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一次见到戴毅,是在天安门广场十万群众彻夜狂欢,庆祝北京申奥成功的时候。那天中午,她和杨凯出现在报社办公室里,她说希望能和我们一块去奥申委看看。我欣然应允,因为我当时正好负责天安门广场的新闻报道,也正好要去那里一趟,她的到来对我来说无疑是个得力的帮手。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我们没有吃午饭就赶去位于崇文门,到达奥申委的时候,那里已经对外封锁了。但为了保证当晚的稿件能够及时传到港馆,保证投票结果出来后半小时在街上看到号外,必须进行事先踩点。于是我们一路从新世界到首都宾馆,再从首都宾馆到前门大街,终于在前门一带找到一家网吧。我们三个人跑完后都是满脸汗水,但还是为有所收获由衷地高兴。 由于时间太紧张,我们回到单位后,连饭也没有吃就又赶到天安门广场,开始采访。天安门广场那晚很美丽,也很热闹,总共汇集了有十万群众狂欢。从晚上7点到9点,她一直和我们在一起采访,这时候她所体现出来的耐心与认真负责表现无遗。 报社要求必须在十点之前发稿完毕,所以必须有一个人呆在网吧与现场的人保持联系并把现场的情况及时编辑发送到香港。戴毅二话没说,就一个人去了网吧。就这样一直折腾到将近十二点。戴毅的帮忙使我们的工作顺利完成,再次回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14号凌晨两点左右了。为此我很感激她,我还向她保证说,开学后请她去吃一顿饭,而她却说不用了。谁知道一个多月后,她就永远离开了我们,一个多月前的狂欢变作无尽的悲哀!她在走之前都没有给我还这份人情的机会……呜呼,唉哉! 再上一次见到她就是在五月份了。那段时间对周报来说日子并不好过,我耳朵也听到各种有关周报犀利风格丢失,文章质量有所滑坡的流言,作为主编,戴毅的压力可想而知。一天夜里11点半左右,突然接到她的电话,说她和金明顺想跟我和梓新谈谈周报今后发展的事情。 仍然是一个不眠之夜,只不过地点该在了艾德熊。她们很诚恳地听取我和梓新的意见,还不时用笔记录下来。我们帮忙找了几个选题,还建议她说,最好在保持住2000级的现有人马的同时,和99级的关系也要处理好。即使不在周报干了,也会经常要他们帮忙,比如向文笔不错约稿呀,摄影呀等等。最后的一系列事情证明她又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也经常在周报上看到其他99级师弟师妹的东西。再次听她说起周报的事情,语气就稍微缓和了一些,她说:我们现在初步只能把周报维持到原来的水平,要想进一步发展,还的学校系里支持。说实话,她为周报付出的远比我和剑桥做的要多得多,也要比我们出色得多。她是周报永远的骄傲,我们永远爱她……!! 作为曾经为周报工作过的老报人,她接手之后,周报的事情我们真的过问得很少,现在想来的确惭愧,这一个学期来我一直在北京,却把自己沉浸在庸俗的自认为是事业的事情上,对周报的帮助真的很寥寥,相反还是戴毅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了我……生命为什么总是对真诚而无私的人那么薄情寡义? 听李丽颖说,出事的前一天晚上周报刚开了会,布置了下期周报的选题和迎新特刊的事情,那天晚上她们两个还讨论周报的事情一直到12:30。可以想象,当听说学校打算扶持周报后,她是如何的满腔抱负,如何地想把周报办成校园第一报纸,然而还没等她具体实施自己的计划,她就从这个世界永远消失了……呜呼,唉哉! 听到消息是在昨天下午,之后我、杨凯和永俊来到系办,看到周报的2000级师弟师妹们都强忍悲痛正在出周报迎新的海报,铺天盖地的,满眼都是欢迎的字眼,我心里真的很难过,很感动,这就是你可以为之牺牲的周报,这就是可爱的周报人。我哭了,除此之外我还能做什么呢? 听人说,母亲节的时候,戴毅那一期的周报管窥天下的文章最后一句话是:母亲在这一天里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看带自己的女儿快乐地活着。谁想到8月29日竟是她自己先离开了我们,戴毅呀,叫我们怎么舍得离开一个你这样可爱又懂事的好师妹?……呜呼,唉哉! |
浏览:903 |
| ||
| ||
新增文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