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最后约4000多人参加了追悼会,这是政治局常委悼念的规格 --父亲的言传身教 2005-12-5 8:16:24[点:156] (1678字)
作者:陆德德 文革期间,陆定一被定为是“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反党集团”的一员。 陆德说“我父亲是一个信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人,从不去拉帮结派。但他也是个十分有情有义的人。廖承志曾被捆着长征,当他到达延安想照张像给妈妈何香凝报个平安时,连完整的衣服都没有。父亲那时脱下自己的衣服借给了廖承志。今天还能在军事革命博物馆里看到那张廖承 志的长征照片,他当时穿的就是我父亲的衣服。而当父亲进监狱的时候,‘中央专案组’为了发现所谓的“罪证”,不仅家里被掘地三尺,就连他身上的笔、表都被拆卸了。父亲出狱后,廖承志去医院看望他,看到父亲手臂上连个手表都没有,便脱下了自己的手表戴在父亲的腕上。直到1996年去世,我父亲戴的一直就是廖公的那块手表。” 因为工作忙,陆定一和孩子们的直接交流的机会并不多。 尤其是建国后,陆定一的上班时间和毛泽东的工作时间是对应的。 主席是晚上工作白天休息,父亲白天黑夜都要工作。当时他担任中宣部部长,人民日报的社论必须在他签字后才能发。人民日报每天凌晨2点开始排版,所以他必须两点前把文章批完。 陆定一每晚都要两点以后才能睡觉。孩子们和他最多只能一起吃一顿晚饭。也只有这时他才有空问问孩子们的学习情况。 “他这一辈子,平常很少找我们谈话。和我交流最长的一次是61年我去哈军工上大学之前,他专门抽出两天时间给我讲了一本老子道德经。他认为《道德经》充满了辩证思想,年轻人要独立思考、辩证思维,不能再是1加1等于2,很多事情都是发展变化的。他还让我重点看了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他说你们走上社会必须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我父亲是一个学者,他一辈子都在看书学习。直到他去世前三天还在病床上看书。他对我们子女的要求就是好好学习,将来才能为建设新社会贡献自己的能力。但他不希望我们走仕途,他60年代就告诫我们‘不要去当官。而是好好学习科学技术’。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的耽误,我弟弟应该比我在学术上走得更远,他在中学就连续获得5枚‘学习优秀奖章’。如今,我们三个孩子都是技术型的干部,没有一个是企图走仕途的。” 陆德和妹妹陆瑞君,弟弟陆健健都把父亲当作心中的行为典范。没有文字的照本宣科,他们却在日常生活中模仿着父亲的一言一行,规范着自己的道德行为。 “父亲去世后,他的悼念活动按规格是500人的悼念规格。但要求前来悼念的人很多,迫使讣告最后连续加印六次,后来是中央办公厅不同意再给加印了,最后约4000多人参加了追悼会,这是政治局常委悼念的规格。父亲去世前并不身处非常显赫的地位,没想到影响那么大。那一次让我们全家人颇受感动。” 回忆起那次追悼活动,陆德讲说:“父亲是知识分子出身,在‘七大’的30几位中央委员中他是唯一的一位大学毕业生。 他提出得‘新闻定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方针,反映了新闻,文化艺书和科学发展的真实规律和客观要求,也反映了他作为知识分子的品德和‘骨质’(敢于直言,刚正不阿,坚持真理)。这些主张,是有些同志提都不敢提的; 父亲一生经历坎坷,三次被打倒,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当中。而父亲的命运变化,又是与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变化紧密相连的,是两条完全相同变化的‘平行’曲线。 