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中战役
愈战愈精,愈出愈奇,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一位军事学者对粟裕指挥苏中战役的评论 作战时间: 1946年7月13日至8月31日 作战地点: 江苏省中部之宣家堡、泰兴、如皋、海安、李堡、丁堰、林梓、黄桥、邵伯一带 参战兵力: 国民党第一绥靖区5个整编师15个旅约12万人。共产党华中野战军主力19个团(8月上旬增至23个团)约3万余人。 主要指挥官: 粟 裕:解放军华中野战军司令员,时年39岁。1907年生于湖南会同,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南昌起义。后相继任中国工农红军连长、营长、支队长、师长、军参谋长、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后随方志敏率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闽浙赣皖边地区,任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开辟浙南游击根据地,坚持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先遣支队司令员,江南指挥部、苏北指挥部副指挥,第一师师长,苏中军区、苏浙军区司令员等职,参与指挥了黄桥等主要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 李默庵:国民党第一绥靖区司令长官,时年40岁。1906年生于湖南长沙,1924年入黄埔军校,其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蒋介石制造“3.20”事件退党,同年参加北伐战争,任营长、副团长等职,1930年参加“中原大战”,任师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党军第十四军军长、第三十军军长、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等职,率部参加忻口战役等,予敌重创。抗战胜利后,接替汤恩伯任国民党第一绥靖区司令长官。 战争结果: 国民党军6个旅、5个交警大队约5.3万人被歼灭,华中野战军伤亡1.6万余人。 一 1945年秋,为了迎接抗战胜利后新的斗争,争取有利的战略态势,中共中央在确立“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同时,在组织上作了新的调整:决定建立华东局,统一领导山东、苏皖2个战略区。新四军军部由江苏淮阴迁至山东临沂,并兼山东军区,由陈毅任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统一指挥山东和华中的部队。将原苏、苏北、淮南、淮北4个区按党、政、军组成华中分局、苏皖边区政府和华中军区。华中军区设在淮安,由张仃丞任司令员,邓子恢任政治委员,粟裕、张爱萍任副司令员,谭震林任副政治委员。并组成华中野战军,由粟裕任司令员,谭震林任政治委员。 华中解放区位于长江以北,淮阴、盐城以南,西临运河,背倚山东解放区,南控长江,与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宁、沪、杭地区隔江相望,战略意义十分重要,是华中解放区的东南前哨阵地。 1946年6月,以对中原解放军的大举进攻为起点,国民党发动了大规模的内战。面临着来势汹汹的国民党军队,延安进行了精心的运筹,一个“外线出击”的作战计划在毛泽东的脑子里形成了。6月26日,毛泽东向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发出了如下电报: (一)8天期满后国民党将向我大举进攻。(二)为粉碎国民党之进攻,决令刘邓主力出陇海豫东,陈舒主力出徐蚌间,调动敌人而歼之。(三)你区应以一部在苏中吸引并牵制通扬线上之敌,粟谭率主力(不少于15个团)位于三分区与陈舒配合,一举占领蚌浦间铁路,彻底破坏铁路,歼灭该地之敌。(四)用全力策动孙良诚起义。(五)午灰前完成一切攻击准备,待命出击。(六)你们一切听陈舒指挥。(七)为应付连续作战,你们应准备动员并适当使用自己的各项后备力量,一切做长期打算。 中央军委并限粟谭于7月10日前完成一切准备,待命西向参加淮南作战。根据这一指示精神,陈毅也以华东总局和新四军军部的名义于6月27日致电华中分局和华中野战军,命令华中野战军主力西进,集中于六合、天长间整训待命。 月华如水,周遭蛙鼓一片。夜已经很深了,粟裕仍在室外漫步。 正在海安视察战备情况的粟裕接到中央和军部的电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是一个党性很强的党员,对于中央的指示和上级的命令向来贯彻是很坚决的,但在共产党的高级将领中他又以富有独立思考精神而著名,在一些重大的战略决策上,他总是敢于提出自己的建议,供上级和统帅部参考。 毛泽东和党中央提出的外线出击的战略方针,粟裕感到非常高妙,认为这是习惯于常规思维的蒋介石及其一般谋士们所绝对意想不到的。但联系到苏中的实际,粟裕感到有一些情况不得不考虑: 第一,淮南地区人口仅130余万。抗战后期该区情况比较安定,转入战时状态需要一个过程。战争初期我华中野战军主力如在淮南作战,不仅粮草需由苏中供给,就连支前民工亦需由苏中补给。主力部队开到,加上民工、干部,每天需粮少说也得十万斤,两三个月的粮食将达到数百万斤,其他军需也相应繁重,如此,将给战争初期带来极大困难。 第二,苏中解放区就有被敌迅速占领的可能。苏中低富人稠,物产丰富,人口900万,占华中总人口的五分之二,沿江商业繁盛,税收占华中的一半,一旦沦入敌手,对我是极大损失,而对敌则极为有利。而目前苏中地近国民党统治中心柠沪,如不战而弃,政治影响也不好。 第三,淮南之敌有国民党第五军和整编第七十四师的一个旅。(战事一开,其在南京的另外两个旅也势必北渡淮南,加入战斗),这两支部队都被列入蒋军五大主力,加上淮南其他蒋军,兵力较强;相对而言,苏中之国民党军则兵力较弱。 基于一个共产党员对当的事业和战争胜利的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粟裕经过反复考虑,决定致电中央军委和华东军区,提出他对苏中战区作战方针的思考和对策。 于是,他回到室内,坐在桌子前,奋笔疾书起: 山野、军委、华东军区: (一)中央26日电及华东局27日电敬悉。中央作战方针完全正确。惟在三分区集中大兵力作战,粮食、民夫、和交通运输均极困难。如集中兵力过度,则所需粮、夫比超过当地负担,不仅影响当地,切且影响战斗更大。因此,特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将十五旅凋往淮南,连同淮南独立旅及十八团并路西部队共约8个团,如必要时可从九纵抽调3个团至淮南作战,共11个团。山东既有生力军至七分区,则九纵愈可以南下,苏中主力则以扬(州)、泰(州)为进攻目标,以钳制顽军西移。 2、如第一方案不成,则谢(十)纵队必须留苏中,协同七纵方能守住海安、东台、兴化、高邮之线,否则对华中影响甚大。俟苏中顽军西凋后,再适时抽调谢纵西区三分区作战。但目前我们主力都集中于苏中,民夫及作战用具都准备完毕,如不在苏中打仗即西移,不仅群众很难说服,即对部队亦难说明。