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天下英雄__心高不认天家眷
天下英雄

《天意或可夺》第二卷《约身奉仇雠》(一)

一祯

  天界的一天绝不似人间一日的十二个时辰,所谓天上一日,人间一年,这一天可是漫长得很,足够神仙们作许多事情了,玉帝也不例外。自从王母下凡后,瑶池冷冷清清,他思念发妻,便时常过来,在此批阅奏章。这会儿忽觉有不速之客闯入,抬起头来,却见施了隐身法的杨戬玄衣散发,施施然走了进来。
  
  杨戬见他发觉自己,既不惊讶也无慌乱之态,唇角现出一丝早已明了的笑意。玉帝摒退左右仙官后,亦不说话,只是温然的看着他。
  
  待左右无人,杨戬收了隐身法,潇潇洒洒,立于案前,道:“罪臣杨戬,参见陛下。”
  
  玉帝的视线在他神目上一滑而过,微笑道:“哦?二郎真君,你何罪之有啊?”
  
  玉帝的小动作如何能瞒过杨戬,他此番活转过来,全凭神目护住了魂魄,见了玉帝欲盖弥彰的暗示,便知这三界至尊装傻扮痴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杨戬之罪,罄竹难书,陛下如今励精图治日理万机,只怕没空儿听罪臣一一道来。”
  
  玉帝站起,负手而立,斜斜瞥过一眼:“何须罄竹,无非欺君二字。”
  
  “欺君”之言一出,杨戬缩在袖中的手,紧握折扇,骨节泛白,心中迅速转了数个念头。他明抓暗放沉香,调唆众仙造反,托女娲之名伪造新天条,哪一样不是欺君。虽早已知道玉帝心思城府深不可测,但玉帝对真相究竟了解到何等程度,他却殊无把握。为今之计,只好虚与委蛇,便道:“罪臣蒙蔽圣听,有损陛下娘娘仁德,确实罪犯欺君。不知陛下要如何处置罪臣呢?”措辞恭谨,语气轻慢,面上现出一丝嘲讽。
  
  玉帝转身,直视杨戬,笑道:“你若无过,沉香聚众造反便无借口。若不惩治你,朕也只好秋后算帐,治沉香一个反罪了。你想朕留谁杀谁呢?”
  
  玉帝说得透彻,杨戬却岂会甘受威胁:“沉香已然效忠陛下,陛下对自己的臣子是杀是用,乾纲独断即可。杨戬待罪之身,岂敢妄揣上意。”一幅事不关己的模样。
  
  “真是个好舅舅。”
  
  杨戬不答,撇开头去。
  
  “朕也作个好舅舅,留你一命。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饶。革去你司法天神之职,如何?”八百年来,玉帝首次言及甥舅关系。
  
  杨戬微微颔首,道:“小妖谢陛下不杀之恩。恭喜天庭保全了一名勇将。”
  
  玉帝不理他后面那句讽刺,道:“朕只说革职,并未要将你贬下凡间,怎的便成妖了?”
  
  “这却是小妖自己的意思。”
  
  玉帝踱到窗前,背对杨戬,眼中闪过一丝戏谑之色,抬头望向三十三重天外,道:“朕也恭喜二郎真君心愿得成…”杨戬看他眼光所向,正是七彩石高悬之处,心中又是一紧,却听玉帝续道:“终可竖旗为妖。美中不足,尚且形单影只。真君执意为妖,不受天庭羁绊,不是想哪天偷偷上来,虏走广寒仙子,作你的压寨夫人吧?呵呵…”
  
  杨戬就势挤出一个啼笑皆非的尴尬表情。
  
  玉帝温言相劝道:“杨戬,莫再与朕耍脾气了。不作司法天神,还有大把的官作,朕对你另有委派。”
  
  杨戬想到来时所见之激烈战事,心下冷笑,口中仍然平静道:“小妖有负陛下娘娘,再无面目立于朝堂之上。此次来寻陛下,却是为了别的事情…”
  
  玉帝插言道:“不管你为了甚么,朕不会答应一个妖精任何事情。”
  
  “如此说来,只要小妖继续为天庭效命,陛下便答应小妖任何要求?”
  
  “那要看你是否真的尽力了。”
  
  杨戬轻哼一声,嗤笑道:“能逼得李天王再次摆下天罗地网阵,这妖精不比孙猴子差劲吧。小妖法力浅薄,岂有力挽狂澜之能。他又没大闹天宫,陛下何苦去惹他。”
  
  玉帝抬首望天,叹道:“不管他多厉害,朕也只好周旋到底,谁让娘娘落在了他手上。”
  
  杨戬星眸直视玉帝:“陛下对娘娘情深义重。为何对自己的妹子却是铁石心肠?”
  
