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4号馆文选__《红岩》小说及其作者、评论和读后感 |
《红岩》出版于一九六一年底。它的作者罗广斌(1924-1967)、杨益言(1925-),亲身经历过小说描写的那些共产党人的斗争生活。他们曾被关押在"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集中营里,在敌人最残酷最野蛮的屠杀中,作为幸存者和直接的见证人,通过他们的小说真实地表现了共产党人英勇壮烈的斗争,揭露了敌人的残暴罪行。作者为这部小说的创作做过长期的准备。早从四九年大西南解放开始,他们就着手搜集整理先烈们的斗争事迹,调查敌特的罪行。作者还在重庆、成都作过一百多次有关"中美合作所"中革命者受迫害和英勇斗争的报告,写作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红岩》这部作品从准备到成书费时十年之久,写了近三百万字的稿子,彻底返工过三次,大改过五、六次,最后完成了这部四十一万字的长篇。
《红岩》所记叙的是民主革命斗争的最后一幕,也是极为壮烈的一幕。小说的历史背景是一九四八年至一九四九年解放战争的高潮时期。革命的大进军和反革命的垂死挣扎,是这一时期的特点。小说一开始,就把读者带到了浓重的时代气氛笼罩着的重庆山城。元旦的街头混乱、破败的景象,万元法币连成的彩带与公务员全家自杀的新闻混杂在一起,警备司令部禁止放爆竹的命令与"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的喧嚷汇合成一片。在这表面景象的背后,一方面,重庆地下共产党组织,正在进行紧张的活动,工潮、学潮风起云涌,第二条战线的斗争配合解放大军,动摇、瓦解着敌人的统治。另一方面,国民党反动派垂死挣扎,特务机构疯狂地镇压人民,追捕共产党人,妄图挽回败局。由于斗争是在敌人统治的城市里进行的,小说主要表现的是革命者在敌人狱中的斗争,因此,虽然当时的形势在总体上是革命力量居于绝对优势,但在小说所写的这个局部环境中是敌人居于统治地位,这就使革命与反革命两种力量的搏斗更突出、更尖锐,时代的特征更鲜明,气氛也更壮烈。 小说的底本是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但是小说不是回忆录的扩张,而是以真实的人物和真实的事迹为根据,加以集中、提炼、典型化,进行艺术再创造的成果。小说是以狱中斗争为中心线索的,又不局限于单一的环境。地下党组织的活动及其所领导的城市运动,华莹山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和农民运动,构成小说的另外两条线索。这三条线索交织成一个整体,并且在全国革命高涨形势的映衬之下,形成磅礴的气势。我们看到,在敌人统治的地区和严密控制的监狱里,革命者和共产党人固然有随时受到特务追捕和残杀的危险,但是敌人更加恐怖地感受到革命势力对他们和他们整个阶级生存的威胁。革命者、共产党人的牺牲,是为了迎接人民的胜利,把生命化成胜利的曙光,而敌人面临的却是永劫不复的灭亡。小说通过具体描写,深刻地揭示了这一主题思想,使时代精神得以鲜明的体现。 狱中斗争是小说的主要部分,也是最为激动人心的篇章。特别是"中美合作所"这样的特务巢穴,集中了国民党特务机构中最精悍、最狡诈、最凶残的力量。关押的又是敌人认为最有价值的政治犯。当然,在这样的魔窟里,避免不了对血肉酷刑的描写,但是小说着重突出表现的是两种政治力量和两种精神力量的较量。对许云峰、江姐、成岗、齐晓轩等共产党人,敌人尽管可以进行惨无人道的肉体摧残,但在由精神和信仰筑成的铜墙铁壁面前,敌人却是一筹莫展,一败涂地的。特务头子徐鹏飞,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叛卖而一时得手,逮捕了许云峰、成岗等人,象打了强心剂一样使他激动、兴奋。但是,在与许云峰的第一次交锋中,这个老练、狡诈的特分头子所准备的一切进攻手段却被摧毁了,怀抱的一切希望都化成了泡影。