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星星的家--你好,北极星的精灵__禅心剑气相思骨,并做樊南一寸灰
星星的家--你好,北极星的精灵

谭嗣同《仁学》“百年一觉”解

郭延礼

  读谭嗣同《仁学》,其下卷第47节有一段话:“若西书中百年一觉者,殆仿佛《礼运》大同之象焉。”此据蔡尚思、方行两先生编校的《谭嗣同全集》(修订本)下册中的文字和标点(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67页)。据此,文中的“百年一觉”,只是一般文字,不是专用名词(如书名)。再查周振甫先生的《谭嗣同文选注·仁学》中的同一段文字(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04页),其标点完全相同。文后并有一注云:“百年一觉:见美国华盛顿·欧文作《吕柏大梦》。
  
  书中人睡了百年才醒来,已经没有父子、兄弟、夫妇,也无所用其慈孝、友恭、倡随了。《礼记·礼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也就无所谓慈孝。”(第222页注172)据以上两书看,蔡、方、周三位先生均以为“百年一觉”并非专用名词(书名)。周先生并明确说“百年一觉”系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吕柏大梦》中吕柏的故事。考虑到谭氏《仁学》写于1896—1897年间,倘谭氏此处果真是用的《吕柏大梦》中的这个故事,其来源大约是《申报》1872年4月22日刊登的华盛顿·欧文的《一睡七十年》(今译《瑞普·凡·温克尔》)。《一睡七十年》只说瑞普睡了70年,并没有说过他睡了一百年,似与《仁学》中“百年一觉”并不吻合。依我看来,《仁学》中的“百年一觉”乃是一小说名,与《吕柏大梦》毫无关系,周振甫先生的注释有误。
  
  《百年一觉》系美国作家爱德华·贝拉米(EdwardBellamy,l850-1898)写的一部在美国轰动一时的政治小说,原名LookingBackward,2000—1887,今译《回顾,2000-1887》。大意是写美国人韦斯特,因患失眠症,在30岁(1887年)的某一天晚上用了催眠术昏睡过去,一觉醒来时,已是113年后,即公元2000年。此时的美国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国工厂林立,交通发达,老百姓均努力工作和劳动,人人平等,各尽其力。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道德高尚、文明礼貌,无罪犯,无监狱,也没有军队,俨然是人间天堂。但正当韦斯特浸沉在赞叹和甜蜜回忆中时,一觉醒来,却原来是南柯一梦。这是一部乌托邦式的政治幻想小说,首次译入我国,刊登在1891年12月至1892年4月的《万国公报》上(第35册至39册),名《回头看纪略》,三年后,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又节译此书,题为《百年一觉》,光绪二十年(1894)由上海广学会出版。《百年一觉》出版后,很为人注目,黄庆澄的《中西普通书目表》和徐维则的《东西学书录》均著录此书。
  
  这部小说尤为维新派政治家们所关注。小说正与康有为的大同理想相吻合,康氏的《大同书》即受此书的影响,康有为明确说:“美国人所著《百年一觉》书,是大同影子。”(吴熙钊、邓中好校点:《康南海先生口说》,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1页)梁启超也称此书“亦小说家言,悬揣地球百年以后之情形,中颇有与《礼运》大同之意相合者,可谓奇闻矣。”(《读西学书法》)谭嗣同,这位喜爱西学的人,自然也应看到过1894年广学会出版的《百年一觉》。因此他在两年后写《仁学》时将西方的《百年一觉》与中国《礼运》中的大同思想联系起来,是十分自然的事情。故我认为:谭嗣同《仁学》下卷47节中的“百年一觉”,是指美国作家爱德华·贝拉米的政治小说《百年一觉》。《谭嗣同全集》(修订本)和《谭嗣同文选》二书中关于“百年一觉”的理解和注释都是错误的。
原文 发表于文汇读书周报  浏览:2805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1/8/25 13:10:39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谭嗣同仁學二(下)(收藏于2014/6/9 10:25:21
谭嗣同仁學二(上)(收藏于2014/6/9 10:19:12
谭嗣同仁學一(下)(收藏于2014/6/9 10:17:24
谭嗣同仁學一(上) (收藏于2014/6/9 10:06:57
谭嗣同仁學界說二十七界說 (收藏于2014/6/9 10:06:57
谭嗣同仁学 自敘 (收藏于2014/6/9 10:06:52
唐浩明演 义:候补知府(收藏于2003/3/10 13:24:14
资料感受平淡(收藏于2003/2/8 10:13:56
葛兆光从无住本,立一切法(下)(收藏于2003/2/8 9:52:17
葛兆光从无住本,立一切法(上)(收藏于2003/2/8 9:51:28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资 料唐才常(访问3729次)
李敖“愿身成骨骨成灰”(访问3593次)
人物春秋“我自横刀向天笑”——维新志士谭嗣同(访问3465次)
郭延礼谭嗣同《仁学》“百年一觉”解(访问2806次)
唐浩明演 义:候补知府(访问2492次)
王贵生谭嗣同菊花石砚(访问2445次)
范 镛一百年前的兄长(上)(访问2425次)
李元洛剑气箫心亦豪亦秀(访问2173次)
葛兆光从无住本,立一切法(下)(访问2098次)
nan__nan李敖笔下的谭嗣同(访问2057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8/6/11 12:49:08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