因一、六师和七纵指战员大多是苏中人,有些家中已遭顽军摧残,为此我们是否在苏中先打一仗再西移。 (二)如立即执行第一方案,在7月10日以前无法完成新的进攻准备,最快需迟至7月20日到新二区集中完毕。 (三)我明晨召集各师、各首长传达中央方针,明年后由海安出发回海安面商。 上述意见,请军部即派专人送新安镇转呈军长(陈毅) 写完电报,由机要室发出,曙色已出现在东方的地平线了。 第二天,粟裕赶回了华中军区所在的地淮安。根据他的建议,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有进行了紧张的研究,大家一致感到粟裕的建议有道理。6月29日,粟裕和其他华中领导人又联名向中央军委、华东局发出了一份电报。电报中再次建议:“在第一阶段作战中,华中野战军第一师和第六师仍留苏中解决当面之敌,改善苏中形势与钳制敌人;在山东及太行两解放区部队完成第一阶段任务后,华中野战军第一、第六师再加入蚌埠、浦口作战,完成第二阶段任务。” 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次日复电华中:部队继续隐蔽于待机位置,听候安排。 形势在急遽的变化。7月初,中共中央从各个方面侦悉,胶济、徐州、豫北、豫东、苏北的国民党军队可能同时向解放区进攻,同时也充分考虑到粟裕等的建议,遂决定将原定计划作些调整。7月4日,中央致电刘伯承、邓小平、陈毅和华中分局,在分析了当前的形势之后,指出:“果如此,我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在政治上更为有利。” 在内线打几个胜仗的决策下来了,粟裕感到十分兴奋,但他也深深地意识到,中央军委同意对作战计划作出调整,目的是通过在苏中打几个胜仗,投石问路,对整个解放战争起到战略侦察的作用。兵书云,慎重初战。这副担子可不轻啊! 国民党进攻苏皖解放区的总兵力有50多万人,仅苏中一路的一线部队也有12万人,其企图是首先占领苏中南部地区,然后与淮南、徐州方向的进攻相配合进占两淮。汤恩伯已经攻占了白蒲,他的总指挥部就设在南通。而华中野战军在南线的部队仅3万人,其中有第一师(2个旅6个团)、第六师(2个旅6个团)和刚由地方武装上升不久的第七纵队(4个团)、第十纵队(3个团)共19个团。敌我兵力悬殊。 不过,蒋介石的军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骄狂。 粟裕想到三个月前的一件事情。 3月2日,军调处“三人小组”来到苏中检查停战协定的执行情况。陈毅、粟裕、谭震林等专程飞往徐州。在徐州,他们向周恩来汇报了情况,并向“三人小组”控告国民党军违反停战令,侵占解放区的罪刑。返回的那天,作为礼节,国民党军徐州绥靖公署的负责人到机场送行。当时,一批美制P-51型飞机正在频繁地起降,机场上不时响过一阵刺耳的呼啸声。其副参谋长站在粟裕的身边,故意趾高气扬地笑指天空说:“现代的空军,威力真是伟大啊!” 话里的潜台词是明显的:你们共产党没有飞机,只能望天兴叹。 “是啊,飞机好是好,”粟裕冷冷地笑说:“可惜它有个难以弥补的缺点,目前还不能下到地面抓俘虏。” …… 经过深思熟虑,粟裕选择将都至如埠一线,也就是苏中解放区的前部地区作为初战的作战地域。这似乎有悖于共产党军队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通常实行的诱敌深入传统战法。但粟裕认为诱敌深入并不是目的,而是歼灭敌人的一种手段。战争没有不变的法则,一切都应随具体的条件而变化,不应墨守成规。 为什么要选择苏中解放区的前部作战呢?很多年后,粟裕在其战争回忆录中概述了 其考虑的主要理由----- 首先,苏中解放区前部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同日、伪、顽长期争夺的主要地域,日军投降后,又遭到蒋军的不断进攻和蚕食。这一地区的广大群众经过长期战争环境的锻炼,具有顽强战斗的传统和丰富的作战经验。同时。该地区物产丰富,粮棉丰足,人力众多,水运便捷,支前工作也很健全。这些都是初期作战良好的战场条件。相反地,苏中纵深地区狭小,海安以北就是水网,海安东北人口较少,土地贫瘠,地形条件,支前力量,都不如前部地区。其次,华中主力部队第一、第六师在这一带打仗时间较长,对民情风俗、地形道路十分熟悉,第七纵队更是由这个地区的地方武装改组的,在这一地区打仗,如鱼得水。再者,从战役上来说,强和弱是辩正的,强敌而未展开,虽强犹弱。战争初期,我以大块解放区为依据,乘敌人正在实施战略展开之际,在前部地区予以打击,可以打乱敌其部署,暴露其弱点。何况战争初期,敌人恃强,以大军向我进攻,以为我必不敢接其锋。我军恰恰在此时次地主动向其反击。必可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总之,在苏中解放区前部地区作战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只要运筹得当,完全可以首战告捷,打掉敌人的嚣张气焰。 二 初夏的清晨。古老的苏中小城------如埠显得十分宁静,一层薄薄的朝雾还没有完全散去,街头不时传来菜贩们带有浓重乡音的叫卖声。这是华中野战军一师的驻地,早操已经结束,副师长陶勇正在洗脸,值班参谋急匆匆送来了野司的紧急通知,要他和陶副政委王集成立即到海安去开会。 “一定是要打仗了!”二人不约而同地猜测说。 是的,指战员早就准备这天了!10多天以前,国民党发出了向解放区全面进攻的信号。苏中解放区与国民党反动政府的京沪腹心地区隔江想望,自然首当其冲。此时。国民党“京沪绥靖司令”汤恩伯正从江南向南通、泰州、扬州等地不断增运兵力。昨天野司的敌情通报还说:“汤恩伯在7月6日14时下了一道”零字第262号“作战命令,要”战区各部集结部队,即行出击……“ 他们立即跨马来到海安镇。一路上,河网交织的水面上仍是樯桅林立,宽阔的大路上依然轮毂相接,但来到镇边,只见墙壁上新刷的标语格外醒目:“军民团结,提高警惕,粉碎发动派的进攻!“街头荡漾着直属队此起彼伏的歌声。 陶勇一迈进司令部就急切地向侦察科长询问情况。侦察科长把他领到新标好的军用地图前。只见长江两岸的地图上,布满了蓝色的圆圈、曲线和箭头。在苏中地区的国民党军,整四十九师自南通伸向北,整八十三师自泰州伸向东,整二十五师自扬州伸向北,津浦线的国民党军第七军等15个旅伸向睢宁、泗县、盱眙、来安;整六十五师、二十一师等七旅之众正麇集,作为二梯队北渡后跟进。形势十分清楚,国民党军已经布置就绪,大军云集,个个箭头指向两淮。 来到会议室,只见六师副师长王必成、副政委江渭清,七纵司令员管文蔚、政委吉洛(姬鹏飞),十纵司令员谢祥军、政委刘培善比他们到得还早,大家热情地打着招呼,互相开着玩笑,人人都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兴奋。 会议开始后,粟裕司令员首先传达了党中央的 指示。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特别强调了“避免勉强的、无把握的作战”,“力戒急噪,避免浪战”,必须作好充分的战役准备,力戒仓促投入战斗“等原则。 谈到作战方针和任务粟裕说:“在我们面前有一连串的问题,敢不敢打,怎么打,战役指导上要求我们有哪些改变,这些,我们都要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在实践中逐渐取得经验,切实加以解决。