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续“从伟大的皇父摄政王不再订阅《邸报》谈起……”
杨家阿紫
说中国最早的报纸,起源于玄宗时"开元杂报"。到了宋朝,称作“邸报”。“邸”是外派官员设在京城的办事处+招待所,这个“邸报”用于向离京官员们传递京师之“政治行情”,负责编辑整理的是地方派驻首都的进奏官。
当其时,“邸报”之外,还有副刊“小报”,登载内容广泛的“社会新闻”和一些供酒后喷饭的消息,诸如**下朝跌了一跤,***上朝被皇帝踢了一脚……由于“小道消息”的传递,宋、元当局都对报纸进行过查禁。
明朝的“邸报”,官方部分由通政司和各省派驻首都的提塘官负责传发。“小报”副刊则在晚明获准公开发行,由民间设在首都的报房负责出版,与官方部分混称为“邸抄”或“邸报”。
在明朝宪宗成化皇帝朱见深(生1447——卒1487)时,权监汪直秉政。为封锁消息,特别他老人家不想听到诸如“迫害朝臣”“太监弄权”之类的评论,汪直等就利用权力,查禁了“邸报”。朱见深是哪一位?他的著名事迹是:宠爱比他大19岁的万贵妃,听任她谋杀自己的妃嫔及他与她们的孩子。
明崇祯十一年(1638),这种手写的条子开始正式在报房用活字排版印刷,不仅用枣梨木刻,且用铜锡铸字——注意:“活字印刷”它乃是宋朝就有了的。“昔时邸报,至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自此之前,只是写本”。一份邸报,从用人抄录到送往各地,这个周期是不会很短的,自活字印刷始,“像蝗虫一样泛滥的印刷字……”
所以我想,第一、阿朱之伟大的皇父摄政王能订阅上一份及时的《邸报》,是不是从这时开始的呢?第二、论患“鸟啼过敏症”之重,阿朱她过于崇祯皇帝多矣:)
到了清朝,官报由内阁的六科和各省的提塘官负责,北京的民间报房发行的称为“京报”,设在省会的民间报房发行的报纸则称为“辕门钞”。它们的内容全部是连标题也没一个、连篇累牍的皇帝谕旨、朝廷文告、大臣奏疏。曾有人向咸丰建议:要不要来一份带点报纸样儿的报纸?因此也就消受了皇帝的一顿好骂。转眼到了戊戌年前后……后来有了《申报》……
|
浏览:334
|
设置
修改
撤销
|
录入时间:2002/2/19 16:32:38 |
|
|
|
|
|
新增文选 |
|
|
|
文选评论 |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1/4/16 18:20:51) | 杰弗森: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5/25 17:35:06) |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7/8 15:09:04) |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2/21 19:59:44) |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8/6/7 0:13:5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