  玉帝心中“砰”的一声,仿佛一扇将开未开的门纠缠了八百年,终于被始作俑者一语破开迷雾重重。
  
  “这就是你来找朕的目的?”玉帝目光犀利,与他对视在一处。
  
  “救娘娘便是陛下的条件?”
  
  “你就如此肯定瑶儿未死?”
  
  “娘娘作的事,陛下心中有数。”
  
  听得杨戬一语将王母点出,玉帝不由自主瞥向他神目,警觉之下又硬生生将目光收回,思前想后,轻咬牙关道:“一言为定。救出娘娘,瑶儿脱困之事,便着落在朕身上。”
  
  “先放我母。”
  
  “你信不过朕?”
  
  “空口无凭。”
  
  “朕一言九鼎。”
  
  “我偏要眼见为实。”
  
  “朕言尽于此。”
  
  “那你就等着给王母收尸吧。”
  
  “娘娘若是有何不测,莫说你母,便是这天界,只怕也要经历一番浩劫。”
  
  “这天就算翻了个底朝上,又关小妖何事?”
  
  “你以为朕不敢玉石俱焚?”
  
  “娘娘天潢贵胄,是何等的心高气傲,岂能甘心与我母同归于尽?”杨戬阴笑。
  
  “你又甘心了?你若舍得玉石俱焚,劈山之后就杀上天来了,何须两千年的辛苦。”
  
  “陛下真会开玩笑,两千年前的杨戬法力低微,杀不到南天门就已身首异处了。”
  
  “呵呵…”玉帝失笑:“八百年前你收妖猴斩狮精,道术已臻大成,为何仍要隐忍?”
  
  “杨戬之意只在救母,无由杀戮再是酷烈,无非地府多出几万只冤魂,于事无补,于我无益。”
  
  “现下你赌气,又有甚么益处?”
  
  “赌气的是杨戬还是陛下?囚禁我母对陛下有何益处?难道陛下有甚苟且之事为我母所知,若她得释你帝位不保?且让杨戬猜上一猜…莫非…陛下这帝位来得不正?”
  
  “混帐东西!”玉帝震怒,抬手便要掴下去。
  
  杨戬飘然退后三尺,仍是满面的阴笑:“若非为不可告人的丑事,陛下何必违抗女娲娘娘的法旨?杨戬若是将陛下阳奉阴违的行径宣扬出去,只恐陛下的麻烦不小。”
  
  玉帝一甩袍袖,收起扬起的巴掌,冷哼道:“无知小辈!朕是先帝亲传的三界之主,便是女娲亲来,对朕也是客客气气。这世上,唯一能命令朕的神灵,只有先帝帝俊。”转了冷笑,又道:“你如今也莫激我,只须将娘娘救回来,瑶儿的事情朕自会给你个交待。”
  
  “我母身陷囹圄,杨戬心里不安,如何去与妖精拼斗。”杨戬懒懒道。
  
  “娘娘身陷险地,你便心安理得了?”
  
  杨戬双眼一翻,硬着声音道:“取舍之间,杨戬情非得以。”
  
  “好个取舍!当年毗沙宫中,若非娘娘一力劝阻,你道谁会去填了血池地狱?!”
  
  杨戬双眸闪过一抹惊异之色,回想前事,呆在当地——
  
  杨戬自斧劈桃山之后,虽救母不成,却得了线索,从此处处留心,寻找时机打入天界,以期从瑶池探出母亲瑶姬的下落。然而当时连享受一方香火的地仙官职都炙手可热,多少得道之人,也不过混个散仙而已。以他一介凡人的身份,就算修成仙体,进入天庭已不甚容易,遑论要接近三界至尊。王母统领六道众生,天地鬼神尽在她掌握,身份何等高贵尊荣,要成为她的心腹直如痴人说梦,他却只知迎难直上。
  
  商周大战一起,他便看准这场战事背后甚有名堂。昆仑门下众多门人前仆后继投入烽火狼烟之中,杨戬这个平日里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弟子破天荒的频繁出入师门,玉鼎真人看出他已不安于室,便一纸书函将他推荐给姜尚。杨戬这一去,智计百出谈笑间力挽狂澜,于年轻一辈中脱颖而出,正在他一帆风顺之时却被莫明其妙的调去押粮。军粮安全送到是份内之事,若是被劫肯定死罪难逃,远离疆场厮杀却又时刻不得掉以轻心,最是吃力不讨好的一份差事。以致于最后清算起来,和他人相比军功并不突出。
  
