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星星的家--你好,北极星的精灵__人间道,故园路,天不老——由检之墓
星星的家--你好,北极星的精灵
371号馆文选__馆藏资料

崇祯与“南音”

FELLON 整理

  
  苏州城建于公元前514年,是“中国历史第一古城”(第二古城是成都)。城周长近四十里,与当时首都洛阳相仿。水陆双棋盘格局,独一无二。城内宫室、花园、寺庙、茶室、酒楼、河道、桥梁之多之美之丽之巧,无他城可伦比。距今2500年左右吴人言僵(子游)求学手孔子,返回吴地后大力传播孔儒之学,被誉为“南方夫子”。汉代吴地郡学林立,诵读之声不绝于途。隋唐时创建科举制度,分科学校应运而生。至宋朝,府学县学,里、村的社学、义塾以及寺院经办的经舍,遍布各地,而且由学者主持的书院也以吴地为盛。明代,苏州地区有社学七、八百所,清代更见发展,凡少年子弟均可入学就读。吴人好读书,已成为传统风气。正由于这种深广的教育基础,故明清两代苏州一府的进土、状元人数遥居全国之冠。
  
  杰出的文学家代有辈出:陆机、陆云、昭明太子萧统、韦应物、陆龟蒙、范仲淹、范成大、高启、文征明、冯梦龙、金圣叹等享有盛名。通俗文学大师冯梦龙的《三言》在中国文学史上居很高位置,冯氏对《吴歌》的搜集整理与创作有着历史性的贡献。吴歌乃吴人尤其下层劳动者所创作的民歌,其形式、内容与感染力远较著名的刘三姐山歌优美动人。它源远流长,战国时的屈原就称羡吴歌的优美动听,而且历史、社会影响大。明清两代,全国主要城市都有专以演唱吴歌为专长的艺伎传唱,如著名的王翠翘、陈圆圆、童小宛等。崇祯皇帝的宠妃田妃、袁妃也均以这一技艺来取悦皇帝。当时普通百姓亦以会唱吴歌为时髦。笑语为我国一支最古老的语种,迄今稳定少变。唐代语音学家陆德明常以吴音去注释古代经传。吴语自先秦时起,就享有“糯软甜脆”的赞誉,精场帝也以效说吴语为荣。到明清时期,大凡上层人士,尤以妇女如妃嫔、名妓,下至戏曲演员、江湖艺人,均以操吴语为时髦。
  
  戏剧曲艺,独树新帜。著名的昆剧孕育于明代的吴地,自此苏州就成为中国传统戏剧最重要的发祥地与大本营。剧作家、剧本、演员数量之多,影响之大,在全国居前列,至今依然为海内外所注目。评弹将评话与弹词合为一体,操吴语,博采小说、戏曲、诗歌、音乐、相声等表现手法之长,熔说、噱、弹、唱、演于一炉的综合艺术,深受群众喜爱,还有中华民族的轻音乐“江南丝竹”,于音乐天地里独树一帜。
 浏览:659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2/9/18 9:55:26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慈洵回复《眉眼看书·兴衰成败说崇祯》(收藏于2006/4/8 3:03:55
慈洵谈谈金庸的那个<<袁崇焕评传>>(收藏于2006/4/8 3:01:04
陈椿年崇祯神话(收藏于2006/4/8 2:18:13
陈椿年也谈《甲申三百年祭》(收藏于2006/4/8 2:16:46
陈椿年崇祯库藏释析(收藏于2006/4/8 2:15:33
动物与人与动物崇祯祭----我思宗皇帝永垂不朽!(收藏于2006/4/8 1:00:38
温柔暴徒崇祯皇帝很可能没错杀袁崇焕(收藏于2006/4/8 0:50:04
网络资料慈庆宫,崇祯皇帝的凄凉童年(收藏于2006/4/7 14:28:21
清.孔尚任《桃花扇》(二)(收藏于2006/3/21 15:01:46
清.孔尚任《桃花扇》(一)(收藏于2006/3/21 14:36:54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dandelion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访问5521次)
朱诚如天启皇帝(访问5370次)
佚名“崇祯”年号(访问4784次)
FELLON 整理粤剧《帝女花》评论(访问4696次)
FELLON 整理最后的明朝忠臣(访问3431次)
阿朱康熙骂儿子,雍正的即位,受宠的乾隆(访问3378次)
慈洵谈谈金庸的那个<<袁崇焕评传>>(访问3330次)
阿朱关于崇祯的《罪己诏》3个问题(访问3156次)
清.孔尚任《桃花扇》(二)(访问3139次)
佚名明皇室字輩譜(访问2879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1/4/16 18:20:51
杰弗森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5/25 17:35:0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7/8 15:09:04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2/21 19:59:44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8/6/7 0:13:52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