徐鹏飞还在审讯开始之前,就感到一阵无可名状的空虚与疑虑果然,许云峰步履从容,旁若无人的气派,那看穿了他侥幸、怯惧、渺茫的内心状态的眼光,使这个特务头子从吃惊中一时竟回不过神来。徐鹏飞可以用一切手段对许云峰、成岗、江姐进行折磨甚至杀害,但是,却越不过这些共产党人用意志和精神筑起的长城。小说对徐鹏飞的刻画并没有流于一般的脸谱化、简单化,而是把敌人当作敌人进行了认真地刻画。徐鹏飞是敌人营垒中的精明强干者,他毕竟通过叛徒甫志高打开了缺口,使地下党受到严重的损失,他对许云峰所使用的手段,也足见这个敌人的狡诈、强悍。但他终究在精神力量的搏斗中溃不成军、他从许云峰的嘴里得不到需要的东西,在受了重刑的成岗面前得到的却是"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那样气壮山河的"我的自白书",最后不能不使用假枪毙一着,枪声给徐鹏飞带来的却是绝望和幻灭的心情。 强大的精神力量,使许云峰、江姐这些共产党人的形象放射出耀眼的光辉。江姐被捕后,敌人用严刑拷打,对她进行了疯狂的报复。在特务狂叫之后,听得见一个庄重无畏的声音在寂静中回答:"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这些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你们休想从我口里得到任何材料!"强大的精神力量使她在就义的时刻。异常平静,没有恐惧与悲伤。黎明就在眼前,已经看见晨曦了。这是多少人向往过的时刻啊!此刻,她全身心充满了希望与幸福的感受,带着永恒的笑容,从容地梳理好她的头发,换上她被捕时穿的那件蓝色的旗袍,又披起那件红色的绒线衣,用手熨平旗袍上的一些浴液。这种异常的安静从容,传达了这样的坚定信念:"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 精神、意志、信仰的搏斗,这是监狱斗争的重要特点。这表现在狱中的绝食斗争的胜利和为龙光华烈士举行追悼的悲壮的行列里,表现在极为罕见的狱中新年联欢活动和那些寓意深远的牢房对联中,表现在许云峰在地牢中与徐鹏飞的最后一次交锋上。徐鹏飞在最后一刻要见见许云峰,是为了安慰一下自己绝望、失败的心情。这一行动本身彻底地宣告了徐鹏飞在这一场搏斗中完全失败了。这个狡诈阴险,不甘心失败的敌人,想在即将就义的志士的心上,用精神战刺上一刀:"还有一点小消息,我也不想隐瞒。共产党的胜利就在眼前,可是看不见自己的胜利,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我不知道此时此地,许先生到了末日,又是何心情?"但是他所得到的却是许云峰对徐鹏飞及他们的阶级、他们的统治和他们的力量的死刑宣判。对许云峰那利剑似的语言:"你此刻的心情,又是如何呢?"他是完全失去了招架之力了。这是多么动人心魄的两种政治力量两种精神力量的搏斗啊! 《红岩》一书,适应题材的特点,在人物塑造上没有采取围绕一个人物的命运贯彻始终的方法,而是塑造了众多的人物,特别是众多的英雄人物,围绕地下斗争,武装斗争,特别是围绕狱中斗争结成的关系,刻画了他们为了共同的斗争而显示出的不同的鲜明个性。渣滓洞、白公馆,同样都是监狱,狱中的人物同样都是政治犯,监狱里的活动天地又是受到极端严格的控制的,这给创作带来了相当的困难。但是,《红岩》取得了成功,因为他写出了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许云峰,这是小说着力刻画的主要人物之一。作为一个进行过长期地下斗争的领导人,从他一出场,就显示出他的高度的政治敏感。他"沙坪书店"陈松林的卧室里增添了一套盥洗用具,郑克昌抄袭的诗歌以及书店的变化,敏锐地感觉到不安和危险,当机立断撤销这处联络站,转移人员,停开区委的一个会议。甫志高叛变,带领特务突然出现在茶园的时候,许云峰为了掩护市委书记李敬原,挺身而出,迎着叛徒走去,表现了他顾全大局、独当危难, 赴汤蹈火的英雄气概。狱中斗争,突出地展示了他雷电、钢铁式的性格特点。第一次审讯,面对矜持骄横、不可一世的徐鹏飞,他坦然冷静,看透了这种人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满脑子自我表现的欲望和贪图侥幸的念头,这种人的阶级本能迫使他表现自己的愚蠢,使他急于暴露已经获得的材料。