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4号馆文选__电视剧《红岩》/《红岩魂》形象报告展演 |
导演何群整装待发,准备月底开赴重庆,把影响了一代人的革命历史名著《红岩》拍成长篇电视连续剧,当然还叫《红岩》。
准备工作已做了一年 一年以前,何群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拉去看了一场《烈火中永生》。回忆起童年往事,他“被感动得热泪盈眶,顿时傻了,热血沸腾”。他就这样入了“圈套”,成了电视剧《红岩》的导演。当时接下这活儿全凭一时冲动,真要干就不那么简单了,可既然冲上去了,就没法再下来,所以何群反复强调:我不是知难而上,我是骑虎难下。 整整一年的时间都在做准备工作。首先是剧本,当时拿来的本子是30集,何群用了3个月的时间,先是删到了25集,再删到20集,最后删到了18集。“我只是觉得长了肯定不好看,节奏慢,修改后的剧本每集保证有45场以上的戏,这样的节奏才能吸引观众。”何群承认投资方为此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因为集数减少并不能减少服装道具场景费用的支出,减少的只是资金的回报。但投资方也很信任何群。1996年何群初次下海拍电视剧《走进阳光》时,因为过于认真,用拍电影的速度拍电视剧,被制片方炒了鱿鱼,何群当时几乎要发誓再也不拍电视剧,“实践证明我拍不了电视剧”。这次,北京音像出版社和紫禁城影业公司给了何群相当大的创作自由度,并笑称“保证不炒你”。 回到重庆回到渣滓洞 何群的观点是:3天拍一集戏,那不叫拍戏,那叫抢钱!《红岩》可能要拍三四个月,每集投资高达40多万元,比古装戏的投资还要高,因为没有现成的场景。他们准备外景全部在重庆实地拍摄。白公馆、渣滓洞平时要接待游客,要腾出来拍戏很困难。有关的街道、码头、建筑物都要恢复到当时的模样。但何群到重庆一看,重庆现在因为刚升为直辖市,整个是一个大工地,解放路在建购物广场……好在重庆市对这件事很配合。 没有退路做好了挨骂的准备 最困难的是,现在的人和过去不一样了,要求大家和拍《烈火中永生》一样投入地拍这部戏,简直是不可能的。演员也难找,“看上去像共产党员的,都剃了秃子——拍清宫戏呢,演皇帝、师爷、太监……”“江姐也难找,现在的女演员像江姐的少”,何群感慨。 大约11岁的时候,何群看了第一遍《烈火中永生》;今天再看,依然感动。“那些老演员的表演可能有夸张,但无比真诚,而真诚是能够战胜一切的。”所以,何群说,我是准备挨骂的。“那是一帮很严肃、很有造诣的艺术家,有生活、有理想、有现在几乎不可能达到的真诚,我们凭什么超过人家?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明知如此,但何群已无退路,因为“性格弱点”,他恐怕“骑虎难下”。在中国,重拍的失败率几乎是百分之百,他们恐怕也不会例外,何群做好了任人挑剔、任人指责、任人评说、任人比较的准备,但仍然要竭尽全力,要拍得真诚。但成功与否不取决于他一个人,全组都得努力。“努力真诚”,他强调。 不仅仅要拍出英雄事迹 至于故事情节,和原著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在结构上做了一些调整,使结构更严谨一些。小说和有关回忆录的作者都是亲历者,我们不可能比他们知道得更多,只能是更充分地表现一下原来没有充分表现的人物。 在白公馆和渣滓洞,看到那些遗留下来的信件、书稿,何群的感慨很朴实:漂亮的文笔、漂亮的字,都是大知识分子,有追求的人,不因为利益而改变自己的信仰,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何群说,我不是要拍出多少英雄事迹,关键是要拍出他们的人格:不人云亦云,不见风使舵。而现在的人已经太在乎眼前的利益,谁也不敢说能把握自己,许云峰太少,甫志高太多……“他们20多岁就死了,没有别人逼着,在生与死之间,为了初衷坚持到最后,不怕死,这是今天的人们最缺乏的。” 目前,只有大特务徐鹏飞的扮演者定为陈宝国,其他的人选,何群仍在斟酌。 |
原文 发表于http://www.cnmaya.com 浏览:1642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