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4号馆文选__《红岩》小说及其作者、评论和读后感 |
|
发现这套《红岩》,是在一个初春的午后,那时街道两边的路牌装饰和商店里还留着些许新年热闹的气息。我在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口的书摊上看到了《红岩》,-----被随便地摆放在不起眼的角落里,但是,那简洁的、黑白分明的封面在众多修饰以色彩浓烈的图像或明星照的书本杂志中,却首先吸引了我的注意,使我回忆起童年时期看过的《红岩》连环画。那是一本黑白构图的画册,很多细节现在已经模糊,唯一清晰的是小萝卜头瘦弱单薄的身体:大大的脑袋,细细的脖子,缀着补丁的特别宽大的衣服,看着让人心酸。为了重温儿时对革命故事与革命英雄的崇拜和向往,我买下了这套书。
书中的故事情节看来是那么的熟悉,许多人物原也是熟知的,但我还是止不住一口气将它看完。那纷繁而又清晰的斗争情节,高亢的格调,磅礴的气势及深刻的思想内涵使我无法不让自己的心情随之起伏。那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具有高尚革命情操的、个性鲜明的革命者形象,栩栩如生仿佛就在眼前。 读毕全书,静坐于桌前,我极力地想象这些坚贞不屈的革命者是如何在那种残酷而危险重重的环境中,以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以正义和正气战胜敌人,在他们的身躯里有着怎样坚定的信念与崇高的信仰,使他们的形象这么多年来如高山峻岭,耸立于天地之间,屹立于人民的心间!许云峰、齐晓轩、华子良、刘思扬……,他们或稳重从容,或沉着坚强,或忍辱负重,或忠于真理,作为狱中革命的中坚力量,在敌人的刑具和威逼利诱之下从未动摇过从未屈服过:许云峰,由于在地下党组织中的特殊身份,被关押在不见天日而又潮湿的地窖中,用自己伤痕累累的双手,在条石砌成的崖壁上硬是为战友们挖出了一条生命通道,为了避免敌人发现,明知敌人要提前对他下毒手,他拒绝使用这条通道,最后壮烈牺牲;齐晓轩,一位有着丰富的狱中斗争经验的老革命者,他的临危不惧、冷静和灵活应变让敌人在他面前束手无策,最后为了掩护战友越狱,牺牲在敌人的弹雨中;华子良,他装成一个苟且偷生的、在敌人拷问下惧怕得精神失常的人,尽管被同志们误解和鄙视,仍然坚持底下工作,最后在解救难友越狱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刘思扬,一个富商子弟,在革命中成长、成熟,并以自己富有才情的诗歌以及年轻的斗争激情鼓励战友们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战斗不息,他在狱中写道“…… 铁的棍子,/木的杠子,/撬不开紧咬的嘴唇,/那是千百个战士的安全线呵!/用刺刀来切剖胸腹吧,/挖出来的-----也只有又热又红的心肝。”----这是每一个革命者的自白,豪气冲云霄啊! 江姐,这位书中浓墨重彩描写的女性,尤其让我深深折服。在狱中,她始终以大姐姐的形象出现,她的沉着冷静和顽强斗志,无声地激励着同室女同胞们和敌人做不屈的斗争。她是那么的坚强,当她看到自己志同道合的丈夫的头颅被敌人高高挂在城墙上时,“头昏目眩,手脚冰凉,”但却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控制住自己的情感,“全力将这满怀的悲愤,永世难忘的痛苦,深深地埋进心底。” 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女性,她把个人的爱情、感情完全融入了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之中,而之后被捕入狱,在敌人无数次严刑拷打前,她那革命大无畏的气概和一如既往的平静让敌人绝望、咆哮。我想,看过《红岩》的人,一定都会深刻的记住这样的一幕,那就是江姐就义前,即将离开女囚室的情景:她从容地梳好头发,整好衣服,擦去鞋面上的灰尘,安详地和战友们一一告别,用镇静而坚定的口气鼓舞同志们要坚持到最后一刻,然后脸上带着胜利的微笑走出囚室。我能想象出她踏出囚室那一刻的神情,没有畏惧,没有哀伤,有的只是对革命事业美好未来的向往。这视死如归的微笑也会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中。 这本书使我不禁想起家乡上饶,那里有一个在解放战争时期关押过许多仁人志士的集中营。在家乡念书的时候,每年的清明或五四青年节,学校都会组织我们前去缅怀先烈。和重庆的渣滓洞一样,上饶集中营的囚室潮湿阴暗,环境恶劣,敌人在刑室里摆放了各种各样的刑具,制造“发明”了各种骇人听闻的毒刑,但是革命者们不仅没有屈服,还和反动派展开了有力的斗争。在展室里,有许多烈士的照片的他们的光荣事迹,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和一句句、一首首充满革命气概的话语、诗篇,使人心潮澎湃,他们的年纪都在二十上下,最小的牺牲时才十六岁,脸上还有一些稚嫩,却在生与死的考验前从容选择了为自己的理想和信仰献身;有的看起来是那么的书生气,却能在敌人的屠刀和刑具下傲然挺立、宁死不屈。正是有了无数象他们这样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革命才最终走向成功,国家才得以解放,人民才得到了真正的自由。 合上书,回到现实世界,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楚地意识到今天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幸运的是,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我不仅可以让自己珍惜这样的幸福和安宁,好好工作,努力奉献,我还可以将这本书介绍给学生,让他们知道在我们祖国走向光明的过程中,曾经有多少英雄为我们擎起胜利的火把;告诉他们祖国今天的安定和我们生活的一派祥和是用多少英雄的鲜血换来的;告诉他们只有祖国富强了,我们才会过得幸福;告诉他们只有用我们炎黄子孙的双手和智慧才能让我们的祖国更美好更强大,这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责任, 是每一个青少年将来要担负的责任,而要能担负这样的重任,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掌握知识;我要教他们用心去体会江姐和女囚们满怀革命热情绣红旗时的心情,使他们明白国旗代表着整个国家和人民的尊严,是不容轻视不容践踏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保护它;我还要告诉他们,最重要的是热爱我们自己的祖国,无论何时何地,祖国都是我们的根我们的母亲,有人胆敢蔑视她侵犯她,我们都应该义无返顾地站出来和他斗到底!只有这样做了,才对得起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才对得起祖国对他们的培养和期望! |
原文 发表于厦门市莲华中学 浏览:1290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