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里的一天,爸,您和妈妈将从市红十字会领回的《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认真地填写好了,郑重其事地对我和蕴说,这是您和妈妈自愿做出的选择,让我俩在表格的亲属栏中填上“同意”并署上姓名。我和蕴都清楚:在早几年,您俩就对百年后的事有了打算,但我和蕴始终不能接受:好不容易获得的自由、亲情和天伦之乐都没尽情享受够,就考虑这些不愉快的事。然而还是捱不过爸爸和妈妈的决定,今天终于要我们落笔了。我和蕴仔细地看了您亲自填写的下列内容:
1、遗体捐献:全部√ 部分(请注明捐献脏器:) 2、遗体捐献是否要保留骨灰:是、 否√ 3、遗体捐献是否要遗发留作纪念:是√、否 4、遗体捐献用于:医学教育√、医学科研√、临床解剖√ 5、遗体捐献是否需要保密:是、 否√ 6、选择接受单位(共六个,省略): 市红十字第一接受单位(上海市红十字复旦大学遗体接受站)√ 看着看着,我和蕴都掉泪了,爸,您和妈都选择得太彻底了,什么都填“否”和“全部”,连骨灰都不要保留,唯一填写“是”的一项,是保留遗发,您一定想到生后要给两个女儿和两个外孙留下一点“念物”。我和蕴是边抹泪边签名,那会儿就感觉无比心痛:爸,我们曾经分离得太久了,我们害怕再与父母分离的那天。但我们也相信苦尽甘来的老话,很多人对您说过,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而您也一直坚信可以再活个十年的。我们相信依您的乐观性格,您和妈一定会健康长寿。然而,万万没有料到,在表格填写后的一年半,爸,您怎会这样匆忙地、没有任何叮嘱地就走了呢?我们不舍得您离开啊,在第二天11月1日,我们全家一起送您去了您生前安排和选择的地方。 爸,复旦大学遗体接受站按您的意愿,剪下一些您的头发,弯曲做成您离开时的年龄数字,装在一个透明的刻有红十字会徽的小盒子内给我们留作纪念。爸,如今小盒子就放在您的相片下、鲜花丛中,我们天天看到它,时时想到您,两个外孙会永远记得他们曾经有过一个倘若不仔细看,还称得上是满头黑发的和蔼可亲的外公。 回忆当初,捐献表格上需要贴两张照片,我帮着您一起翻阅寻找合适的照片。结果,爸,您找出两张眼睛睁得特别大的照片来,我说换两张吧,眼睛那么大,都不象您平时的样子了。您说:“就贴这两张吧,等我走了,让我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这个世界,看着这个世界的变化有什么不好呢?”两张照片就这样上了捐献表格。爸爸,回想起这些话语真是让人心碎,我知道您现在正睁着大眼睛看着这个世界的变化,睁大了眼睛看着您的老同事、新朋友们,睁大了眼睛看着我们家人子女们。 爸爸,还记得吗?我和您约定好了到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开幕后,我们一同去参观的。您说您腰腿不灵,地方大了走不动。我说:我们不急,用一天两天时间,乘坐电瓶车,一个馆一个馆地慢慢看。您还问我,里面大,走一段路,有没有给人休闲一下的椅子,别像大商场里不提供。我说肯定会有的,像您这样的老头儿老太想要参观世博会的还有很多人哪,应该会考虑的。我问您:这世博会的门票一定很贵吧?里面的餐饮一定也不便宜。您说,那是一定的,但是机会难得呵! 爸,与您说的这段对话不是在做梦吧?应该不是,是现实中肯定说过的!可是现实情况又怎样了呢?亲爱的爸爸,您在哪儿呢?! 遥遥 2008-4-27 |
浏览:4633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