005)。
  -----------《北京晚报》2008-5-11 第29版------------
  
  作者:金适 (中国农业大学)
  电话: 13439860036
  Email:jinshi102@263.net
  
  
  
  
  
  
  
  
  
  
  
  
  
  
  
  
  
  
  
  
  
  
  
  
  
  摘要: 女真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北方民族, 它在历史上曾一度独立建国(渤海国);也曾入主中原(金)。并且创造出本民族文字“女真文”。
  金国的“女真字”曾在东北、华北地区约使用了一个世纪,金亡后在东北又使用了约两个世纪。共存在300年之久,到明朝正统年间就已消亡,逐渐成为无人认识的死文字。大约遗忘了四百年以后,到清朝末期才有中外学者尝试释读,但是进展迟缓。直到著名女真满学家金启孮(1918-2004)先生的两部重要著作《女真语言文字研究》(与金光平合著, 1964年, 内大学报专刊; 1980年,文物出版社)与《女真文辞典》(1984年,文物出版社)的问世,才使女真文字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奠定了我国女真语言文字研究在国际上居于领先地位的基础。
  女真字的应用范围狭隘,遗存资料不多。但它是研究中国历史和少数民族语文所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研究女真字的文献可以订正和补充历史事实。金启孮先生以古文字的解读考证历史、又以史籍印证古文字的记述,解决了辽金史研究中的汉文资料的不足,辩识了史之讹。女真语文学的研究不但有学术价值,还有现实作用。无论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继承还是保护国家完整版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金启孮先生一家三代传承致力于女真语言文字研究,并将其扩展到契丹文字研究领域。近年来研究成果不断,对中国古文字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原文2008-5-11 发表于《北京晚报》2008-5-11 第29版  浏览:1811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0/2/6 23:08:23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中国网中华世纪坛“和合家风”文化主题展示金光平、金启孮、乌拉熙春三代古文字研究家学成就(收藏于2017/1/11 14:11:08
辽金史开鲁琉璃砖辽墓墓主是“耶律蒲古”?(收藏于2016/10/1 0:36:00
烏拉熙春增訂《金史》的新資料:神木女真大字石刻(收藏于2016/6/14 22:29:04
烏拉熙春増訂『遼史』的新資料:『大中央胡里只契丹國故禮賓使耶律糺隣墓誌銘』(收藏于2016/6/14 21:22:29
政法与历史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邀请吉本知惠子教授、刘少江先生作学术报告(收藏于2016/4/19 18:22:12
烏拉熙春契丹文字史上的璀璨星辰(收藏于2016/4/2 0:32:02
辽金史大兴安岭石崖发现八百年前女真大字墨书诗作(收藏于2015/9/3 2:41:16
《中国民族报》爱新觉罗后裔,书画与姓氏的牵绊(收藏于2015/3/31 21:39:16
顾太清诗词研究会顾太清诗词研究会在京成立(收藏于2015/3/31 21:13:43
Academic Achievements of Prof. AISIN GIORO Ulhicun(收藏于2015/3/17 9:18:18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治丧委员会金啟孮先生永垂不朽!(访问9538次)
香港《华侨新天地》守护历史的贵族学者,乾隆皇帝九世孙女金适教授访谈录(访问8111次)
金适女真大字碑刻铭文(访问7030次)
辽金史《爱新觉罗乌拉熙春女真契丹学研究》出版(访问6568次)
《首都博物馆馆刊》第24辑中央民族大学古文字陈列馆所藏时代最早的契丹大字《痕得隐太傅墓志》(访问6548次)
金适金光平先生與契丹大小字、女真大小字(访问6536次)
辽金史乌拉熙春的学术成就(访问6293次)
愛新覺羅烏拉熙春契丹小字《金代博州防御使墓誌銘》墓主非移剌斡里朶――兼論金朝初期無“女真国”之国号(访问5896次)
金适研究古文字的三代学者――金光平、金启孮、乌拉熙春(访问5343次)
辽金史“天朝万顺”臆解可以休矣─乌拉熙春教授为辽上京出土契丹大字银币“天神千万”正名─(访问4915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24/6/29 23:08:35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1/30 20:11:22
Ulhicun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1/30 18:09:1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1/30 15:44:2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1/29 9:38:34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