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水龙吟__天生郭奉孝
水龙吟

天妒英才郭奉孝

选自原震侠《征战三国——对酒当歌》

  
  
  天妒英才:郭嘉
  
  作者:西晋陈寿遍写陈华胜
  
  我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是有天才的。
  
  天才是天上的谪仙,造物主的神来之笔。他们不会在这个世间久留,就连“知天命”的孔夫子面对天才弟子的陨落也只得哀叹:“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而民间由有民间的说法,人们说,这叫“天妒英才”——殊不知,天才本来就只能属于天上!
  
  这些天才人物的到来只为带给世界一瞬间璀璨的光亮,就像流星划过,让世界震惊。
  
  三团时期英雄辈出,当然也不乏所谓的一才人物。《三国志》作者陈寿“封”的天才有两个:一个叫戏志才,一个叫周不疑。前者是曹操的谋士,后者是个神童,曹操小儿子曹冲的朋友。这两个天才都是匆匆闪过,“神龙不见其首尾”,陈寿也只是记下了他们的名字,另外就没留下点什么了,年代太久远,我们更无从考据,所以也只得忽略不计。陈氏后裔研读《三国》,自有自己的眼光,以我的标准,则三国时代真正称得上天才的,还得首推郭嘉郭奉孝。
  
  郭嘉是颍川阳翟人。他的出现颇有些横空出世的味道,正符合人们心目中对于天才的那种宿命的认识。没有人知道他什么时候出生,也没有人知道他生于什么人家,陈寿的《三国志》正史对这一切都忽略不去,特地引了《傅子》的一段话算是补上漏洞:“(郭嘉)自弱冠匿名迹,密交结英俊,不与俗接,故时人多莫知,惟识达者奇之。”
  
  像曹营的很多人才一样,郭嘉一开始也是袁绍陈营的人。但他投奔袁绍不久,就意识到袁本初只是徒有虚名,不是终成大事业的人,他对袁绍的谋士辛评、郭图说“袁公一心想效仿古代周公的礼贤下士,但却不得用人的真谛。他这个人缺乏主见,优柔寡断,想跟着他共同拯救国家的危险,成就霸王之业,难!”说罢这番话,他便弃袁绍而去。史书上没有记载辛评、郭图两人听了郭嘉这番话后的反应,但这两人显然缺乏郭嘉犀利的天才目光,所以他们的智慧连同他们的生命最后都成了袁氏集团的殉葬品。
  
  当时曹营高级谋士戏志才刚刚去世,曹操仿佛失去左膀右臂般痛心不已,责成荀彧找个替补的人来,荀彧就推荐了郭嘉。曹操与郭嘉相见,畅谈天下大事,谈话毕,曹操就发感慨了:“使我成大业的,必定是此人!”据说郭嘉也高兴地对人说:“(曹操)真是我命中注定的主子啊!”君臣两人一拍即合,郭嘉的新身份就成了“司空军祭酒”。就这样,他成了曹营中最年轻、最诡奇的谋士。这一年,郭嘉27岁。
  
  郭嘉追随曹操南征北战总共十一个年头,其间他为曹操贡献了许多宝贵的谋略。这些谋略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们往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郭嘉的作用也只有在那些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问题上一针见血才得以充分体现。他与荀攸、程昱、贾诩、刘晔等曹营谋士不同,他几乎没有贡献过什么战术策略,但他无疑是曹营谋士中最具全国性战略眼光的,他只在曹操需要决策的时候才发言。
  
  曹操攻打吕布,三战三捷,吕布退却固守。当时,曹操大军也都疲倦不堪,曹操想见好就收,引军凯旋。但郭嘉却提出不同意见,他的意见拿后来我们伟大领袖的话来说也就是“宜将剩勇追究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而且他当日也正是用西楚霸王的例子来说服曹操的——打老虎要么不打,要打就非打死不可。最后,吕布这只“老虎”在白门楼被打死。
  
