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适教授出身名门,为乾隆九代孙女,又聪颖好学,刻苦钻研,继承家学渊源,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部《太清后人谈太清》便是令人瞩目的满学研究新收获。 爱新觉罗家渊有自,文风昌盛。乾隆帝第五子荣亲王永琪一支,以文学、史学、语言学及书画尤为擅长。家学传承历代不断,直到现代。弘历评价永琪“汉文、满洲、蒙古语,马步射及算法,并皆娴习”。他不仅琴棋书画皆通,还著有文集《焦桐賸稿》。绵亿也是著名学者,还是画家和书法家。奕绘是著名的宗室文学家,著有《明善堂文集》,合著《康熙字典考证》,其夫人著有诗集《妙华集》,侧室著有《天游阁集》。永琪六世孙恒煦为著名的女真文专家,著有《荣府家乘》。其子金启孮先生著作等身,为当代中国女真学满学研究巨擘。启孮先生长女金适、次女乌拉熙春俱为满族知名学者。乌拉熙春著有《满语语法》《满族古神话》等。金适的这本《太清后人谈太清》也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满学功底和继承宏扬家学的新高度。 金适教授是她六世祖顾太清的颇有成就的研究者和宣传者。她曾帮助她年事已高的父亲金启孮先生完成了《顾太清与海淀》这本专著。金老先生在该书《序》中满怀深情地写道:“我今年已年过八十,此书写作过程得到女儿金适帮助,也是应该在这里提及的。”另外,署名“金启孮、金适校笺”的《顾太清集校笺》一书的出版,也是金适的一大贡献。金老在2004年病逝前,在《天游阁集笺注手册》牛皮纸包装袋上写道:“我为笺注《天游阁集》用了大量精神,准备了各种资料……我因年龄身体都不行了,希望子孙有人继我之志完成之。”金适教授义不容辞地承担了继续完成父亲的这一嘱托,补写并编辑完成了《顾太清集校笺》。此书在2012年11月由中华书局正式公开出版,并由海淀区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区史志办、区文联召开了“首发研讨会”。会议认为此书是最全面、最真实、最能体现太清夫人的本意、校笺水平是最高的,因而它是一本最具权威的《顾太清集校笺》。会议高度评价了金氏父女对顾太清研究的重要贡献。金适教授还将顾太清研究分解成多个专题进行研究,撰写成有充足历史事实依据、有很强的说服力又充满亲情的文字,发表在诸多报刊上,对推动顾太清研究和向社会宣传这位清代词后的生平和成就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金启孮先生是当代最著名的满族学者和女真学满学和蒙古史研究家。他自幼受家学薰陶,治学勤奋严谨,曾任内蒙古大学教授、辽宁省民族研究所所长等职务,主要著作有《女真语言文字研究》《女真文辞典》《北京的满族》《漠南集》《沈水集》等。金老的学术成就,为海内外满学研究家所公认和推崇,被誉为满学界“文章道德并重”之第一人。金老还是最重要的贡献最大的顾太清研究家。他费尽平生之力从日本找回手写本《天游阁集》并影印出版,还撰写出版了顾太清传记《顾太清与海淀》。金启孮先生的学术成果和学术精神是满学不可多得的重要文化遗产,需要认真学习总结并发扬光大。金适教授承担起这一重任,并做出了突出成绩。本书第二部分的十余篇文章便是很好的例证。文中不仅对金老的主要学术成果进行了介绍,对其治学精神、研究方法和为人处世、积极严谨的生活态度等所做的深入剖析和记述,令人印象深刻并倍受感动。这位大师级的学者形象,将鲜明地矗立在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群像中,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金适教授秉承家学渊源,运用深厚的历史知识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对清代的历史文化,满族的历史和生活习俗,契丹、女真、满族的语言文字,寺庙和地域文史,古今学者文人轶事等,都有扎实而精彩的记叙和论述。这显示出作者对当代社会生活的敏锐观察和关心,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满腔热忱。作者以丰富的文史知识正确地回答了社会生活和文物考察中遇到的难题,剖析了满族文化对北京地区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所发生的影响。这从一个方面揭示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所以形成的历史文化因素。阅读此书,可以使人得到多方面的启迪和收获。 我与金适教授结识二十余年。共同见证和经历了《顾太清与海淀》《顾太清集校笺》的写作、出版和发行。谨以此序表达我对金启孮大师的景仰与怀念,同时学习金适教授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奉献精神。如有书写不当,敬祈指正。 张宝章 2013年元月 |
浏览:829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