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1月29日,当山城重庆仍在黑暗中沉睡时,重庆歌乐山"中美合作所"内却响起了阵阵枪声,一批批为中国人民和人民解放事业奋斗的志士倒在了杀人魔窟的血泊之中。翌日拂晓,隆隆炮声揭开了解放大军的进攻序幕,西南最大的工业重镇重庆,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手里。 在这黎明前倒下的千百革命志士手中,有一位年轻的常州人,他就是顾雪庄烈士。 顾雪庄1927年10月出生于常州北门外中街一个倾向革命的家庭。父亲顾友霖是早期上海商务印书馆的职工,北伐战争时曾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工人大罢工.舅父恽逸群是中共常州党组织的创始人,抗战时期著名的文化人、记者。社会环境和家庭的熏陶,使顾雪庄从小养成勤读书、爱思考、不盲求、求进步即同情弱者、憎爱分明的良好品德,并锻炼培养出不甘落后的、坚强不屈的性格.在当时街坊、亲友中传为美谈的一件时即可见其一斑:1942年常州日寇宪兵队所属特工队的一帮爪牙到他家中寻衅敲诈,狂喊"顾先生出来!"此时16岁的少年雪庄机智的将父亲藏起来,自己却挺身而出:"我就是顾先生,你们来干什么?!"爪牙们一时懵懂,居然被他机智灵厉的威势和言辞所摄服,灰溜溜的退去了。 1942年秋雪庄考入省常中,1944年初中毕业后又进入城北商业高级职业中学读书。他天资聪颖加上勤奋好学,学习成绩名列前矛,并享受奖学金,他酷爱文学艺术,和志趣相同的同窗组成了"蓓蕾文艺研究会",经常在一起探讨国家的前途命运,用诗歌、散文及漫画等形式讽刺、抨击国民党的黑暗腐败(漫画今存市博物馆)。 抗战胜利后,雪庄赴沪进民治新闻专科学校继续读书并兼大中通讯社练习记者,后又进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工作.此时他有机会大量接触社会科学和进步文艺书籍,开始热烈的向往革命.他在年轻工友中组织进步文艺社团,编印《种子》等文艺刊物。1947年底他被调至四川重庆“立信”工作,因才干出众,受到上司的鉴赏和提拔。他却决意离开薪俸待遇不低的“立信”,去寻求革命真理。他秘密加入了党的地下组织,在重庆“新民主主义解放社”任常委委员兼文宣组组长,并任《现代新闻》编辑,不久奉调至四川泸县开办“宝成商号”,后又派往该县红十字医院,往来于泸县、纳奚、赤水、合江四县,从事组织宣传、秘密接应革命同志等工作,筹集枪枝弹药,为策反起义作准备。他忘我的工作着,打光脚板挑水、买菜、煮饭,并接济困难同志,给他们不少慰藉和鼓舞。 1949年9月,正当他们迎接解放的曙光时,重庆党组织地下通讯联络站之一——“新世界饭店”遭到国民党特务破坏,雪庄因叛徒出卖而被俘,被解往重庆。在狱中,他坚贞不屈,多次以凌厉的话语击退特务爪牙的逼供诱降,并以乐观的信心谱写诗词,讴歌人民解放和新中国的即将诞生。重庆解放前夕,他被惨杀于“中美合作所”内(左肺及右腿各中一枪),时年仅23岁。 解放后,重庆各界公祭“中美合作所”烈士,他被列名(图片、实物)展出于重庆歌乐山和常州两地烈士陵园,他的事迹被编写入红岩烈士传记和渝、常两地革命史书籍中。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编写他的传记时,赞誉他为“寻求光明的文化战士”,其英灵足慰后人。 |
浏览:2390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