  封神之战后,他自感彼时时机不合,且功劳不足以当重任,与其在天庭接个微末闲职,充作什么元帅天王的马前卒,不如暂且隐忍以待一飞冲天,直入中枢。于是大笔一挥,听调不听宣,在下界傲啸山林造福一方。一朝都江堰起,生生将洪泽之地变为天府之国,泽被四方功在千秋,显圣真君声名鹊起。天庭论功升迁他偏偏屡召不起,借以哄抬声望。
  
  他虽小隐于野,却时时关注天庭动向,其时玉帝王母不合已呈半公开状态,帝后两党党争之厉初露端倪。玉帝王母各自拉拢豪强,朝堂之上明争暗斗。杨戬见局势混乱,暗暗感到时机已至。
  
  八百年前。彼时孙悟空刚刚被压在五行山下,天庭元气稍复,党争又起。
  
  离灌江口数百里外的群山之中,杨戬一领淡黄衣衫,架鹰赶犬,正在游猎。手下家臣梅山六友,老三张砚荻长年形迹飘忽,剩下五个兄弟被他一起带出来散心。刚射中一只豹子,忽见天上一朵黄云形迹诡异,杨戬便吩咐道:“几位贤弟先带哮天犬回去。为兄要去会一位朋友。”梅山兄弟唱诺应了,提着猎物,接过猎鹰,牵着哮天犬返回庙里不提。
  
  杨戬见兄弟们走远了,掏出银弹弓,搭上金弹子,望空一弹。黄云低落,一声长笑道:“真君待客之道,真是别出心裁。”却是后党新贵,南斗六星之司命星君,指尖夹着那颗金弹子,步下云头,抱拳道:“真君降伏妖猴,法力无边。若非真君弹下留情,小神身上已是一个窟窿了。”
  
  杨戬亦抱拳还礼,笑道:“原来是星君驾到,多有冒犯。”
  
  “不敢。真君果然厉害,这报信的弹子都能打得小神生痛。难怪能获娘娘垂青,颁下密旨。”司命星君边说边掏出一卷非帛非纸的东西,双手平托过来。
  
  杨戬面露喜色,道:“怠慢天使了。”伸手隔空取物,从灌江口的庙里摄来诸般物事,摆下香案。
  
  司命星君见他这一手,不禁心下暗赞。此处离灌江口数百里,他随手一伸,也不见拈决提气计算方位,便将相隔如此遥远的大小物事一齐搬来,术法之精纯可见一斑。
  
  既是密旨,自然不会公开宣读。杨戬焚香开视,却是王母命他秘密去一趟瑶池。心下暗笑,自己所料不错,王母羽翼渐丰,就要向兵权下手了。他协助天庭捉住猴子之后,通明殿上回旨时听出王母的弦外之音,便请眼前的星君暂作萧何,果然瑶池立即有了反应。
  
  杨戬看罢密旨,将其合起,那密旨便自行燃烧起来,化为飞烟将所有痕迹消泯。
  
  “请星君代为上奏娘娘,微臣谨尊懿旨。”
  
  两日后,杨戬敛容低眉,被引入瑶池密室。王母凤仪楚楚,端坐于上。司命星君将杨戬带至阶下便行礼退出。
  
  杨戬朗声道:“小神下界南赡部洲巴蜀灌洲灌江口杨戬参见高天上慈王母天尊。”虽然密室之中并无他人,杨戬仍是舞蹈朝拜,谨守君臣之礼。
  
  他虽然作了一千多年的官儿,但听调不听宣,从不上天,因此见王母只是第三次。第一次封神战事完结,天庭犒劳封赏,杨戬随众赴宴。玉帝厌恶这个便宜外甥,甚是冷淡,王母更是忙着招呼李靖黄飞虎等新贵,根本没掸他。杨戬远远坐于殿角,三杯饮罢,不告而去,转日“听调不听宣”五个字便上了天。第二次见王母便是协助天庭捉住孙猴子,通明殿上王母勤加勉励,玉帝却以赏代封,对他这个孽种明褒暗踩。而这第三次,却是两千年的心血铺就今日瑶池密室之路,能否就此取得王母信任成为瑶池常客,就看目下如何应对了。
  
