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号馆文选__同学少年 |
|
崇祯九年(1636)四月,大学士钱士升因不同意朝中提出的搜刮政策,遭崇祯斥责。温体仁为取悦崇祯帝,趋机陷害,钱士升被罢了职。这时御史詹尔选见此不满,上言:“大学士钱士升代天下请命,而被罢职回籍,这太不公平了。今大明朝苟且之政,有难殚述。诸臣力为支撑,皇上没看见吗?”崇祯见其指责自己,大怒,立即在武英殿召见群臣,其间严厉斥责詹尔选。帝厉声问:“何为苟且之政?”群臣惧。詹尔选答:“苟且之政仅指捐助一事,无他意。”崇祯又问他为什么要指责朝政,詹尔选答:“大臣只言其大者,决无不言之理。”双方你来我往数百言。崇祯更怒,立命锦衣卫将其扣押。詹尔选高声说道:“臣死不足惜,皇上若有幸听大臣们谏言,事可为,不听谏言,可留着日后三思。”崇祯怒不可遏,将其押下,送狱,论罪。
十月,刘宗周见崇祯不肯醒悟,于是再次上言,他说:“如今皇上不肯纳言,致小人进,君子退,中官用事,而外臣日疏。皇上注重清廉节俭,而臣下便都装着勤谨;皇上恶私交,而臣下便以告发而进官。这些人的用心,无非都出于自身的利禄考虑。皇上不去细察而启用他们,则天下小人立于朝,而皇上有所不觉矣。望皇上纳谏言纠失误。“ 崇祯帝见大臣连续不断上谏言议论时政,于是下诏求直言。大臣纷纷上书。 给事中李如烂说:先前詹尔选、刘宗周等人上言被处置,今下明诏求直言,若能赦免他们,可谓直言不求而自来。辅佐君王,尤在相臣,可今结党徇私,又怎么能怪盗贼蜂起呢? 黄道周说:陛下求直言,而建言都动辄被斥责;要清刑狱都屡有耳闻。这些怎么能有益于治理乱政呢?“ 新安卫千户杨光先则道:近来年,边骑(清军)两度逼近都城,流贼各省蔓延,平安治理之政绩在哪?国危于上,而不求安定之策;民怨于下,而不思抚恤之计。忠告之言不受、私怨不忘、朝政怎不失误? 崇祯帝怒,斥责了黄道周,下令送李如烂于狱中。又亲下谕斥责陈启新,说他“上言洋洋洒洒,竟无一言及军国大事”。后下令“降二级,照旧供职”。陈启新不服,上言抗争,崇祯大怒,指南他“恣意乱政”,遂施廷杖,将其发配辽东戍边。 相关评论: 一、哭之笑之 作者:tanxu 钱士升、詹尔选、刘宗周、李如烂、黄道周、陈启新在这一轮的斗争中居然让作者摆到了一条战线上, 哈哈…… 令人说无可说。崇祯啊崇祯,你到底得罪谁了! 大学士钱士升确实不同意搜刮。 他的对象是入京进言武生员李琎, 他的搜刮是李某人言道的:搜刮官僚豪富 他的目标是崇祯启用陈启新。 简单一句“搜刮政策”。 好似崇祯要搜刮百姓,钱在一心为民请命。 这就是一种写历史的方法。 其实,钱等人的主要目的:一是保住家产;二是不允许他人染指属于进士们垄断的政治利益,比如朝野言路和与之相联系的科道言官职务,哪怕只有从七品。 我说这篇是把政治斗争简单化,还不算太冤枉他吧? 作者已经有了固定的感情取舍和倾向,故意或者不愿意深入调查和琢磨。把权利场理解为这么简单的交易。 我们发现,历史故事的造谣艺术就是:史实肯定有,但是作者稍加修改就可以扭转乾坤。但是这也让我们很安慰,从这里发现,硬编一件历史故事显然并不容易。所以只要我们动动大脑,仔细收集情报,打破一切成见,用心分析问题,就有可能不被蒙蔽。 二、名士自风流 作者:渌渌 我选这一段的意图,是想让大家注意一下儿明末的贤人们都在为些什么事情争论不休。 皇帝请他们直言国策,你瞧瞧他们出过些什么好主意。 “学士钱士升不同意朝中提出的搜刮政策”,这算什么主意?不搜刮,难道要明抢吗? “陛下求直言,而建言都动辄被斥责;要清刑狱都屡有耳闻”,这种话根本没什么意思。 “平安治理之政绩在哪?”,这是问谁呢? “上言洋洋洒洒,竟无一言及军国大事”,据我看前面几位也没谈什么“军国大事”。 从我找的资料看,众名士极在意皇帝(事实是包括大众)对他们的态度。他们不仅擅于捕捉时机上书明志,而且颇有编顺口溜之能事。诸如,“遭瘟”、“二十四气”等等。崇祯末年,他们在皇帝重组内阁之即,将侯选人编成“二十四气”歌,手抄传单若干,于朝野间撒发。我真是不敢想象,明代的大臣竟然会使出如此无赖的手段。而更出人意料的是,崇祯竟然受到他们的影响!不但不追究传单出处,还将亲试侯选大臣,将有名无实者重办。 他们对两类事相当重视:其一,同党中人遭皇帝处罚,众人便纷纷上书陈述言者(或坐阵京师的高级指挥官)无罪之理;其二,当皇帝有些出格的言行,尤其是关乎气节的,如议和、南迁之事,必有名士以孔孟之道对皇帝言行进行矫枉。反而皇帝请人在官里跳大神,他们并不特别地劝阻。看来明末的大臣们并不反感先帝不上朝、做木匠等事。邪乎! |
原文 发表于《明代皇帝秘史》 浏览:675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