正因为这样,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知识分子敬仰尊重他,把父亲当作自己的亲人和挚友来怀念他。他们希望能有这样一位领导人来为知识分子讲话。” 陆定一为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事实的坚持,与家人一起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跋涉和生活磨砺。陆德回想起父亲的点点滴滴,不避谈矛盾,但也没有沉浸于对苦难的申述,他的表情和语气里有一种超然的平静,我们更多的是感受到的是一个儿子对父亲的敬仰。陆定一临终时遗嘱上说:‘参加革命几十年,几经生死,我无愧无怨’。” 不为仕途奔波的陆德,秉承父亲的期望,把时间更多地用于研究自己的专业。在陆德心中,如何把承自父亲的坚定求实的精神传递下去,是他作为陆定一长子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 2.狂涛激流中的坚定 --陆家往事 2005-12-5 8:19:21[点:157] (1280字) 陆家往事 时间: 2005-11-22 23:01:35 狂涛激流中的坚定 “我父亲的个人遭遇和中国知识分子整体的命运起伏是相应的。尤其是解放后,知识分子政策被扭曲的时候,我父亲也被揪出来批斗并入狱关押;文化大革命结束,知识分子政策重新被树立,也是陆定一的冤案得到平反昭雪之时。” 文化大革命开始,因为严慰冰反对叶群和林彪,被打成反革命,抓捕入狱。 当时陆定一正在外地视察,他是回到北京在机场才被通知妻子被抓,全家已搬离中南海的消息。之后陆德等孩子们随父亲搬去安儿胡同一个有两进院的房子。 陆家人住里院,外院是警卫班,其实也是对陆家的监禁。但这种看似平静的日子也没过多久。 “一天,中央文革来人了,把我们孩子们叫到外院谈话。没多久就听着里院很乱,肯定是出事了。当我们冲出来的时候,父亲的影子都没了。后来才知道他被抓进了秦城监狱。” 秦城监狱,一个6平方米的单人囚室,里面没有床,只有地铺,门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68164”。它有特定的含义:68--入狱时间,1968年;1-- 特等犯人;64--这个囚犯的编号。 整整13年,陆定一被隔离关押,子女不能见他。究其原因,是因为陆定一坚持不认“罪”,而且不揭发其他“党羽”。一位参加“公审四人帮”陪审团的领导同志后来和陆德谈起陆定一的狱中情景时,非常感慨地说:“我看过所有被关押审查的中央领导同志的审讯材料,你爸爸真是个硬骨头,他是我知道的在中央委员中唯一没有揭发过他人的老同志。” 文化大革命影响了陆家两代人。陆定一被抓后不久,江青又点了四个孩子的名:陆德,陈小鲁(陈毅之子),粟函生(粟裕之子),董良翮(董必武之子)。中央文革要他们到公安部投案并接受审查。这四个孩子中,陆德是唯一从清华大学被直接押送到公安部的,之后他在监狱待了6年。 “在监狱中他们要我揭发我父亲,按着他们的调子说。不然就不给饭吃,还要挨打。一次我被推到黑屋子里,几个人轮番踢打。在‘学习班’中挨批斗殴打,最终被打断了一根肋骨??”至今在陆德右胸,还可以摸到那段肋骨断裂的结节,他笑说现在已经感觉不到疼了。但是这段伤我想却印进了他的整个人生。 陆德讲:“当时为了整掉父亲。‘中央专案组’采用的是‘株连九族’的做法,不管有无问题,陆定一的主要亲属都抓起来,被关押多达63人一年。我的外婆和叔叔被整死,一位不愿说假话的证人被‘专案组’打死,一位副部长自杀。我妈妈被戴‘背铐’就5年多,两手铐在背后不让摘,吃饭都是跪在地上舔食。但这都不能摧毁他们的意志。” 陆德的弟弟妹妹虽然没有受到直接牵连,但是日子也过得很苦。“我住监狱的时候,弟弟妹妹也被赶出去家门,我妹妹终日要低头沉默,弟弟在清华武斗的时候,连住的地方都没有,要去火车站长凳上过夜。一个月他们只能领到18元,每天6毛钱,只够大学里的饭费。但是就这样,得知我在狱中得了肝炎,弟弟每月探监时还会给我带两斤红糖,出狱后我才知道,这是用他每天省一顿饭的钱买的……” 3. 