现在,敌人是三路而来,拉开架势要和我们拼消耗。我们恕不奉陪,专打它一路。问题是打两翼还是打中间?两翼嘛,是泰州和南通,坚固筑城对我军不利。中路敌人虽占领泰兴、宣家堡半年有余,但这一带群众条件好,对我军是有利的。同志们,这是初战,必须打好。”经过发扬军事民主,具体作战部署确定了下来:一、六师个6个团担任歼灭中路第十九旅的2个团,七纵3个团在北侧监视西路之敌,十纵3个团在邵伯牵制敌二十五师。最后粟裕讲到:“敌人12万人马进攻我们3万多日,是四打一:我们这么一来,还了它一个六打一!” 在国民党军第一绥靖区司令部里,汤恩伯也在与他的幕僚们分析共军的企图,研究作战的部署。 在“接收”中作为智囊留下来的日军高级顾问作出一副十分殷勤的姿态,他提醒汤恩伯:“种种情况表明,粟裕可能要奔袭宣泰……” “根据是什么?” “是多年来我们与共军作战的经验告诉我的。” “不大可能吧,我看你们皇军是被新四军打怕了!”汤恩伯揶揄到,“豆腐嘴要啃铁月饼,那倒好办了。我八十四师是远征缅甸的劲旅,百战百胜的铁军``````先打弱敌,是共军的惯技。种种迹象表明,粟裕部正准备攻我泰州城。宣泰方向似乎无虞,现在关键是支援二十五师。” 日军顾问不再说话了,他耸动了一下鼻翼,那神态分明有几分嘲讽。 国民党整编第八十三师,原番号为“第一百军”,美式甲级装备,美国考官训练,远征緬甸,曾以一比一的兵力打败过日军主力,是蒋军嫡系部队,有铁军之称。蒋介石新式整军之后,改为第八十三整编师。所以,它的骄狂更胜过刚愎自用的汤恩伯。7月13日,当华中野战军已长途奔袭,出其不意包围了宣家堡时,该师师长还吹嘘说:“如果共军能打下宣家堡,那么我就可以倒背着枪,一弹不发地进南京城了。” 宣家堡有个小镇,位于泰兴城北9公里处的公路线上,三面环水,四周有土圩子,由国民党军八十三师十九旅五十六团和旅属山炮营驻守。担任攻击该镇任务的为新四军一师。副师长陶勇、副政委王集成(师长、政委为粟裕兼任)率领3个团如下山猛虎直逼出击地,并令三旅八团于13日黄昏打响战斗。 第二次进攻未奏效。陶勇赶至八团阵地时,正碰上该团组织第二次进攻。国民党军仿佛是在有意炫耀自己的美式装备,什么火器都用上了。从工事的枪眼里发射出的火力,又密又急,一刻不停地向外倾泻;各种火炮轰鸣震耳欲聋,在前沿阵地织成一道火网。八团进攻再次受阻。 陶勇正在寻思解决办法,突然,有个绰号叫“小钢炮”的连长,光着膀子,抹了一把脸上的烟尘,提着驳壳枪,跳到他面前嚷道:“副师长,你下命令吧,我带队出击,拼了命也要消灭这帮王八羔子!” 看来,八团两次进攻受阻,不少干部战士都发急了。陶勇深知,要是让部队以这种情绪死打硬拼,非但不能克敌制胜,而且要增大伤亡。他顾不得解释,只说了声:“不准蛮干!”就匆匆走进八团指挥所。一进去,正好接到一旅三团进攻许家堡得手、歼敌1个营的捷报。这个团的经验像面镜子,照出了进攻宣家堡受挫的原因。 三团是集中三比一的优势,取得胜利;而得了胜利;而八团与敌兵对比则为一比一,焉有不受阻之理?看来还是没有贯彻集中优势兵力的原则啊!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陶勇立即命令八团:“停止进攻,调整部署集中兵力,明晚再干!” 第二天,师部提出了“大家充分准备好,今晚拿下宣家堡”的口号,并对进攻部署做了调整:八团仍从东面攻击,九团一营攻击南面,七团在西北面担任主攻。当日暮色刚降临,即发起战斗。敌人仍在镇东扭住八团。七团乘敌疏于防范,从西北角越过河沟,剪开铁丝网,冲了进去,守敌见势慌了手脚,被迫从东面调兵堵截。八团乘机强攻,突破敌人前沿防线,火速向街内发展;七团拿下河边的大碉堡,也随即突至镇内。进入宣家堡2个多团的干部战士个个像下山猛虎,东突西击,见敌就刺,所向披靡,杀得敌人人仰马翻,鬼哭狼嚎。 至15日拂晓,宣家堡的枪声渐趋寥落,守敌被全部歼灭。 第六师担负首战攻克泰兴的任务。 会议结束后,王必成和江渭清在返回的路上,就作了简要的分工,王必成负责指挥作战,江渭成负责政治动员和后勤保障。王必成回到部队,顾不上休息,就把第十六旅、第十八旅的干部召集起来,传达作战任务,然后将他们带到实地进行侦察,了解泰兴的敌情和地形。 泰兴是长江沿岸的一个县城,位于华中解放区的南端,有7米高的城墙,外有30米宽的护城河,工事比较坚固。这里有公路可通靖江、扬州、泰州等地,是国民党向解放区进攻的出发地域之一。日寇投降后,泰兴曾被新四军苏中独立旅(即第十八旅的前身)解放。1946年初,国民党军整编第八十三师根据蒋介石“星夜前进,抢占战略要点”的密令,侵占该城。现在驻扎在该城的为国民党军整编第八十三师第十九旅第五十七团,另配属了一个山炮连。 侦察完地形回到驻地,王必成向各旅布置了作战任务,具体部署为:第十六旅第四十八团主攻南门,另2个团在泰兴东南的张家桥 、大生桥地区,阻击可能由靖江、天星桥来援之敌;第十八旅第五十二团突击小西门,一部在大西门助攻;第五十三团突击北门,一部由东门佯攻;第五十四团位于七星庙阻击可能由口岸东援之敌。 任务布置完毕,王必成严肃地说:“同志们,这是苏中初战,我们只能打好,不能失败。赢得初战,对夺取第二仗、第三仗及全部战役的胜利意义很大。我们师是一支久经战斗锻炼的部队,在抗战中立了功,但我们不能躺在过去的功过簿上,我们要在解放战争中打出新的威风!” 7月13日拂晓,王必成率全师向泰兴开进。经过50多公里急行军,黄昏时抵达泰兴城下。当日21时,随着三发红色的信号弹腾空而起,顿时枪炮齐鸣,进攻泰兴的战斗开始了。第六师的突然攻击,使守敌惊惶失措。战至14日晨,六师扫清了外围,逼近城垣。城内的国民党军依托城墙进行顽抗,大炮、机枪从城头上向第六师猛烈地轰击、扫射。 担任攻城任务的部队开始进行攻城准备。王必成命令第四十八团派人化装进城侦察,摸清了南门外国民党军的工事构筑、火力配置和兵力部署,把主攻点选在敌辎重连防御地段上。 王必成下达了14日18时开始攻城的命令。 薄暮时分,泰兴城显得异常平静。17时30分,王必成指挥炮兵突然发起攻击,一排排炮弹倾泻到国民党军的阵地上。此时,国民党军用机枪火力疯狂射击,以阻止六师炮兵前进。两名炮手中弹牺牲,大家高喊着“坚决消灭敌人,为牺牲的战友复仇”的口号,以更猛烈的火力摧毁了敌人的桥头堡。然后便集中火力炮击城墙,轰开一个缺口,为步兵前进打开了通路。18时,第四十入团在炮火的掩护下发起攻击。第一连以勇猛迅速的动作强渡护城河,仅20分钟就打开并占领了突破口。第一机枪连班长、华东一级战斗英雄胡宗林带病参战,用重机枪掩护步兵冲击,并随突击班登上城垣,击退反击之敌,掩护连营向敌纵深发展。该团第一、二营几乎同时突破城墙,迅速向敌纵深穿插。王必成命二梯队营由突破口进城,向东门攻击前进,以割裂敌人。 夜幕降临后,泰兴城的枪炮声更猛烈了。第十六旅第四十八团进展顺利,但第十八旅进攻受挫,被阻在护城河外。王必成见状,立即组织攻城。此时,在第五十二团代理参谋长的师作战科长于大毛和政委郝光,立即召开营连干部会,总结两次攻城失利的教训,确定了“火力掩护、爆炸城墙、架梯登城”的攻城方案,并组织了突击队。经紧张准备,再次发动攻击,首先用迫击炮送炸药包轰击城墙城楼,只见城墙上火光闪闪,弹片飞扬,炸得敌人嗷嗷直叫。城垣终于被炸开5米宽的缺口,于大毛命令主攻营的突击队开始登城。突击队在“豹子头”徐长元队长带领下,个个临危不惧,人人顽强奋战,争先恐后奋力攀登。忽然,城垛子上响起了阵清脆的机枪声,只见“豹子头”徐长元端起机枪一阵扫射,打退了敌人的反扑。接着,全团如猛虎下山般冲入城内。与此同时,第五十三团也乘机突破北门,并立即向纵深发展。战至午夜,第十八旅全部占领东西大街及以北地区。15日凌晨4时,第十六旅第四十七团入城参战。战至15日下午,泰兴之敌一个团基本被歼,只剩下团部一二百残敌退守庆云寺负隅顽抗。 “报告副师长,”王必成正在组织围歼残敌,一个参谋跑来说,“华野司令部来电话,说敌人判明我主力在宣家堡、泰兴作战,企图派兵乘隙进攻如皋、海安,与我军决战,并组织兵力增援宣、泰。粟司令命令我师留一部进攻泰兴,吸引敌人,主力向如皋开进,捕捉战机歼敌。” “嗨!”王必成愤愤的把手中的帽子一甩,说:“便宜了这帮小子!” 这就是苏中战役的首战。 此战全歼了八十三师2个团和1个山炮营,计3000余人,缴获山炮10余门,轻重机枪200多挺。捷报传到延安,毛泽东高兴得夜不能寐,他对周恩来说:“粟裕第一仗不敢于在太岁头上动土,灭了蒋介石铁军的威风,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胜利呀!”正因为胜利如此令人感,他才惟恐情况不确实,叫周恩来进一步致电粟裕,询问打的是否是整编八十三师?消灭该师多少?尚存多少?粟裕立即组织机关参谋人员再次核实战况,确认情况无误。毛泽东当即高兴地回电,表扬他们“打得好”,并要求他们“泰兴战斗结束后,立即整理部队,准备再打四五个大仗。” 三 几乎是在宣、泰战斗的同时,国民党第一绥靖区司令官“换马”。原来,陈诚登上参谋总长的宝座以后,即着手建立自己的班底,进行人事调整,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调第一绥靖区司令官汤恩为南京卫戍区司令,遗职由原第二十三集团军总司令李默庵接替。 李默庵,字霖生,湖南长沙县人,此人在黄埔时期,曾秘密加入共产党,“中山舰事件”后退党,追随蒋介石。在国民党军中有“文有贺衷寒,武有胡宗南,又文又武李默庵”的说法。李默庵将接替汤恩伯的官职看做上司对自己的赏识与重用,因而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宣、泰战斗重创了蒋介石的“铁军”,但他却认为这是汤恩伯无能,“中了奸计”所致,小败无碍大局。而且他估计华中共军在宣家堡、泰兴之战中一定伤亡惨重,不然为什么泰兴仅仅剩下一小块地方,仍久攻不下、李默庵自恃兵力雄厚,想了两步妙着:其一急调江南沿岸的整编六十五师,火速北渡长江会同靖江的第九十九旅增援泰兴,务必拖住粟裕主力。其二,命令第四十九师星夜疾进,乘粟裕主力在泰兴之际,拿下如皋城。这两步得手后,四十九师从如皋,六十五师从黄桥、泰兴、二十五师从泰州,三面夹击苏中重镇海安。如此,李默庵认为,如此这般,苏北战场便一举可定了。 此时,粟裕是怎样想的呢?像往常一样,他站在军用地图前久久地沉思,他有脑海里构想了多种歼敌方案,经过分析比较,最后集中在两个方案上:一是打前来增援宣、泰的六十五师和九十九旅。其优点是就近转用兵力,准备时间充裕,敌人匆匆赶来,我方以逸待劳。缺点是来援之敌一般警觉性高,往往一触即退,很难合围歼灭。李默庵用兵较汤恩伯多疑谨慎,如果形成对峙,很可能给敌四十九师以可乘之机,使敌得以乘机攻占如皋城。第二个方案是迅速转移兵力,主力作远距离调动,直插进攻如皋的四十九师侧后而攻之。这样做的缺点是,部队经过2昼夜激战后,还要强行军60公时,有的远达80公里,势将减弱战斗力。但优点是明显的,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此时,敌以为我主力还在泰兴激战,做梦也不会想到我军主力会长途奔袭,飞兵直插其侧后。 粟裕决定采取第二方案,因为耐打、耐饿、耐跑,不怕疲劳,善于连续作战正是华中野战军的光荣传统和优势所在。 7月15日夜,粟裕命令主力一师全部、六师大部立即东移,并用汽艇急运七纵1个团先期赶回如皋,协同第一军分区部队扼守该城,同时命令围攻泰兴残敌的六师部分部队,适当加强火力,以给国民党造成共军“主力”仍在泰兴地区的假象。 一师主力各部队刚吃罢晚饭,立即出发。为了争取时间,陶勇副师长、王集成副政委将各旅、团的军政主官找来,边走边谈,在马背上开了个作战会议,使与会者都明确野司的作战意图和自己担负的任务。从师到旅,从团到营,从干部到战士,都怀着告捷后的喜悦和再战获取更大胜利的企盼,发扬“打得、跑得、饿得”的战斗传统,加快了东进的步伐。国民党军为了侦察共军的行动,派飞机到处寻找共军的行踪。当敌机在空中盘旋时,部队就躲进公路两旁的高粱地里顺便休息一下,有的人风趣地编了一首顺口溜:“高粱秆子长又秅,纵横百里青纱帐,敌人飞机头上转,我们歇脚乘乘凉。” 18日拂晓,一旅三团插到了(南)通知(皋)公路上的三里楼,切断敌四十九师的退路。恰在此时,公路上尘烟滚滚,敌山炮营向如皋方向前进。因来得匆匆,该敌毫无,几乎未经战斗,即被一旅二团连人带枪全部俘获。稍后,一团也完成对丁稔包围。 对华中部队的奇兵天降,国民党军第四十九师师长王铁汉竟一无所知,还在做着“乘虚而入”、“三日拿下如皋”的美梦,他命令“多派小部队,尽可能向如皋城挺进而占领之”。是日,一师一部向如皋东南的鬼头街发起攻击,很快歼灭了该地之敌。事有凑巧,战斗中缴获了一部敌人的报话机。这部报话机很快就派上用声,部队首长命通信兵打开报话机,波长刚对上,就听见王铁汉在呼唤。这真是捡来的方便。于是,王铁汉调东边的部队,一师就打东边;王铁汉调西边的部队,一师就打西边,打得国民党军狼奔豕突,哭爹喊娘。19日,一师主力在七纵一部配合下,直捣敌四十九师师部驻地田肚里,当晚全歼该师师部及二十六旅,王铁汉幸免被俘,率少数官兵逃至宋家桥。 六师接到华中野战军命令后,副师长王必成、副政委江渭清随即召集各旅、团领导,当面向他们下达战斗任务,部队随即上路东进。在行军路上,各旅团边行军、边布置作战任务,边宣传鼓动。沿途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积极支前,送来许多慰问品,鼓励子弟兵多打胜仗,保卫解放区。指战员在人民群众热情拥军的激励下,发扬吃大苦、耐大劳和连续作战的顽强精神,快速前进,于18日拂晓抵达预定作战地区,将国民党军第七十九旅包围在杨花桥、宋家桥地区。当晚,六师五十四团攻击杨花桥未能奏效。19日晚,增调五十二、五十三团参战,仍无结果。在一取胜鬼头街、田肚里之敌以后,华中野战军于20日晚调一师1个团配合六师十八旅强攻杨花桥、宋家桥,激战一夜,歼敌七十九旅大部。随后,国民党援兵赶至,六师奉命停止攻击,撤出战斗。 在六师十八旅向杨花桥、宋家桥发起攻击的同时,担负阻援任务的十六旅四十七、四十八团则灵活机动打击敌人。四十七团在黄桥及其以东一线阻击敌第六十五师及第九十九旅,以保障主力围歼第四十九师。在运动防御中,以两营出击陈桥,全歼敌七十九旅1个营,自己无一伤亡,创造了奇迹。后来,2个团于马家庄、严家巷携手防御,多次击退敌人的进攻,守住了阵地。 如南战斗,共歼国民党四十九师1个半旅,连同阻击部队消灭之敌共歼敌1万余人,其中俘虏6000余人,达到预期的作战目的。由于部队连续行军作战十余日,官兵相当疲劳,加之东援之敌靠近,为保持主动,华中野战军决定结束如南战斗。 四 宣泰、如南两战,国民党以被歼2个半旅、损失13万多人的沉重代价,换得了如皋一座空城。国民党军队参谋总长陈诚急得亲抵南通撑腰打气,调兵遣将。在他的督促下,李默庵调整了作战部署,以整编第六十五师一六○旅、一八七旅,整编第四十九师一○五旅和整编第二十一师新七旅由如皋北进;以整编第八十三六十三旅、整编第二十五师一四八旅,自姜堰、白米一线向东出动,两路合击海安。为防止共军的分割围歼,国民党军6个旅的兵力几乎完全靠拢并进,整个正面战场宽不足15公里。 海安,是苏中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南)通(赣)榆公路、(南)通扬(州)公路和贯穿苏中南北的串场河、沟通东西的新通扬运河交汇于此,乃苏中锁钥。