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章“打仗是最讲辩证法的”
我们不许可任何一个红军指挥员变为乱撞乱碰的鲁莽家;我们必须提倡每个红军指挥员变为勇敢而明智的英雄,不但有压倒一切的勇气,而且有驾驶整个战争变化发展的能力。指挥员在战争的大海中游泳,他们不使自己沉没,而要使自己决定地有步骤地达到彼岸。指导战争的规律,就是战争的游泳术。——毛泽东 一、战争有它自己的规律 粟裕用兵,以不拘一格、出奇制胜而著称。张震将军誉之为?在谋略上用奇谋,出奇兵,建奇功”。他所以能如此,最重要的就在于他深刻把握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灵魂,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法于作战指挥之中。 早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粟裕就对出现在军事领域内的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等倾向不满意。他说,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灵魂是唯物辩证法,把毛泽东军事思想归结为几条固定的公式,把错综复杂的战争进程表述为高明的指挥者早就规划好的,并以这些观点来教育下一代,打起仗来是会害死人的。 1971年9月林彪反革命集团垮台后,粟裕不惧“四人帮”的淫威,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多次写报告把自己对未来反侵略战争的一些思考向党中央、中央军委陈述,其中包括对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积极防御体系以及作战方法等问题的看法。由于他的不少观点同当时占统治地位的观点不一致,甚至是对立的,一些同志出于好意提请他不要反映,他的夫人楚青也说:“你这是何苦,难道你为直言而吃的苦头还不够么!”对此,粟裕严肃而激动地说:未来的反侵略战争,我不一定能看到,但是“战争是要死人的!我是一个革命几十年、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兵,如果面对新的形势,看不出问题;或者不敢把看出来的问题讲出来,一旦打起仗来,就会多死多少人,多付多少代价。而我们这些老兵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粟裕还经常给长子戎生讲战例,鼓励他努力学习战略战术。有一次,他语重心长地对戎生说:“你学习战例要特别注意领会战役指挥中所体现出来的军事辩证法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若干战役的具体经验,将失去其参考价值,但是在战争舞台上所体现出来的军事辩证法却会长期放出光彩。”他问戎生,如果你带一个部队在某地,敌人来了,你应该考虑什么问题?戎生按军事常识,从敌情、我方兵力条件和地形几个方面作了回答。他说,还有很重要的一条你没有讲到,就是民情。战场上没有这一条,仗是打不好的。然后他就说,人民战争的思想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但不是口头上讲讲人民战争就可以取胜的,也不是照搬过去的战争经验就可以取胜的,我们要研究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战争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 显而易见,在粟裕的晚年,时刻萦绕于他头脑中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待战争的发展变化,来研究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在他看来,战争决不是按照一种模式来进行的,战争的理论也决不能归结为几个僵死不变的教条。他用鲜血换来的战争经验告诫人民军队的青年一代;过去,作战指挥中的灵活用兵、不拘一格、审时度势、多谋善断等都是来自于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今天,在战争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的条件下,更要学习唯物辩证法,在军事上搞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是要害死人的。 在战争回忆录中,粟裕讲过这样一段十分精彩的话:“打仗是最讲辩证法的,因为双方都是活生生的人在行动,敌人同我们一样也会动脑筋会走路,他打着打着变了招,我们就得跟着变招,即使他不变招,我们也常要根据战场上变化了的形势来变化打法。孙子说过: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如果说自然辩证法的对象,还是无意识的自然界的矛盾运动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军事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就是有意识有目的人类社会各个集团、国家和阶级之间战争的矛盾运动。