  王母待他参拜完毕,才轻启朱唇:“显圣真君不必拘礼,平身吧。”
  
  杨戬谢了恩,长身站起,垂头静聆。王母前次在通明殿离得遥远,未曾仔细打量,此刻见他容颜清俊,姿容秀拔,虽恭谨而立,却掩不住轩昂冷傲之态。王母心下突起异样之感,不知怎地,对眼前的青年一见如故,动了呵护之念。
  
  她秘密召见杨戬,本就是要加以提拔,借以从帝党手中分得兵权。但此刻尚未考察便失了冷静,心下疑虑,暗查是否杨戬胆大包天,施了甚密法迷惑自己心思。这等影响他人心神的术法,施术者自己最是要宁神静气,一旦心神动荡术法失败,反噬之下轻则精神萎靡,重则失心狂乱。
  
  王母便出言带刺,以扰乱杨戬心神:“素闻二郎真君恃才凌傲,不将天庭封赏放入眼内,今日来见本宫,必不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可是为众生福祉而来?”
  
  杨戬一愣,明明是王母主动召见,却说是他有事求见,一语之间主客易位。还有什么为众生请命这等言语,只合在朝堂上大义凛然的说出,既密室独处,自是要听真话。杨戬垂目身前三寸之地,恭谨对曰:“众生命数全凭娘娘作主。作臣子的,只合在娘娘座前甘效驱策。”这话是明明白白的毛遂自荐了。
  
  自从后党势力渐增,前来钻营谋职的神仙日益增多,王母绝不缺打手跑腿之流。若不是杨戬千余年来治理灌江口,显示出非凡的才干,又于捉拿妖猴一役中显示出超绝的实力,文治武功于朝野内外声名正盛,王母也不会对他青睐有加。此刻他主动贴过来,自是遂意,但王母一来不会轻易便以高位相许,二来疑心他迷惑自己心思的顾虑尚在,故而不会和颜悦色。
  
  “那就是要官作了?”王母轻笑道:“听调不听宣的二郎神,为何突然改了主意?”
  
  杨戬面不改色:“凤凰栖梧桐,绝不落凡木。杨戬若不得明主而投,宁可一世流落江湖。”
  
  “大胆!陛下宅心仁厚,才纵容出你这等狂妄之辈。”王母虽严辞斥责,声音仍是清朗威严,不失雍容。
  
  “杨戬空有一身本领,却被陛下闲置千年。十万天兵都折损在妖猴手中,若无菩萨保举,陛下还是想不起杨戬。陛下能否当得起明主二字,还用杨戬多言么?”
  
  “本宫殷勤政事,也是为了辅佐陛下。三界之内,谁敢说比陛下更圣明。你蓄意挑拨,不怕本宫上奏陛下,将你治罪么?”王母打起官腔,故意刁难。
  
  杨戬坦然奏道:“娘娘若如此,杨戬只怪自己有眼无珠,以至明珠暗投。”
  
  “你与本宫初次交谈,便将心事和盘托出,可见也是肤浅之辈。”王母虽感应不到他心神波动,尤未放心,又狠狠的讥刺一句。
  
  “杨戬虽身在下界,朝堂之事却也略知一二。封神之战后,陛下奉行无为而治,导致天庭纲纪不严,文武百官或荒疏职务,或徇私舞弊。
  
  东胜神州愚夫愚妇只知虔敬神仙而不思劳作,却被降下福报,个个衣食无忧寿享天年,娘娘重罚福禄寿三星与南极仙翁,起用五岳帝君,将错乱的因果导入正途。
  
  火部众将为争夺权位而私下开战,将西牛贺洲数千里州县烧成寸草不生的火焰山,娘娘拘南方荧惑火德真君,将闹事众神逐一贬斥。杀一儆百,一举震慑风火雷电四部,令其再不敢自专自行。
  
  四大天师与五方五老等上仙赌斗游戏,将下界各国兴衰取为赌注,以致南赡部洲朝代更替频繁,真命天子迟迟不出。娘娘撤换紫微,召回贪狼星君,遣文曲武曲下凡,促殄遗孽,止息兵革。不但参与赌斗的神仙尽数被查办,且上表陛下,丹书铁卷上明文追记,令凡间众生再不致沦为神仙玩物。
  
