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乱_世_佳人之贞侯嘉
乱_世————当时汉末的天下确实是乱_世,军_阀_混_战,民_不_聊_生。或者也可以做动词解释,扰_乱世间清平,但这样的话用在文和身上似乎更为合适。所以还是认为是生于乱_世吧,170—208。许子将说曹操是“治_世之能臣,乱_世之奸雄”,应该也是这样解释的吧,生于乱_世,则为奸雄。虽然,似乎,为乱_世间也解释的通………… 佳人————魏氏春秋曰:爽既罢兵,曰:“我不失作富家翁。”范哭曰:“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矣!”佳人,是可以用来形容出众的人才的,而奉孝,又何止是出众呢?稀代军师,只可惜…………天妒英才………… 在我想象里,奉孝,应该有纤细的身形清俊的容颜,眼神清明澄澈恍如隔世,令满天繁星都黯然失色。夜色里他一袭青衣,纤长的手指轻轻抚弄银色的琴弦,泠泠清音在空气里婉转回荡。我想象他清扬的眉锋紧抿的薄唇浅淡的笑意自信的神情,想象他十一年来随魏武征战南北出谋划策,却不忍见他原本清瘦的身体日日夜夜殚精竭虑越发衰弱。 所以,我固执的以为奉孝是佳人,一定是。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 傅子曰:嘉少有远量。汉末天下将乱。自弱冠匿名迹,密交结英隽,不与俗接,故时人多莫知,惟识达者奇之。年二十七,辟司徒府。 汝,颍多士。我想象那弱冠的清俊少年,轻衣怒马,周游于河,洛之间,交结英才,不与俗接。想象他与文若,公达,促膝长谈,自晓至暮,毫无倦意。 董卓死于190年,那时奉孝正年方弱冠,我想象洛阳城残破的城墙荒芜的宫殿一片破败的景象,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想象如血的夕阳下他纤细的身形默然伫立,暗暗下定决心,尽一己之力,以匡服汉室。 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於是遂去之。 袁家虽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袁绍本初亦是当世豪杰,然而,毕竟不足以成事。所以,奉孝果决的离开了他。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只不知,袁,曹对峙于官渡之时,奉孝心里,有没有念到故主之情? 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 所谓君臣相知,莫过于此,一见便为之折服,然后,从征吕布,袁绍,乌丸。十胜十败之说也许是后人杜撰,但奉孝对当时双方的局势了解的如此清晰分析的如此透彻,审时度势,出谋划策,把握有利的时机,运筹帷幄之中,而决胜千里之外。奉孝对人心世情的洞察更是纤毫毕现,袁绍,吕布,刘表,刘备,袁谭、袁尚,乃至江东小霸王孙伯符,真正料事如神。最后遗计定辽东,不仅令人感叹他对后事的预见,更令我感伤的,是奉孝对魏武的一片忠心。 初见时,唯愿与明公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只惜相随日短,明公霸业未成,而不得再尽余力…………演义里写道,操有回军之心,问于郭嘉。嘉此时不伏水土,卧病车上。操泣曰:“因我欲平沙漠,使公远涉艰辛,以至染病,吾心何安!”嘉曰:“某感丞相大恩,虽死不能报万一。”操曰:“吾见北地崎岖,意欲回军,若何?”嘉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而难以趋利,不如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备。但须得识径路者为引导耳。” 迄今仍记得当时毛批的话,病中人偏做此壮健语。想象奉孝在病中,自知时日无多,而仍请求魏武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备,明知此去再不得相见…………临亡时所留之书,其辞其句又该是多么哀痛不舍………… 演义中说,操往祭之,大哭曰:“奉孝死,乃天丧吾也!”回顾众官曰:“诸君年齿,皆孤等辈,惟奉孝最少,吾欲托以后事。不期中年夭折,使吾心肠崩裂矣!” 三国志中说,嘉深通有算略,达於事情。太祖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 相比之下,我认为三国志中魏武所说的,更能符合他哀痛的心情,罗贯中的改动,让感觉全变了。魏武对奉孝应该是什么样的感觉呢?我也不清楚,只是奉孝英年早逝,让曹操这一代奸雄,也发出了无奈的喟叹,时也命也,即使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挟天子以令诸侯权倾朝野,有些事情终究无法改变无可挽回。 后太祖征荆州还,於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又云:“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对天命的无奈。 乃表曰:“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 魏书载太祖表曰:“臣闻褒忠宠贤,未必当身,念功惟绩,恩隆后嗣。是以楚宗孙叔,显封厥子;岑彭既没,爵及支庶。故军祭酒郭嘉,忠良渊淑,体通性达。每有大议,发言盈庭,执中处理,动无遗策。自在军旅,十有馀年,行同骑乘,坐共幄席,东禽吕布,西取眭固,斩袁谭之首,平朔土之众,逾越险塞,荡定乌丸,震威辽东,以枭袁尚。虽假天威,易为指麾,至於临敌,发扬誓命,凶逆克殄,勋实由嘉。方将表显,短命早终。上为朝廷悼惜良臣,下自毒恨丧失奇佐。宜追增嘉封,并前千户,褒亡为存,厚往劝来也。” 谥曰贞侯。 很遗憾没有查到贞在谥号中的含义。 惜哉! 初,陈群非嘉不治行检,数廷诉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悦焉。 曾经很认真的去问,究竟在当时什么样的行为算是“不检”,结果…………不过想想魏晋的名士风流,像奉孝这样带了三分年少轻狂的人,毕竟不象文若那样的谦谦君子啊。负俗之讥的英才,也许是对世情看得太透彻,所以对很多事情都不放在心上,与其说是不治行检,倒更不如说是体任自然,翩翩浊世佳公子,一笑浮生作红尘。 傅子曰:太祖与荀彧书,追伤嘉曰:“郭奉孝年不满四十,相与周旋十一年,阻险艰难,皆共罹之。又以其通达,见世事无所凝滞,欲以后事属之,何意卒尔失之,悲痛伤心。今表增其子满千户,然何益亡者,追念之感深。且奉孝乃知孤者也;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 又与彧书曰:“追惜奉孝,不能去心。其人见时事兵事,过绝於人。又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则不生还’。然与共论计,云当先定荆。此为不但见计之忠厚,必欲立功分,弃命定。事人心乃尔,何得使人忘之!” 可见魏武对奉孝的追思。 奉孝文若,本是同乡,少年相识,和公达,亦应该是不错的朋友,然奉孝英年早逝,文若公达的哀伤,我却无从得知。 而奉孝对魏武的忠诚,又是如此的令我感伤,为了明公的霸业,自己的性命又何足怜惜?本是文弱书生,却屡作惊人之语。其情可鉴,其心可表。 看到最后,我不禁潸然泪下。追寻字里行间的真实,眼前是冰冷的电脑屏幕电子书平板枯燥的字迹,纸香和墨香,都遥远的碰触不到。 想不到,看正史竟然能看到流泪。 我们生在一个浪漫的时代。 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我去想象,去追忆。 |
浏览:1081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