尊重辩证法,就是尊重战争的实际及其变化和发展,就是尊重作为战争运动承担者的人的主体能动性。 怎样才能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法于作战指导中?粟裕认为,首先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战争发展的内在规律。两军对阵,不仅是兵力、火器、士气的较量,也是双方指挥员指挥艺术的较量。然而,指挥员指挥艺术的高低,来源于对战争规律的认识程度。战争的发展是有其内在规律的。在作战指挥中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从客观存在着的战争实际出发,揭示其内部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并应用这种规律性的认识于自己的作战指导之中,从而使主观指导与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战争实际相符合。能否做到这一点,这是战争指挥者在战争这个汪洋大海之中从容自如地游向胜利彼岸的关键。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中,粟裕深深体会到,认识和掌握战争的内在规律,是指导和赢得战争的基础。他曾满怀深情地说:“我跟随毛泽东?朱德同志学习打仗所得到的最深刻的体会,是战争有它自己的规律,克敌制胜的办法必须依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和战争内在规律去寻找。我学到的这条道理,使我终身受益。”他在总结苏中战役历史经验时,讲过一段引人深思的话:打仗就是要“从当面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用兵,那里好消灭敌人就在那里打仗,什么时候好消灭敌人就在什么时候打仗,什么敌人好消灭就打什么敌人。”在他的戎马一生中,不论是指挥游击战争,还是指挥大兵团作战,都始终如一地坚持从实际出发,探索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并努力在实践中深化对战争规律的认识,以提高指导战争的能力。 粟裕的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仅充分体现在战争年代他指挥作战的过程中,而且贯穿在他晚年的全部生活之中。例如,关于撰写战争回忆录,他曾谈到,他的回忆录将主要地写战役、战斗的背景,作战方针的形成,战场形势的演变以及他个人在当时形势下所作的若干考虑,“以求能如实地反映一个战役指挥员是怎样去认识和掌握战争规律以夺取胜利或导致失败的。”他为整理材料规定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按历史的真实来写。他说,对他的回忆要找有关材料核实,对他的观点欢迎讨论,提出意见,但最后还要按他的认识的程度来写。这就是实事求是和文责自负。 有一次,粟裕去看望叶剑英元帅,临别时,叶帅送他出来。粟裕恳劝说:“不要送了,不要送了。”叶帅说:“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将军了,怎么能不送呢!”粟裕说:“我只是把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指示同具体情况结合起来,起了个联络员的作用。”叶帅说:“那就不简单了!”短短一席话,突出地展现了粟裕实事求是的品格。 还有一次,他看到一张宣传画,上面画着拿着各种爆破器材的5、6个战士,围着一辆坦克打。他不以为然地说:“这个打法不行。”旁边的人说这是宣传。他激动地说,宣传怎么可以脱离实际。这不行,这给人家一个印象,打坦克就是挺着胸,抱着炸药包,一群人往上冲,这打不了集群坦克,还要吃亏的。打集群坦克一是要有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二是使用现有武器要讲战术。当时,部队正准备组织观看前苏联的《解放》这部电影。有人说,放《解放》怕暴露战争的残酷性,把部队吓坏了。粟裕却说,《解放》这部片子不错,可以学到不少知识。现在吓坏了可以做工作,可以教育。打起仗来吓坏了就要打败仗,当俘虏。他自己就多次看这部影片,研究如何打集群坦克。 后来,他在回忆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浒弯、八角亭战斗时,再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谈到这次作战从战役指挥到战术、技术上都有教训。战役指挥中通讯联络差,军团之间未能协同配合,结果打成了消耗战。从战术上看,敌人派飞机、装甲车协同步兵作战,这是红七军团未曾经历过的。五十八团团长人称“游击健将”,打仗很勇敢,但从来没有见过飞机轰炸的场面。敌机集中投弹,他就叫喊:“不得了啦,不得了啦!”十九团是红七军团的主力,擅长打野战,但没有见过装甲车,这次敌人以两辆装甲车为前导冲击他们的阵地,部队一见两个铁家伙打着机枪冲过来就手足无措,一个师的阵地硬是被两辆装甲车冲垮。 