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72号馆文选__战友 |
|
潘菽,字水叔。宜兴归径乡陆平村人。早年就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1年留学美国,先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印地安那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学习,以心理学为主科,动物学为副科。1923年在印地安那大学获硕士学位,1926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又在芝加哥大学继续学习一年。回国以后在中央大学任教授,并曾两度任理学院心理系主任。1949年南京解放后,任南京大学(原中央大学)教务长,兼心理系主任。不久,接任校务委员会主席。l952年被任命为校长。1956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正式成立后调任所长,并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和《心理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潘菽自20年代起就致力于心理学研究工作。他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自己的一门基本科学。心理学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实际应用上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凡一切关于人类的事情都是心理学所可应用的范围,也都有待于心理学的帮助。”人类的一切问题根本上都是心理学的,必须依据心 理学的观点然后能彻底的了解一切问题,妥善的应付一切问题。他预言在将来,心理学将“带领一切科学”,并且“其他许多科学都要为之改观”。正是这种信念支持着他数十年如一日在心理学这块很难开垦的园地上辛勤耕耘,并且不断地取得成果。 他所从事的心理学领域十分广阔,在中央大学曾讲授过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等十几门心理学课程,先后发表过论文多篇。他较早地注意到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联心理学并将其介绍到我国,巳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心理学概论》,《社会的心理基础》,《心理学的应用》,《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此外,还编写了《实验心理学教程》、《普通心理学导论》、《理论心理学》等数种教学用讲义。解放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他越来越注意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强调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改造旧心理学,建立新的辩证唯物论的心理学。1978年中国心理学会举行第二届学术年会,他在会上做了题为《面临新时期的我国心理学》的长篇报告,明确提出心理学要为四个现代化服务,心理学必须尽快使自己本身实现现代化的问题,强调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自己的道路,建立一种“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贯彻了辩证唯物论观点的、吸收了过去心理学一切积极成果的、运用了先进技术手段的、适应我国四个现代化要求的、具有我国自己的理论体系的心理学。 50多年来,潘菽一心扑在心理学上,为我国心理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他治学态度严谨,对青年人更是关心爱护,悉心指导、诲人不倦,在培养人才上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为人忠厚正派,待人谦虚诚恳,在我国心理学界深受尊敬。他年逾八旬、体弱多病,仍呕心沥血忘我地工作着,继续撰写反映他的心理学体系的《唯物论心理学试拟提纲》,主持编写我国第一套《图解科普全书》中《人类的智能》一卷,并主编我国第一部百科全书的心理学分册。 |
原文 发表于“无锡信息港” 浏览:504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