由于后妃直接生活在最高政治中枢,地位显贵,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汉代后妃的命运 2005-12-8 12:54:00[点:153] (1248字) 汉代后妃的命运 由于后妃直接生活在最高政治中枢,地位显贵,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因此常常是家中有女做后妃,便带来满门贵盛。于是一些大臣便不顾女儿的意愿,将女儿送入宫中,作为增加自己政治势力的筹码。 吕后将自己的亲外孙女张嫣配给自己的亲儿子惠帝刘盈,目的在于加强自己亲族势力的政治联姻。张嫣是鲁元公主和张敖的女儿,十二岁奉吕后之命完婚,是为惠帝刘盈的皇后。可能是刘盈与张嫣有舅侄之份,也可能是对母亲指派的婚姻反感,刘盈并不亲近张嫣,而是与宫中其他女子厮混。因此,尽管刘盈后宫有不少宫女为其生子,张嫣却始终孤独一人。张嫣十五岁便成为寡妇,挂名为皇太后,其实一切大权执掌于吕后手中。汉文帝即位后,张嫣入北宫居住,冷落寂寞地度过了一生。 与张嫣同一命运的是上官小妹。上官小妹是汉昭帝刘弗陵的皇后,她年甫六岁便被祖父上宫桀投机钻营,送入宫中作小昭帝的皇后。上官桀本意是想做皇亲国戚,以加重上官家族在政治上的权势。但野心家往往被自己的野心所害,在上官小妹九岁那年,上官一门因勾结燕王谋反而被诛死。上宫小妹幸得外祖父霍光的保护,没有牵扯到案中受株连。昭帝英年早逝,时上官小妹才十五岁月,从此以后,便由皇太后而太皇太后。比张嫣幸运的是,他晚年仍然享受荣华,虽然寂寞但尚安宁。 汉平帝时,王莽专权,欲将女儿嫁给平帝做皇后,以固其权,却又故意以退为进,上言王政君,说他身无德,子才下,不宜与众女并应皇后之选。王政君以为王莽是真心诚意,故特下旨,不选外家王氏女,结果许多阿庚王莽的人都纷纷上书,要求选王莽的女儿正位中宫。太后不得已,只好签应王莽的女儿为后。 王莽的阴谋得逞,却葬送了女儿一生。平帝胜娶妻一年零十个月,就被王莽毒死,王皇后十四岁就做了寡妇。王莽称帝后,将女儿由安定太后改为黄皇室主,表示与汉室断绝婚姻关系,但黄皇室主对死去的丈夫一往情深,痛恨父亲断送了汉朝天下,整天郁郁寡欢。 后来王莽特地派年轻美貌少年孙豫带御医来借口为黄皇室主看病,实际上是来博取室主的好感,以求得尚室主。黄皇室主一看就明白其来意,便将一腔怒气发在前来禀报的宫女身上,令人取过鞭子,亲手责笞宫女,孙豫也讨了没趣。更始元年,室主三十三岁那年,起义军火烧王莽宫室,室主不肯躲避,纵身投入火海,结束了她悲哀一生。 北魏孝庄帝由权臣加军阀的尔朱所立。尔朱荣也效法“前贤”,将女儿嫁给孝庄帝做皇后,以便更好地控制他。尔朱荣的女儿尔朱娥原本是北魏孝明帝的嫔妃,明帝死后,明帝母亲胡太后将她送入瑶光寺为尼。孝庄帝立,尔朱荣从瑶光寺净女儿接出,嫁给孝明帝的叔父孝庄帝。后来尔朱荣的侄子缢杀了孝庄帝,尔朱英娥再次成为寡妇。不久,尔朱荣的部将高欢起兵攻破洛阳,尔朱皇后又沦为高欢的姬妾,高欢死后,高欢的儿子高洋逼奸尔朱英娥,尔朱娥不从,被高洋杀死。 从张嫣到尔朱英娥,她们虽然贵为重权者的女儿或孙女,却都被用作了政治斗争的工具,断送了她们的一生幸福和美好的青春岁月。 4.毛泽东没有读过军事学堂,却在军事上对每一场战争、每个战役、乃至每个战斗都指挥如神,为什么? --解密毛泽东军事天才的源泉 2005-12-8 13:57:11[点:154] (872字) 解密毛泽东军事天才的源泉 毛泽东没有读过军事学堂,却在军事上对每一场战争、每个战役、乃至每个战斗都指挥如神,为什么? 毛泽东自发动领导了“秋收起义”,退兵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并且顺利地领导工农红军打败了蒋介石的前三次围剿。遵义会议上勇敢地挑起了领导失败的工农红军进行长征的重担,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玩蒋介石于股掌之中,最后胜利到达陕北。 