  千余年来娘娘肃伦常,起沉疴,严明律法,整饬朝纲,杀伐决断具雄主之象,令杨戬心折,早已存了投效阶前之意。
  
  今日蒙娘娘垂赐下顾,小神若不直抒胸臆,便是辜负了娘娘密室相召之意。娘娘若觉杨戬尚属可用之材,知遇之恩,当以虎符相报。若杨戬入不得娘娘法眼,七尺昂藏,也并非为受折辱而来。”
  
  杨戬挺立阶下,一大篇说辞朗朗道来,既解释了缘由,表明了心意,又没失了风骨,不软不硬的将王母的讥刺顶了回去。最重要虎符二字,暗示自己对当下情势知之甚深,而王母相召所为何事亦是了然于胸。
  
  王母心下赞叹不已,不想此人言辞如此犀利,头脑如此清醒,气度如此从容,居尴尬之地而进退自如,威压之下不见惶恐,恐吓之间自有担当。杨戬战场上的勇猛机智王母已经见识过了,此刻又颇为欣赏他御前奏对的风采,再加上一番为难之下丝毫感觉不到他心神的波动,王母戒心稍去,便恢复了平素的温和口吻。
  
  “好口才。赐座。”王母纤纤玉手指向自己身旁的绣墩。她身份尊荣,言语矜持,这赐座之意便是抚慰杨戬方才受的委屈了。
  
  杨戬心下明白,便道:“小神不敢。”貌似守礼推辞,暗表自己不敢对王母方才的试探心存怨望。
  
  “小处通灵剔透,不知大事上见识如何。”王母暗想,便问道:“这虎符,你用多久可助本宫夺得?”
  
  其时玉帝重用李靖,托塔天王总领三界水陆兵马大元帅,四大天王在李靖旗下,权总四十万兵将,是为天兵主力,另有八部藩戍远驻八极。十万水军驻扎在天河,由天蓬元帅执掌。李靖不通水务,只挂个空名,水军内务并不能插上手。李靖死忠玉帝,王母面前敷衍了事,王母要夺兵权,最大的障碍就是李靖。
  
  杨戬有备而来,毫不犹豫的说道:“多则八百年,少则五百年。杨戬有把握让天军再不姓李。”
  
  “本宫愿闻其详。”王母不置可否,端庄清雅的面容上看不出任何情绪。
  
  “李天王手下兵精将广,除巨灵鱼肚药叉三将能征善战之外,尚有五方揭缔六丁六曹等等战将不计其数。他执掌兵权历时千年,军中的天将五成以上出身李家亲兵,可谓根基深厚,因此要除去李靖的兵权急不得。如若一时寻个罪名拿下他,一来李靖处事谨小慎微,不易寻到他的错处,二来他有陛下护佑,没有铁证如山很难将他扳倒,到时若是引起军心哗变,便弄巧成拙了。
  
  因此小神以为要夺李靖兵权,需要多处同时下手。娘娘可将小神插入李靖营中,待小神暗中替换中层将领,兼顾招揽军心,架空李靖。
  
  四大天王一直不甘屈居李靖之下,娘娘可着他们各领兵将,分调东南西北,辖制现有的八部藩戍。一来可将李家军化整为零,实力大减,二来四边路坐拥重兵,可令李靖再不会一家独大。
  
  哪吒勇猛善战,在军中极有威望,娘娘可将哪吒调往禁军,小神方可便宜行事。
  
  如此上下夹击,缓慢蚕食。待到李靖醒悟时大势已去,到时寻个罪名将他拿下,娘娘也不必担心引起军变。”
  
  杨戬侃侃而谈,将阴谋诡计说得云淡风轻。
  
  王母略加思索,道:“魔家兄弟不比李靖忠心,若是被他们得了实权,又远离天宫,只怕日久天长不好掌握。”
  
  “娘娘不必担心,只需每隔一百年将四位天王对调,每隔五十年中层将领轮换岗位,凌霄殿派出长史随军,监督执行轮岗,便不怕他们上下沆瀣一气。”
  
  “将哪吒放在禁军,恐怕不妥。若是被他在禁军中得了势……”
  
  “只需调一德高望重、老成持重的将军主持禁军大局,哪吒为副即可。”
  
  杨戬有问必答,言语中多处与王母心思不谋而合。王母虽有韬略,却不通兵家细务,便道:“你要如何架空李靖,哪吒如何调开,四边路兵将如何驻扎,权职界定等等,细细拟个密折呈上来。”
  
  谁知杨戬自袖中取出一个折子,平举过顶,垂首道:“小神早已拟好,请娘娘过目。”
  
