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号馆文选__同学少年 |
|
一,打造神奇——大米的“神奇”之名在世界流传
在崇祯帝即位的初期,他在辽东问题上做过的一件最重大的安排,就是重新起用了袁崇焕。 袁崇焕,1619年万历进士,初任知县,不久以边才破格任用为兵部职方司主事,升宁前兵备道。时人多评袁为人慷慨有胆略,勇于任事(勇于任事!一支下下签)。 1625年,辽东经略高第要撤掉宁远和广宁前屯两座城防。袁崇焕坚决反对这个决定,表示:我官为宁前道,即应与宁远、前屯共存亡。如撤宁、前之兵,我也绝不入关,只好独卧孤城抵挡敌军了。高第无奈(是无奈还是。。。),把周围各卫所的兵全部撤掉,在山海关外只留下宁远、前屯两座孤城。 1626年,自25岁起兵以来就战无不胜的努尔哈赤来到了宁远城下,据说兵力有13万之多,而宁远城内只有不满2万的守军。但城中的明军用雷石、火球甚至西洋大炮奋力抗击,使得努尔哈赤不仅没有攻无不克,自己也被炮弹击伤,只得撤兵。(可见赢得次数太多也不是好事,据说努尔哈赤的死就是这次输它不起的缘故?) 此后(神奇的开始),袁崇焕声名大振,立即被授予辽东巡抚、兵部右侍郎等职,全权负责辽东防务。 1627年,皇太极再次进攻锦州、宁远一线,两军相持20几天,明军仍旧凭城坚拒,皇太极无功而返,此后两年多里没有再进犯。 接连两次御敌的胜利奠定了袁崇焕知兵善战的舆论基础,普天下都知道有个袁巡抚专能克虏,是明朝东北方面一堵坚不可催的长城。当时的人们甚至传说,这是天佑大明,专门降下一个守边制敌的人才来。 同时,袁崇焕由于同魏忠贤闹了一些矛盾,却被不明不白的免了职。一时舆论大哗,连一些阉党要员也公开对此事表示不满。 二,钟情神奇——足协给大米的报酬还是权力本土教练是望尘莫及 崇祯继位后,在辽东对敌这个重要的问题上,他的认识水平与当时的舆论大致同步,认为辽东的关键在于用人,而当今第一可用之人就是舆论中天助大明专门克虏的袁崇焕。 1628年,袁崇焕被重新任命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等军务。以兵部尚书在外督师,袁的官职已到极点,事权也更重。这就好比为辽东的战事设立一个特级军区,军区的总司令就是袁崇焕。 对袁崇焕委以如此重任,说明崇祯确实有一种只要把辽东大事全部托付给袁崇焕就可以高枕无忧的幻想。这种幻想出自于舆论中袁崇焕能克虏的神话,而神话毕竟是靠不住的。崇祯同袁崇焕这种以幻想和神话为基础的君臣遇合,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其悲剧性的结局(少男少女之崇拜偶像?)。 三,神奇合同——大米与足协的分阶段合同是:中国败出之日大米滚蛋之时 同年,袁崇焕到北京就职,陪同召见的还有内阁大学士周道登、钱锡龙、刘鸿训及九卿科道人等。 在召见中,崇祯提问的焦点有二:一,辽东对敌方略;二,辽东问题能否、在何时得到根本解决?袁崇焕对应:“臣特受陛下眷宠,希望能允许臣‘便宜行事’,那样用五年的时间,可以恢复整个辽东地区。”崇祯听了袁的许诺,极为兴奋,当即表示:“只要能恢复辽东,朕是不吝惜封侯之赏的。卿务必努力解除天下的苦难,也可以为自己的子孙造福。” 崇祯对袁崇焕5年复辽的话认真,主要是因为对袁崇焕的才能有些迷信。但在召对中间休息的时候,给事中许誉卿就特地请教袁崇焕:所说5年复辽是怎样推算出来的,都有哪些具体的安排部署?袁崇焕说道:“看到圣上(让臣下看出‘焦心劳神’状且忍不住要哄上几句,可想见那时的崇祯其实就是个小孩子样儿)为辽事焦心劳神,说5年复辽只是为了安慰他罢了(其实这话很实在,换了我是刚登基的小皇帝,该多欣慰)。”许誉卿大惊说:“皇上英明善察(这就是两个实词拼成的一句虚言),岂能随口答对(到底京官是崇祯的肚子里的虫)?将来期限已到而不能成功,阁下怎样对皇上讲呢?”袁崇焕这才感到自己对皇帝讲的话太冒失了(诸位看官,他两个谁对皇帝有更深的感情呢?)。 于是皇帝小憩之后,袁崇焕又提出了一系列的保障条件(反正话已出口,就拼一次也罢):户部转运军饷,工部补给军械,吏部任命文官,兵部调兵遣将,都要服从辽东大局,事事配合。崇祯当场命令四部尚书照此办理(5年复辽=44年等一回)。 袁崇焕又提出:“以臣的能力,管理辽东尚且有余,而对付朝中口舌则不足。关门之外距京师遥远,如有人忌功妒能,制造蜚语,即使没有直接的掣肘,也足已影响到臣的谋略。”(崇祯:曾经,有一个能把如此的体己话对我说起的人站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人说三个字/我——信——你/如果/非要为这份信任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崇祯对这一点似乎十分理解(对于人群中的不信任关系崇祯要算最好的知音之一),站起来倾听袁崇焕所言,并且保证说:“卿不要疑虑,朕自有主持。”其后当廷赐予尚方宝剑和酒馔(果然,崇祯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巨大的同情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其实,从崇祯的历次的表现可以看出:每当遇到卒不及防的重大危机,他很少能想出什么沉着机敏的对应方案。能做的大致只有两类事情:一是临时任命专责大臣,实际上是把重担往别人身上推;二是严厉惩罚引发危机或是同危机有关的失误者,以此来推卸自己的责任并且发泄自己的刻毒怨忿。 |
浏览:603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