国民党军一旦占领海安,从泰州经姜堰、海安、李堡直达海边的封锁线即可形成,苏中南部占领区即可巩固,长江下游通道也可以确保。而华中解放军巩固海安则可控制富饶的江海一角,打破敌军对苏中地区的封锁,制约国民党对苏北特别是苏中的攻势。 海安是守是弃?事关大局,华中野战军的决策者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粟裕想:中央要我们不轻易放弃要地,更要求我们保存有生力量,掌握战争主动权。现在敌人以7个旅的优势兵力,集中在狭小的正面,向海安城进攻。如果华中野战军固守海安,倾力与敌决战,正中敌人的下怀。国民党军的强大的第二梯队,若与之决战,我胜敌败,敌可继续增兵,保持进攻势头;我败敌胜,我将陷入被动局面,影响下一步的作战行动。如果华中野战军以一部实施运动防御,杀伤和消耗敌人,赢得时间,保证主力部队休整,尔后撤出海安,给敌造成我军被迫放弃战略要地的错觉,纵敌骄狂,再捕捉有利战机,歼灭敌人,则更为有利。 粟裕与参谋长刘先胜和政治部主任钟期光达成共识后,冒着酷暑,领着贴身随从,亲自驾驶着摩托车,夜以继日行了300公里,赶至淮安与政委谭震林商量,并请示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分局召开了常委会,讨论这个问题,一致同意粟裕的分析和建议,并报告了中央、华东局的新四军军部。 7月30日,中央军委复电:“在我军主力未获充分休息恢复疲劳以前,不可举行勉强的无把握的作战”,“总以打胜仗为原则,敌以10万大军向我进攻,我损失若干地方是不可免的,你们应有应付恶劣环境的精神与组织准备。” 军委的指示,使华中野战军和各纵、各师领导进一步明确了中央的战略方针和作战思想,更加坚定了“以一部在海安实施运动防御”的决心。 运动防御的任务落在了第七纵队肩上。该纵刚由地方部队上升为野战军,只有3个团,而进攻之敌是7个旅。司令员管文蔚和政委吉洛(姬鹏飞)受领任务后,认为兵力悬殊,关键靠巧打。他们向各团主官讲清“不争地盘,只求歼敌”的作战思想,然后对兵力作了周密部署:以五十五团并指挥六十一团二营守备海安以南的外围地区;以五十九团阻击由姜蝘、白米东犯之敌;以五十七团守备海安城。 部队马上进行了充分地政治动员和物资、器材准备,抓紧时间抢修了工事。与此同时,军分区地方武装的民兵也积极行动起来,破坏敌人的交通。 30日上午,国民党在飞机、大炮的交替掩护下,全线向海安推进。10时许,在花园桥、袁家桥与七纵警戒部队接触。第五十五团三营2个连与敌激战3个多小时,傍晚主动转移至周家庄一带。这时,一营、二营也开始正面接敌。 当天晚上,乘着夜色笼罩,第五十五团三营政治教导员赵伯英亲率小分队插入敌纵深结合部,突然向四面开火,国民党军两支部队不明情况,惊恐万状,互相火并起来。而小分队则安然返回了原防地。 次日战况更烈。国民党各路部队再次发起猛攻,并频繁出动飞机、大炮狂轰滥炸,七纵指战员顽强抗击,使敌人始终未能突破前沿阵地。当晚,管文蔚等人认为杀作、消耗敌人有生力量,迟滞其攻势的目的已经基本达到,而且前沿工事也多被敌人摧毁,遂决定全部转入二线防御阵地。 8月1日拂晓,七纵第五十五团刚刚进入张家庄、蔡子湾桥、陈家庄、王家庄一带的二线阵地,敌即跟踪而来,双方展开激战。但敌人慑于前一天的惨重失败,虽连续轮番冲杀进攻,却不敢冒进。是夜12时,七纵再后退守三线阵地,西线的第五十九团也于下午6时放弃二线曲塘阵地,退守黄自粮、胡家集等三线阵地。 8月2日,西线国民党军2个旅继续向第五十九团守备的黄自粮阵地进攻,下午该团从黄自粮、胡家集转移至海安以西的三里庙一线。正面第五十五团撤到三线阵地后,敌又跟踪追来,迫近前沿。第五十五团三营全力抗击,方才稳住阵地。东线第五十五团一营在张家庄一带与敌激战1个多小时后主动撤离。黄昏以后,七纵全部退守城区。 此时,粟裕认为,骄敌的火候业已成熟,令七纵马上撤出海安,以进一步造成“共军被迫放弃战略要地”的假象。 海安防御战,第七纵队用2个团又2个营约3000人的兵力,连续作战4天,英勇地抗击了蒋军具有优势装备的7个旅约5万余人的进攻,杀伤敌人3000余人,而自己仅伤亡200余人。 五 华中野战军撤出海安后,国民党军第六十五师、第一○五旅、新七旅争先恐后涌进海安,在大肆抢掠的同时纷纷争功报捷,一级比一级夸大战果,到了李默庵那里,粟裕部主力的伤亡数字竟达30000人。李默庵新官上任,也乐得睁一眼闭一眼,一面向南京报告,一面吹吹打打,宣告“苏北共军大势已去”。 陈诚、李默庵认为,占领了海安,便达到了作战的一期目标,因而调整部署,把原来驻如皋的陆空联络组撤回常州,守备部队准备分散“清剿”其后方“残匪”。 粟裕估计国民党军必将分兵东进,占领李堡、角斜,完成其东西封锁线,然后再北攻东台,于是便把主力集结在海安东北休整待命。这样,无论敌向东,还是向西北,都可以随时出击,可谓左右逢源,以逸待劳。 与此同时,粟裕命令,各部队务必加强情报侦察工作,掌握敌人动向;同时发动群众 与民兵,严密封锁消息。粟裕的3万多人的主力,距海安仅仅20里,天天出操训练,开会唱歌,国民党军竟毫无知觉。相反,解放军的侦察员甚至化装成民夫给敌人送柴草、粮食、副食品,进出敌人营房。有的干脆当了国民党军的临时伙夫,对敌人情况了如指掌。 8月6日,蒋军六十五师及一○五旅果然由海安东进,连占西场、丁家所,并继续东犯。而稳坐钓鱼台的粟、谭、刘、钟此时正在品酒小酌,得此消息后,粟裕高利地站起来说:“果然不出我所料,歼敌的良机到了,来,让我们为李默庵的听候调动而干一杯!” 次日,中凤军委来电复示:“歼敌良机已至,甚好甚慰”。毛泽东恐粟裕兵力不够,电示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军区:“预备队或钳制部队如有可调者,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尽可能满足粟之要求,集中最大兵力于主要方向。” 华中军区根据这一指示精神并报告新四军军部之后,将战斗力较强的淮南第五旅和华中军区特务团调往苏中前线。这就为在苏中方向捕捉战机再打几个胜仗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国民党军队于8月7日占领李堡,8日占领角斜。李默庵还决定调其整编六十五师于9日以经海安去泰州、黄桥,接替第二十五师和九十九旅防务,10日又命令新七旅从海安东行接管一○五旅在李堡一线的防务。这样就在西起扬州、东到海安的150公里的地段上摆起了一个一字长蛇阵。 粟裕当机立断,决心集中兵力,首先寻歼李堡之敌于运动中。他以第一师攻歼李堡、角斜之敌第一○五旅主力,以第六师的第十六旅攻歼丁家所之敌一○五旅一部,以七纵和第十八旅合击贯家巷和西场地区,并负责阻歼由海安东援的新七旅。另外两支主力淮南第五旅和军区特务团部署在贯家巷北面,作为预备队。 此时,经过半个月休整的华中野战军一、六师的官兵已消除了疲劳,恢复了体力,养足了精神,早就手痒痒了,人人都想再打一个大胜仗。 战斗于8月10日20时发起,第一师乘敌人混乱之机,猛扑李堡。此时,敌新七旅副旅长田从云正率十九团刚赶至李堡接防,而一○五旅旅长刘玉山不待田从云赶到即开始撤防。敌兵力虽多,但建制混杂,工事也未筑好。一师一阵猛攻,敌军顿时乱成了一窝蜂。最有趣的是,由于华中野战军攻势猝不及防,攻势凌厉,交防之敌的电台、电话等器材,已经拆除或正在装车,而接防之敌的电台、电话又刚刚开箱,不未装好开通,双方都无法向海安告急,互相埋怨,几乎火并起来。 次日凌晨,一师三旅八、九团先后攻入镇内,与敌展开巷战。国民党十九团在与一师白刃肉搏中大部被歼。