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号馆文选__馆藏资料 |
|
“中国第一位天主教皇帝——明崇祯帝”之质疑
“中国第一位天主教皇帝——明崇祯帝”,其提法欠妥。 据《烈皇小识》、《崇祯宫词》等书记载,崇祯帝在徐光启等人的影响下,似乎有皈依天主教的倾向,曾把宫中累年供奉的佛像,尽数捣毁。崇祯帝面对腐败的政局,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精神上,都在寻找出路,而西来的天主教和科学技术,似乎都给他这种心态一种满足。动荡不定的南明宫廷,上至后妃、太子、大臣,下至宦官宫女,对天主教的皈依,都清楚地表明了这种心态。 又据汤若望记述:“有王姓老中宫(太监)洗名若瑟者,曾由汤若望授洗。若望赖其力,得入宫禁。1632年间,曾在宫中举行首次弥撒。此前,1631年,已有重要中宫10人受洗,其中有庞天寿、洗名亚基楼者,后以忠勇辅卫明末诸帝,见称于世。前有巴伐利亚大公赠与的一本精美画册,内容为耶稣基督事迹图,由汤若望附以中文说明后,连同一套三王来朝模型,于崇祯十三年呈献皇上,深受崇祯帝喜爱,置于内宫御几,许后妃们翻阅观赏。中宫王若瑟乘机为后妃们讲解,有数人因受耶稣救世事迹所感动而愿入教。汤若望特许王若瑟代为授洗,其中居后妃位者有3人。 至1640年,宫中信教妇女已有50人,中宫40余人,皇室信教者140人。当时朝野认为崇祯帝虽未受洗,但已有愿洗之心。人们曾多次听到他说:“天主教义是真而圣的,我因渺小,未能全懂。” 有许多证据显示,明思宗朱由检有很多机会接触天主教信仰,但没有资料显示他是一个天主教徒,这些资料可上溯到明代的“年报”。尽管汤若望如同利玛窦一样,希图让皇帝成为教友——如同教会三百年之际君士坦丁大帝的皈依那样——那么圣教就可以广扬于中国了,但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 在有的教会史书中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不小心就让人产生误读,以为崇祯是“中国天主教第一位天主教皇帝”。这一点台湾学者黄一农总结得好:是“扬教”心态使一些教会史家在史料的运用上,失诸轻率。(黄一农:〈明末清初天主教传华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国际汉学》第四辑,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 作为“九五之尊”的皇帝置传统的儒、释、道于不顾,而改投新入华土且屡受人攻击的“西夷之学”,朝野将作如是观?显然,处于明末社稷、江山危急存亡之际,崇祯是不可能置江山社稷于不顾的。 事实上,很重要的一点,福音入华早期碰到的一个难题是:来自一夫一妻制的挑战。作为中国教会三大柱石之一杨廷筠在入教之前说曾为这个问题抱怨过,他对李之藻说:我以御史之位来就天主教,何独不容一妾呢?李之藻解释说,这正是天主教的可敬、可信之处。于是幡然省悟,弃妾入教。事实上,在明末即有不少的士大夫,就因为妾的问题而徘徊于教会门口。 |
浏览:1292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