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千帆过尽.·云舒云卷__零落成泥香如故——忆念潘汉年
中国红军人物志千帆过尽.·云舒云卷星星的家--你好,北极星的精灵
7972号馆文选__战友

潘梓年在事业与学术上的主要贡献

资料

  潘梓年生于1893年1月11日,江苏省宜兴县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1927—1933年担任“左翼”文化总同盟的书记,1933年5月,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入狱达4年之久。1937年6月出狱后,根据国共合作抗日的新形势,遵照中央指示,创办《新华日报》,担任社长。1947年国民党全面发动内战,《新华日报》被迫停办,奉调延安,担任中央城市工作部研究室主任。1948年8月,调任中原大学副校长,实际负责学校全面工作,1950年任校长。曾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委副主任、教育部长。1954年调北京,任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分党组书记、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
    
    潘老在事业上与学术上有多方面贡献,主要有:
    第一方面是领导工作上的开创性贡献,可分列5项:
    1.创办《新华日报》——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一份很有影响的大报。该报对于正确而及时地宣传形势以及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团结进步势力,发挥了巨大作用。《新华日报》由创办到被迫停办,9年多时间,潘老一直是报社主要领导人,付出了大量心血。
    2.中原大学创立后,全面负责学校的创建工作,领导中原大学走向正规化道路,为革命和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干部,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积累了经验。
    3.负责创立了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高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前身)。郭沫若以科学院院长身份兼任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潘老实际上全面负责该部的创建工作。因此应该说,潘老对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开创与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
    4.创办新中国最高哲学研究机构——哲学研究所,为该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所内开创了中国哲学副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5.创办了新中国哲学最高权威刊物——《哲学研究》。这是推动中国哲学研究事业和团结全国哲学工作者的一个重要学术阵地。成立了以潘老为召集人的编辑委员会,有全国最著名的哲学家李达、艾思奇、杨献珍、周建人、胡绳、于光远、冯定、冯友兰、金岳霖、汤用彤、郑听等17人,实际上成为当时中国哲学界的学术领导核心。
    
    第二个方面是学术上的开创性贡献。最有影响的开创性学术贡献是1937年出版的《逻辑与逻辑学》著作,其中提出了独创性逻辑学观点,即认为逻辑的体系可分为方法论与技术论两部分。方法论的基本内容是辩证法,即辩证逻辑,技术论的内容是形式逻辑,称为逻辑术。这种观点引起学术界的广泛注意与争论,毛泽东在延安收到潘老寄去的这本书后,用几天时间读完,在“读书日记”中称赞“颇为新鲜”。为促进逻辑讨论,毛泽东曾于1959年建议编印逻辑论文集和选印逻辑专著,中央政研室逻辑组负责挑选逻辑学专著,以“逻辑丛刊”为总名称由三联书店出版。潘老这部著作入选,于1961年印出。毛泽东一直保存着这个重印本。此外,潘老还著有《文学概论》,翻译了一些西方名著(如[美]乌德窝斯《动的心理学》、[美]杜威《教育学》等),解放后,在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发表了《哲学的中国要求有中国化的哲学》、《辩证法是哲学的核心》等论文与论著,都有创造性学术贡献。
  
    到北京中国科学院工作后,潘老更是带头参与学术、理论的研究与宣传,重视提高《哲学研究》组稿的质量,经常参加一些学术研讨会,亲自培养研究生,还亲自动手或组织力量撰写重要文章与论著。在研究与宣传中,重视贯彻马克思主义应有的革命批判精神和理论结合实践这一基本原则。他不顾自己年老体弱,亲自带领研究生和助手到外地市县农村作调查,研究实际情况,总结具体经验,上升到理论,或做学术报告,或撰写论文、论著。他注重学术民主,尊重不同意见,保持谦虚谨慎态度,一切为了求得真理、维护真理、正确地传播与实践真理。他从不轻易发表文章,往往要征求不少同志对文稿的意见,以定取舍,或斟酌修改。而凡属自认真理之所在,不论异议一方地位多高,决不无原则改变自己观点。
  
    为了专心致志从事学术理论研究,潘老于1962年拟订计划,要用10年或更长时间,在系统总结终身研究哲学逻辑学的成果基础上,写出两部专著。后在“文革”中不幸遭“四人帮”迫害,于1972年4月10日病逝狱中。最终在党中央的直接关怀下得到平反昭雪,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在1982年2月举行的追悼会上,陈云、邓颖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送了花圈。“痛失斯文久,长怀蜀道难”,“沉冤从此雪,留得寸心丹。”(中共中央统战部原秘书长、潘老的老战友于刚悼诗)。
    
  
原文 发表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浏览:724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4/12/23 15:07:35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謝君豪戰場上的最後優雅(收藏于2007/10/27 13:24:51
潘汉年潘汉年诗作十首(1943年-1944年)(收藏于2005/3/11 13:49:09
佚名关于吴祖光谈潘汉年的“交代”(收藏于2005/3/10 21:33:26
黄苗子吴祖光和他的日记—答李辉问兼忆往事(节选)(收藏于2005/3/10 19:41:04
萧云荣辱之间鉴真情——忆左翼文化人袁殊(收藏于2005/3/9 23:18:08
顾准顾准与潘汉年的关系(收藏于2005/3/9 23:06:45
郭宇潘汉年在沈阳(收藏于2005/3/1 12:33:25
吴焰只有香如故——电视剧《潘汉年》播出之际访刘人寿(收藏于2005/2/18 23:56:11
富耀南潘汉年的七次香港之行(下)(收藏于2005/2/16 22:05:16
富耀南潘汉年的七次香港之行(上)(收藏于2005/2/16 22:03:17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佚名30集电视连续剧《潘汉年》DE幕后“风云”(访问9936次)
沈立行《潘汉年》剧中的人物及其他(下)(访问7224次)
吴焰只有香如故——电视剧《潘汉年》播出之际访刘人寿(访问6441次)
潘锋提供你是一条河(访问3502次)
潘汉年警犬的嗅觉(访问3433次)
萧云荣辱之间鉴真情——忆左翼文化人袁殊(访问3165次)
沈立行《潘汉年》剧中的人物及其他(上)(访问2830次)
刘人寿何荦记潘汉年对敌隐蔽斗争工作片断(一)(访问2783次)
佚名关于吴祖光谈潘汉年的“交代”(访问2381次)
钟叔河纪念潘汉年(访问2308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潘锋(立人)文选评论(评论于2011/4/3 12:56:09
李仕辉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5/26 19:38:22
zyd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5/17 21:17:39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5/7 20:02:01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4/29 0:44:27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