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花扇》是孔子六十四代孙孔尚任在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所撰的著名传奇剧本,全剧共40出。该剧的主要情节是:明末复社名士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相恋,侯题诗宫扇赠香君。阉党阮大城趁机请人代送妆奁窗酒席之资以拉拢侯方域,被香君严辞拒绝。阮怀恨在心,设法迫害。侯方域投奔扬州督师史可法。阮大铖为巴结淮阳督抚田仰,向马士英献计买香君赠予田仰为妾。香君不从,以头撞桌,昏厥于地,血溅桃花扇。杨龙友信手提笔就斑斑血痕勾勒出几枝桃花,此即“桃花扇”。香君乃托人携桃花扇致朝宗,以明心迹。后来清军南下,陷南京,方域与香君同避难于霞山,二人在白云庵相遇,出桃花扇叙旧,共约出家。 《桃花扇》全剧以侯方域与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线索,描写了南明亡国的历史悲剧,展示了明清之际的社会生活,歌颂了坚持民族气节的主战派史可法和下层人民。有作者之言为证:“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崇祯末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下北京,清兵乘机入关。文人马士英、阮大铖等阉党余孽勾结四镇迎立福王。他们假公济私,自相残杀,声称“宁可叩北兵之马,不可试南贼之刀”(《拜坛》),调黄、刘三镇之兵去防左良玉,致使清兵乘虚南下,成立刚刚一年的南明王朝跟着覆亡。 侯方域是复社领袖之一。起初,他继承东林党人遗志、反对阉党余孽,显得颇为进步,并因此获得名妓李香君的倾心。然而,在国家危机深重之时,他却又沉迷声色,表现出了不可原谅的动摇和软弱。““白骨青灰长艾萧,桃花扇底送南朝;不因重做兴亡梦,儿女浓情何处消。”(《入道》出下场诗)。作者在剧中借张道士之口,对以候方域为代表的这部分文人进行了遣责: 你看国在那里,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 李香君原是秦淮歌妓。一开始,她未必有明确的政治认识,但出于本能的爱国之心却让她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她最初爱上候方域,一多半的原因是因为候的爱国热忱。在与候方域等复社文人的交往中,她在政治上也渐次觉醒了。《却奁》一折中,当她得知妆奁是由阮大铖出资置办的之后,遂义正词严地拒奁斥侯: 官人之意,不过因他助俺妆奁,便要徇私废公;那知道这几件钗钏衣裙,原放不到我香君眼里!脱裙衫,穷不妨;布荆人,名自香。 这之后,拒媒、溅扇、代嫁、骂筵,一步步将这一爱国名妓的形象推向辉煌。 此外,剧中还塑造了以史可法为代表的爱国将领,以柳敬亭、苏昆生为代表的下层侠义之士的形象。 《桃花扇》在语言上“宁不通俗,不肯伤雅”。因此不论唱词、对白大多典雅有余、当行不足,这是该剧在曲词上的不足之处,但小瑕不掩大瑜,这部作品仍不失为一代名剧。 ———————————— 哀江南·离亭宴带歇拍煞 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 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 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 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
浏览:179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