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号馆文选__同学少年 |
|
引子
kill提问:不过真是很奇怪啊!宫里内库有多少钱,皇帝还会不知道? 一、明朝亲王的"之国"(一声叹息) 明初,建文帝的叔父们都在地方手握重兵,但永乐篡位之后,明朝制度,除掉皇位继承人之外,皇帝所有其他的儿子,在成年后都必须到皇帝为他指定的封地去,除特殊情况奉旨,终生不得离开封地或回京师.并且不准许过问地方政务,结交地方官员,王府内外事务,由皇帝指派的专职官员办理.亲王唯一可做的事情,就是拿着自己的一份俸禄,在王府中稀里糊涂,如果愿意还可以花天酒地,的度过一生.他们其实只是一群交由地方看管的高级囚徒. 因为"之国"必须离开从小熟悉的故乡亲友,没有了生身父母的照顾宠爱,反要接受地方官员和王府长官的监视和白眼,所以这些龙子凤孙都不愿意去,想尽办法拖延.但是想福王那么受到万历皇帝的宠爱,在大臣的压力下,也摆脱不掉"之国"的下场,至多皇帝可以把最肥的洛阳封给他,但是到最后反而害了他,真正"人算不如天算".所以皇位对于他们来说也是非常的重要,进一步上天,退一步入地. 二、信王的理想(一声叹息) 对信王来说,继承皇位的机会是0.因为天启年轻,又已有几个儿女的记录,只不过没能养活而已.天启皇帝对这个弟弟并不关心,除掉规定的仪式,只在临终前,才破例的召见了一次信王.特别信王又没有生身父母,在宫内属于很尴尬的寄居地位.为了避祸,终日躲在自己的宫里还躲不及,哪里还敢朝中有什么事情发生?国事情况如何?问银子在哪里?臣子哪个贤哪个奸?这类问题. 信王倒是一心想早日"之国",可惜大家斗得有趣,没有人去关心信王的封地问题.信王都17岁才第一次娶亲,在当时算很可笑,已经是不得不娶的地步.还是祖母刘老太妃和嫂子张皇后给积极张罗的.而且,因为宫里只住皇帝的女眷,所以信王必须出宫.这时节礼部才想起给已经17岁的信王行"成人礼",比现在的孩子还要晚.一座旧府邸,简单修一修,草草就交了工了. 信王的前途就是等待皇帝什么时候想起自己,赶快给自己指一座"高级牢房",早早离开京师这个客居地方.后来,天启就突然死了. 崇祯就"倒魏",对宫里有几座内库,有多少银子的事情,崇祯不知道也没什么奇怪的.难道还有谁特意去告诉他,图什么? 三、渌渌的惊叫 连回京的机会都没有?!太可怕了! 为父母贺寿都不行吗?太没人性! 看来崇祯要养数十万白吃白喝的宗室贵族绝非夸张! 四、一声叹息 是的,没有错. 地方政务是绝对不许问的,也不许会见地方的官员甚至布衣名士. 父母贺寿也不许。 万历皇帝和福王约3年回京一次,福王都没法做到.万历临死想见见这个最宠爱的儿子也不行. 连王府的事情也作不了主的.除了最最最纯粹意义上的家务事. 皇帝当然就要养活那么多皇族,不养活怎么办? 试想,若其中有一位素日十分有志向抱负才干的王爷,他在这种制度下,活得该有多痛苦,多压抑,命运显得多残酷. 幸好,这样的制度到底是培养不出来这样的王爷.南明的皇帝都没有什么作为,"万事不如杯在手,人生只见月当头",弘光这样的句子,后人只知道拿来取笑,但是联系他们的生活经历,就是最真实贴切的写照.是悲是喜,倒还可以琢磨.他们只会吃酒找妃子,欣赏歌舞,再就只能由着忠臣或奸臣们摆布. 五、适者生存(PASS) 生物为了生存下去,都会努力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 结果养成了能在这种环境下生存下去的那种条件. 一声叹息兄说的是至理.不是这样的性格,怎么活?联想到明末国运, 正是:快乐的弘光,快乐的天启,痛苦的崇祯 尾声:嘿嘿……原来这样的啊!(kill) 金窝银窝,到底不如自己狗窝。 在人眼睛底下蹲班房,赶不上有个单间。 要我,也盼望去“之国”。 (整理:渌渌) |
浏览:588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