歼敌逃往杨家庄,与三一四团会合。一师一旅在三旅配合下,于11日14时攻克杨家庄,守敌除一○五旅旅长刘玉山率少数逃跑,余皆被歼。 新七旅的先头部队已在李堡就被歼了,但驻扎在海安的旅部尚未接到告急电报。旅长黄伯光仍于11日按计划率旅部和1个团由海安迤逦东行,去加强李堡的“防务”。华中野战军六师和七纵队的2个团,早已在其必经之地陆家尖设下了既深又大的口袋,正等着他们云钻。中午,国民党军进入伏击圈,十八旅等部迅速发起总攻,经半小时激战,即将该路之敌大部歼灭。歼敌渡河南逃,被华野六师十六旅截歼。黄伯光仅领着300余人向西南柴湾方向侥幸逃窜。 国民党军在李堡失败得这么惨,第一绥靖区司令官李默庵不禁出了一头冷汗,他感到了自己的厄运。为了开脱罪责,掩盖自己的无能,他将新编七旅十九团团长介景和作为替罪羊,以“警戒搜索疏忽,导致部队吃亏”为由,撤职查办。 此次战斗,前后不到20个小时,华中部队干净利落地歼敌一个半旅共9000余人,其中俘敌一○五旅少将副旅长金亚安、新七旅少将副旅长田从云以下5100余人,赢得苏中战役第四战胜利。 国民党军在三战皆败之后,为何仍然骄纵轻敌,往共产党的口袋里钻?这里,不妨抄录一段当年一师副师长陶勇的回忆录—— 战斗结束以后,在俘虏中查出了敌旅长田从云。我说:“物以稀为贵,找来谈谈。” 这位少将,头发花白,一口云南腔,喏喏嗫嗫,有些拘束。吃过饭以后,话才慢慢多起来。 “你们怎么一下子把兵力拉得这么散?”我问。 “海安条得正热闹,贵军一下子不见,谁知你们到哪里去了?各部向上报,消灭贵军多少多少,算起来总有两三万。上面说:苏北共军已经一败涂地,主力第一师、第六师下海北逃,忙着要我们占地方,说是‘巩固收复区’。地方这么大,兵就这么多,一撒开可不就散了!” “我们这次过来难道你们一点也没有察觉?” “情报失灵嘛。我们一过来,老百姓躲得老远,耳不聪,目不明……”他叹了口气,又说,“老百姓躲开倒也罢了,遍地是民兵,分不清哪个是兵,哪个是民,到处打冷枪,到处将我谍报人员、坐探捉得一干二净。去一个被捉一个,去两个被捉一双,唉,成了睁眼瞎子,焉能不打败仗!” 我笑了笑,又问:“你们占李堡也有几天了,怎么这样乱?” “唉,国军嘛!”这位将军颇有感慨地说,“还不是杂牌军打头阵。广东军第六十五师打过李堡走了,交给东北军第四十九师,接着我们新七旅划给第四十九师指挥,就赶快把自己的第一○五旅往海安抽,叫我们四川军在外面挡头阵。调来调去,乱七八糟。” 六 苏中战斗正酣,而在西线的蒋介石也以重兵向淮南解放区发起进攻。淮南解放区兵力薄弱,有的地方已被敌人突破,陈毅从外线出击的方针考虑,认为淮南在全局上比苏中更为重要,为保住淮南,他向中央建议:粟裕带领部队迅速西调,切断津浦、陇海线,并相机夺取徐州。 中央军委随后给粟裕发电:“对苏中目前即取防御方针,由你率与陈军长会合,集中力量打开淮北局面;或出淮南,切断蚌浦线,直接配合陈宋、刘邓之作战,这是一个方案。”“八月内在苏中再打一仗,然后西移,这是又一方案。” 显然,毛泽东是以上述两个方案征求粟裕的意见。 究竟是率部外线出击还是继续在内线歼敌?粟裕再度陷入思考之中。他认为,战争初期,各主要作战方向应充分利用内线歼敌有利条件,哪里好消灭敌人就在哪里打仗。各战区之间要有战略性的配合,不宜过早做战役性的配合;如果急于做战役性的配合,我军兵力做更大的集中,敌人的兵力也将随之做更大的集中,对各个歼敌不利;在兵力对比敌优我劣的情况下,过早地进行大会战,是难以有胜利把握的。在战争初期,解放军兵力应该随着敌我力量的消长、战役指挥艺术的提高和战线向解放区纵深发展而逐步集中,由一次歼敌2个旅,逐步集中兵力发展到一次歼敌几个旅更为有利。 从具体情况看,粟裕觉得在苏中打歼灭战的条件也较淮南更为有利。苏中国民党已遭受我几次打击,与淮南之敌比较是弱军,有利于我继续捕捉歼敌战机,而淮南解放区地狭人少,不利于大兵团作战。从苏中赴淮南,一路上要冲破敌人数道封锁线,势必损兵折将。敌人已在淮南集结重兵,与其作战,一时难以取胜,而我军主力一旦被拖在淮南,苏中解放区也将沦入敌手。 反复考虑过后,粟裕致电中央军委和陈毅,要求缓出淮南,继续在苏中地区求歼国民党军有生力量。 中央军委和陈毅接受了粟裕的建议。 李堡战斗打破了国民党迅速解决苏中问题的美梦。经过宣泰、如南、海安、李堡连续4次战斗的打击,国民党军已被歼灭3万余人,在苏中的机动兵已经不多,李默庵被迫重新调整部署,重点扼守海安至南通间公路干线,加强海安、泰州之线以南的“清剿”,以求确保其它占领区。同时,积极准备以整编第二十五师由扬州、仙女庙地区乘虚北犯邵伯、高邮、配合淮南、淮北的国民党军进逼淮阴、淮安。 此时,华中野战军主力已集结于一仓河、三仓河一带休整一周,补充兵员,深入进行了思想政治工作,华中军区增调来的生力军第五旅和军区特务团也已到达,部队实力有很大加强,求战心切。 8月13日,中央军委致电粟裕、谭震林:“苏中各分散之敌利于我各个击破,望再布置几次作战,即如交通总队,凡能歼灭者一概歼灭之。你们如能彻底粉碎苏中蒋军之进攻,对全局将有极大影响。” 遵照中央军委指示,针对南通、如皋一线国民党兵力比较薄弱,调来的整编第二十一师系川军,战斗力不强,交警部队虽全部配备美械自动火器,但重装备少,缺乏正规作战经验等情况,粟裕、谭震林决心从此打开缺口,进至敌纵深去打,并于8月19日向中共中央及山东军区报告:为争取蒋介石于25日召开庐山会议前,给国民党军以严重打击,“决心以一、六师及淮南军区第五旅南下,攻占白蒲、丁堰、南通、海门一线,以便顽敌南援时,求得歼灭一个旅至两个旅。” 8月20日,毛泽东亲拟电报指示:“同意你们南下作战,但不必强攻城市”,“在攻占(南)通知(皋)线后,敌人也有固守原地不敢南下的可能。在敌人不敢增援的情况下,可以西进如(皋)黄(桥)公路,相机进占黄桥,来调动或逼退海安之敌,在运动中歼灭之。” 据此,华中野战军改变了原拟攻占南通的计划,以黄桥为进攻方向,从丁堰,林梓打开缺口,如敌调兵回援,则于运动中歼灭之。 华野四战四捷的庆功大会后,是扬州京剧团的慰问演出。剧团领导请粟裕司令员、谭震林政委点戏,粟裕说:“那我就给大家点一出《芭蕉扇》吧!” 谭震林马上表示赞同:“司令员点得好,《芭蕉扇》好!” 散戏以后,团以上干部被留下来开会。 “刚才大家看了京剧《芭蕉扇》有什么感想呀?我看演员演得精彩,故事也好。我最欣赏的是孙悟空的钻肚子战术,铁扇公主不愿交出宝扇,孙悟空就略施小计,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闹得天翻地覆,使铁扇公主不得不认输,乘乘地交出了宝扇 。”粟裕喝了一口茶,看了看大家的反应后,又接着说,“是不是我们可以学一学孙悟空的战术,钻到交警总队的肚子里去来他个腹心开花呢?” 许多同志这才悟出司令员点这出戏的深意。粟裕话音刚落,会场里立即活跃起来,真可谓人人激奋,议论纷纷,跃跃欲试。谭震林挥了挥手,大声说:“同志们静一静,粟司令话还未讲完呢。”会场立即静了下来,人们的目光注视着粟裕。 “当然,我们比孙悟空困难得我我 们,首先,我们没有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法术;第二,我们不是一个孙悟空,是三万多个孙悟空同时行动;第三,交警总队是国民党特务头子戴笠亲手培训起来的特务武装,是一伙顽固的反动派,不可能肚子一痛就投降,只怕是痛死了也不肯放下武器……” “粟司令,你的意思是不从正面进攻,而是用小部队,偷袭丁堰、林梓,打开2个缺口,把3万多人马拉进去,再从里往外打?”陶勇急不可待地插话。 “对,但也不完全对。我们不是用小部队打开缺口,而是要神不知、鬼不觉地把3万人马全部悄悄地钻到敌人肚子里去。” 王必成惊叫起来:“粟司令,太好了。