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星星的家--你好,北极星的精灵__禅心剑气相思骨,并做樊南一寸灰
星星的家--你好,北极星的精灵

华严唯识学者的特殊典范:谭嗣同(三)

张兰石

  
  2. 分析仁者之学[22]:
  2.1. 《仁学》背景:全观《仁学》思想辩证历程
  2.1.1. 谭嗣同具有中国近代思想辩证史的典范性
  谭嗣同毕竟是出於仕宦之家,思想辩证的出发点正可以代表中国士人的「正统思想」。继而,他既阅历过人,感受力也丰富,故而在自己以及社会上,推动了以经世济民为辩证动力的思想进化史。
  
  谭嗣同早年受他的老师欧阳中鹄和刘人熙的影响,他的思想辩证,由程朱理学,变成倾向於更草根的「朴拙唯物观」──他曾经变得十分信仰张载、王夫之和黄宗羲等人的学说。这时期,他自觉地反对佛教。
  
  2.1.2. 谭嗣同唯物思想之颠峰:用「道不离器」的观点,批评了「道本器末」的唯心思想和「器可变而道不可变」的形而上学理论,论证了变法的必要性。
  他发挥王夫之的思想说:「故道,用也。器,体也。体立而用行,器存而道不亡。」(《短书》)并进一步用「道不离器」的唯物思想观点,批评了「道本器末」的唯心思想和「器可变而道不可变」的形而上学理论,论证了变法的必要性。
  
  他说:「夫苟辨道之不离乎器,天下之为器亦大矣。器既变。道安得独不变?」(《短书》)这是谭嗣同所达到的唯物思想的最高峰。以后他却倒向了佛教唯心思想。
  
  2.1.3. 倒向佛教的「因」与「缘」:对西学的憧憬,与杨文会及强学会道侣
  一般以为谭嗣同的思想突然转向佛学,是因为「接触到佛学」──接触了作为佛学者的杨文会等人。其实不然!烈士与在南京时的诸多「佛学道侣」结识,一开始并非「因佛学而学佛」,而是因「强学、救国」的动机,这些「道侣」其实大多也是强学会的人。而转向佛学的直接因由,不是「看出佛学的好」而是「看出佛学有西学的好」!
  
  他在1896年南京,看出了西学与佛学是「相通」的:「西学皆源於佛学」,「而佛学可复明於世」所以,他一开始是以为佛学能强国强民、能作为完美科学的,他是充满创意地自己发现了佛学是「能作西学渊源的国学」而能充满学习热情的。这是烈士他在短短时间内被佛学吸引→深住佛学→终结学佛生涯,而能在中国学佛者中成为典范的原因───大概也是佛祖施予这烈士的方便吧!
  
  2.1.4. 谭嗣同思想的始终如一
  而由此看来,谭嗣同的「突然转向佛学」,不但不表示他的思想能被轻易地改变,反而在这例子里,我们看到他狂列追求的(不是一般佛学,而)是经由他创造性地赋予了意义的一门「仁者之学(救世文明)」。
  
  2.1.5. 变法图强的心志
  《仁学》的完成,是积极的对社会发声,而非一般文人的「感风吟月」「舞文弄墨」或「好立一家之言」;其中有许多讥刺清廷的地方,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作者所题上的「台湾人所着书」了,这就是因为当时清廷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於日本。所以饱学却无意於学术的他,最终「立言」「遗说」的缘起,还是借「台湾人」一名才完成了《仁学》,点出他慨愤的心境,也是在殉教心境中交给同志友人,以传后世。[23]
  
  2.1.6. 以大乘心怀,企图统一诸家
  《仁学》一书企图融合儒、释、道西洋哲学。《仁学自序》中说
  
  「墨有两派一曰任侠,吾所谓仁也;一曰格致,吾所谓学也。仁而学,学而作,今之士其勿为高远哉。盖即墨两派,以近合孔、耶,达探佛法,亦云大矣。」
  
  梁启超序《仁学》曰「《仁学》何为而作也?将以会通世界圣哲之心法,以救全世界之众生也。」又谓「《仁学》之作,欲将科学、哲学、宗散治为一炉,而更使适於人生之用。」
  
  2.1.7. 边缘佛学的一贯辩证脉络──谭氏从《大同书》的风格[24],成就自己的佛学[25]
  《仁学》思想,受康有为《大同书》之影响实多,《大同书》欲破除九界───国界、级界、种界、形界、家界、业界,以至於乱界、类界、苦界。而《仁学》提出的伦理学「道次第」[26]则是:「初当冲决利禄之罗网,次冲决俗学若……全球群学之罗网,次冲决君主…伦常之罗网,次冲决天之罗网,终将冲决佛法之罗网。」这种冲决一切名间利养、伦常、一切学说、宗教、乃至佛法的「冲决」,其实已经在其华严经思想中回归到「无所谓冲决」的不动体系。这种由缘起世间的「极无自性」而自然开展的强有力的实践情调,正是面对现实社会的浩瀚苦,在世俗谛(名言)上发为实践家的长啸,而应和了佛教在胜义谛上所谓:「若言有佛可成,即为谤佛。」
  
  2.1.8. 南京时期的环境、交游等因素:
  《仁学》是谭嗣同在杨文会寓所撰写的。[27]谭嗣同住在杨文会家中,所以此书除了甚有渊源的思想、实践背景之外,多少也受到杨文会的影响。
  
