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4号馆文选__血手染红岩——中美合作所B类(敌特、叛徒)档案解密 |
|
血手染红岩---中美合作所B类(敌特、叛徒)档案解密
罗学蓬 厉华 孙曙 著 23、策反黄茂才 在重庆歌乐山革命烈士纪念馆里,展出的胡其芬烈士的《最后的报告》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蓝先生此次见你时,定将里面的情况,对政治犯处理的消息、组织上的准备以及盼望我们在这里进行的事项,详细告知,不日他将离开,不能再带你的回信给我们了。"胡其芬烈士在信中谈到的蓝先生,就是时年23岁,在渣滓洞监狱担任看守的黄茂才。1995年和1998年,厉华因工作关系,两次和已70多岁、时任四川荣县政协委员的黄茂才接触。黄先生戴着一副近视眼镜,显得相当斯文、和善,使人怎么也不能和那些面目可憎的军统看守联系起来。 厉华请他详细地谈了当时渣滓洞监狱中的情况。 黄茂才,四川省荣县人,家庭贫苦,父亲种地主刘老太爷家的田,刘老太爷的儿子刘重威时任川康绥靖公署稽查处副处长,在成都颇有权势,红黑两道都玩得转。黄茂才初中毕业后,因家贫辍学,去成都求刘重威介绍工作,先是在刘家当杂役,后由刘引荐在稽查处特务通讯队做司书负责造报表册、缮写文件。1947年8月,稽查处裁撤后并处重庆绥靖公署二处。 黄茂才来到重庆,在二处管档案,不久被派往太平门邮检组,因不懂吹牛拍马的功夫,以无成绩表现,又无邮检技能为由,1948年5月,被列入裁员名单,经稽查处同来的赵科长说情,才改派渣滓洞作看守员。到渣滓洞之前,二处总务课课长安国华训诫他说:"渣滓洞是专门关共产党重犯要犯的地方,你要认识清楚,共产党是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这些人狡猾得很,关在牢房里,个个也都是笼中老虎,你到了渣滓洞后一定要严格看管,不许他们串通案情,要分别放风,不许走漏消息。军法无情,若是查出包庇袒护犯人,你这颗脑袋就保不住了。" 到了渣滓洞后,所长李磊发给他一支左轮手枪和30发子弹。并再次警告他:"这不是一般的监狱,既作看守,就得严格执行监规,不许他们交头接耳,发现情况,要随时向我和徐看守长报告。" 黄茂才初进渣滓洞时,为了争表现,对难友们非打即骂,十分凶恶。但时间一久,他发现这些人并不像上司说的那样可怕,相反说话做事都表现得很文明。他们之中有很多是作家、记者、教授、大学生,言谈举止很有水平,互相之间也很友爱。尤其是像江竹筠、曾紫霞(小说《红岩》中的孙明霞原型)这样的大学生,怎么能够同杀人放火的匪徒划等号呢?由此,他对长官的训示不由得产生了怀疑。带着这样的想法,他对政治犯虽仍心存戒意,但并不像初来时那样凶了。而且,他还感觉到听这些满腹经纶的人摆龙门阵很有教益,比和那帮不学无术的看守们闲聊有意思多了。从此后有事无事,他总爱和难友们呆在一起。长期的监狱生活,难友们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黄茂才身上的细小变化,难友们都注意到了。一次,黄茂才到各监舍查房,女牢的曾紫霞就问他:"小黄,听口音你好像也是川南人吧?" 黄茂才回答:"我是荣县人。" 曾紫霞高兴地说:"我是内江白马庙人,算得上是小老乡了。" 黄茂才说:"唉,真没想到能在这里碰见个小老乡。" 曾紫霞说:"你家每年能收多少石租谷呀?"曾紫霞等人看到黄茂才刚来就是上尉,家里肯定有钱有势,或者是在军队里有靠山。不料黄茂才听后竟长叹一声,苦笑着回道:"要收百十石租子哩,可惜那是东家刘老太爷的。我家老汉命苦,只能给人家当长年。"随后,黄茂才便把自己的身世和盘托出。他还谈到他14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他和祖父向刘老太爷讨点地埋父亲,被刘老太爷恶言拒绝。谈到白发苍苍的老祖父跪在地上叩头求人时,不觉呜咽失声。曾紫霞、江竹筠等人对黄茂才深表同情,决定策反黄茂才。难友们彼此暗通消息,注意他的一举一动。此后,在他值日的时候,男牢的何雪松、陈作仪、成善谋都尽量找机会,通过问长问短、聊家常,有意识地和他接近;女牢的曾紫霞、江竹筠进一步关心他,通过给他织毛衣、作鞋垫,使他认识到共产党员并不是敌人宣传的洪水猛兽,也不是他上司说的笼子里的老虎。 长时间的接触后,黄茂才也逐渐地敞开了心扉,与难友们坦诚相谈。一次黄茂才巡查囚室时向曾紫霞、江竹筠等人诚恳地表白说:"我这个人从不捧上压下,更不想整人害人,当这样的差,只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说实在的,我在这里,也不过是个随时可能被开销的人。" 江竹筠趁势开导他:"小黄,你还年轻,你家里也是给地主当长年的,你总该知道,现在的社会上有很多的穷苦人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受有钱人的压迫,这种制度太不合理,所以共产党才要领导人民起来当家做主,所以也才有那么多的老百姓都愿意跟着共产党闹革命。" 曾紫霞说:"你要是个正直的、有良心的人,就应该为国家为劳苦大众的利益着想,不要做危害人民利益的事,只要你多做有益的事,人民夺取江山掌握大权后,是会谅解你的。" |
浏览:5894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