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号馆文选__同学少年 |
|
杨嗣昌与崇祯帝的开场一幕就非常具有戏剧性。当时其父杨鹤因招抚农民起义失败论死。杨嗣昌上书要代父受罚,这可能恰恰打动了渴望亲情的崇祯皇帝,于是杨鹤得以免死,杨嗣昌从此受到皇帝特别赏识和提拔。在杨鹤去世时,皇帝破例“夺情”任命杨嗣昌为兵部尚书,君臣共同在朝臣理学高调的围攻下度过了磨合期。
杨嗣昌进士出身,文才口才俱佳,多年身历戎马,对军事战略很有自己的一套看法。他的代表性主张是“攘外必先安内”,而此前的崇祯很少听到朝中有人能站在全局角度对当时形势作一番系统分析,因此激赏之余就放手把剿平农民起义的大事交给了杨嗣昌。 杨嗣昌的战略部署称作“十面张网”。在这一计划中杨嗣昌所调动的部队超过了20万,崇祯也为之加派每年280万两的增饷。杨嗣昌向皇帝作出“断断乎可三月而平贼也”的保证,崇祯在激动之下举行了平生唯一的一次阅兵仪式。 杨嗣昌对清主张和议。杨嗣昌不是能臣也并非佞臣,他抓住一切机会要向皇帝阐述自己的观点,但当时的崇祯就是不肯同意,时间一长风声外泄,一时间朝野为之沸沸扬扬。东林党人总结杨嗣昌三大罪状为:一欲为魏逆案中某人平反;二父孝期间腆颜在朝为官;三就是通敌误国。崇祯却概不理睬。 杨嗣昌在崇祯的第x次组阁中成为皇帝心中的不二人选,但此时的杨嗣昌仍在服丧期间。况杨嗣昌的入阁又使崇祯作出的第二次第三次的“夺情”任命——他要不久之前刚死了父亲的卢象升接任兵部尚书,卢的原职——主管京城要塞的宣大总督由同样热孝在身的陈新甲出任。在由此而起的众多抗议声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东林旗手理学大师黄道周。为此,崇祯皇帝不顾一切与黄道周进行了一场名教的辩论。 在这场辩论中,崇祯就理学对经邦治国到底有什么实际价值,以及黄道周的人品真如自我标榜的那么清高等发出尖锐的质疑,而黄道周则一直以正统理学卫道士自居,正气凛然毫无畏惧。这样的态度不可避免地把皇帝摆到了纲常名教的对立面,朝臣中的多数则为黄道周的犯颜直谏使皇帝理屈词穷而奔走相告,欢欣鼓舞。 杨嗣昌与卢象升也算是当时的朝廷中两个最杰出的军事人才了。一个长于战略运筹,一个长于战役指挥,但由于卢象升以东林党人自居的缘故,两人把朝廷内的朋党争吵转移到了对外作战之中,始终互相挖苦无法合作,因此无论是对清军还是对农民军,这两个人都同样是毫无建树。并且在清军的第x次入塞中,卢象升慷慨壮烈地死于一次并不重要的战役,而杨嗣昌非常意外的没有得到任何的处分。 但此时的杨嗣昌早已对两个战场都完全丧失了信心。清军退去后,崇祯在没有和杨嗣昌本人商量的情况下,任命杨嗣昌以辅臣的身份赴剿灭农民军的前线督师。由于种种客观和主观上的原因,杨嗣昌带来的战果是洛阳、襄阳两城的失陷和福王、襄王被杀的坏消息。杨嗣昌本人在得到消息后就病死在了自己的行辕里。 杨嗣昌的失误引起了崇祯的愤怒。他断然发出了“议罪”的诏旨,群臣自然不肯放过这一盼望已久的机会。而恰在这时,前方传回了杨嗣昌的死讯。朝臣并不打算因此放过杨嗣昌,主张依“失陷城塞律”,处杨嗣昌戮尸。 戏剧性的终场一幕就在朝臣们吵嚷着要对杨嗣昌进行恶毒的身后惩罚时上演了。这天上了朝的崇祯皇帝突然神情惨淡地含着眼泪,对朝臣讲述起他昨夜的一个梦:杨嗣昌跪在庭前为自己申冤,并对皇帝的具体提问一一作出了合理的答辩。崇祯宣布:城池失陷,全部归罪于督师,不是持平之论。朝廷昭雪对杨嗣昌的议罪,并赐祭一坛,让杨嗣昌归葬故里。 —————————————————————————————————— 崇祯对臣子总的态度还是那四个常用字:残刻无情。 杨嗣昌只是终崇祯一朝始终得到皇帝信任的唯一特例。 考杨嗣昌本人,论才能只能说在当时明廷中算的一个上选;论性情,也决非圆滑之辈,死后尚被朝臣们揪住不放,一定要处以戮尸。这样的一位杨嗣昌,如何就与崇祯能够善始善终呢? 对于大臣特别是辅臣,崇祯最恨的一是朋党,二是空谈。杨嗣昌在朝中的孤立可能为他在同样孤立的皇帝心里赢得不少票数。对于时局,杨嗣昌也能从全局出发作出一番安排,暂时为皇帝解去不少忧愁。另外,杨嗣昌做事的风格有一与吃力却总不讨好的崇祯非常相象之处:事无巨细,统统都要亲自过问。结果过分地注重和苛求细节,反而导致了通盘调度失灵,只搞得自己心力憔悴疲惫不堪。 从个人感情考虑,对于杨嗣昌,崇祯肯定是怀有相当深切的理解、同情和感激,因而对杨嗣昌的几次重大失败,崇祯采取了非常破例的不愿追究的态度。这也许就是这对君臣的结缘所在。 |
浏览:1209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