毛泽东在长征中就提出了“联合抗日”的方针,这比蒋介石制定的“镶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方针要进步无数倍,他在窑洞里写成了《论持久战》,使全国人民及全世界人民建立起了反法西斯战争必然胜利的信心,并且抗战八年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毛泽东指挥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打了辽沈、平津、淮海三个大战役,就把蒋介石赶到了江南,并且力排蒋介石划江而治和斯大林施加的压力,打过长江,又把蒋介石赶到了孤岛台湾。 抗美援朝战争,面对强大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队”,并在斯大林犹豫不决,国内百废待兴的困难条件下,毅然决定组建志愿军赴朝作战,最终把“联合国军”赶回了“三-八”线以南,迫使美国签订了“停战协议”。 毛泽东的游击战思想、运动战思想,以及抗美援朝中的阵地战思想的产生和实践,都是首创战法的实际应用,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而且取得了胜利。 毛泽东自喻为上的是“绿林大学”,可他一直都没有承认自己已经毕业,这说明他一直都不愿脱离实践、脱离群众。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来源于实践。 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持久战》、《实践论》、《矛盾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并包括以后的《论十大关系》,都是毛泽东对战争、人类社会、经济建设等这些“物质构成体”进行认真研究后作出的精辟论述。毛泽东研究分析了物质世界及“物质构成体”内部结构、内部联系,以及“物质构成体”与“物质构成体”之间的联系和作用,尤其是对人的物质属性、精神属性和意识属性在其著作中都有精辟的阐述。 这就是毛泽东军事天才的源泉。 5.“我们共产党员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是来这里享受的,更不允许贪污腐化!这样下去,就成了李自成了!” --高层贪官让毛泽东怒吼:拉出去枪毙 2005-12-8 14:01:04[点:153] (1050字) 高层贪官让毛泽东怒吼:拉出去枪毙 1950年3日4日,离开北京达88天之久的毛泽东,率中国党政代表团回到了中南海。 第二天,李银桥去香山接来了妻子韩桂馨。毛泽东特意在吃饭时让厨师多准备了几样炒菜,为韩桂馨“贺喜”。 饭后闭谈中,毛泽东向韩桂馨详细询问了香山的一些情况,韩桂馨无意中说起一位领导干部在香山找了一处幽静的山坡,在给机关施工时顺便也为自己盖了一幢二层小楼,只是还没有住进去。毛泽东听了,脸色变得难看起来。韩桂馨便没有再说下去---- 不料第二天下午,李银桥在菊香书屋见到了那位在香山为自己盖房子的领导干部,坐在毛泽东会客室里的还有周恩来和聂荣臻。 毛泽东双手叉着腰站在那里上上下下打量着那个人,按捺不住心中的怒气,大吼道:“你的派头真不小呢!我看你和过去的帝王将相差不多了!” 那位领导干部吓得头上直冒冷汗,垂着头不敢正视毛泽东。毛泽东背着手在房间里大步地来回走着,突然又向那人劈头喝问:“你这么干,还配当共产党的干部吗?老百姓要戳着我们脊梁骨骂呢!我早讲过进城以后不要学做李自成,你为什么装傻?” 那人低着头胆战心惊地说:“主席,我错了......” “你错了?当初盖房子不晓得错?”毛泽东越说越气,“我看你是明知故犯,仗着手中有点权,有意拆我们的台......” 毛泽东点燃了一支烟,狠吸一口。周恩来和聂荣臻在这种情况下也是面面相觑,谁也不便多讲一句话。 突然,毛泽东将仅吸了两口的烟使劲儿地掐灭,大手一挥,厉声喝道:“拉出去枪毙!” 李银桥一听吓了一大跳,周恩来和聂荣臻也被惊得从沙发上站起来。那人更是被吓得软了身子,摇摇晃晃地险些瘫倒了...... 毛泽东又连说两句:“拉出去,拉出去毙了。” 李银桥看看周恩来和聂荣臻。周恩来和聂荣臻见状,不得不上前劝慰毛泽东暂息雷霆之怒,等将问题调查清楚后再作严肃处理。