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李筌纪念馆
中国古代文献_中国古代文献~集部_115935号馆文选__孙子注

孙子注(七)

李筌

  孙子注(七)
  
  〈軍爭篇〉
  
  〔李筌曰:爭者,趨利也。虛實定,乃可與人爭利。〕
  
  孫子曰:
  
  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
  
  〔李筌曰:受君命也。遵廟勝之算,恭行天罰。〕
  
  合軍聚眾,
  
  交和而舍,
  
  〔李筌曰:交間和雜也。合軍之後,疆弱勇怯,長短向背,間雜而仵之,力相兼,後合諸營壘與敵爭之。〕
  
  莫難於軍爭。
  
  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
  
  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者:知迂直之計者也。
  
  〔李筌曰:故迂其途,示不速進,後人發,先人至也。軍兵若此,以患為利者。〕
  
  軍爭為利,軍爭為危。
  
  〔李筌曰:夫軍者,將善則利,不善則危。〕
  
  舉軍而爭利,則不及;
  
  〔李筌曰:輜重行遲。〕
  
  委軍而爭利,則輜重捐。
  
  〔李筌曰:委棄輜重,則軍資闕也。〕
  
  是故,絭甲而趨利,則日夜不處,
  
  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則擒上將;勁者先,疲者後,則十一以至。
  
  〔李筌曰:一日行一百二十里,則為倍道兼行;行若如此,則勁健者先到,疲者後至。軍健者少,疲者多,且十人可一人先到,餘悉在後,以此遇敵,何三將軍不擒哉?魏武逐劉備,一日一夜行三百里,諸葛亮以彊弩之末不能穿魯縞,言無力也。是以有赤壁之敗。龐涓追孫臏,死於馬陵,亦其義也。〕
  
  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法以半至。
  
  〔李筌曰:百里則十人一人至,五十里十人五人至,挫軍之威,不至擒也。言道近不至疲。〕
  
  三十里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
  
  〔李筌曰:近不疲也,故無死亡。〕
  
  是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
  
  〔李筌曰:無輜重者,闕所供也。袁紹有十萬之眾,魏武用荀攸計,焚燒紹輜重,而敗紹於官渡。無糧食者,雖有金城,不重於食也。夫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故漢赤眉百萬眾無食,而君臣面縛宜陽。是以善用兵者,先耕而後戰。無委積者,財乏闕也。漢高祖無關中,光武無河內,魏武無兗州,軍北身遁,豈能復振也?〕
  
  是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預交;
  
  〔李筌曰:豫,備也。知敵之情,必備其交矣。〕
  
  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
  
  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
  
  〔李筌曰:入敵境,恐山川隘狹,地土泥濘,井泉不利,使人導之以得地利。《易》曰:『即鹿無虞。』則其義也。〕
  
  故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變者也。
  
  〔李筌曰:以詭詐乘其利動;或合或分,以為變化之形。〕
  
  故其疾如風,
  
  〔李筌曰:進退也。其來無跡,其退至疾也。〕
  
  其徐如林;
  
  〔李筌曰:整陳而行。〕
  
  侵掠如火,
  
  〔李筌曰:如火燎原無遺草。〕
  
  不動如山;
  
  〔李筌曰:駐軍(車)也。〕
  
  難知如陰,
  
  〔李筌曰:其勢不測如陰,不能睹萬象。〕
  
  動如雷霆;
  
  〔李筌曰:盛怒也。〕
  
  指向分眾,
  
  〔李筌曰:抄掠必分兵為數道,懼不虞也。〕
  
  廓地分利;
  
  〔李筌曰:得敵地必分守利害。〕
  
  懸權而動,
  
  〔李筌曰:權,量秤也。敵輕重與吾有銖鎰之別,則動。夫先動為客,後動為主,客難而主易。太一遁甲定計之算,明動易也。〕
  
  先知迂直之道者勝:此軍爭之法也。
  
  〔李筌曰:迂直道路。勞佚餒寒,生於道路。〕
  
  是故,《軍政》曰:「言不相聞,故為鼓金;視不相見,故為旌旗。」是故,晝戰多旌旗,夜戰多鼓金。
  
  〔李筌曰:火鼓,夜之所視聽;旌旗,晝之所指揮。〕
  
  鼓金旌旗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
  
  〔李筌曰:鼓進鐸退,旌嘗而旗罰;耳聽金鼓,目視旗旗,故不亂也。勇怯不能進退者,由旗鼓正也。〕
  
  民既已專,則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退:此用眾之法也。
  
  三軍可奪氣,
  
  〔李筌曰:奪氣,奪其銳勇。齊伐魯,戰於長勺。齊人一鼓,公將戰。曹劌曰:『未可。
  
  』齊人三鼓,劌曰:『可矣。』乃戰,齊師敗續。公問其故。劌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奪三軍之氣也。〕
  
  將軍可奪心。
  
  〔李筌曰:怒之令憤,撓之令亂,間之令疏,卑之令驕,則彼之心可奪也。〕
  
  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潰。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潰,此治氣者也。
  
  〔李筌曰:氣者,軍之氣勇。〕
  
  以治待亂,以靜待譁,此治心者也。
  
  〔李筌曰:伺敵之變,因而乘之。〕
  
  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
  
  〔李筌曰:客主之勢。〕
  
  無邀鎮鎮之旗,無擊堂堂之陣,此治變者也。
  
  故用兵:高陵勿向,餌兵勿食,
  
  〔李筌曰:秦人毒涇上流。〕
  
  窮寇勿迫,銳卒勿攻;
  
  〔李筌曰:避彊氣也。〕
  
  背丘勿迎,
  
  〔李筌曰:地勢也。〕
  
  佯北勿從,
  
  〔李筌杜牧曰:恐有伏兵也。〕
  
  圍師遺闕,
  
  歸師勿遏,
  
  〔李筌曰:士卒思歸,志不可遏也。〕
  
  此用眾之法也。
  
  
 浏览:214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10/21 12:46:14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李筌孙子注(十) (收藏于2014/10/21 12:46:14
李筌孙子注(九) (收藏于2014/10/21 12:46:14
李筌孙子注(八) (收藏于2014/10/21 12:46:14
李筌孙子注(七) (收藏于2014/10/21 12:46:14
李筌孙子注(六) (收藏于2014/10/21 12:46:14
李筌孙子注(五) (收藏于2014/10/21 12:46:14
李筌孙子注(四) (收藏于2014/10/21 12:46:14
李筌孙子注(三) (收藏于2014/10/21 12:46:14
李筌孙子注(二) (收藏于2014/10/21 12:46:14
李筌孙子注(一) (收藏于2014/10/21 12:46:14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李筌阴符经 (访问645次)
李筌黄帝阴符经注(二) (访问554次)
李筌孙子注(八) (访问382次)
李筌黄帝阴符经注(一) (访问344次)
李筌孙子注(六) (访问246次)
李筌孙子注(九) (访问227次)
李筌孙子注(四) (访问226次)
李筌孙子注(七) (访问215次)
李筌孙子注(三) (访问207次)
李筌孙子注(十) (访问187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