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荏苒,流水年华,不觉已过一个甲子。60多年前,我还是个京剧青年演员,如今以变成80高龄的老人,与我同庚的好姐妹李再雯、小我4岁的魏喜奎,都已作古。忆及往事,历历在目,年轻时我们三个常在一起,或切磋技艺,或交谈家常,曾被称为“舞台三姐妹”。今年,正值再雯贤妹80诞辰,中国评剧院正准备为她举办纪念活动,尽管往事不堪回首,但是回忆起来还是具有一种亲切情感萦回心头。
我和魏喜奎都是因为爱听白派评戏,与白玉霜的女儿(本名李再雯,随其母姓,筱白玉霜为艺名)情同姐妹。白玉霜为培养女儿成材,在艺术上从来严格要求,再雯常为母亲配戏或是在母亲的大轴前边加演另一出戏。我记得,有一次本来是白玉霜演大轴,因为老人家身体不适,就由再雯代演。再雯觉得能担重任非常高兴,邀请我们几个好姐妹为她捧场。在我们看来,她场上相当不错,唱做都很得体,我们不断为再雯鼓掌喝彩。那时不兴谢幕,临近尾声,我们提前来到后台准备向她道贺时,没想到白玉霜早已站在下场门了。乐队吹过演出结束的“挑子”,再雯得意的走进后台,我们正待上前祝贺,不想白玉霜抢上前去照再雯脸上就是一巴掌。正当我们全都莫名其妙之时,白玉霜厉声问再雯:“你知道为什么打你吗?”再雯无语。白玉霜接着一板一眼地说:“刚才那个大板子(段子)唱,你是不是有两句没唱?再有一处按戏里要求脸上当是凄苦,你为么带笑容儿?”众人规劝,让再雯去卸装。白玉霜两眼流下热泪,冲大伙说:“大伙想想,演员就怕在台上落下毛病,如果不让她记住,往后到这就错,那可就把人缘唱没啦,还想当好角儿?”再雯向白玉霜歉疚地说:“妈,你打的对,我大意啦!往后决不再错。”这件事,我一直记忆犹新。新中国成立之后,深感当家做主的喜悦,我演暴露封建社会黑暗的《节烈千秋》,筱白玉霜演出《小女婿》,魏喜奎以鼓曲形式演《四劝》和《夫妻识字》,北京市成立妇女联合会,把我们三人一同选为执行委员,后来又筹建北京市戏曲界妇女连谊会,我们三人又任副主任,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工作。 再雯离我们而去已35年之久,幸喜她所继承的白派艺术,不仅有其高徒刘萍为之发扬,而且刘萍也有了后继。不仅在北京,在中国评剧院,而且在天津、沈阳分别收下继承得力的第四代传人王冠丽、张凤儒等,含恨而去的再雯,可以含笑于碧落黄泉。 今当再雯诞辰80周年之际,中国评剧院筹备纪念活动,张宏文副院长打电话,嘱我撰写纪念篇,我在心情激动之中,忆及往事,以此成文,深表对再雯的缅怀之情;也就此祝愿评剧白派艺术代代相传,蓬勃发展,长请于戏曲艺术之林。 2002年元月 |
浏览:2396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