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历史上的亡国之君,如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之凄惶悔痛者恐怕不多。早知今日,悔不当初,但悔之晚矣。
读顾炎武《明季实录》,记朱由检在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时仓皇上吊事较详。甲申三月十九,起义军攻破前门,派人给崇祯送去琴弦与白绫,那意思是要他上吊。崇祯的皇后自缢,崇祯又令一群妃嫔自缢,还叫来仅十五岁的女儿,对她叹气说:“尔何生我家?”然后捂着脸朝小女儿一刀劈去。自己则凄凄惶惶走入煤山长寿宫,身穿小白棉绸衫,披头散发光着脚板,咬破指头在衣襟上题写血书:“百姓不可杀,百官不可留。朕实不德,以致失国,无面目著衣冠见祖宗于地下,任贼车裂我尸。”随后便在一棵歪脖子槐树下上吊自杀了。这情景,比起李煜的“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来,要惨烈得多。 参看明史有关部分,崇祯在死前还说了这样几句话:“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他反省了自己对百姓缺少恩德,勤政方面也有问题,以致引得上天责罚,但归根到底都是那些臣下误了他。崇祯把破国亡家的责任都推到臣下身上,恐怕说不过去,自己是一把手,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若能对老百姓广施恩德,就不致引起农民起义。若能勤于政事明察下情,就不致受臣下欺骗蒙蔽,也就不会有那惨痛的一幕了。因此他的领导责任必须追究。 但话说回来,要治理好偌大一个国家,单靠皇帝一个人无论如何也办不到。皇上确定了政治路线,大小官吏就成了决定因素,在贯彻执行时就该不折不扣。若皇上这路线有缺失疏漏,就该及时匡正补救,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谁叫你吃皇粮呢?崇祯的许多臣下却不是这样,他们或花天酒地吃喝玩乐,或争权夺利互相倾轧,或以权谋私残害百姓,或使诈弄奸蒙骗上司,或投靠外敌引狼入室,甚至在李自成率部攻城的最危急关头,连崇祯紧急召集他们议事也一个个开了溜。这样的臣下,要他何用?因此崇祯遗书中的“百官不可留”,也算是经历血的教训后沉痛的经验总结了。 不过,这么一大批腐败透顶的东西,还不都是你崇祯直接或间接考察任用的?你朱由检若能睁大眼睛识人,不开后门用人,不讲情面处罚作奸犯科之人,这百官的综合素质自然会好,这吏治也自然清明,这天下就自然太平了。因此崇祯该多从自身找原因。 用人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关于这一点,崇祯皇帝只怕是蒙在鼓里了。 |
浏览:1188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