但这可是一步险棋,一步非常非常险的棋啊!” “不错,这步棋如果用在敌人的其他占领区,确实非常险,甚至是不可能的。今天,我们虽然也用在敌占区,但这些地区都是我们的老根据地,群众会保护我们,可以说还是有很大把握的。” 谭震林站起来说:“这个方案虽然有点风险,但可以乘敌不备,出敌不意,造成歼敌良机。” 大家兴奋而热烈地议论着。 粟裕用炯炯的目光扫视了一下会场后,站起来宣布:“如无异议,就这么定啦!各团的命令都在这里,我和谭政委都已签了名。行军路线、作战要求,都写得很清楚,你们可以带回去。明天上午进行动员和准备,午饭后让战士们美美地睡一觉,入夜出发。” 最后,他又补上一句:“一定要记住,保密是成功的关键!” 8月20日夜,各部按命令开始行动:第六师攻林梓,第一师攻丁堰,新过来的第五旅打东陈。3支劲旅像3把钢刀,一起向敌人的腹心扎去! 丁堰镇驻有交警4个大队,约1500余人。一师以第三旅七、八2个团投入战斗,激战一夜全歼守敌。这次战斗,解救了很多被捕的地方干部、民兵和土改积极分子,缴获了大批军火物资。 林梓,北距丁堰8公里,是(南)通如(皋)公路上的一个市镇。通扬运河(南通至扬州)从镇中横穿而过,河宽20米左右。镇内地主大院、寺庙较多,大都集中在运河东岸。镇周围水网稻田密布,西、南、北三面环水,镇东地形开阔。驻守该镇的为国民党交警第十一总队第一大队和1个保安团。他们利用河流水网和日军遗留下来的5个近10米高的碉堡,又加修了土木质发射点和堑壕,壕外还设置了断续的铁丝网和鹿砦,形成比较坚固的防御。 六师副师长王必成、副政委江渭清受领战斗任务后,立即召集会议,根据野司的意图研究了作战方案。他们决心在友邻第一师攻歼丁堰守敌的同时,以第十八旅一部攻歼林梓守敌;以第十六旅主力进入林梓酉场地区,准备阻击南通出援之敌,并相机夺取白蒲;另以1个团配合第一军分区武装围攻黄桥。 8月21日17时,部队按计划向林梓开进。当晚9点半,第五十四团由东、南、北三个方向同时向林梓发起攻击。当攻击部队接近敌约40米时,突遭敌短兵火器的猛烈射击,前进受阻。该团又连续组织两次攻击,仅夺占镇北边一个大碉堡。东、南面仍无进展,与敌形成对峙状态。经审问俘虏查明了敌情,守敌原为1个交警大队,21日下午,交警第七总队第三大队由如皋到达林梓,准备与第十一总队第一大队换防,因而增加了1个大队的兵力。同时还了解到,敌人防御工事是外面强、中间弱,最强点是东南3个大碉堡群。保安团与交警属于不同派系,矛盾多,指挥不统一。 据此,第十八旅当即决定停止进攻,调整部署,增加兵力,集中全旅的兵力火器,采取四面包围、重点突破、穿插分割的战术,重新组织进攻。为确保一鼓作气拿下林梓,王必成、江渭清又调第十六旅四十七团(欠1个营)和2个炮兵连加强第十八旅,并改变了原来的主攻点,集中兵力在粮行和东南方向上实施突破。22日14时,十八旅再次发起攻击。首先集中炮兵实施火力急袭,摧毁了敌人的几个大碉堡和对我攻击部队威胁最大的土木质发射点。接着,轻重机枪一齐开火,直接掩护第一梯队向敌人发起进攻,各部先后突破了敌人防御。这时,国民党军队已是防守不成,逃跑无路,求救无门,乱作一团。攻击部队乘势开展战场喊话,进行政治攻势,国民党军纷纷缴械投降;跳河逃跑的,有的被淹死,有的被弹雨击毙。战至16时,国民党2个交警大队和1个保安团共2200余人,全部被歼。 为了扩大战果,华中军区新二师副师长成钧、副政委赵启民率第五旅于22日晚攻击东陈。这是第五旅到达苏中后的第一仗。当时,东陈守敌降原有交警1个大队外,又增加了从丁堰逃来之敌2个大队的兵力。第五旅以十三、十五2个团部署在东陈以西及西北汤家湾、菜花桥一线,担任阻击如皋、海安可能来援之敌,以第十四团分两路攻击东陈。由于攻击正面狭小,部队难以展开,进展迟缓,造成与敌对峙。旅部又调第十五团2个营前去夹击,形成包围之势。守敌见势不妙,大部逃往如皋,第五旅即攻占了东陈。 至此,历时3天的苏中战役第五战胜利结束。此战华野各参战部队战法灵活,进攻勇猛,歼国民党交警第七、第十一总队共5个大队及第二十六旅1个营,毙伤敌1500余人,俘敌少将副总队长熊劍东以下2000余人,打开了西进的门户。 七 几乎在丁堰,林梓之战的同时,苏北战场由宿县地区东进之国民党军占领了睢宁,正准备继续扩大战果,进犯华中解放区首府淮阴。这使接连失利、损兵折将的国民党军受到了某种鼓舞,在陈诚的督促下,李默庵命令整编第二十五师从扬州、仙女庙、宜陵等地出发,沿运河北上,出击邵伯、乔墅、丁沟,以配合北线的行动。 邵伯是华中解放区南部六户,一旦失陷结保卫华中解放区极为为利。面对战场形势所发生的微妙变化,粟裕、谭震林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他们认为邵伯守军抗击敌人一段时间是不成问题的,因此暂不增兵邵伯,而是坚持按原计划行事,运用“攻其必救”的战法,来一个“攻黄(桥)救邵(伯)”,调动敌人,力求在运动中歼敌,以解邵伯之围。为此粟裕命令第一、第六师和华中军区新二师第五旅、军区特务团继续大踏步执行战略机动,由丁堰、林梓西进,直插敌人封锁圈的中心,从侧后威胁扬州、泰州之敌;途中若与如皋、黄桥对进之敌发生遭遇,就地转运兵力,予以歼灭,七纵攻击海安、姜堰之敌据点,钳制海安之敌。要求各部队战前要隐蔽企图,战斗触发后力求先敌展开,先敌占领有利地形,先敌开火,先敌冲击,以“堵头”、“断腰”和“击尾阻援”的战法,实现对敌全歼。 8月23日夜间,也就是丁堰、林梓战后的当天,一师出发了。当先头1个营穿过如黄公路时,突然后面呼叫:“停止前进!” 原来,野司获得可靠情报:敌人从黄桥调第九十九旅正沿如黄路北上,增强如皋防务;如皋城里敌人派出1个团沿如黄路南下接应。计算时间,恰好与一师撞个满怀。送上门的礼物,焉有不收之理?于是野司当机立断,紧急命令一师停止前进,歼灭之股敌人。 陶勇、王集成等人研究了命令,觉得粟、谭这一决定真是高明。表面看来,这一仗似乎可以不打。因为一来敌军增援如皋是李默庵的一着闲棋,无足轻重,可以置之不理;二来为了策应邵伯而攻泰州,事在紧急,也应该避开途中敌人,以免延误时间,况且敌后作战,也需慎重。但是野司现在决定打这一仗,又是棋看三着:如黄路上敌第九十九旅就像“扑火的飞蛾”,一击即毙;这里一打,又可调动敌人,再歼来援之敌;敌人东线一乱,黄伯韬怕他老巢被捣,围攻邵伯也会动摇。真可谓妙计连环,一箭三雕! 这天午后,第六师就在南面分界地区先期接敌,同第九十九旅打上了。不久,一师三旅也在北面加力地区与如皋出来的敌人遭遇。 遭遇战斗,事出仓促,很多情况只能临机处置。第一旅没赶到,第三旅首先投入战斗。陶勇同第三旅彭德清旅长赶到最前面的第七团一营。国民党军以为是遇到了小股共军,便想闯过去,到处攻击前进,一直打到营部门口,机枪子弹打得陶勇头也抬不起来。正在紧急之际,第五旅捷足先登,一下插到敌军和如皋城之间,截住了敌人的退路。第一旅也赶到了。但敌人仍在顽抗,而且不断反扑。激战至黄昏,陶勇正准备把第一旅投入总攻,突然野司来了电话,命第一旅赶快去南面分界地区,配合第六师,先围歼敌九十九旅,再集中兵力消灭一师当面之敌。 话分两头。再说六师在行军途中受领了与敌打遭遇战的任务后,王必成、江渭清迅即定下决心,命令第十六旅在左,第十八旅在右,沿如黄公路及其以南地区,秘密迅速地向黄桥开进;第十六旅以四十六团为前卫团,一旦与敌遭遇,即拖住敌人,掩护全师展开;第四十七团、四十八团断敌退路,阻敌增援,并由侧后攻击敌人;第十八旅则将敌人迎头截住,主力迅速向敌两翼展开,拦腰攻击,边割边歼。 8月25日上午,第十六旅前卫四十六团利用青纱帐秘密进到卢家庄时,发现国民党军在飞机的掩护下,正沿公路向东开进,先头已越过分界。该团立即向分界攻击前进,掩护主力展开。