回忆至此,粟裕感慨万分地说:“这一仗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说明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和敌军武器装备的变化,我军的战术、技术也需要相应地发展。所以,我历来主张要给部队讲真实情况,让部队了解敌人。由于受‘左’的影响,有一种倾向,就是不敢实事求是地讲敌人的力量。到了十年动乱时,更是发展到登峰造极,谁讲了,谁就是‘恐敌病’,扣上各种帽子。进口的国外军事战争片子,也不敢在部队里放,怕引起部队的恐慌。这样是很危险的。当时我就曾不止一次地说过,与其将来打响了再‘恐慌’,不如现在‘恐慌’,现在‘恐慌’可以做工作,研究对策,战时恐慌就晚了,来不及了,就会打败仗。” 二、着眼于战争的新的特点及其发展 坚持唯物辩证法,正确地认识和掌握战争的内在规律,就必须着眼于战争的特点及其发展。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说过:无论从时间、地域的条件和战争的性质来看,战争和战争指导规律都是发展的,各有其特点的,不能呆板地移用;我们研究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各个不同性质、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战争的指导规律,应该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反对战争问题上的机械论。 粟裕在认真贯彻毛泽东军事思想特别是在作战指挥艺术上所体现的军事辩证法思想时,特别强调要着眼于战争的新的特点及其发展,不断地探明并掌握新的战争的特殊规律,以指导战争并赢得胜利。在他看来,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历程中不存在两次绝对相同的战争。无论是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每一次战争的情况都有其特殊性,因而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也各有特点。“特点”和“发展”实际上是互相联系的。战争是发展的,因为每次战争都具有新的特点;战争具有新的特点,就表明战争有了新的发展。战争发展了,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也就必然随之发展。如果不重视这些特点和发展,就会脱离实际,导致战争的失败。 土地革命战争末期,在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失败后,粟裕率挺进师到达浙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当时,挺进师和党中央失去联系。粟裕根据自己跟随毛泽东、朱德参加井冈山斗争的体会,依据战争情况的变化及其新的特点,独立地领导部队实行了由运动战向游击战的转变。那么,当时战争有哪些新的变化和新的特点呢? 第一,革命形势转入暂时低潮,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主力红军离开中央苏区,被迫实行战略转移。此时革命形势转入暂时低潮,南方数省敌我力量对比悬殊,我军更是面临极端不利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坚持革命斗争,就必须实行军事战略的转变,并开展长期的游击战争,建立游击根据地,采用游击战的战略战术。粟裕说,当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未能及时实行由正规战向游击战、由正规军向游击队的军事战略转变,这是使抗日先遣队遭受挫折和失败的主要原因。 第二,进行游击战争必须正确处理集中与分散的关系。在强大敌人的“围剿”下,作战单位要逐渐分散,形成几个目标,同敌人盘旋兜圈子,以吸引、迷惑和打击敌人。浙南第一次反“围剿”,挺进师实行敌进我进,留下2个纵队就地坚持,其余主力部队跳出包围圈,以积极的作战行动吸引敌人、调动敌人。浙南第二次反“围剿”,挺进师与敌人相向对进、易地而战,把部队逐渐分散到几十人、十几人,甚至几个人。这是不足千人的挺进师能抗住敌人几十个团的“围剿”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在民族矛盾日益加深的形势下,应适当地转变策略,调整政策。为了在浙南坚持长期的游击战争,按照中央苏区过去那种打土豪、分田地的办法,不利于团结争取其他社会阶层。随着民族矛盾的日益突出,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浙江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地主兼工商业者多的特点,对政策作若干调整,以抗日、反蒋为前提,扩大团结对象,缩小打击目标。