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觉得,对于“角度”和“立场”的看法,不仅仅是判断“对”与“错”的关系。 从思想交流的方面讲,如果只是坚持自己的“角度”和“立场”去批驳对方,论个谁是谁非, 就可能造成大家都在自说自话,一味争夺“话语权”和“制高点”,并没理解对方的本意, 这种南辕北辙的交流,往往失去了交流的意义。只剩下“辩”的快感和形式而已。 (如大专辩论赛之类,倒是锻炼了反应、逻辑和口才,除此之外就是浪费时间了:) 在交流者素质不高的情况下,更可能恶化交流的环境,变成人身攻击。 交流不是具体的操作。 鸟儿之争,实际上就是把本是应该交流的事情,误认为是操作,甚至妄想取代决策造成的。 理想的交流,应该在明晰并认同双方的“角度”或“立场”的前提下进行。 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之下,就有“求同存异”的必要。原因如下。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社会又可分为众多的阶层和利益集团,各有其想法、价值观和利益。 这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必然。 因此才有不同的“角度”和“立场”,轻重难测,情况复杂。 民族或国家的利益和大局,是由以上的诸多因素综合影响所构成的,而且还会时有转变。 利益的现实和长远,哪怕是“公正”的客观和“道德”的标准,都会因为时空的转换而改变价值。 比如说,今天的我们就会以不同的眼光与心境,还有不同的侧重点,探讨明清之际和中日之战。 关于冯道,我是看过由葛剑雄引起争议的那些文章才知道的。 我认为那种争论本身就自有其价值,而无关乎对错,其中也包含研读历史的意义和方式。 《明朝灭亡真相》一文的角度和立场在哪里? 此文章的作者,在对明亡历史的叙述和议论中,通篇都是价值的判断和绝对的结论, 这样做自然会给人,特别是单纯对史事、史实感兴趣的人,提供无穷反驳的论据, 因为那种绝对性的历史观念(即可以全面认识和掌握历史发展规律的观念)早已被人抛弃。 这样做的意义又何在呢?其实推动他写这篇史评的动机,不过在于一吐自己心中的想法而已。 这些想法于全篇文字中时时显露,在最后一节“历史的战略”里倾诉一尽。 这些思想观点,可能来自他读史产生的感想,肯定也包含着对今日现实的深层思考, 全都纳入了“明亡”这一“史鉴”之中,来引导和加深读者对其观念的认识和理解。 我觉得这篇文章,对明末史事的大致描述,是比较严肃,较为清晰的(易读也应算个优点:)。 最后一段作者的总结,不少观念和思想,正是传统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极度欠缺的。 很多也正是今天的中国,今天的我们必须要面对的。 如此而已。 |
浏览:232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