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千秋家国梦__南国风-冯云山纪念馆
千秋家国梦

冯云山诗 附赏析

冯云山

  
  
  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溪涧焉能留得住,终须大海作波涛。
  
  【赏析】
  此诗由唐宣宗李忱与香严闲禅师的联句点化而来。李忱即帝位之前,因武宗嫉之,曾遁迹为僧。一日与禅师在庐山观瀑,禅师有意试探李忱心志,提出共作连句而先咏二句曰:“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李忱应声续作二句:“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无意之间披露出自己不甘寂寞、思有作为的心怀,后来果践位做了皇帝。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借这组联句,仅改数字,而境界大不相同。首句“穿天透地”象征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意志,气魄宏大,远胜原句。次句改“到底”二字,表明坚持不懈的决心。这两句还显示出瀑布的动势和高度:瀑布从高高的悬崖上凌空倾泻而下,穿透了天空和地面,化作了一泓深潭,一道溪涧,它作出这一壮举该要冒多大风险,要付出多少辛劳啊!然而,为了奔赴目的地,它却勇往直前,奋不顾身,不辞辛劳。瀑布跌落潭底后,从底处抬头仰望,只见一道宽大的银练垂落而下,迸珠溅玉,这时,方才更加觉察到它的落差是那样惊人,他的出处是那样高峻。末两句诗,则进一层表现出瀑布非凡的气魄和志向。瀑布的水漫出深潭,注入潭边的溪涧,化作了淙淙流淌的溪水,然而,这山中溪涧哪里能长期挽留住它哩,纵经千回百折,它也要流进大江长河,汇入浩瀚的大海。“归”字改作“须”字,隐喻太平军须农民群众的“大海”成就伟业,比“归”字更有深意。作为一位站在历史潮头、代表着当时中国农民阶级先进思想的革命家,他深信历史终将肯定自己的行动是“出处高”的,是正义的。平庸安逸的生活岂能束缚他前进的脚步,他终要率领父老弟兄们揭竿而起,冲出山乡僻壤,汇合成农民起义的大军,像汹涌的大海的怒涛,翻天覆地,摧毁腐朽的满清封建王朝!这首诗,文辞流畅,语意双关,明则句句写瀑布,实则处处写自己,充分显示出这位农民领袖高尚的情操、坚定的信念和雄伟的抱负,气势豪放,格调高昂,在历代咏瀑布诗中,实属立意高、新、深的上乘之作,即与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两首托物咏志的诗《题菊花》、《菊花》相比,也毫不逊色。
  
  
  
 浏览:842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7/6/24 6:55:43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冯云山冯云山诗 附赏析(收藏于2007/6/24 6:55:43
清江水发表点感慨(收藏于2007/6/24 6:52:18
朱雀之殇祭云山 于6月10日(收藏于2007/6/24 6:51:24
子非鱼七律-南王千古(收藏于2007/6/24 6:48:43
苏双碧论冯云山(收藏于2007/6/24 6:43:54
应声茶客天国寻踪之洪秀全冯云山故乡寻踪篇(收藏于2007/6/24 6:38:12
史式洪冯访石达开考(收藏于2007/6/24 6:35:11
梁昭紫荆山上说“从头” ——兼谈《太平天国》电视剧取材的偏向(收藏于2007/6/24 6:33:19
陈周棠关于冯云山的家庭情况与后裔问题(收藏于2007/6/24 6:31:14
邢凤麟宋杰关于冯云山生平几个疑难问题的考证(收藏于2007/6/24 6:26:16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陈周棠关于冯云山的家庭情况与后裔问题(访问1481次)
王庆成《天父圣旨》、《天兄圣旨》和太平天国历史(二)(访问1395次)
钟文典冯云山传(访问1389次)
百度冯云山吧网友讨论:再议设南王不死(访问1033次)
苏双碧论冯云山(访问960次)
王庆成《天父圣旨》、《天兄圣旨》和太平天国历史 (前言)(访问912次)
邢凤麟宋杰关于冯云山生平几个疑难问题的考证(访问843次)
冯云山冯云山诗 附赏析(访问843次)
梁昭紫荆山上说“从头” ——兼谈《太平天国》电视剧取材的偏向(访问805次)
子非鱼七律-南王千古(访问794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林风翔(评论于2009/3/16 13:03:40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千秋家国梦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