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马迁写荆轲列传,在开始,轻描。荆轲的性格,就像一个影子,突然出现在读者
面前,渐渐显真。直到:“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 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 相泣,旁若无人者。”形象才具现。以后,“荆轲怒,叱太子曰:‘……请辞决矣!’ 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 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征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 已不顾。”以后,“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于 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 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 ‘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悕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秦王 谓轲曰:‘取舞阳所持地图。’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 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椹之。……”以后,“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 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就 使荆轲慷慨悲歌,跃然纸上,经百世不能消敛了。 有人说,像这样好的英雄事迹的描写,会成为后人行动的号召和模范,文章使后来 的英雄们更果敢机智,胜任愉快地去进行了他们的事业。这是不假的。英雄读过前代英 雄的故事,新的行动证明古人的血泪的代价的高贵。 而在荆轲的时代,像荆轲这样的人还是很少的。英雄带有群众的性质,只有我们这 个时代。像是一种志向,和必要完成这种志向,死不反顾,从容不迫,却是壮烈的千古 一致的内容。 荆轲一个人带着一尺多长的匕首,深入秦廷,后来一些评论家,在武器上着眼,以 为荆轲筹备几年的工夫所以失败,而秦王仓促间所以幸存的原因,是匕首的效果不如剑 的缘故,都是事外的看法。荆轲很看重他的责任和使命,为了把事情进行得好,甚至说 服一个同志自刎了首级。而在这以前还有一个老吏为了证明自己保守这件事的秘密,鼓 励荆轲有志这个行动也是自刎了的。因为责任过于重大,荆轲所以采取了上面的动作。 当然这个动作引起了失败。而这一失败以致使燕亡国,但这个失败只能引起对荆轲 的怀念,里面不会有所责备了。而司马迁正是在这种心情下面写成这个传记,使荆轲的 勇敢、沉着、机智在文章上飘动招手,不断找寻继承者。而在那个时候,个人的冒险的 刺杀,对燕国解除秦国的压迫确是一种釜底抽薪的办法。 然而失败了,读者有深深的遗憾和怒愤。这才是英雄的传记。事业留下缺陷,后来 的人填补上了。能激起这种填补的热情,就是司马迁文章的效用! 司马迁和荆轲不同时,事件也不过从史书采取。但他把被历史简单化了的荆轲的面 貌,补充起来,使他再生。这个再生法,就是司马迁用自己的感情把他喂养起来的。荆 轲辞别燕太子和朋友,易水一条河而已,英雄的慷慨悲歌,才使易水永远呜咽怒愤。被 压迫的景仰争解放的勇士,和饥饿的人爱好饮食一样,而迫切的程度高于饮食。荆轲入 秦这不过是历史上的一个故事。荆轲也不过是战国的刺客里面的一个,但能遇到司马迁 就永远传流了。 而即使是传奇,司马迁也不过当作人间事来写,即使是英雄的行径,也有无数波折 和困难。司马迁的感情,直到文章结束还没结束,文章的结束只是作者感情的高潮点, 积累的感情就永远像一个瀑布,灌注到各个时代。用高渐离击筑,刺秦王结束了这个英 雄的事业,几乎成为一种集体的复仇斗争!这个前仆后继的共同的复仇的要求,形成文 章的伟大风格。使那碎了的筑的声音永远颤抖,使那条易水永远呜咽。 1942年12月 |
浏览:1185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