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千帆过尽.·云舒云卷__零落成泥香如故——忆念潘汉年
中国红军人物志千帆过尽.·云舒云卷星星的家--你好,北极星的精灵
7972号馆文选__传奇

潘汉年与第二次国共谈判(四)

何立波

  潘汉年与第二次国共谈判
  □何立波
  
    在潘汉年作为中共中央联络人赴南京谈判后,国共双方其他联络途径便终止了,潘汉年这条线便成为国共两党联络的惟一途径
    
    潘汉年也认为必须去一趟陕北。他先到上海,找到了从陕北回来不久的冯雪峰,寻求去陕北的交通渠道。冯雪峰还推荐了刘鼎为潘汉年具体安排行程。刘鼎是潘汉年早年在上海特科时的助手,后来任中共驻张学良处代表。此时,张学良正巧也在上海。刘鼎就安排潘汉年与张学良会面。潘汉年向张学良介绍了国际反法西斯形势和《八一宣言》的内容,张学良很高兴。在张学良的安排下,潘汉年于8月9日顺利地回到了陕北。
    潘汉年抵达中共中央当时所在地保安的当晚,张闻天就迫不及待地与他彻夜长谈,了解共产国际的最新情况。潘汉年向他汇报了这一年半来的详细情况。几天后,他也向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作了详细汇报,并将新密码交给了中共中央秘书处负责人邓颖超。
    8月10日,中共中央在保安召开政治局会议,专门研究新形势下国共两党关系,调整对蒋政策。潘汉年列席了会议。会议同意以后不提“抗日反蒋”的口号,要“逼蒋抗日”。8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直接呼吁“立即停止内战,组织全国的抗日统一战线”,提出实行国共合作,“开始具体实际的谈判”。9月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向全党发出了《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指出:“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在后来发生的“西安事变”中,中共中央主张和平解决,实际上就是这个方针的继续与发展。
    参加完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后,潘汉年奉命前往东北军张学良部做统战工作。8月下旬,潘汉年在西安秘密会见了张学良,商谈了国内形势和西北形势,并讨论了东北军与红军进一步合作的具体事宜。潘汉年还秘密会见了杨虎城,向杨虎城转达了毛泽东对杨将军和十七路军的希望,重申了红军愿与杨部联合抗日的意见。
    不久,毛泽东、周恩来又将与国民党谈判的重任交给了潘汉年。8月25日和26日,毛泽东两次亲自致电潘汉年,“同南京进行具体的进一步的谈判,以期在短期内成立统一战线,这是我们进行整个统一战线的重心”;“因为南京已开始了切实转变,我们政策重心在联蒋抗日”;“现急需兄去南京并带亲笔信与密码去”,希望潘汉年七日内“取道肤施”回陕北,“接受新的方针”。
    9月上旬,潘汉年返回保安。9月15日到18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研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潘汉年出席了会议。9月24日,他携带着《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国共两党抗日救国协定草案》以及毛泽东致宋庆龄和致章乃器、陶行知、沈钧儒、邹韬奋四人的亲笔信,周恩来致陈果夫、陈立夫的亲笔信,离开保安前往西安,再转赴南京。临行前,中共中央还委任潘汉年另外一职务--中共驻上海办事处主任,冯学峰为副主任。
    10月2日,潘汉年和负责与张学良谈判军事问题的叶剑英一起抵达西安。10月4日和6日,他们与张学良举行了两次会谈。潘汉年向张学良传达了中共中央确定的与国民党谈判的方针、条件。因为潘汉年迟迟未到南京,张冲等待不及,竟然亲自跑到西安来见潘汉年。潘汉年便将中共中央的态度告诉了张冲,张冲这才放心返回南京。
    10月14日,中共中央将潘汉年的代表资格提升,不再是“联络的代表”,而是正式任命潘汉年为中共谈判代表。同日,潘汉年乘火车赴南京。抵达南京后,张冲接待了他。潘汉年把中共中央致国民党方面的有关信件交给了张冲,由他代转陈立夫。然后,潘汉年直赴上海,以中共驻上海办事处主任的身份开展活动,把毛泽东致宋庆龄和沈钧儒、章乃器、陶行知、邹韬奋等人的信交给他们。
    11月10日,潘汉年和陈立夫在上海沧州饭店进行了正式会谈。潘汉年扼要地陈述了中共中央关于国共合作谈判的条件。陈立夫表示,他是代表蒋介石来的。针对中共合作谈判的条款,陈立夫一一作了答复:第一,既愿开诚合作,就不好有任何条件;第二,对立的政权与军队必须取消;第三,目前可保留3000人之军队,师以上领袖一律解职出洋,半年后找回按材录用,党内与政府干部可按材适当分配南京政府各机关工作;第四,如果按上述处置,则你们所提各项政治要求都好办。
    潘汉年立即针锋相对地反驳道:“这是蒋介石先生站在剿共立场上的收编条件,不能说是抗日合作的谈判条件。”陈立夫也知道蒋介石制定的合作政策中共方面很难接受,只好说:“是的,条件很苛刻,谈判恐一时难以成就。无论如何,蒋先生中心意旨,必须先解决军事,其他一切都好办,你我均非军事当局,从旁谈判,也无结果,可否请恩来出来一次?”潘汉年予以婉拒:“如蒋先生无谈判合作之必要,我想他不会出来。”双方僵持不下,谈判一时陷入了僵局。由于双方立场相去甚远,谈判无果而终。
    次日,潘汉年以“小K”的代号,将自己与陈立夫谈判的情况致电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等中央政治局常委。根据潘汉年提供的情况,中共中央很快作出了应对。11月22日,毛泽东、张闻天联名致电潘汉年,明确了对国民党谈判的方针:“我只能在保全红军全部组织力量,划定抗日防线的基础上与之谈判……”
    11月19日,潘汉年与陈立夫进行了第二次谈判。潘汉年坚持国民党应先停止内战,才能再继续谈判的原则。陈立夫则仍旧坚持蒋介石的收编红军的方案,只是将保留红军的人数由3000人增加为3万人,但基本立场未有变化。潘汉年坚持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制定的既定谈判原则:“我们愿以战争求和平,绝对不作无原则的让步”。然后将中共中央提出的国共合作的八项谈判条件交给陈立夫,严正指出:“这是对民族国家最负责任的意见。”
    11月21日,周恩来指挥红军在山城堡地区歼灭胡宗南一个旅又两个团的兵力,显示了红军的力量。11月22日,中共中央致电潘汉年:“恩来事忙,暂难出去”;“迫蒋停止剿共,此是目前抗日统一战线的中心关键。”
    就在潘汉年与陈立夫的谈判陷入僵局时,张冲出来调停,不希望国共谈判停止,认为中共可以对保留军队的数目多要求些,国民党也可以给予中共一定的防地。但潘汉年坚定地说:“我是毛泽东派来谈判合作的,不是来接洽收编的!”在对国民党当局的谈判毫无进展时,潘汉年还与四川的刘湘、广西的李宗仁、十九路军的蒋光鼐、山西的阎锡山等方面的代表广泛联系,宣传中共中央关于国共合作的政治主张,希望他们共同敦促蒋介石联共抗日。
    