实践证明粟裕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正确的政策使游击队能得到群众最广泛的拥护,加之战略战术指导正确,浙南游击战争得以在国民党的腹心地区一直坚持下来。 抗日战争时期,粟裕在领导苏中抗日斗争的过程中,认真学习、努力实践毛泽东根据民族革命战争特殊规律提出的一系列方针,特别是“独立自主的游击战”的方针。他认为,这一方针既是从日军强大及占地甚广但兵力不足和我军的弱小这一中日战争的基本特点出发,又关照到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斗争。毛泽东把游击战提到战略地位,是要通过抗日游击战争积聚起雄厚的革命力量,既为抗日反攻作准备,也为抗战胜利后打败反动武装的进攻,实现民主革命的总任务作准备。因此,苏中抗日斗争的战略任务,不仅是求得军事斗争的胜利,而且要把苏中建成基本根据地,从而为下一步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作好必要的准备。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粟裕提出实行“思想上的转变”、“组织上的转变”、“工作上的转变”、“战术原则的转变”以及“战术上的转变”,领导苏中军民取得抗日游击战争的胜利。在指挥天目山反顽作战中,他又在全军范围内率先实现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 解放战争初期,粟裕通过研究战争的新的特点和发展,为探索新的战争规律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他在指挥苏中战役的前前后后,对敌我双方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对敌我双方互相对立着的许多特点进行了认真分析和反复思索,努力从中探寻战争的客观规律,特别是战争初期的规律,以使自己的行动适应客观存在的规律,争取战争的胜利。他在总结苏中战役的历史经验时,讲过这样一些耐人寻味的话:“也许今天有的同志会问:双方是老对手了,不但在十年内战中,就在八年抗战的反磨擦斗争中,也一直打交道的。‘不打不相识’,双方都是老相识了,而且苏中的地理人情,你们又是熟悉的,为什么还要思索这个问题呢?我们的回答是,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和我们都有了重要变化,我们必须着眼于战争的新的特点及其发展。”尽管仍然是敌强我弱,但是,敌我力量的重大变化,已使国内战争的主要形式——‘围剿’与反‘围剿’的反复永远结束了,产生着新的规律。” 从我方来看,我军通过8年抗战,已经积蓄了比较雄厚的力量,有了127万军队(野战军、地方军各半)和230万平方公里土地、1.3亿人口的解放区。其中,解放区城市已有506个,超过过去中央苏区的24倍。这就使我军在战争初期,就具备了一个历史上空前广阔的内线作战战场,大踏步进退已有充分的回旋余地。 从敌方来看,蒋介石的兵力也发展到了他统治中国的最高峰——430万人。同时,他还接受了日本侵华军队 100万人的全部装备,美国又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大批飞机、大炮、坦克和各种武器装备交给了他,帮助他装备了22个整编师。国民党统治区的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76%,人口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71%,控制了大城市、大部分铁路交通线和丰富的资源。 这样,解放战争就出现了不同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的新的特点、新的变化。我军已经相当强大了,以往国内战争时期那种处于被“围剿”地位的现象永远不复存在了,我军已经有条件、有能力进行大兵团运动战。然而,这种强大又尚未从根本上改变敌强我弱的战略态势,我军在战争初期还没有力量立即实行外线出击,对敌进行战略进攻。战争的这一新的特点,表明解放战争的实际产生了新的规律,即:首先在解放区内线作战,逐步改变力量对比,待条件成熟后再转入外线进攻。正是通过对当时敌我双方的情况和战争的新特点的分析,粟裕逐步认识和把握了新的战争的特殊规律,并提出了依托解放区以内线作战粉碎国民党进攻的意见。这一意见和以后的作战实践,为中央军委和毛泽东进一步完善解放战争初期的战略方针提供了重要依据。 粟裕说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苏中战役所提供的某些具体经验将会失去它的作用。但这种从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着眼于战争新的特点及其发展,研究战争的特殊规律以指导战争的经验,对我们学习和领会毛泽东军事思想,以及研究未来战争是会长期有益的。这也恰恰是粟裕在指挥艺术上常常能高人一筹的原因之所在。 三、战法的守常与创新 战法,用兵作战的原则和方法。中国古代军事谋略中有所谓“法有定论,而兵无常形”,不可“守一定之书,应无穷之敌”之说,强调将帅不要拘泥于用兵常法,而要善于通法达变,灵活用兵,出奇致胜。