他钢铁似的坚定和霹雳闪电式的还击,使徐鹏飞手足无措,着着被动。许云峰把《挺进报》的领导责任和与成岗的上下级关系引向自己,引导敌人向错误的路上判断,保护着组织,也保护着同志,自己决定以最大的牺牲独担责任。在严峻的关头,表现了一个地下党领导人的应有的作为和高尚的品格。在敌人精心安排的酒肉宴上,从毛人凤到西南特区大小特务头子全部出动,面对独身一人赤手空拳的许云峰,敌人不仅连一张可供政治欺骗的照片也搞不到,而且给许云峰提供了一个政治讲台;毛人凤、徐鹏飞画虎不成,陷入极度的狼狈状态,他们渴望从许云峰身上榨出油水来的幻想,终成泡影。许云峰一方面在敌人面前是霹雳闪电,锋芒毕露,另一方面,不论是在渣滓洞的单独牢房里还是在白公馆的不见天日的地牢里,他绝不进行超出整体斗争需要的个人行动,这更能体现一个领导者的品格。他以坚强的毅力用手指挖通地牢的石壁,为全监狱的难友准备了越狱的通道,但他绝不自己使用。在地车中最后一次与徐鹏飞的交锋,对许云峰这个钢铁、雷电式的性格塑造得以完成。与敌人在失败情绪支配下无可奈何的悲鸣成为鲜明的对比,许云峰以完成重任的胜利者的姿态,对面前的特务朗声命令道:"走!前面带路!"这个性格闪耀出特有的光辉。 江姐的形象,虽然同样是一出现就是一个成熟的地下工作者,但她与许云峰仍有不同的鲜明的性格特点。她稳重、精细,善于体贴关怀别人,她意志坚强,能够承受一切危难和打击,具有高尚的共产主义者的情操。她第一次与成岗见面,就给人一种不仅是地下工作的一个精细的组织者,而且,是一个为人稳重,对人体贴的老大姐的印象。"我姓江,江雪琴……我的岁数比你大一点,你就叫我江姐吧。"江姐的声音,温和地、深深落在成岗心上。"江姐这个名字不仅包含了人们对她的尊敬,而且包含了她性格的特点。江姐的性格光辉,同样是通过严峻考验闪现出来的。她怀着满心高兴,来到川北与亲人相会,看见的竟然是被敌入挂在城楼上的亲人的头颅。在这意外的打击下,她忍受住了最大的痛苦,她意识到紧张的环境和身负的重任,她没有权利在这里流露内心的痛乱、更为感人的是她抑制"奔腾的心潮",不露声色的与前来相迎的双枪老太婆相会的场面。老太婆更理解老彭牺牲的消息对江姐的重量。通过双方忍着巨大的悲痛互相掩饰到拥抱痛哭的动人心魄的描写,刻画了江姐多么深沉、多么富有内涵的思想性格。 齐晓轩,是书中出现得比较晚的狱中斗争领导者的形象。由于他比其他政治犯更早地关在白公馆中,有条件与其他被关的党员途立起组织联系,不象许云峰那样被单独监禁,自然地,他把领导责任担在自己的肩上。他与许云峰一样善于分析判断情况。但他更善于掌握狱中斗争的特点,深思熟虑,远见卓识。他偷偷的练写与成岗笔体相同的仿宋体字,准备下与成岗一样的变色铅笔。取消一切不必要的表面形式,如《挺进报》的刊头。更深的隐蔽,不戴声色的准备。一旦需要,就挺身而出,出其不意,向敌人发起无法防备的进攻,保护组织,保护同志,而使自己不受些微损失。他的胆识,他丰富的狱中斗争经验,在狱中《挺进报》事件、挺身救胡浩一节中,表现得最为精彩。 成岗和刘思杨也是小说中着墨较多的两个人物。成岗着重刻画了他的顽强的个性。刘思扬则是一个充满了革命热情和献身精神的年轻的革命者,他的性格在严峻的考验中不断向前发展,逐渐克服自身的弱点。小说在一些着墨不多的人物身上也获得了成功。小萝卜头,这是一个被人们喜爱的形象。作者准确地掌握这个在监狱长大的九岁孩子的个性特点,真实地描写了形成这个孩子个性的环境。这个在好人与坏人尖锐对立的环境里长大的该子,从小就养成了他分辨好人与坏人的简单的纯洁的心灵。在他梦境里出现的街头,就是监狱的再现。他是多么渴望自由,渴望走到监狱以外的天地里去,他把放在火柴盒子里的小虫举在手里,打开盒子,看着飞出了栏杆的虫子,高兴地拍着手叫"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特别是在他与成岗临别的时候,他把画着一张写有"黎明"的并不高明的水彩画,送与成岗做为纪念,这诀别的场面,多么深沉地激动着人们的心灵。 《红岩》在艺术表现上也是富有特色的。小说写的是地下斗争,而主要是写狱中斗争。