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重纪念母亲诞辰一百周年(祭文) 二零一三年阴历四月初四,是母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跪拜在母亲坟墓前祭拜曰: 母亲一生勤俭持家,生活俭朴,勤劳苦作,清洁得体,谈吐端圆,治家有道、理财有方、生活有序、日行井然。 母亲一生厚待亲友,和睦乡邻,友善朋友。妈妈在家族中,姑嫂和睦,妯娌融洽,婆媳友善,姊妹团结,四邻如一家,乡亲似兄弟。亲戚不分远近,朋友不管老少,不分贫富,在妈妈这里都是以礼相待,以诚共事、善待他人、乐在其中。 婆媳关系,是中国已婚女人都需要直面的,这两个角色做得好与否颇有讲究。母亲在世时与两个嫂子都非常和谐,母亲是个好婆婆,不用多费笔墨。但是,母亲的儿媳经历可不简单:爷爷是个有钱人家、接了三房奶奶。虽然爷爷家业较大但不会叫奶奶们搭理,因为爷爷知道:她们的介入只会添乱。父亲是爷爷的长子,是最恰当的帮手,但父亲一直都在念书,其他的孩子又太小,他不得不使用大儿媳(我的母亲)帮助打理家务和家业。可想而知:要当好三个奶奶的儿媳已经不容易了,而且还要处理好从三个娘肚子里生出来的九个姊妹关系、利益关系。同时,面对诺大的家产带来的复杂人际关系一点不能马虎。妈妈饱含煎熬,历尽艰辛。对此来说,妈妈对葛氏家族是功不可抹。母亲就是在这样极为复杂的窘境中、在父亲的暗助下成功地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还是三个婆婆的好儿媳,至今在当地传为佳话。 最值得提及的是:抗日战火烧到了湖南时,为了保护年幼的舅舅、叔叔等亲人,爸爸将亲人一行八人接到遵义避难,并妥当安排他们的学习和工作,而生活上的一揽子重担全落在母亲身上。这一行人都是富豪子弟,调皮极了:九叔特爱喝酒,没酒就要发牢骚,母亲不仅不计较,尽量满足和解释,从来无怨无悔,不容易啊!实际上父亲的成功有一半属于妈妈! 妈妈从来就是家庭中的配角,从来以服从父亲为中心。父亲得意时,母亲为之高兴而不流露,父亲遭难时,母亲为父亲调养疗伤,安慰体贴。父亲嗜好抽烟,那时困难没钱买烟,父亲抽的烟都是母亲精心炮制加工的。 一九六九年,腊月廿四日,母亲一直昏迷不醒,直到光黔将正在办事的光鄂带回到家中,母亲才睁开含着眼泪的眼睛看看我们,但一刹那功夫又闭上了眼睛,可是这一闭,就再也没能睁开眼睛,下午十六时整,母亲从此离开我们了。 妈妈走时,正是“文革”后期,人们刚刚经历白色恐怖的惊吓,心有余悸。特别对有着父亲背景的妈妈而言,晓之“政治”化的严重性,惊吓中使生命承受力达到极限,最终因高血压引发脑溢血与世长辞! 回顾母亲一生:最早有失子之痛(光淼)、目睹父亲惨遭迫害致死之苦。但妈妈也有美好的童年和青年时代,在“抗日战争”时期,尽管伴随父亲经历无数惊涛骇浪、大起大落。最终,因父亲在抗击倭寇中所作出的贡献而备受尊重,从而享受着人生的鲜亮。妈妈最了不起的是:面临五九年的饥荒,又恰逢父亲遇不测而亡,政治上的压力和生活困难的双重窘境下,独自带着不懂事的孩儿们艰难前行,可想多难哇。但是喜悦伴着汗水,成功伴着艰辛,遗憾激励奋斗,让我们一路走来。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饱蘸浓墨、重笔叙述母亲料理父亲后事经过:父亲在饥荒年代又兼人为特殊因素遭遇不幸,饱含冤屈和不平离开人世。