毛泽东依旧盛怒道: “我们共产党员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是来这里享受的,更不允许贪污腐化!这样下去,就成了李自成了!” 周恩来说:“主席讲得对!这件事需要调查清楚,按法律程序办......” 聂荣臻说:“我们一定要严肃处理,绝不宽怠!” 那位干部也回过神来说:“我一定吸取教训......愿意接受党给我的任何处分......” 毛泽东这才余怒未消地对聂荣臻说:“那就交给你去办吧!” (来源:<<新时代风纪>>2000年第10期) 6.你对我毫无顾忌,这太好了……人,尤其是政治领导人,最可怕、最可悲的就是耳目闭塞 --宋美龄的趣闻逸事 2005-12-17 14:29:02[点:151] (1391字) 宋美龄的趣闻逸事 3月6日,是蒋介石遗孀宋美龄104岁生日。虽然随着历史的变迁,蒋家王朝已经不复往日的“辉煌”,但宋美龄的趣闻逸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蒋宋联姻”的另一种说法 曾是宋美龄秘书的张紫葛近日写了一本名为《在宋美龄身边的日子》的书,道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内情。 关于蒋宋联姻,宋美龄初时拒绝、宋霭龄积极包办、蒋介石为联美而婚等传说几乎已成定论。张紫葛写道,当宋美龄听到自己的一位得力助手也相信这些传闻时,曾用指头敲着桌子说:“我的朋友,我简直没想到你也相信这些编造出来的谎言。” 宋美龄接着说,她1922年在孙中山家第一次见到蒋介石时就被对方迷住了,“他远比我二姐夫(孙中山)英俊”。两人一见钟情,当即互换了电话号码,其后便开始鸿雁传书,感情与日俱增。不久,蒋介石向孙中山吐露了对宋美龄的爱慕之情,并想请宋庆龄帮忙, “孙大表赞同,而孙夫人(宋庆龄)则极力反对”。 大姐宋霭龄初时曾附和母亲一道反对这桩婚事,但后来被宋美龄说服,“这桩婚姻自始至终都是我自己做主,与阿姐何干?至于蒋介石和我结婚是为了走英美路线,那更是天大的笑话……” “澄清”当年的几段情 在书中,张紫葛写了他和宋美龄之间的一次对话。当时宋美龄刚批完公文,要张紫葛“讲点有趣的故事,醒醒脑筋”。于是,两人都谈到各自的“恋爱故事”。 宋美龄说:“我年轻的时候有点重感情,多次接触爱情。进入政治生活后,把政治责任放在第一位,就再也不曾想到别的了。” 当时,张紫葛十分幼稚,冲口而出:“民间的说法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他被迫当场说出这些传说的内容:“与前夫刘纪文明离暗不离、和吴国桢搞婚外恋、玩弄空军飞行员等等”。 讲完这些后,张紫葛十分害怕,以为她会暴跳如雷。岂知宋美龄若无其事地说: “你对我毫无顾忌,这太好了……人,尤其是政治领导人,最可怕、最可悲的就是耳目闭塞。我和刘纪文根本没有结过婚,分手后更无私交来往。至于部下兼朋友的吴国桢,我只是信任并喜欢他而已。” 在谈到飞行员时,宋美龄表示,飞行员对蒋介石的军事实力关系重大,从这点出发,她喜欢每个飞行员,在特定的时间、场合,她拥抱甚至亲吻他们,但从来没想过要和他们中的任何人发生性关系, “我对我自己的行为负责,决不掩饰,决不赖账,更不偷偷摸摸!” 一个十足的夜猫子 刚到台湾时,宋美龄言谈之间经常“咬牙切齿”,既自怜逃到台湾这个弹丸之地,失去了大陆的大好河山;又怪罪美国帮忙不帮到底。后来她情绪渐好,学习绘画,以描绘四季风情来自我消遣。 从1950年开始宋美龄在台湾生活了40年,她是个十足的夜猫子,经常通宵达旦地看电影,她和蒋介石的住处“士林官邸”俨然就是一座电影城。每天晚饭后,宋美龄只要兴致一来,就叫副官喊来放电影的师傅,吩咐放什么片子。 宋美龄比较欣赏外国片子,而蒋介石则对60年代流行的黄梅调电影感兴趣。 电影的吸引力对夫妻两人也不一样,宋美龄是一定要从头看到尾的,而蒋介石则是以自己的作息时间为标准,通常看了40分钟后便高声叫道: “好!停!”这时,电影机暂时关闭。等蒋介石他们走后,宋美龄再继续看。电影结束后,她还会和其他人一起下棋、聊天,凌晨时分才去休息。 7.