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星星之火》
云彩飞扬 发表于 2007-10-19 11:56:00 很久没有看电影了,在十七大召开之际,我园组织老师们观看了红色电影《星星之火》,走进电影院影片已经开演,女干部艾华和一位年迈的母亲走在济南的街头,好熟悉好亲切。 影片描写了我党创始人之一王尽美同志短暂而辉煌的青春岁月,展现济南的历史人文风貌、回顾济南的革命历史。在观看中很多情节震撼着我,感动着我。 一、崇高理想。影片带我们来到解放前期,让我们沿着历史的线索去探寻王尽美的青春岁月,去感知这位献身中国革命的早期共产党人充满魅力的个人形象。年轻人的理想与抱负,革命人的执著与矛盾,有这样一段:当母亲看到城里的恐怖局势劝儿子回家,儿子没有答应,母亲含泪问儿子“瑞儿,我还是你妈吗?”,当时王尽美在亲情与革命事业的抉择上充满了矛盾,“不!”一个十分坚决地决定,母亲不知道儿子在做些什么,但是儿子的拒绝让母亲极度的失望。 二、母子深情。王尽美的成长历程中只有他质朴而倔强的母亲、年轻而沉默的农家妻子以及两个幼小的儿子,家人对王尽美在济南、青岛的革命生涯几乎一无所知,影片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质朴、倔强而又深爱着儿子的母亲形象,。儿子回家向母亲告别时,母亲还在生气,儿子一夜的哭求,母亲却没有开门。但第二天一早,母亲东借西借的包了一碗饺子,正当母亲要给儿子下水饺时,突然来抓人的警察敲着大门,母亲不顾一切的把儿子推上了墙,只有两个字“快走”!这时的母亲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在做什么事,但她知道孩子是自己的,孩子永远是她心里的宝贝。当儿子因病在青岛去世,母亲将儿子的棺木带回老家,在送儿子走时,母亲又为儿子亲手包饺子,“上次的饺子因为妈和你执气,没吃成;今天,儿子慢慢吃,吃饱了上路妈才放心啊!”虽然没有哭,但是能体会到母亲的伤心。影片最后当母亲站在1949年的济南街头,看着漫天飘舞的红旗和人们脸上的笑容,母亲这才明白,这就是儿子对她说的要寻找的那个社会。 三、夫妻之意。王尽美的妻子她通过具体的肢体语言和极少的话语表现出一位深爱着王尽美的年轻而沉默的妻子。这位农家妻子的温顺、体贴让我记忆颇深,整个影片她的镜头很少。当丈夫要去济南读书,母亲反对时,是妻子轻轻的一句:“让他去吧!”成就了中国共产党一位伟大的创始人。妻子在家思与盼,不知丈夫何时回家,不知丈夫平安与否,当丈夫很久之后回到家,妻子开门时那欣喜、激动又有些羞涩的表情让我久久难忘! 四、战友情深。影片中王尽美在济南师范读书的那些进步同学既是王尽美的同学,也是王尽美的战友。他与邓恩铭之间的深厚友情,感染着众人。这位胸怀天下的英雄,将短暂的人生演绎得如此辉煌。 影片出现了莒县北杏村的古旧村巷、济南大明湖、趵突泉的戏社,青岛四方机车厂车间、省立师范学校的校园以及旧济南的大街小巷,深切的感到我们的家乡真的很美!《星星之火》充满了朴素之美,让人回味。《星星之火》充满了真情之美,让人感动! |
原文2007-10-19 发表于http://blog.cersp.com/userlog6/84075/archives/2007/599788.shtml 浏览:2119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