  王母素手轻挥,折子平平飞过来。展开细观,见折上洋洋洒洒,前半部细述军方几派势力短长并利益所在,各派将领特点以及用兵习性,与朝中其他大员盘根错节的恩怨。后半部便是据此而发的策略,如何一步步分化瓦解李靖势力,如何挑起争端,令几大派系互斗以获渔人之利。哪派可拉为己用,哪派只能作弃子。推演形势发展,条陈具细列出几套方案。
  
  王母读罢心下长叹一声,再看向杨戬时,眼神深处已是一片激赏:“十日之内,便会有圣旨宣你上殿。”眼中忽的闪过一丝笑意,曼挑樱唇道:“只怕要破了你的听调不听宣。”
  
  杨戬虽垂头而立,看不到王母的表情,但听得她口吻轻松,知道此趟瑶池之行,终究没负了自己一千多年的心血,微施一礼,道:“昔日年少,一时意气所致……”话未说完便被王母打断:“意气?若无千余年的用心,写得出这样的折子?”
  
  杨戬也不再装模作样:“娘娘圣明。”言下直承其事。
  
  王母见他站在五尺开外的御阶下,恭敬的神色中掩饰不住分明的冷寂,不禁想道:“此子不是英雄便是奸雄,绝作不了佞臣。虽然主动来投,只怕不是甘居人下之辈。”因道:“听说你有个妹妹,长得甚是漂亮。本宫虽居深宫,也听说过她的艳名。待会儿让百花仙子带她上来让本宫见见。”
  
  杨戬迟疑道:“传闻之言不足信,臣妹实山野村姑,只恐有污娘娘清目。”
  
  王母浅笑数声,笑得杨戬心头愈来愈冷。过了一盏茶的功夫,王母方开口道:“舍不得给本宫看么?”
  
  杨戬无法,只得道:“小神遵旨。”
  
  王母破颜微笑,道:“杨戬,你为本宫出力,本宫不会委屈你。”将身旁案几上的托盘推过去,稳稳落在杨戬身前,却是一套亮银甲胄,暗影流动,触手冰寒。
  
  “这是昔日战神刑天之物,甲胄可抵万钧之力。以你的人品武功,应配得上这套披挂了。”
  
  杨戬谢恩受了。王母不再多言,命他离去好生准备。
  
  杨戬出得密室,念及三妹,心下全无欣喜,隐了身飞回灌江口。
 浏览:2952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7/11/21 7:38:06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一祯《天意或可夺》第二卷《约身奉仇雠》(二)(收藏于2007/11/21 7:46:20
一祯《天意或可夺》第二卷《约身奉仇雠》(一)(收藏于2007/11/21 7:38:06
一祯《天意或可夺》第一卷《归来隔山岳》(六)(收藏于2007/11/21 7:29:38
一祯《天意或可夺》第一卷《归来隔山岳》(五)(收藏于2007/11/21 7:25:37
一祯《天意或可夺》第一卷《归来隔山岳》(四)(收藏于2007/11/21 7:20:04
一祯《天意或可夺》第一卷《归来隔山岳》(三)(收藏于2007/11/21 7:16:43
一祯《天意或可夺》第一卷《归来隔山岳》(二)(收藏于2007/11/21 7:14:21
一祯《天意或可夺》第一卷《归来隔山岳》(一)(收藏于2007/11/21 7:11:29
焦杰灌口二郎神的演变(收藏于2006/4/3 21:21:26
李靖岩一枕残阳(二十五~二十六)(收藏于2006/3/26 20:03:40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易水客《封神演义》诸主要神仙妖怪列表(修改版)(访问12153次)
熊发恕《西游记》中的二郎神(访问10109次)
易水客各个影视版本的杨戬形象分析(访问7575次)
风中梦想《缘来是你》(四)(访问7351次)
焦杰灌口二郎神的演变(访问7342次)
风中梦想《缘来是你》(六)(访问5377次)
一祯《天意或可夺》第一卷《归来隔山岳》(三)(访问5051次)
易水客各个影视版本的杨戬形象分析(续篇)(访问5020次)
一祯《天意或可夺》第一卷《归来隔山岳》(一)(访问4316次)
干树德漫议杨二郎神话的演变(访问4143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4/10/31 0:18:11
77文选评论(评论于2014/1/12 17:14:37
最爱二郎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9/22 14:50:31
lfselfs文选评论(评论于2008/12/23 10:39:44
一祯点评37675号文选(评论于2007/9/9 21:17:14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天下英雄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