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烈火红岩__陈然纪念馆
烈火红岩
2704号馆文选__《红岩》小说及其作者、评论和读后感

《炎黄春秋》刊文指出——党史小说《红岩》中的史实讹误

不详

  《炎黄春秋》今年第1期发表署名为“孙曙”的文章,指出党史小说《红岩》中的几处史实讹误。文章认为,小说《红岩》自1961年出版后,影响广泛,曾被当年中宣部副部长林默涵誉为“党史小说”,直到今天,仍有人把《红岩》当作昔日重庆及四川地下党斗争的历史纪实。近来,重庆沙坪坝磁器口搞“千年古镇”旅游开发,甚至为《红岩》中的虚构人物华子良修建了“华子良事迹陈列室”。说明许多人确实把这部小说当成真实的历史纪实看待。
  
  但是,作者对照敌特供词档案及文史资料,重读《红岩》(2000年7月北京第三版),发现《红岩》有不少史实讹误,值得商榷。
  
  并非《挺进报》事件造成了大破坏
  
  《红岩》的全部情节是以1948年重庆及四川地下党遭到大破坏为背景展开的。1982年10月17日,原地下党重庆市委常委李维嘉在座谈会上说:“一些人习惯于把这次破坏事件叫做《挺进报》事件,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整个重庆和川东地下党大破坏事件,是由一连串叛变事件组成的,主要是刘国定、冉益智叛变造成的,应正名为‘刘、冉叛变事件’。”
  
  刘、冉系当年中共重庆市委主要负责人,刘是重庆市委书记(分管工人运动),冉是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分管学生运动),正是这两人叛变导致重庆及四川地下党遭到大破坏,又引出一系列叛变事件,先后叛变的还有李文祥、涂孝文、骆安靖、蒲华辅等领导干部,在总共叛变的12人中,领导干部占了一半。这也才促使当年狱中难友们集体形成的给党组织的七条意见中,第一条就提出要“防止领导成员腐化”,这确是“血泪的嘱托”。
  
  而小说《红岩》中的叛徒甫志高,却只是一个沙磁区委委员。这样一个小角色,能造成那么大的全局性的破坏吗?这不仅不符合历史的真实,也使得前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深刻教训被淡化了。
  
  “磁器口大血案”与“中美合作所”没有关系
  
  文章认为,《红岩》小说等出版物中有关中美合作所的描写,基本上都是与历史真实不符的虚构。重庆解放初,把杨虎城、宋绮云两家和渣滓洞、白公馆、新世界饭店等处关押的政治犯被杀害事件,统称为“11·27大屠杀”。1950年春节前,在渝女师(现大同路小学)举办了“磁器口大屠杀革命烈士遗物展”。后来因政治需要才改称为“中美合作所大屠杀”。
  
  中美合作所与那场大屠杀有关吗?答案是否定的。1954年,重庆市公安局对重庆市特务、间谍组织及人员进行了清理,查明中美合作所与《挺进报》事件,乃至白公馆、渣滓洞大屠杀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红岩》的数处细节违背历史真实
  
  除了披露史实讹误,文章还提出一个问题:党史小说要不要细节的真实?作者认为,对于以具体历史事件和具体地点为背景的“历史小说”、“党史小说”,不能不讲究细节的真实,不应在人所共知的历史事实及地点上随意编造,张冠李戴。正如写一部以北平为背景的小说,就不能把颐和园写成位于天安门旁边,这应是起码的常识。
  
  小说《红岩》第49页写到:“在飞来寺中苏文协,他(成岗)真的见到毛主席了……”众所周知:当年中苏文化协会在重庆中山一路黄家垭口;而飞来寺是中山二路附近原苏联驻华大使馆(现第三人民医院内);
  
  第56页描写“江姐来到浓雾弥漫的朝天门码头……”乘民运轮上华蓥山。这也错了。华蓥山在川北,乘船需从嘉陵江朔江而上,解放前,称嘉陵江为小河,轮船都在千厮门码头上下,并不在朝天门码头。
  
  第363页中说:“杨虎城将军和他的幼子囚在(白公馆)顶楼上……他的秘书宋绮云夫妇,被囚禁在一间地下牢房里,也不准和他见面。”
  
