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4号馆文选__歌乐山烈士陵园新闻、介绍、游记、观感、述评及诗歌等 |
不灭的精神
记者张连杰 山城重庆,车水马龙,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繁华的街区霓虹闪烁。 在万家灯火点缀的夜色中,我寻着了年近八旬的郭德贤老人的住处。这位1949年11月27日在国民党对革命志士的集体大屠杀中,从白公馆监狱脱险的革命者,如今祥和地安度着晚年。提起红岩精神,老人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一个国家民族不能没有精神支柱,一个社会不能没有正气,红岩精神是英烈们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不能丢啊!” 春天山城的夜雨,清晨仍没散去。我冒着雨前往歌乐山———当年国民党特务机关关押、迫害、屠杀革命者和进步人士的两个臭名昭著的监狱白公馆和渣滓洞所在地。 歌乐山,因遇风雨而万籁齐鸣、丛林清响而得名。它虽然重峦叠翠,却无法唤起我游山玩水的心情。出租车沿山路上行,碉堡、铁丝网和一处灰蒙蒙的院落在视野出现。我迈着沉重的脚步走进被称为活棺材的渣滓洞监狱。两道小院在电网、岗楼的严密包围之下。刑讯室中的老虎凳、皮鞭、镣铐、电椅等等刑具似乎仍在向革命者吼叫着。与当年关押江竹筠等烈士的女牢平房相连的上下两层16间牢房,复原陈列着被捕的百余革命者当年狱中生活情景。牢中没了革命者的身影,但他们的浩气仍回荡在这里。一幅幅照片,一段段献给战友、写给家人、抒发革命者豪情的狱中书信、诗句,一双双草鞋、一床床被褥,都让英灵生活在我们的心里。这里的许多烈士,留给了后人永不磨灭的动人革命故事。刘国鋕烈士,《红岩》小说中刘思扬的人物原型,出生于四川泸州一个大富豪家庭,他被捕后,家人多次营救,特务头子徐远举曾对他说:“你这样的家庭,有钱又有地位,怎么去当共产党,现在只要你签上字脱离共产党,我就释放你。”刘国鋕毫不犹豫地回答:“不行。我死了,有共产党,我等于没有死;如果出卖组织,我活着也没有什么意义。” 从渣滓洞下山到白公馆,途经松林坡刑场、杨虎城将军殉难处戴公祠、涉云桥等烈士被屠杀的地方,烈士们的灵魂却在此得到永生。一处处纪念馆、纪念碑向今人昭示着烈士们的精神。曾在牢中为同志们传递信息的小萝卜头宋振中是年龄最小的一位烈士,与父母一同牺牲时,年仅9岁。 歌乐山脚下的白公馆,与渣滓洞并称为两口活棺材。阴森恐怖的刑讯洞、水牢、地牢等没有吓倒革命者。陈然在敌人的审讯室里写下了不朽的诗篇《我的自白书》: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前对着带血的刺刀……”当得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时候,陈然等烈士就是在这里,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制成了五星红旗。如今,这面曾在狱中革命者的心中飘扬的旗帜的复制品陈列在陈然等烈士的牢房里。1949年11月27日,在这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敌人疯狂地在白公馆和渣滓洞对关押在此的200多名共产党员、民主爱国人士、进步群众进行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制造了“11·27”大血案。在枪口和烈火面前,革命者没有畏缩,最终,有20多人脱险。小说《红岩》的作者罗广斌就其中的一位。他写的报告和根据真实历史创作的小说《红岩》,使红岩英烈和那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故事家喻户晓。 到过歌乐山烈士陵园的许多人都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翻开厚厚的留言簿,随便一段文字,都会让人感到红岩精神那巨大的力量对人们心灵深处的触动。一位大连的观众写道:“眼中的泪在悄然地滑落,心中的血也在悄然地滴下,这是怎样的惨痛和悲哀,这是怎样的英雄和豪迈……忘掉我们的私心和物欲吧,继承和发扬红岩魂,否则我们何以面对九泉之下的英烈。”歌乐山烈士陵园副馆长黄家玲说,重庆市委七届六次全委扩大会做出决议:“弘扬红岩精神,塑造当代重庆人”。红岩精神成为重庆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 |
浏览:902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