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元末起义的群雄之一。他早在建立明朝以前,就开始发行铜币,曾设宝源局和货泉局,铸行“大中通宝”铜钱。洪武建元后,又颁行“洪武通宝”铜钱。明初铜源十分紧张,政府在民间搜括铜器,仍不敷使用,而商人们仍习惯于元朝的纸币,认为铜钱有诸多不便,于是,朱元璋决定恢复用钞。
洪武七年(1374年),明朝设立宝钞提举司,第二年三月,立钞法,发行“大明通行宝钞”。大明通行宝钞大体沿袭元钞的形制,分为六等,即一贯、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与铜钱混合流通。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又造十文至五十文小钞。严格禁止使用金银和实物作货币,商税按比例兼用钱钞。每钞一贯,折钱一千文、银一两。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有人曾建议在宝钞上改用成祖年号“永乐”,成祖命仍遵太祖朱元璋制定的法式,此后明朝历代皇帝发行的宝钞都沿用洪武年号,并且最大面额始终为一贯。 宝钞发行之初大约二十年的时间里,钞值基本上是稳定的。随着纸币发行量的增加,大约到了洪武二十六年前后,一些地方的宝钞开始贬值。特别是南方两浙、江西、闽、广一带,民间重钱轻钞,钞一贯,只能换铜钱一百六十文,若按铜钱购买力不变计,用纸币计算的物价已经上涨了六倍。民间开始私用金银交易。政府虽然一再重申不准使用金银交易的禁令,但宝钞仍在继续贬值。初行宝钞时,米一石值钞一贯,到成祖永乐二年,已上涨到米一石值钞三十贯。大臣们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发行太多而又没有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回笼。于是政府实行“户口钞盐法”,以配售食盐方式强制收钞,每户大囗配食盐一斤,收钞一贯,小囗减半。但收效甚微。仁宗时(1425年),又增收“门摊课程”,即凡市肆开店的买卖人家都要用宝钞交纳门摊课。尽管如此,民间仍不愿用钞。到宣德初年,米价已达宝钞五十贯,政府不得不允许民间用实物交易,又把门摊课增加了五倍。正统九年(1444年),米价涨到宝钞一百贯,政府已放弃用银的禁令,上上下下不愿用钞而用银、钱。成化年间(1465--1487年)一贯钞只值一文钱。到弘治(1488--1505年)、正德(1506--1521年)年间,钞法已实际上废止不行了。 此后,明朝基本上没有再行纸币。明末天启、崇祯年间,都有人力主恢复行钞,特别是在崇祯十六年(1643年),崇祯皇帝本人也接受了行钞的主张,并设立了内宝钞局,日夜赶造。但此时明朝江山已摇摇欲坠,京师传闻李自成要攻北京,没有人肯用白银去换纸币,明朝最后的行钞努力,终于没有成功。 《明史 · 食货志》记述明钞:“其制方,高34,广22.3,质桑穰纸印刷,呈淡青色,外为龙文花栏”。此版实测长34.1厘米,宽22.3厘米。据《明史 · 食货志》:洪武十三年,“会中书省废,乃以造钞属户部,铸钱属工部,而改宝钞文‘中书省’为‘户部’,与旧钞兼行”。此版当铸于洪武十三年后。 |
浏览:459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