正如《孙子》中所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这也就是说,通常作战都是用“正”兵当敌,用“奇”兵取胜。因而,善于出奇制胜的将帅,其战法变化象天地那样不可穷尽,象江河那样不会枯竭。战术不过“奇”“正”,可是“奇”“正”的变化却是无穷无尽的。 在战役指导上,粟裕也可谓通法达变的大师。他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南,自觉地把唯物辩证法的原理运用于作战指导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作战中的各种辩证关系,既坚持传统战法,又依据不断发展变化的战场实际而发展创新,从而在作战中“愈出愈奇,愈打愈妙”,打了许多在军事史上熠熠生辉的好仗。他在这方面的思想是十分丰富的,这里仅择要作些介绍。 (一)选弱敌打与先打强敌 我军作战的一般原则是先打弱敌,后打强敌。粟裕则认为:“强和弱的关系是相对的,或强或弱,部队本身所具有的战斗力不是唯一的因素,而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战役上来说,强和弱是辩证的,强敌而未展开,虽强犹弱”;“有时为了迅速改变态势,扭转战局,我们也在有把握或既有一定把握又有一定风险的情况下先打强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先打强敌,出奇致胜,这是粟裕作战指挥艺术中一个突出的特点。 黄桥战役,首歼韩德勤最强的部队翁达独立第六旅,是一着奇兵。我军利用“青纱帐”的掩护,隐蔽接敌,对行进中的翁旅实施突袭,把它截成几段,然后各个包围,仅 3个小时就全歼该旅。 苏中战役,首歼蒋军嫡系整编第八十三师。首战打这个强敌的根据在于,“这个部队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骄傲”。因而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我军敢于主动向他们攻击,更想不到我军会到他们的进攻出发地去打。 鲁南战役,先打强敌整编第二十六师和快速纵队。这是因为敌虽强,但孤军突出,态势不利,且与冯治安部有矛盾,不会得到冯治安部的积极支援;我虽弱,但利用敌内部的茅盾,把握敌孤军冒进的战机,且战役一开始就可以集中4、5倍的兵力于敌,形成以多胜少的绝对优势。 孟良崮战役,割歼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第七十四师。它虽是强敌,但有致命的弱点,即它的重装备在山区不能发挥威力,甚至成为拖累;其指挥官骄横跋扈,与其他敌军矛盾很深,在受到围攻时不会得到邻近敌军的积极支援。先打该敌,以中央突破对中央突破,出敌不意,攻其不备,大奏奇效。 (二)诱敌深入与前部作战 诱敌深入是我军在土地革命战争中的一条重要的战略指导原则,是当时我军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通常实行的战法。毛泽东在中央苏区指挥的三次反“围剿”作战,就是实行积极防御,诱敌深入,退却到根据地的中部或后部歼敌。 解放战争初期,蒋介石调动12万大军进犯苏中解放区,企图首先攻占我苏中南部地区,然后在淮南及徐州之敌的配合下,进占两淮,速占速决,一举占领我苏中、苏北。面对敌人的大举进攻,粟裕没有采取传统的诱敌深入的战法,而是选择了江都至如皋一线,也就是苏中根据地的前部作战。他在总结苏中战役的经验时指出:“诱敌深入并不是目的,而是歼灭敌人的一种手段。诱敌深入也不是贯彻执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的唯一打法。传统战法的运用,须在总的战略方针的指导下,从当面的实际情况出发,着眼于特点,着眼于发展。 苏中战役选择解放区前部作战,并不是粟裕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他分析敌我双方的条件和考虑到战争初期作战任务的结果。为了鼓舞士气民心,全面做好战争准备工作,以及迫使蒋军提早实行战略展开,便于我进行战略侦察,应当采取前部作战而不是诱敌深入的战法。况且,我军已具备了取胜的条件,如苏中解放区前部具备初期作战的良好的战场条件,华中主力部队十分熟悉这一带民情风俗、地形道路,密切的军政、军民关系,敌人正处于战略展开的过程中等等。粟裕说,天时、地利、人和都对我有利,先在苏中前部地区打几个胜仗,是必要的,也是具备了条件的。实践证明,这一“违背”传统战法的新战法,大大出乎敌人的意料之外,我军在苏中七战七捷,完成了战略侦察的任务。 (三)以多胜少与以少胜多 战略上以少胜多,战役、战斗上以多胜少,这是我军赢得战争胜利的基本指导原则,粟裕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必须坚持战略上以一当十,战术上以十当一的传统战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歼灭战,不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逐步达成战略上敌优我劣态势的转抱,争取战争主动权。 但是,在敌强我弱的总形势下,由于敌人有强大的后续力量不断地投入战斗,每次战役战斗都达成优势是困难的,因而要准备“不仅在战略上,而且在战役战斗上也要以少胜多”。