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陨星之光-王尽美生平·家事》
第二十一章 王尽美遗照的前前后后 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英明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三年解放战争,终于推翻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蒋家王朝,中国大陆解放了。伟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了!饱受磨难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为了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怀仁堂开幕。来自全国各地660多位代表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出席了会议,共商建国大计。毛泽东亲致开幕词。 会议期间,毛泽东与各地代表亲切交谈。当他接见山东代表马保三他们时,立即想到了王尽美,尽美那修长的身材,眉清目秀的长方脸,比常人略大点的耳朵,还有那纯朴谦逊的样子,活生生地浮现在眼前,往事在脑海中掠过,深深的怀念之情从心底涌出。 毛泽东无限感慨地对马保三他们说:“革命胜利了,可不能忘记老同志啊!你们山东要把王尽美烈士的历史搞好,要收集他的遗物。” 顿了顿,毛泽东面带笑容,介绍道:“王尽美耳朵大,细高条,说话沉着大方,大伙都亲热地称他‘王大耳’。” 1925年逝世的尽美已经走了24个春秋了。24年的光阴将要流去多少往事,带走多少记忆啊!作为中国人民伟大领袖的毛泽东,在这天翻地覆的24年中,叱咤多少风云,力挽多少狂澜,指挥多少战役,装着多少天下大事啊!可是,王尽美的形象在他心中那么清晰,那么亲切。在座的马保三等人感动得热泪盈眶。马保三当即向毛泽东表示:请主席放心,回去即办。 全国政协会议闭幕后,马保三带着毛泽东主席的殷切嘱托回到山东,向中共中央山东分局(1955年后改称省委)作了汇报。分局当作一件大事去办。这件事具体落实到省团委张建华的身上,由她具体负责。 张建华带人来到诸城北杏村王尽美家。此时家中只有尽美母亲一人,乃恩爱人健民已经带着孩子去了江南义乌。 尽美母亲热情地接待了张建华他们,听说他们是从省城济南来的,情不自禁地说:“早年尽美还在济南读过书,搞过学生运动呢。” 张建华打量着这位古稀老人,望着这位年年月月思儿的母亲,只见她满头白发,这是岁月风霜染白的;每一根银丝都是一段母亲的情丝啊!她脸上布满一道又一道皱纹,这是生活磨难留下的印痕,是岁月刻下的沧桑。她的目光是那么亲切.那么善良,又是那么刚毅坚定,这是母亲的目光啊!张建华情不自禁地唤了声王妈妈! 张建华激动地告诉尽美母亲:“毛主席非常关心尽美烈士,指示咱山东省政府,整理尽美烈士的历史,收集他的遗物。我们这次来就是落实毛主席指示的,来收集尽美同志的遗物。您老人家想一想,尽美同志生前的照片、用过的东西、写过的文章还在不在?我们想办法找到它,拿出来教育群众。” “啊!毛主席!毛主席还惦记着俺那尽美儿啊!”老人一边说着一边站起,两行热泪滚落下来。 兴奋的老人渐渐平静下来,坐在炕沿上,半天没吭声,脸色变得严肃、冷峻,一字一句地说:“尽美的遗物没有了,全让那帮土匪抢走了。照片……照片还有一张。” 她的记忆又回到了1930年那次军阀混战。土匪进村的情景,眼前又出现了那个风烟滚滚的傍晚。 土匪刘黑七趁莒县附近两个小军阀混战之机侵占了北杏村。村民们听说土匪要来了,急急忙忙收拾东西,一家家往外逃。“井”字街上到处是逃难的人,孩子哭大人叫,往日平静的村庄笼罩在恐怖中。 尽美母亲带着在家的小孙子乃恩忙乱地收拾东西。他先把尽美穿过的衣服、写过字的本子、读过的书、用过的东西以及那张她和生前的儿媳不知看过多少遍的照片包在一起,放进大缸里,又和乃恩俩在院子中间挖个大坑,把大缸放进去,最后又把一大面袋粮食放进缸里,她一边忙活着一边说:“家里也没啥值钱的东西,这点粮食留下就行啊!” 祖孙俩累得满头大汗。尽美母亲把缸盖上,正准备填土时又觉得不妥,她又打开缸,解开包,把尽美的照片取出来,然后再把缸埋上。可是这张照片放在哪儿呢?这时远处隐隐约约传来稀稀落落的枪声,好心的邻居也大声催促着:“乃恩他奶奶,快领着孙子逃吧,土匪马上就到啦!” 尽美母亲急中生智,望着那掉了泥巴的土墙有了主意。她一面吩咐孙于和点泥,一面把这块墙扒开,把尽美的照片用纸包好,放到墙中间,外面又涂上泥巴,基本与原样子差不多。等她忙活完领着乃思逃到村外的山里时,土匪就进了村,好险啊! 土匪撤走后,尽美母亲领着乃恩回到了家。家已被土匪翻得七零八落,不成样子。埋在院子里的大缸被挖了出来,缸里的东西被洗劫一空。 尽美母亲见儿子的遗物全被抢走,心都快碎了,老泪纵横。当她抬起泪眼望望那块土墙时,它竟原封没动。儿子的照片没被抢走,母亲那剧痛的心有了一丝安慰。 为防再有闪失,尽美母亲从此再也没有打开这块墙,把照片藏在墙里,把儿子留在心里。在以后的岁月中,她想念儿子时就在这面墙下站一站,心里默念几句。为防止时间过久找不到照片位置,每年秋季抹墙,尽美母亲都在这块墙上留下一点只有她自己才知道的记号。 王尽美的照片在这个土墙里藏了近20年。 良久,良久,尽美母亲从往事的回忆中走出来,可是脸上的皱纹里还留着昔日的凄凉和怒容。 她慢慢站起,对张建华他们喃喃地说:“尽美的照片埋在老房子的墙里,你们随我来取吧!”说完,她领着张建华他们来到那间老房子前。年复一年,风吹雨淋,房子很破旧了,凹下去了,土墙上长满了深绿色的苔藓。 尽美母亲走到一块没有苔藓的墙下,未曾启齿泪如雨下,她哽咽着说;“尽美,娘的儿,出来吧,跟娘回家,是毛主席派人接你来的!”说完,双手拼命地抠土墙,一边抠一边哭诉着:儿呀,儿啊,毛主席还惦记着你,关心着你呀,你出来同毛主席说说话吧…… ” 张建华他们泪流满面,要帮老人,被老人拒绝了。他们只能泪眼相望,他们深深理解老人此时此刻的心情,让她把那压抑太久的哀痛倾诉出来吧。 土墙抠开了,尽美母亲从里面取出那个纸包,小心翼翼地展开,里面是尽美年青英俊时的照片。老人用颤抖的双手把照片交给张建华。 张建华接过,仔细端详着,真如马保三传达的那样,毛主席说王尽美耳朵大,尽美同志的耳朵确实大点。 张建华带着尽美的照片返回济南,向山东分局作了全面汇报。山东分局立即组织人员翻拍,从中选出一张最清楚的,连同文字材料派人送到北京,交给毛主席。 毛主席拿起尽美的照片,深情地端详着,战友之情洋溢于胸中。他把这照片转寄给上海革命纪念馆。 此后,各地纪念馆相继翻拍。如今,全国各地展出的王尽美照片,以及王尽美墓碑上的照片,都出自这张凝结着领袖情、母亲爱的遗照。 |
原文1998年 发表于济南出版社出版 浏览:1794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