细说中国的两位第一夫人---宋美龄与江青 --上海小姐与山东村姑 2005-12-17 14:42:52[点:151] (2632字) 细说中国的两位第一夫人---宋美龄与江青 宋美龄和江青,分别为国g两党“第一夫人”,皆属“女强人”,并且都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过影响。然而,这两位第一夫人却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女性。 上海小姐与山东村姑 宋美龄的年龄,一直是个谜,而且还曾是“最高机密”。不过,这一“最高机密”不久前被美国《宋家王朝》一书的作者“考证”出来了:宋美龄生于1897年3月5日(清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十二日)。她比蒋介石小10岁。 据美国记者斯诺所著《西行漫记》1968年版载,江青生于1912年。不过,江青本人在历年所填的干部履历表上,都写生于1914年3月。 当江青在1981年被押上特别法庭时,判决书称江青“现年67岁”,亦即生于1914年。 宋美龄是出身望族的上海小姐,江青则是出身贫民的山东姑娘。 宋美龄是宋氏三姐妹中最小的一个,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 宋美龄在美国留学10年,懂6国语言,对英国文学颇有研究。她还擅长绘画。 江青和宋美龄截然不同。她的父亲李德文(江青本名李云鹤),是一个木匠。她的母亲则是李德文的小老婆。她在打骂声中长大。 她的文化程度,只有小学毕业罢了。然而,江青却是靠着自我奋斗,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终于崭露头角。江青的个性是很倔强的。她能成为第一夫人,比宋美龄要付出多得多的奋斗。 婚前都有“约法三章” 宋美龄是蒋介石的第四位夫人。蒋介石是在公开声明与前三位夫人脱离关系后,对宋美龄“明媒正娶”的。婚后,宋美龄便以蒋介石夫人的身份,活跃于各种公众场合。 在与蒋介石结婚前,宋美龄有过恋爱,却并未婚嫁。那时,宋美龄和总司令部的军需处处长刘纪文恋爱。蒋介石向宋美龄吐露求爱之意,宋美龄虽曾嫌蒋介石有过三次婚姻,但比较看中蒋介石的地位和权势。 而蒋介石看中宋美龄的不仅仅是美貌,他更看中的是宋家和美国的密切关系,看中她的二姐宋庆龄是孙中山夫人。他着眼于政治,选择了宋美龄。蒋宋联姻,实际上是政治婚姻。人们称蒋“中”正和宋“美”龄结合,乃是“中美”联姻。 江青是毛泽东的第三位夫人。毛泽东的第一位夫人杨开慧死于国民党手中。当江青进入延安时,恰逢毛泽东和第二位夫人贺子珍不睦,贺子珍离开延安,坚持要去苏联。贺子珍的走,与江青无关,然而却给了江青机会。 江青在和毛泽东结合前,有过三次婚姻: 她的第一个丈夫是她在青岛结识的黄敬(即俞永威),接着又分别与唐纳(即马骥良)以及章泯(即谢兴)先后在上海同居。她的婚恋风波曾在上海轰动一时---唐纳为她先后两次自杀未遂,当时大报小报竞载。 一种奇特的巧合,蒋介石宋美龄及毛泽东江青的婚姻都有"约法三章"。 蒋宋结合时的"约法三章"是宋美龄提出的,据云: 一、蒋介石必须信奉上帝,受洗礼成为基督徒,因宋美龄是虔诚的教徒,两人必须有共同的宗教信仰。 二、宋美龄不生小孩,以保持身材,并多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奋斗。 三、宋美龄不担任政府公职,不参加正式的高阶层决策会议,她只愿以蒋介石私人秘书的身份,对外从事政治活动。 毛泽东和江青的"约法三章",既不是由毛泽东提出的,也不是由江青提出,而是由中g中央政治局提出的。 一、毛、贺的夫妇关系尚存在,并没有正式解除,江青同志不能以毛泽东的夫人自居。 二、江青同志负责照料毛泽东同志的生活起居与健康,今后谁也无权向党中央提出类似的要求。 三、江青同志只管毛泽东的私人生活与事务,20年内禁止在党内担任任何职务,并不得干预过问党内人事及参加政治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