眼前的突发事件,无疑电闪雷鸣、雪上加霜,但还必须要母亲去直面。然而,瘦弱的母亲在多重打击下扛得起么? 上了年纪的人都记得那段难忘的饿饭史:在我们所居住的小小猪场街,不足五十户人家,每天都有人因饥饿去世,人死后基本上草草掩埋。何况父亲之死既为天灾,又为人祸。但是,泰山压顶不弯腰,父亲后事的办理可不寻常:一副油漆光亮的大棺椁十分显眼,三天道场礼数不差分毫。出殡那天,由道士们鸣锣开道,棺椁由两根近廿厘米粗的抬杠分成十六抬,很多人(很难估计人数)族拥着孝子贤孙们缓缓进发。 父亲的墓冢安葬在道路崎岖的福泉山狗爬岩,由地名可知连狗要上去也只能爬着上去,何况眼下是超负荷移动,负责抬棺椁的人们大致分成两组轮流抬换、前拉后推。经过了不知多少时间,最后终于顺利让父亲能永远安息在福泉山! 由此:福泉猪场街的人们在特殊年景中见证了两件事:1、父亲虽死犹荣;2、母亲为父亲不仅披麻而且戴孝,这在当地的习俗中几乎见不着,在当地开了一个先河,至今还流传在人们的记忆中。 母亲的一生苦乐参半、跌宕起伏,辛、酸、苦、辣、喜皆有,使生命更有色彩。至于那不幸的一半因政治所致,也无所谓了。只是觉得她老人家没活够,如果平安度过“文化大革命”,那对她来讲天天都是吉辰良日,老人的心愿莫过于她的孩子过得好么?我们今天的日子过的真好。母亲安息吧!您老在我们心中灵魂不死、事死如事生、事忘如事生。 母亲一生为人和善,开朗豁达,重义轻财。妈妈性格开朗,心胸豁达。眼光长远,为人仗义,处事果敢。办事一切从良心出发,以诚相处。终生不坑人、不害人,也从不怀疑别人。善良淳朴,母亲屈己待人,和善一生。宽心包容,淡定一生。吃亏让人,快乐一生。妈妈一生十分重视“和”字,她倡导“以和立命”、“以和为贵”、“以和为生”、“家和万事兴”。妈妈一生淡定,清贫,寡欲。没有钱,但,从来又不把钱看得很重。在钱财上,妈妈很淡定,皆顺其自然,不强求,不苛取。母亲德高望重的一生是我儿女们的楷模。妈妈言传身教,告诫我们:为人要厚道,立命要诚实。立业要勤,持家要俭。处事要仁义,待人要厚道。取财要有道,用财要合理。得势别张扬,失落要坚强。人生起落寻常事,要善待而已。坦荡心胸,正直做人。对老要尊敬,对幼要爱护。对同辈要宽厚,对困难者要多同情。在家尽孝,为国尽忠,工作尽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妈妈,安息吧!您的儿女,过去按您说的去做,今后还是按您说的去做。并嘱其子孙秉承您的遗愿,传承您的精神,沿着您的足迹,一如既往的地走下去。 话!有说完的时候,而哀痛之情却不能终止,悲哀啊!希望您享用祭品吧! 我们用遵义赤水之竹,难书那如高山、似海深的母亲大爱;汇集湘江之水,也无以比拟母亲之情长! 祭奠妈妈: 我们请衡山的松涛敬致挽辞; 我们请黄山美景高披挽联; 我们请湘乡涟水清波吟唱挽歌; 我们请张家界的武陵源装点灵柩; 我们用湘乡的米酒、南京的汤包、常德的米粉、武汉的辣汁卤藕、济南的灌汤包、重庆的麻婆豆腐、遵义的鸡蛋糕做贡品,尽管如此,也难以表达我们的缅怀深情。 哀号祭奠、悲痛难陈、黄泉有感,尽显英灵。 呜呼哀哉!尚飨! 妈妈:您老累了,安息吧! 不孝儿孙再叩拜于您老跟前。 |
浏览:11577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