  
原文 发表于《党史纵览》2004年第5期  浏览:854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5/2/16 21:56:15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謝君豪戰場上的最後優雅(收藏于2007/10/27 13:24:51
潘汉年潘汉年诗作十首(1943年-1944年)(收藏于2005/3/11 13:49:09
佚名关于吴祖光谈潘汉年的“交代”(收藏于2005/3/10 21:33:26
黄苗子吴祖光和他的日记—答李辉问兼忆往事(节选)(收藏于2005/3/10 19:41:04
萧云荣辱之间鉴真情——忆左翼文化人袁殊(收藏于2005/3/9 23:18:08
顾准顾准与潘汉年的关系(收藏于2005/3/9 23:06:45
郭宇潘汉年在沈阳(收藏于2005/3/1 12:33:25
吴焰只有香如故——电视剧《潘汉年》播出之际访刘人寿(收藏于2005/2/18 23:56:11
富耀南潘汉年的七次香港之行(下)(收藏于2005/2/16 22:05:16
富耀南潘汉年的七次香港之行(上)(收藏于2005/2/16 22:03:17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佚名30集电视连续剧《潘汉年》DE幕后“风云”(访问9922次)
沈立行《潘汉年》剧中的人物及其他(下)(访问7201次)
吴焰只有香如故——电视剧《潘汉年》播出之际访刘人寿(访问6438次)
潘锋提供你是一条河(访问3489次)
潘汉年警犬的嗅觉(访问3430次)
萧云荣辱之间鉴真情——忆左翼文化人袁殊(访问3151次)
沈立行《潘汉年》剧中的人物及其他(上)(访问2826次)
刘人寿何荦记潘汉年对敌隐蔽斗争工作片断(一)(访问2776次)
佚名关于吴祖光谈潘汉年的“交代”(访问2377次)
钟叔河纪念潘汉年(访问2302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潘锋(立人)文选评论(评论于2011/4/3 12:56:09
李仕辉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5/26 19:38:22
zyd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5/17 21:17:39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5/7 20:02:01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4/29 0:44:27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