作者没有去追求惊险离奇的情节,但是却把活动天地极为有限的狱中斗争写得跌宕起伏,节奏鲜明。以甫志高的叛变为转折,斗争集中在狱中。狱中斗争既有许云峰、成岗那样的与敌人针锋相对的较量,又有集体绝食、为龙光华送葬、春节联欢那样轰轰烈烈的行动。同样是监狱,白公馆的气氛与斗争形式和渣滓洞就很不相同。这里更加阴森,空气低沉,斗争更加隐蔽,斗争的领导艺术也要求更高。这样的环境描写不仅为表现齐晓轩起了衬托的作用,也把读者引入一个毫不雷同的艺术境界。作者就可以通过另一种斗争环境刻画一组另一样的人物性格,如齐晓轩、老袁、丁长发、胡洁、华子良、小萝十头以及黄以声等这样的形象,使作品的内容更加丰富、新颖,增添了异彩。通过尖锐的斗争和突然的转折,使人物的精神世界象在聚光灯的照耀下一样,最鲜明的显现出来。《红岩》多次采用这一艺术手法,是符合地下斗争和狱中斗争的特点的。江姐突然发现了牺牲了的亲人的头颅,许云峰在敌人的审讯中与受了重刑的成岗相会,齐晓轩挺身而出救胡浩,刘思扬一捉一放等等,都收到了突出的艺术效果。小说中对华子良形象的描绘,用笔很少却给人印象极深。作者先是不动声色地把他写成一个疯子,在白公馆这座森严的监狱里,这个疯疯癫癫的老头,无声无息地出现。雪白的头发,花白的胡须,一双滞涩的眼睛,糊里糊涂地沿着地坝,机械地神经质地独自跑步。他没有说过一句话,不与任何人交往,对狱中发生的一切毫无反应,孤独地沉默地活着。不仅敌人把他当作一个疯子,就是同狱中的人也把他当作一个疯子。这种似乎无意中写下的"闲笔",为后来突然的转折,造成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在狱中斗争最紧急的时刻,在与狱外失去了联系,又急需把敌人毁灭山城的计划和越狱的行动计划送交狱外党组织,以取得内外配合的重要时刻,华子良突然出现在狱中特支极为秘密的集会地点--图书馆楼板底下。情节的突然转折,使面前这位多年来伪装疯癫的人,象一座山峰一样,拔地而起。他以前的疯癫、神经质一扫而光,一个深谋远虑,卧薪尝胆,忍辱负重,长期坚持的光辉形象,矗立在人们的面前。 《红岩》写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但是,大多数的人物都写出了鲜明的性格特点,这与作者从人物性格的要求出发对细节作精确的描写分不开。如小萝卜头捉虫放虫的细节,是对一个从小就在严酷的环境中长大,心灵既受到监狱的摧残,又受到共产党人的熏陶的孩子的感情、心理的真切生动的表现。徐鹏飞从审讯许云峰到最后与许云峰的会面,把这个敌特"干才"的疯狂、绝望、不甘失败的个性刻画得入木三分。《红岩》对众多的人物包括几个主要人物的描写,都只用了很少的情节,但是,却对情节做了精心的提炼和安排,所以能够使所写的人物成为完整的艺术形象。如许云峰,从书店警觉,到花园被捕,"慈居"审讯,到赴宴斥敌,从地牢掘道到凛然就义,情节并不多,形象却表现得鲜明而完整。 小说《红岩》是在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的素材基础上,完成其艺术创作的。但是小说中还可以看到回忆录的写作痕迹。如江姐、许云峰、成岗、齐晓轩都有真人真事的根据,这些极为动人的现实根据,给小说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作者可以在事实的基础上提炼创造更高的典型形象。但是作者多少还是拘泥于原型的限制,这就可能使作者宁愿塑造较多的形象而没有去集中地创造居于中心地位的巨大的典型。 -------------------------------------------------------------------------------- [关闭] Copyright © 2002 bknews.seeol.com |
原文 发表于《当代中国文学概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http://wen-ming.com/tf/xinwen/new3-1.htm 浏览:4913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