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4号馆文选__陈然烈士传略 |
一好打抱不平的孩子 一九二三年十二月十八日,在河北省香河县一个小职员的家庭里,诞生了一个男孩。为了纪念这个出生地,父母把他的乳名叫做“香哥”。这个孩子,就是后来于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八日在重庆大坪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陈然烈士。 陈然的父母亲都是江西人。这时,他们已经有了四个孩子,陈然的上面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父亲陈凤书为寻找职业,于一九二一年考进海关,当了一名文牍员。自从有了这个比较稳定的职业,家庭的境况比过去好得多了。但是单靠每月二十多元的微薄收入,负担全家六口人的生活,仍然是少吃缺穿,十分艰难。陈然出生不久,父亲为了便于照顾家庭,在北京的江西会馆租了一间小屋,把家搬到了北京。 一九二八年陈然年满五岁时,父亲被调到上海海关工作,一家人又随着迁居上海。上海,这个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帝国主义飞扬跋扈的大城市,陈然就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童年的陈然是一个身体壮实的小家伙。他刚认识几个字,就喜欢看杀富济贫的武侠故事连环画,学着“打抱不平”。他和哥哥跟一些要好的小朋友订立了一条口头“公约”:不准欺负小孩,更不准欺侮女孩子。如果见到别人欺负,就要去“打抱不平”。他小时同别人打架的办法很特别,总是两手抓住别人的衣服,用自己的脑袋猛撞对方的身体,常把对手撞倒在地。然后挥拳狠揍一通。因此,他得了一个“钢脑壳”的浑名。他经常为打抱不平同别人打架,挨打的孩子的父母也经常到家里来告状,给家里带来不少麻烦。陈然为此常常受到父母的责骂,甚至挨打。他挨打总是闷不吭声,也不哭,还说:“谁哭就是狗熊!”每当此时,姐姐总是从中劝解,但又气他象条“犟牛”。 陈然上了小学,脾气照旧。由于他不专心学习,成绩差。且经常和别的孩子撕打,引起老师来家告状。每遇学校考试,他的成绩常不及格,但却从不作弊,宁可交白卷也不偷看别人的卷子。当他带着满身泥土回到家里,母亲责问:“你干什么去了?”他明知可能受罚,但还是嘟嚷着回答:“打架了。”哥哥看他脸上青块紫一块,痛惜地问:“打输了吧?”他垂下头承认:“输了。”或者补充一句:“他们两个打我一个。”这种诚实憨厚的稚气,往往把父母逗惹得笑起来,不忍再责怪他,父母亲和姐姐、哥哥们对陈然的顽皮虽然常常气恼,但也打心眼里喜欢他的倔强和诚实。父亲常宽慰地说,这孩子虽然顽皮,但心地好,要引他走正道。 父母亲背地里的赞许是有原因的。父亲陈凤书自己就是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对旧社会官场中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逢迎拍马看不惯,宁可过贫寒的生活,也不愿昧着良心去同流合污。母亲黄竞英是一个善良的家庭妇女,同父亲一样,以穷而有骨气自豪,从来不肯和那些海关高级职员的太太们往来。陈书凤这种洁身自好的态度,使他自己虽然工作多年却始终只能当一名抄抄写写的文牍员;但一些和他同时考进海关而长袖善舞的人,竟早已爬上高位或是当了洋人的亲信了。因此,每当夫妻俩从陈然幼小的心灵中,看到这种正直品质的幼芽时,尽管嘴上责骂陈然顽劣,内心却是特别喜爱他的。 电子版制作:陈然纪念馆 转载请注明出处:陈然纪念馆 chenran.netor.com |
浏览:1957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