只要在对战役战斗有决定影响的环节上达成优势,通过指挥上的精心运筹和部队的果敢行动,也能以少胜多。粟裕说:“我军军政素质是敌人所不可比拟的,我军又处于‘哀兵’的地位,‘哀兵必胜’。但是,要克敌制胜,还需要发挥灵活机动的军事指挥艺术。”他指挥的黄桥战役,就是在我军以7000人抗敌3万人的进攻,明显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取得胜利的。豫东战役中,我军参战兵力约20万人,而敌军兵力则达25万之多,其中包括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新五军和3个快速纵队。粟裕统一指挥华野外线兵团与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一部,在中原野战军主力的大力配合,灵活地运用兵力和更换战法,与敌激战20昼夜,终于取得歼敌9万余人的重大胜利,改变了中原战场敌我双方的根本态势。 (四)打与走 执行运动战的方针,就要正确处理打和走的关系。“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这是对我军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高度概括,同时又是避免被动、保持主动的一条原则,这个原则,运用起来是很不容易的。粟裕认为:“打得赢就打,这还比较好办一些,打不赢就走,却不那么容易,因为有个走得了走不了的问题。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中,敌强我弱,我军被逼到被动地位,常常有个走得了走不了的问题,在走的过程中吃了大亏,也不罕见。”因此,他特别强调“在转移过程中,要处理好打与走的关系。转移当然要走,但要走得好,既要尽量避免不利的和不必要的战斗,以保存力量,又要选择有利时机给敌人以打击,才能夺取主动。” 在抗日游击战争中,他提出不仅要“敌进我退”,而且要“敌进我进”,用与敌人相向对进、易地而战的办法,对付敌人的“大拉网”式的“围剿”和“扫荡”。在解放战争的大兵团作战中,他多次强调:打大仗不象打小仗那样,打得了就打,打不了就走;在敌人统治区内活动,不能只走不打,当然不能盲目地打、硬打,但没有打这一手,那就走也走不好,走也走不了。1947年9月的沙土集战役前,我军已进入鲁西南的5个纵队处境被动,实力大减,思想比较混乱。粟裕缜密地分析了敌我双方态势后认为,要变被动为主动,关键是处理好打和走的关系。而在这对矛盾中,此时此地打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扭转被动就必须打好一仗。在他的精心组织指挥下,我军全歼敌整编第五十八师,一举夺取了沙土集战役的胜利,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军在鲁西南的被动局面。 四、探索现代战争的指导规律 本世纪60、70年代以来,随着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和航天技术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的出现,科学对现代战争的影响,超过了以往历史上的历次科学技术变革。精确制导技术、电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隐性技术等在军事领域中的大量应用,使军队的作战样式、武器装备、编制体制、物质保障和人员素质,都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特点、新变化。 粟裕很早便意识到了新科技革命对军事的重大影响,并始终密切注意着这一态势的发展,积极探索现代战争中的作战指导规律。建国30多年来,他结合对现代战争的研究,就国家战略方针、军队建设方针以及作战指导等问题,写了许多报告、文章和建议。1979年1月,他抱病为军事学院高级系毕业班学员作了题为《对未来反侵略战争初期作战方法几个问题的探讨》的讲话。这个讲话,是他对现代条件下作战指导规律探索和研究的一次总结。他在讲话中,就以下几个重要问题作了精辟的阐释。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作战方法的改变 粟裕在讲话中首先明确提出,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军事,必然促进作战方法的改变;发展我军战略战术已成为当前军事战线上的一项迫切任务。从社会发展史和战争史上看,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常常是首先或最终必然应用于军事领域,使军队的武器装备得到改进,而军队装备技术条件的发展变化,又必然促使作战方法改变。在人们使用冷兵器打仗的漫长年代里,进攻或防御的作战方法只能是短兵相接,列阵格斗。可是,一旦火药和火器应有于军事,这种纯技术上的进步,便使作战方法发生了革命,接敌运动、疏开队形、火力与运动相结合等新的战法相继应运而生。 