  史实是:杨虎城一家从未被关押在白公馆顶楼上。杨虎城一家4口于1947年4月3O日由贵州息烽玄天洞移禁重庆磁器口杨家山军统“四一图书馆”后面一平房内单独关押。1949年2月1日被专机移囚贵阳黔灵山麒麟洞。
  
  第204页写到叶挺《囚歌》时,通过被关押在渣滓洞监狱的新四军战士龙光华之口说:“军长在楼下二室写过这首诗,我把它抄在墙上给大家看。”
  
  史实是:1942年叶挺在军统“乡下”蒋家院子单独囚禁。11月21日,叶在蒋家院子写了《囚歌》,署名“六面碰壁居士”。叶挺夫人李秀文前来探监时,叶将《囚歌》和给郭沫若的一封信一并交李带出监狱,送交郭沫若。叶挺从未被关押在渣滓洞监狱。(渣滓洞监狱只关押普通政治犯)
  
  第577页说国民党逃跑前对重庆大爆炸“布置了一百多个目标……”史实是:1949年11月18日,国民党在重庆成立临时指挥部,划定了11个破坏地区,委派了指挥官,确定爆炸目标18处:电力厂2个,兵工厂10个、仓库3所,桥梁2座和国际广播电台。“一百多个目标”太夸张了。
  
  甚至小说481页的注释①也错了。它对重庆“九二”火灾作了这样的说明:“1949年9月2日,国民党在市区纵火。朝天门一带市区尽成焦土,数万人无家可归,死亡达万余人。”其实,早在1959年,重庆公安机关就已查明“九二”火灾火头是陕西街赣江街17号油腊铺三楼佃户陈树章家的两个女儿“玩家家”引起,因这一带都是木结构房和棚户,烈日、旋风,加上无水,朝天门顿成火海,大火延续10多小时,受灾9601户,灾民4.1万余人,有户口可查死者2568人,掩埋尸体2874具,伤4000余人。这是早已澄清的史实,小说再版时却没有更正过来。
  
  此外,小说中这类史、地细节上的错误还有:蒋介石的专机“美龄号”错写成了“中美号”;“在重庆、江津之间的江口夜渡长江”占领江津机场。江口在江、江津之间,江津无机场;小说第434页写到“司徒雷登还呆坐在南京,尽管共军开进了大使馆,他还赖在那里……”这个“共军开进了美国大使馆”的说法完全违背史实,违背解放军入城时的“约法八章”,是根本没有的事。小说中还有从蒋介石元旦文告到重庆解放,国共双方许多事件时序的错位等。
  
 浏览:2387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4/3/5 5:07:36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喀秋莎古战场一夜 3(收藏于2020/7/1 4:15:08
喀秋莎古战场一夜 2(收藏于2020/7/1 4:14:21
喀秋莎古战场一夜 1(收藏于2020/7/1 4:13:03
喀秋莎石榴(之二)(收藏于2018/10/29 13:06:24
喀秋莎石榴(收藏于2018/10/29 13:03:22
苏日朗最后的乐章(收藏于2016/11/1 11:20:20
喀秋莎(收藏于2016/11/1 11:14:52
筱香等待(收藏于2016/9/9 1:13:17
喀秋莎你的石像和我(收藏于2016/7/24 11:05:53
喀秋莎你和我的诗歌(收藏于2016/3/28 9:44:42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江山陈然,我心目中的英雄(访问22989次)
资料白公馆展览改陈提纲(访问22314次)
资料渣滓洞展览改陈提纲(访问17827次)
林三 安礼陈然遗诗《我的自白书》不容篡夺!(访问16899次)
蒋一苇陈崇基林彦陈然烈士传略·二十三狱中斗争(访问16845次)
张界交待国民党西南长官公署二处情报课侦讯股长张界交待审讯迫害陈然烈士情况(访问15963次)
特务张界的交待陈然被捕后侦讯的情形(访问14620次)
罗学蓬叛徒甫志高的儿子讲出的奇特故事(访问14272次)
罗学蓬 厉华 孙曙血手染红岩---中美合作所B类(敌特、叛徒)档案解密之一(访问13581次)
羊鸣 姜春阳等歌剧《江姐》里的三首歌曲(访问11576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25/5/2 20:42:32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24/1/24 17:46:5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22/11/7 18:52:22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21/8/9 14:39:32
圆圆文选评论(评论于2019/10/28 13:00:26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烈火红岩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