第四十七团、四十八团立即跑步前进,至分界以西断敌退路阻敌增援,从侧后打击搜索部队,该团不顾敌机的轰炸扫射,立即先敌发起冲击。敌遭迎头痛击,回头就跑,该跟踪追击至大界沟以南与敌对峙。第五十三团、五十四团沿分界北侧急速前进。 根据当时战场的形势,王必成、王集成立即命令第五十二团、四十六团坚决堵头截尾,以分界为主攻方向,实施多路攻击,歼敌于运动中;第十六旅主力迅速抢占小二房庄,阻敌增援并随时准备攻占黄桥。各旅受命后立即发起攻击,当夜占领大小界沟、沈家巷、杨家笛和大小杨庄以北地区。拂晓前,将国民党军压缩在荡里与东分界狭窄地区内,使敌陷入进退维谷、首尾不能相顾的困境。 此时,奉命加强第六师的第一师一旅和特务团已经赶到。26日上午,六师又调整部署,决心集中第十六旅、十八旅共4个团的兵力从东、西、南三面实施围攻;第一师一旅为预备队;特务团接替第十六旅小二房庄的阻援任务;13时发起总攻。 中午时分,天空阴云密布,下起了滂沱大雨。王必成说,“就是下刀子也要把这股敌人消灭!”部队按时发起了总攻。各部队以突然勇猛的动作,一举突破了敌人的防御阵地,直插敌人的心脏。在华野的凌厉攻势下,国民党军立即乱作一团,失去指挥。分头突围。六师部队大胆楔入敌群,猛打猛冲,敌大部被歼,少数南窜之敌,也被一师一旅歼灭于芦家庄以北地区。至此,国民党第九十九旅和1个炮兵营全部歼灭。 8月27日上午,如皋守敌获悉派出的接应部队被围,果然不出所料,出动了1个团前来增援。在飞机和大炮的掩护下,该团在十里墩一张向一师第五旅十五团二营阵地发起猛烈冲击。经过30多分钟的激战,第十五团将突入阵地的敌军1个营大部歼灭,接着乘胜全面出击,残敌于当天中午仓皇退回如皋。 这时,被围在谢家甸的国民党更加恐慌,当即以营为单位分头向如皋方向突围。见此情景,率领第五旅的新二师师长成钧当机立断,命令第十四团迅速插到敌人突围的主要方向上,在十里墩西南公路两侧构筑阵地狙击突围之敌。谢家甸突围之敌离开了原来固守的的村庄后,受到一师部队的追击和包抄。在督战队和军官的威逼下,他们如同潮水一般一波又一波地向第十四团前沿阵地猛扑,妄图夺路逃命。第十四团指战员虽然用猛烈火力予敌大量杀伤,但仍有部分阵地被敌突破。这时,成钧令第十三团迅速出击,迫使溃敌绕道向第十五团方向逃窜。第十五团一面应付如皋方向敌人援兵的攻击,一面将逃窜之敌截住。 国民党军已被各个包围在谢家甸野外的河网和稻田里。五旅开始分割和围歼。敌人如同钻进网里的鱼,负隅顽抗的,被击毙在水里成了“水鬼”,其余的也都在水沟里成了“落汤鸡”,拖泥带水,连滚带爬,纷纷举起了双手。国民党一八七旅少将旅长梁采林也当了俘虏。 加力、谢家甸战斗结束后,华中野战军首长根据当时情况,决定向西扩大战果,命令第五旅夺取黄桥。 黄桥位于如皋、泰兴之间的公路上,是苏中的重要集镇,由国民党一六○旅5个连及地方武装一部驻守。敌九十九旅和一八七旅被华野主力歼灭后,黄桥守敌深感孤立无援,惶惶然不可终日。 8月29日,夜色朦胧。华野五旅十四团、十五团向黄桥以西及西南地区开进,以阻击泰兴可能来援之敌,并防止黄桥敌人逃跑,第十三团及第十四团二营直取黄桥。部队轻装上路,经过一夜行军,于30日拂晓前全部进入指定位置。紧接着,成钧部署第十三团一营由北面主攻,二营位于东面助攻,三营围歼外围的敌人据点,第十四团二营从西北攻击。 8月30日下午,第一营首先发起攻击。战斗打响后,成钧发现,华野主攻方向正是敌防御的主要方向。于是,随机应变,叫十三团变助攻为主攻。该团第二营从东面一举突破了敌前沿阵地,迫敌退到一所学校依托核心工事进行顽抗。随着第十三团二营、第十四团二营的突破,攻击部队全部投入纵深,勇猛直入。指战员发扬近战夜战的特长,以小包炸药、手榴弹开路,与敌人展开了巷战。至31日上午,华野将敌人压缩至镇西北角,缩小了包围圈。但敌仍凭借小纡子、大碉堡负隅顽抗。华野部队一面加强军事压力,一面开展政治攻势,组织火线喊话。蒋军第一六○旅的5个连见突围无望,于31日晚上8时缴械投降。 如黄战斗中,华中野战军司令部命令第七纵队,打通南北运输线以保证南线作战部队之供给。据此,七纵先以1个团位于粪家集一带再次佯攻海安,另以2个团由纵队司令员兼参谋长胡炳云率领向姜(堰)、曲(塘)、海(安)沿线进行有力的破击。8月25日晚,七纵五十九团从曲塘以北胡家庄出发,向大白米守敌整编第八十三师六十三旅一部发起攻击,于次日拂晓将其占领。小白米守敌闻风丧胆,退缩到了马沟。第五十九团分别以第一、二2个营为南北两个突击箭头,再对马沟实施围攻,用以控制敌人,掩护如黄路伤员北撤及北线物资南运。27日晚,我七纵五十五团全部及五十九团一部发动对曲塘的强大攻势,守敌向西逃遁,恰巧撞上我第五十九团一营,将其大部歼灭。 在南线的兄弟部队的辉煌战果的鼓舞下,七纵司令员管文蔚向野司建议,由该纵向东进攻占胡家集,以孤立海安守敌。粟裕说:“看来我们的七纵也不甘落后啊!” 八 让我们再把目光投向邵伯方向。 邵伯西枕京杭大运河,南面和东面有河流环抱,扬(州)淮(阴)公路横贯镇中。该镇像个半岛,易守难攻。粟裕深知这一战略要地的重要,早就确定由华野十纵和第二分区2个团负责守卫,并指定由十纵司令员谢祥军、政委刘培善统一指挥。 听到国民党军整编第二十五师将进犯邵伯,谢祥军,刘培善根据粟、谭首长“各团采取轮番守备,依靠阵地,作短促突击,击溃敌人“的电令,将兵力作如下部署:纵队设在离邵伯北门十余里的真武庙;分区第四团坚守邵伯镇;分区每五团配合十纵八十四团防御乔墅;十纵八十二团担任邵伯湖西侧警戒;十纵八十七团位于乔墅以北的杨庄,十纵八十九团位于丁沟,担任机动作战任务。 各团抓紧时间构筑坚固工事,决心与敌血战到底,确保解放区南大门万无一失。 与此同时,历尽千辛万苦由中原突围出来的皮(定均)旅5000余人也奉命进驻高邮、宝应一带,担任华中军区纵深防御。这样,就有效地免除了邵伯守军后顾之忧。为加强邵伯前线打击力量,皮旅还专门派重机枪分队前往支援。 国民党军二十五师拥有全副日、美装备,该师师长黄伯韬十分骄横,战斗还未开始就夸下海口:“拿下邵伯少则数小时,多则几天。”国民党报纸也吹嘘:“邵伯指日可下。” 8月23日拂晓,国民党军在炮艇、飞机配合下,分3路向邵伯及其附近的丁沟、乔墅华野阵地发起猛攻。守军虽兵器落后。弹药不足,但士气旺盛,作战勇敢,指挥灵活。他们依托工事和水面,采取轮番战法,连续反冲击和展开白刃格斗。战至黄昏,击退进攻邵伯、丁沟之敌,与进攻乔墅之敌形成对峙。 8月24日,国民党军继续向华野乔墅阵地大举进攻,突破十纵前沿阵地。据守乔墅的八十四团和五团与敌展开肉搏,给敌造成重大杀伤。为保存实力,他们让出乔墅,转至镇北地区待敌。与此同时,敌一○八旅向邵伯镇发动更大攻势。在飞机、大炮支持下,敌人从两翼不断地向守军四团阵地猛攻,4次强渡西边运河和东面河流均未成功,伤亡甚众,损毁炮艇2艘,被迫暂停进攻。 8月25日,黄伯韬动用了更多的部队,继续沿运河河堤向邵伯镇实施正面突破。四团在阵地前沿与敌展开白刃格斗,刺刀的碰击声和杀喊声一阵高过一阵。该团越杀越勇,击退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冲击,把阵地始终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在屡攻不下的情况下,黄伯韬来了个“古为今用”,他令部属效仿古代田单的“火牛阵”,抢来数以千计的老百姓的耕牛,在其尾巴上浇上汽油,两角绑上劈刀,点燃后赶往解放军阵地,企图借此突破防线。四团干部战士见势不慌,临危不惧,不断变换位置,巧妙地利用水面,待火牛冲过之后,迅速堵住口子,又连续击退敌人的多次攻势,并缴获汽艇2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