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陈寅恪先生纪念馆
国学大师纪念园区网同院士纪念园

读陈寅恪先生《寒柳堂》诗铭

顾家

  陈寅恪先生幼承庭训,浸染于中国传统文化,痴情于斯,用心牢牢地操守着它,用生命去维其于不坠。  睥 睨一切的傲岸,自伤自悼的悲情惊人地在先生身上融和。 痴者,是满腹经纶的矜然自许。以诗证史,以史解诗。在有血有肉的活的诗里,沿它的文脉而上,连接文化史的各个坐标,辐射出整部历史。又在近似水乳交融般地体悟中返回,求得诗人的旨意与纯正的美感。先生几乎带着深深的宗教情怀,在那古代的世界中,欷嘘呼吸,为沉睡的人物招魂返魅。在生命与性情的延伸中,探究文化的底蕴,寻觅历史的浩渺。悲者,是从生命体验中迸裂出来的悲怆。先生说王观堂死于一种文化的衰落。“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痛苦,其表现为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亦愈甚”,当先生用一双悲悯的眼睛去看昆明湖的一面静水时,可曾就望见日后的自己盲睛独坐,四壁无声?这“文化精神凝聚”之人只在诗中渗出多少苦涩的悲凉:栽花几换湖山面,度曲能移月夜魂。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为民族文化的生命花果的飘零而长歌当哭,在先生的最后十年化为文化痛史《柳如是别传》。先生在柳如是身上倾注了太多的感情,所谓“窥其孤怀遗恨”,“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的旧梦与遐思都藏在索回曲折的笔法深处。这位负瞽盲翁以自己的孱弱之躯,担荷起“存文化精神血脉一线于不坠”的责任。既要维持文化担待,又要安顿生命情怀,当生命之悲渐渐压倒人生百念,一个以文化操守为水粮的智者只是怎样的弱者,他那单薄的肩臂如何承起文化倾倒的千钧之力?当自然生命与文化生命鼓摩激荡,逐利的人们可有谁感受到一丝先生那无赎之痛?抿嘴无语的黑白肖像,确实是先生文集的最好封页。或许,任何揣想都已苍白无力。先生所期盼的是“来世的相知者”,等待的是血脉里精神的传承者。庄子有言:指穷于为薪,火传也,未见其尽也。我们唯有面对高山景行,心向往之。
 浏览:2768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5/4/30 17:19:40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印双2019年纪念陈寅恪先生逝世五十周年(收藏于2019/10/28 20:32:01
陈寅恪学(收藏于2017/4/3 15:04:16
彭华天困斯人——陈寅恪为什么放弃了对佛教的研究?(收藏于2016/10/29 16:03:40
李怀宇黄永年的“陈寅恪情结”(收藏于2015/8/7 21:34:14
郭玉敏中英回望录之国学大师陈寅恪:为何错过执教牛津大学(收藏于2015/8/7 21:31:47
曹印双陈寅恪学术汇编(1)(收藏于2015/4/4 11:28:04
曹印双试析陈寅恪先生视域下的中西文化融合点(收藏于2015/4/4 11:23:16
曹印双诗说文史大师陈寅恪六则(收藏于2005/10/6 23:04:05
蒋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考量历史的平常心——《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读后(收藏于2005/5/11 8:44:34
anonymous探索学者生命的真谛——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收藏于2005/5/11 8:41:20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李慎之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论作为思想家的陈寅恪(访问6954次)
季羡林回忆陈寅恪先生(访问5795次)
林悟殊陈寅恪热的回归——读蔡鸿生《仰望陈寅恪》(访问4367次)
曹印双散论陈寅恪先生《对科学院的答复》(访问3857次)
葛兆光《吴宓与陈寅恪》(访问3790次)
蒋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考量历史的平常心——《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读后(访问3489次)
胡晓明陈寅恪与钱钟书:一个隐含的诗学范式之争(访问3370次)
吴小龙陈寅恪的历史悲情(访问2924次)
胡戟陈寅恪与中国中古史研究(访问2790次)
顾家读陈寅恪先生《寒柳堂》诗铭(访问2769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JOAE文选评论(评论于2011/1/18 6:54:39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