我们面临的现实情况是怎样的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已经促使军队武器装备出现了一个阶段性的变化,即由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作为先进武器使用的飞机、坦克、大炮发展到了以导弹、核武器和电子技术装备为代表的一个新的阶段。这种变化,向我军的一些传统战法提出了挑战。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我军的技术装备仍将较大地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军队,我们还要准备以劣势装备对付高度现代化的入侵之敌。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是我军的优良传统,“但是,发扬这个优良传统,应当是建立在客观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并且要在新的条件下研究新的办法,完全不顾实际情况,不研究具体办法,抽象地空谈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是唯心主义的,是害死人的。我们必须立足于现有,着眼于发展,从现代战争的客观实际情况出发,特别是要着重研究在现代条件下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敌人的作战方法。” (二)战争根本目的的新内容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一切战争行动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原则。新武器装备对作战行动的重大影响,从根本上说,就是在未来战争中如何贯彻“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问题。粟裕认为,一方面,从战争全体来看,消灭敌人是主要的,只有大量消灭敌人,才能有效地保存自己。无论我们的作战对象、武器装备如何变化,无论战争形态、作战方法如何发展,我军的这一基本作战指导思想是不会改变的。另一方面,运用这个基本原则,实现这个战争目的,是要依据战争情况的变化而有所发展的。我们必须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粟裕深刻指出:“现代条件下的战争,是立体战争。由于敌人拥有杀伤力、破坏力空前增大的武器和远战技术兵器,可以对我们的前方和后方同时造成严重破坏,并且有可能使我军在消灭敌人之前遭受重大杀伤,或者在我军歼灭敌人之后又遭到报复性的重大杀伤。这样,在未来战争中,‘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就有了新的内容和新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相应地发展我军的战略战术。”实践证明,在现代战争中,在敌人拥有海空和现代技术优势的情况下,首先要保存自己,才能战胜敌人。 (三)作战形式的新发展 我军历来重视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等作战形式的转换。毛泽东是把这种转换提高到军事战略转变的高度来加以考察的。粟裕认为,在现代条件下,为适应战争情况的发展,对于作战形式的运用要有新的变化,要研究新的打法。他设想,在战争初期,作战形式的主要特点,将是依托阵地的作战和不远离阵地的作战,配合以广泛的敌后游击战和带游击性的运动战。 同以往国内革命战争相比,未来反侵略战争的初期,阵地防御战的比重明显增加。只要敌人一入侵,重点设防、重点守备地区,包括一些需要坚守的城市、海岛和海岸,以及某些战略要点,都要打坚固阵地防御战。其中,有的固守到一定时候予以放弃,有的则要长期死守,并作为大量消耗和消灭敌人的战场。同时,战争初期打运动战,既要力争依托一定的阵地去进行,又需要有较多的坚固阵地防御战来配合。因此,重视阵地作战,不断地赋予它以新的内容和形式,是未来反侵略战争的客观需要。 运动战的打法也将会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过去打运动战,主要是打大踏步前进和大踏步后退的运动战,流动性大,对后方依赖小,而且在集中兵力和实施机动时基本上不顾虑被敌人打掉。现在在我军武器装备没有大的改善以前,我们想要大踏步地前进和后退,也踏不起来。“过去,我们可以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现在,我们无论打得赢还是打不赢,都有个走不走得了的问题。”粟裕设想,在未来战争初期,首先必须在搞好战场建设的基础上,力求在预设战场依托阵地(包括屯兵设施)和下远离阵地,打一些中小规模的运动战。此外,还要打不依托阵地的游击性的运动战,并在具备一定条件后打规模较大一些的运动战。到战争的中后期,随着我军武器和技术装备的进一步改善,运动战的规模才可能越打越大。 在现代战争,游击战对于离开后方供应就不能持久作战的装备现代化的敌军来说,其威胁性要特别大。粟裕认为,战争初期的游击战,其主要任务就是破坏敌人的运输补给线,特别是它的油料供应系统,这会对敌人的正面进攻迅速发生重大影响。