  官渡之战后,袁绍大败,不久咯血而死,两个儿子袁谭、袁尚各树一帜,兄弟阋墙,被曹操各个击破。曹操正欲赶尽杀绝,郭嘉这回却劝他不妨稍作休息玩个猫捉老鼠的游戏:这两兄弟在外力逼迫之下还能团结一致:没有外压,必然内斗。不如先放松一下,让他们自相残杀,我们再来坐收渔利。后来的事实又果如其言!曹操轻轻松松地进驻了袁氏集团的大本营邺城。
  
  有时候,郭嘉甚至是一个机会主义者。这个弱不禁风的青年,有着惊人的胆略。他的谋略包含了太多的冒险成分,他所献上的计谋每一条都出人意料,每一条都伴随着巨大的危险,而他总是在冒险中寻求利益的最大实现。说他是个天才,因为他的冒险居然百试不爽,每次都能获得巨大的成功。这使得他同时代、同阵营的职业谋士们都不得不对他非凡的洞察力和决断力自叹弗如,难望其项背。
  
  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南方的孙策乘机崛起,尽收江东之地,还野心勃勃妄图袭取京都许昌,坐收渔翁之利。曹操手下的人听到这一消息无不惊恐万分,须知在这渡与袁绍对峙,从实力上讲已是硬撑着了,哪里还承受得起腹背受敌的双重打击。而且此时曹操惟一的优势也只是“挟天子而令诸侯”,许都如若有失,汉天子被人家抢去,那么曹操阵营立刻就会土崩瓦解。这个消息足以使曹操头疼病复发,但体弱多病的郭嘉却拨云见日。他叫曹操不用担心:“主公不用分兵去保卫许都,因为孙策根本来不了。孙策新近吞并江东,所诛杀的多是英雄豪杰,个中不乏像春申君、孟尝君之类善于养士能得人死力的人。意欲为这些人报仇而甘冒杀身之祸的死士,潜伏在江东各地;而孙策为人又过于自负,对身边的险情往往置若罔闻,这样,纵使有百万雄兵,也无异于单身孤影,独行中原。在我看来,孙策必死于刺客之手。”——这真是个充满荒涎色彩的见解。难道能将曹操“天下归心”的雄心伟业和几十万大军的生死存亡寄托在那几个不知道是谁、不知道在哪儿、不知道哪一天会发难、不知道能否成功总之一切尚是未知数的刺客身上吗?依此行事,怎么看都显得冒险和轻率。然而曹操,也只有曹操,却采纳了这位天才青年的意见。我们只能说,是两位天才的直觉在这里突然相撞,于是,它成了惊人的预言:孙策果然死于许贡的三个门客之手!
  
  袁绍、袁谭父子相继败亡之后,少子袁尚联络了三郡乌丸少数民族部落,继续负隅顽抗,曹操想乘胜追击,一举将其击溃,但这是一次长途远征,帐下诸人担心南方的刘备乘虚而入,从背后袭击许都,因此,决定不下。又是郭嘉建言一锺定音:刘备寄身在荆州刘表处,即使刘备有心乘虚袭许,刘表也会替我们阻止他。且看他是怎样分析的:“表(刘表),坐谈客耳。自知不足以御备(刘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即使倾巢出动,留个空荡荡的许都,你也不用担心。话说得如此自信!在远征途中,郭嘉甚至又建议曹操把辎重都扔掉,轻兵兼道,掩其不备。曹操对郭嘉也特别言听计从,一切都照办。最后,兵出卢龙塞,直捣单于庭,大破袁尚联军,斩了乌丸单于蹋顿。袁尚和兄弟袁熙远走江东,次年被彻底消灭。
  
