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放小白玉霜主演的评剧音配像《杜十娘》等。我曾与再雯(小白玉霜艺名李再雯)合作,经常一起演出,她的唱原是听熟了的,这次面对荧屏仔细品味,更进一步领悟出其魅力所在。四十余年前排演此剧的一幕一幕浮现在我眼前。 这个戏是中国评剧院1955年整理排演的。《杜十娘》剧组是个活泼、锐意求精的创作集体。导演赵戈枫既严肃又风趣,排戏时严格要求,一丝不苟。那时再雯已是名噪一时的评剧艺术家,排练时和大家一样反复切磋,丝毫没有大演员的架子。她虚心诚恳,不因《杜十娘》是自己享誉多年的拿手戏而故步自封,与导演、编剧、音乐设计紧密合作,欣然接受心的人物处理、新的唱词以及新的伴奏方式,绝不停留在已经熟悉的戏路子上。她在传统的基础上,重塑杜十娘的人物形象和音乐形象,使这出老戏风格一新。 再雯敬业精神强,不但本人刻苦钻研,还一贯热心帮助别人。《杜十娘》中我演李甲,与杜十娘的对手戏很重。每当排完重点戏时,再雯就对我说:“到我家去吧,咱们再练练。”我明白她的意思,主要为帮我这评剧新兵多做复习。她家住评剧院的旁院,离排练场不远,过一个小土山就到。她不辞辛苦一遍一遍地和我走戏,特别是对人物之间情感交流的细微之处,不厌其烦地给我分析导演的意图和她自己的体会,使我深受教益。 在她家,我们还多次探讨评剧韵白的念法。据说早年评剧没有韵白,后来有的演员学京剧念白,有的按河北梆子念法,都显得与评剧的唱不太谐调。我们试图寻求一条规律,把评剧的韵白念得具有本剧特色,与唱法相和谐。经切磋得出的共识是:以普通话字音为标准,以生活语调为基础来设计评剧的韵白;可借鉴其它剧种(如京剧)的技巧,不用其字音(如京剧的湖广音、尖团字、上口字);务必念得清楚,让一般观众都听得懂,听得舒服。杜十娘和李甲的念白就是照此实践的。演出后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同,都反映这种念白既新,又符合评剧的特点,形成了新一代评剧念白风格。 再雯在百忙之中,不忘学习文化,强调提高文化修养、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那时她在文化部“六联”学校上文化课,因排戏任务紧,屡次缺课。她说:工作太忙,把课都耽误了,这不行啊。“便取出上课用的初中三年级语文课本,让我给她补课。课文后的习题她都认真完成。从此我成了她的临时家庭教师。她说:只有文化程度高了,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准确地表现任务。这种好学不倦的精神,对一位成名艺术家来说,可算得难能可贵了。 李甲的唱腔全部是魏荣元同志帮我设计的。那时他和喜彩莲同志住在虎坊桥铜法寺街,我每天早晨骑车去他家研究唱腔。荣元同志一面创腔,一面记谱,一面和我商量,还不时爱起二胡叫我试唱。他一连干了几天,为此费了不少心血。 《杜十娘》的音乐曾经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此剧作了传统戏加西乐伴奏“洋为中用”的试验,在原乐队里增加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黑管、小号等搞和声配器,幕间多用乐曲衔接,减少了传统打击乐。贺飞、杨培写的曲子旋律美,感染力强,有助于烘托气氛。演出后多数人表示欢迎;同时也有不赞成者,说是脱离传统,不像评剧味儿。我个人认为那时一次大胆的、有益的尝试。不光是标新立异,更主要是音乐形象更加丰富,层次更加清楚,烘托效果更加明显,全剧的音乐形象更鲜明。现在看来它已经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时隔近半个世纪,愈发显示出其生命力,听起来仍有生气。《杜十娘》并未因有几件洋乐器伴奏就不成其为评剧了,谁能说小白玉霜唱的不是评剧呢?
-------------------------------------------------------------------------------- |
浏览:3353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