因此,游击战同我军在正面战场的作战不仅在战略上,而且将在战役、战斗上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其直接配合的作用。要派一些主力部队到敌后去开展游击战和打游击性的运动战。执行游击战任务的部队和民兵,要学会现代条件下打游击的本领。 (四)集中兵力的新做法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原则,历来是我军打败敌人的主要作战方法。这个原则,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同样是适用的。但是,在贯彻这一原则时,必须根据现代战争的条件和敌我双方变化了的情况,采取一些新的做法。例如,在战争初期我军装备处于劣势的条件下,指导思想上只能着眼于打小规模的和中等规模的歼灭战,只能小口小吃,而不能企图在一时一地集中很大的兵力,一次歼灭很多敌人。在进攻作战中,必须实行隐蔽接敌、猛打速决、快撤远离的方法。集中兵力的内涵也有很大变化。所谓“优势”,不仅仅是指兵力对比,也包括火力对比,要避免出现那种在兵力上占很大优势,但火力并不占优势,甚至处于劣势的情况。 能否真正实行集中优势兵力的原则,很重要的是要靠指挥员能否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我们的指挥员充分了解和正确分析判断敌人的各个方面情况,包括敌人的兵力、武器装备、军事素质、士气,以及敌人指挥官的指挥能力和作战个性。粟裕说:要善于根据敌人指挥官作战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对策和打法。大家都看过《空城计》这出戏,为什么诸葛亮敢于设个空城计呢?因为他当时手里没有兵了,又知道司马懿是个疑心很重的人,同时,他也知道,他一向是以谨慎小心闻名的,司马懿会估计到他不敢于干这个冒失的事情。假如诸葛亮的对手不是司马懿,而是象张飞那样的一员猛将,那么,诸葛亮就要当俘虏了。同时,还要了解我军自己的各方面的情况,如我军指挥员的不同特长、我们的下级指挥员和战士对他们所在那个部队的指挥员是不是信赖等,以便正确地使用干部和部队。只要能够做到熟知敌我双方情况,就可以制造战机,抓住战机,集中兵力打歼灭战。 (五)战争初期挡住敌人的“三板斧” 在现代战争中,战争初期在战争全局中的地位大大提高。粟裕认为,在未来反侵略战争的初期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首要的问题是着眼于抗住敌人战略突袭,挡住敌人的“三板斧”,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从被动中夺取主动。在作战指导上,一是既要避免和敌人重兵集团决战,又要通过积极的作战行动,迟滞敌人的进攻,大量削弱、消耗和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从而顿挫敌人速战速决的企图。二是迫使敌人打持久战和消耗战,贯彻重点设防、重点守备的原则,在重要的作战方向上打坚固阵地防御战,同时,使用相当数量的兵力进行战役、战斗上的进攻战,不断地积小胜为大胜。三是在敌人深入我国国土,兵力分散,补给线延长,士气低落,以及其他情况有所变化,而我们的力量有所增长的情况下,应当在某些重要方向上组织较大规模的战役决战,以转换战局。 总之,粟裕的这个讲话包含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这个讲话进一步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从现代战争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粟裕的这个讲话发表后,在全军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对战备、训练和军事学术研究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十几年过去了,现代战争的情况又有了很大变化。应当看到,粟裕在当时的着眼点,还是立足于打一场现代条件下的全面的人民战争。从80年代中期以来,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地位日益突出,并已呈现出新的特殊的规律。因此,粟裕关于现代条件下作战指导规律的一些具体论述,有的需要补充完善,有的已经过时。然而,他探索现代战争的方法论原则和一些基本观点,贯穿于他的全部研究和探索过程始终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研究现代局部战争的指导规律仍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粟裕在军事思想和作战指挥艺术上所体现出来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将永远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
浏览:2412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