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李筌纪念馆
中国古代文献_中国古代文献~集部_115935号馆文选__孙子注

孙子注(二)

李筌

  孙子注(二)
  
  〈作戰篇〉
  
  〔李筌曰:先定計,然後修戰具,是以〈戰〉次〈計〉之篇也。〕
  
  孫子曰:
  
  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
  
  〔李筌曰:馳車,戰車也;革車,輕車也;帶甲,步卒。車一兩,駕以駟馬,步卒七十人,計千駟之軍,帶甲七萬,馬四千匹。孫子約以軍資之數,以十萬為率,則百萬可知也。〕
  
  千里而饋糧,
  
  〔李筌曰:道理縣遠。〕
  
  則外內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財,車甲之奉:費日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李筌曰:夫軍出於外,則帑藏竭於內;舉千金者,言多費也。千里之外贏糧,則二十人奉一人也。〕
  
  其用戰: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屈力,久暴師則國用不足。
  
  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智者,不能善其後矣。
  
  〔李筌曰:十萬眾舉,日費千金,非唯頓挫於外,亦財殫於內,是以聖人無暴師也。隋大業初,煬帝重兵好征,力屈鴈門之下,兵挫遼水之上。疏河引准,轉輸彌廣,出師萬里,國用不足。於是楊玄感、李密乘其弊而起,縱蘇威、高熲,豈能為之謀也?〕
  
  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久。
  
  〔李筌曰:雖拙,有以速勝。未睹者,言其無也。〕
  
  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李筌曰:春秋曰:『兵猶火也,弗戢將自焚。』〕
  
  故不盡知用兵之害,則不能得用兵之利矣。
  
  〔李筌曰:利害相依之所生,先知其害,然後知其利也。〕
  
  故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再載;
  
  〔李筌曰:籍,書也;不再籍書,恐人勞怨生也。秦發關中之卒,是以有陳、吳之難也。軍出,度遠近饋之,軍入(人)載糧迎之,謂之三載。越境則館穀於敵,無三載之義也。〕
  
  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
  
  〔李筌曰:具我戎器,因效之食,雖出師千里,無匱乏也。〕
  
  國之貧於師者:遠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
  
  〔李筌曰:兵役數起,而賦斂重。〕
  
  近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
  
  〔李筌曰:夫近運必有貨易,百姓徇財殫產而從之,竭也。〕
  
  財竭則急於丘役。屈力中原,內虛於家,百姓之費,十去其六。
  
  〔李筌曰:兵久不止,男女怨曠,困於輸輓丘役,力屈財殫,而百星之費,十去其七。〕
  
  公家之用:破車疲馬,甲冑矢弩,戟楯矛櫓,丘牛大車,十去其七。
  
  〔李筌曰:丘,大也。此數器者,皆軍之所須。言遠近之費,公家之物,十損於七也。〕
  
  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上艸下忌][上艸下干]一石,當吾二十石。
  
  故殺敵者,怒也;
  
  〔李筌曰:怒者,軍威也。〕
  
  取敵者,貨也。
  
  〔李筌曰:利者,益軍實也。〕
  
  車戰:得車十乘以上,賞其先得者,
  
  〔李筌曰:重賞而勸進也。〕
  
  而更其旌旗;
  
  〔李筌曰:令(惡)色與吾同。〕
  
  車雜而乘之,
  
  〔李筌曰:夫降虜之旌旗,必更其色,而雜其事,車乃可用也。〕
  
  卒共而養之,是謂勝敵而益強。
  
  〔李筌曰:後漢光武破銅馬賊於南陽,虜眾數萬,各配部曲,然人心未安。光武令各歸本營,乃輕行其間以勞之。相謂曰:『蕭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於是漢益振。則其義也。〕
  
  故兵貴速,不貴久。
  
  故知兵之將,民之司命,而國安危之主也。
  
  〔李筌曰:將有殺伐之權,威欲卻敵,人命所繫,國家安危,在於此矣。〕
  
  
 浏览:158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10/21 12:46:14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李筌孙子注(十) (收藏于2014/10/21 12:46:14
李筌孙子注(九) (收藏于2014/10/21 12:46:14
李筌孙子注(八) (收藏于2014/10/21 12:46:14
李筌孙子注(七) (收藏于2014/10/21 12:46:14
李筌孙子注(六) (收藏于2014/10/21 12:46:14
李筌孙子注(五) (收藏于2014/10/21 12:46:14
李筌孙子注(四) (收藏于2014/10/21 12:46:14
李筌孙子注(三) (收藏于2014/10/21 12:46:14
李筌孙子注(二) (收藏于2014/10/21 12:46:14
李筌孙子注(一) (收藏于2014/10/21 12:46:14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李筌阴符经 (访问645次)
李筌黄帝阴符经注(二) (访问554次)
李筌孙子注(八) (访问382次)
李筌黄帝阴符经注(一) (访问344次)
李筌孙子注(六) (访问246次)
李筌孙子注(九) (访问228次)
李筌孙子注(四) (访问226次)
李筌孙子注(七) (访问215次)
李筌孙子注(三) (访问207次)
李筌孙子注(十) (访问187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