  郭嘉眼界开阔,目光敏锐,谋略无不称曹操意,所以,曹操说:“唯奉孝为能知孤意。”这两个人性情气趣相投,曹操年轻时“行侠放荡,不治行业”,而郭嘉也“不治行检”,曾被曹操手下负责“纪检监察”的大臣陈群几次告状到曹操那儿,但曹操在奖励了陈群的同时却对郭嘉十分宽容,或许是曹操从郭嘉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在事业上,这两个人又互为补充:前者出谋画策,后者决断施行,两相配合,统一了北方中原大地;从年龄上讲,他们又是长幼相接,前者还是风华正茂,后者已经人过中年,曹操甚至有意把后事相托。——这“后事”当然不是让郭嘉继承自己的职位,而是让郭嘉辅佐自己的后人。如果郭嘉尚在,司马懿恐怕就没有舞台了。
  
  然而,历史注定要为司马氏腾出空间来!38岁的郭嘉在远征乌丸途中染上重疾——右便提一下,这次远征路况十分恶劣,沿途有长达二百里的地段干旱无水,须掘地三十多丈才能见到水;因为丢弃了辎重,粮食很快吃光了,曹军不得不杀马充饥——就是这么恶劣的条件下的行军中,体质本来就很弱的郭嘉病倒了,到了柳城这个地方不得不先行折还。曹操一面引军深入,一面不断派人回来问候郭嘉的病情。然而,郭奉孝还是像流星般陨落了。
  
  一种不可替代、无法挽回的损失令曹操莫名悲伤。他对荀攸等人说:“诸君跟我都是同一辈的人,惟奉孝最年轻。本来想以后事相托,而他却英年夭折,这难道是命吗?”曹操还一连几天都给荀彧写信,里面充斥了无尽的哀痛:“追惜奉孝,不以去心。其人见时事兵事,过绝于人,……何得使人忘之!”
  
  这一年是建安十二年(207)。就在郭嘉死的这一年,卧龙诸葛亮应刘备的再三邀请出山了。
  
  人们终于无缘看到两位性格迥异的天才在历史的舞台上彼此斗智,发生碰撞了。曹操却因此有了痛彻的感受:
  
  在赤壁兵败后,他当着众谋士的面感叹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事实上,郭奉孝在的日子,曹操的事业一路顺风,一鼓作气而平定北方;郭奉孝走后,曹操的事业也就停滞不前了。
  
  听到这句话的曹营谋士们一定会羞愧难当,但曹操是不会给他们面子的,因为他本人也是个天和,而天才只欣赏天才!
  
  
  
  
 浏览:1705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4/9/24 16:12:40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比翼弄晴陌上花·郭嘉(收藏于2006/4/18 0:33:47
幻翼∽嘉彧子衿.我心(收藏于2006/2/19 16:13:14
方子瞻远去了,那一袭青衫(收藏于2006/2/19 16:11:21
晴川嘉雪青青子衿(收藏于2006/2/19 16:10:21
vivlzgl乌夜啼——琴声中的历史之郭嘉荀彧篇(收藏于2006/1/31 18:37:29
迤渊淹没(收藏于2005/9/4 12:13:04
啸英啸英所作诗、联(收藏于2005/8/24 22:34:24
一尘魏都旧闻录——第二篇 营城记(收藏于2005/8/21 17:42:37
一尘魏都旧闻录-风雷隐(收藏于2005/8/21 17:38:30
天涯雪曹操叹郭嘉辩(收藏于2005/4/27 12:55:45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曹操请追增郭嘉封邑表(访问6048次)
木華黎郭嘉和戏志才 (一、二)(访问5434次)
冷月乱剑若奉孝在……(访问4552次)
木華黎郭嘉和戏志才 (三——五)(访问4183次)
wang qian惜哉,奉孝(访问3809次)
曹操《与荀彧悼郭嘉书》(访问3342次)
人物传记——十大谋略家郭嘉:算无遗策(一)(访问3137次)
渺云也谈郭嘉(访问2853次)
vivlzgl乌夜啼——琴声中的历史之郭嘉荀彧篇(访问2849次)
天涯雪纪念馆文选目录及简介(访问2700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孟德粉丝文选评论(评论于2014/2/6 21:37:45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1/10/1 11:46:28
亚特兰蒂斯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5/29 16:14:32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5/25 9:54:25
访客请问作者(评论于2009/4/22 18:33:21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水龙吟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