  2.2. 《仁学》体系的完整相应性:
  2.2.1 混杂、充满辩证性格的形上学体系,轮廓模糊地相应了一个浪漫人格的哲学家:
  谭嗣同的《仁学》体系,是混杂了时代思潮而充满悖论的。宇宙观是一个体系哲学家──一个有机的思想辩证主体的安立处,为「缘起现象观察」,须就这安立处来检视谭嗣同是否能成立。
  
  在内缘起检视上,简化其思维脉络,其思维确实因「受」到西方文明的刺激,缘於种种情怀(如对构成「罗网」的传统与自我,生「无有爱」),而「取」了机械唯物论的方便,与盲点:譬如说天的运行是「自动」:「天行健,自动也」。相同的观点,人成了机器:「大抵全体竟是一副绝精巧之机器,各司其职,缺一不可。与天地之大机器相似。」他的机槭唯物论观点已用来解释人的生理现象,其诠释的「方便」已有所发挥;却也接受了唯物论在意识上必然的无意义性,在客观概念化时,「人」本身不认得「人的成分」而一定程度地异化,於是谭氏自己的「位格」轮廓也模糊了。
  
  在其宇宙论中呈现的卓然成立者,悖於「天志」「明鬼」中的墨子;以上所谈的「轮廓模糊」,已使活在你我实在(直)观中的谭氏形象,失落了他在文字中推崇的墨子成分。
  
  在本体论上,谭氏自己的直觉认识指向一种朴拙唯物论,在其体系中「以太」既具体又无限,犹如见首不见尾的「龙」;而后谭氏超出「如实知」的思辨却一跃过头而落在唯心论「田地」。[28]
  
  从外缘起的现象层次来说:他在自然科学中看到原质(化学元素)分解、化合的实徵,而视之为自然现象变化的道理。这「尚科学者」的观点有其时代因素,众缘相应下於是《仁学》特别引述「以太」概念来取代原始的「气」概念,这是有重要意义的。《仁学》「以太」概念先是作为极微物质的,「任剖某质点一小分,以至於无,察其为何物所凝结,曰惟以太。」所以「以太」是统一物质界的基础,「法界由是生,虚空由是立,众生由是出」这种体系似乎是从唯物主义出发的。
  
  但是他没有停留在唯物辩证,而走上如康有为般的神秘主义领域(而神秘主义虽也被「佛教」所包容,却非佛陀的如实精神──缘起如实观)。他灵悟地、神秘地将以太和「心力」、「精神」两范畴间划上逻辑符号:「以太者。亦唯识之相分[29]。」这样,就把「以太」说成是「心」「识」的产物,衔接了唯物与唯心。[30]
  
  2.2.2 为衔接唯心与唯物的「以太」辩证,而超出「如实知」的难以相应成立处:
  全观谭嗣同的「救世」与「建立哲学体系」两方面发心,可呈现其中的因缘相应──就因为仁学的皈依归处毕竟不愿放在「充满无力感」的唯物面,故而不得不离「中道」而偏向精神,以精神为唯一真实,「唯一心是实」。如此便能在此体系中证成其入世的意义(救世的可能性),甚至安立完成入世事业的伦理、步骤───作为激进改革者,他以「心力」武装自己──无限地认知「心力」的能为,[31]认为「夫心力最大者,无不可为」。因为既然唯有精神是真实,则藉由一己的刻苦悲心广大行,可以感昭众人的慈悲心,而众人的慈心,必可究竟救劫;[32]而这样的「救劫」步骤,以建立社团为重要关键,从这里,我们终於可以进一步体会他活跃的社团工作与其哲学的相应。
  
  《仁学》的思想体系实际上是建立在唯心佛学之上的。谭嗣同受华严宗「百千大劫本由一念」概念的影响,认为生死轮迴与世间生灭都是精神的辩证活动所影现,其中事事无碍、一时俱在的华严玄观,重塑了他的「日常生活的实在」[33],使他发展出超越经验的神秘感受,彷彿他的生命同时活在许多的意义范畴,而他的生活实践──乃至殉死皆不离此超越性的自我投射。所以文学层次上我们可能只会说他的文字壮烈玄丽,其实其中是有异於「常人的认知」的「世界观」的。他又接受了唯识宗义,认为万物都是由「八识」所变现──这种认为有「藏识」作为「现象世界的本体」的想法,与华严宗义一般,都可能流於「假必依实」观念,而非正统的缘起观(在缘起观如应成派宗义里,「三界唯心」并无「创造说」的况味,而是指心识能缘生三界的无明流转。)总之,《仁学》企图在认识论中,由宇宙论唯物观点与本体论唯心思想的相对辩证,达到理事圆融无碍的体悟。企图心如此,当遇到智慧内证上的不足,就最难不超出缘起中观的如实,而落入思辨戏论。如果在这样「超出如实证如实知」的思辨基础上,即使发出再大的菩提心与大精进,也难免有「因地不真」的不能「成立」处。
  
  2.2.3 分析「强学事业」外缘起,而检视其内在生命「认识论」的内缘起。
  使谭嗣同走向「强学」的外缘起,也相应着谭氏内在生命「认识论」的内缘起。
  
  谭氏的认识论虽从物理化学入手解构了五蕴,后期他还是依赖唯心主义的。因为他认为人的眼、耳、鼻、舌、身只能得到色、声、香、味、髑五种感觉,而法界、虚空界、众生界却是无量无边的,有限的感官是不可能真正(全观地)去认识客观世界的。然而在此他并未吸收到中观(尤其当时他无法接触到的应成派)见解而安立二谛,反而偏向「心」,以为「心」可以超过感官而成立真正的认识。───於是背离了缘起观而建立了他自己(接近真常唯心论)的认识论。
  
  在他看来,不仅客观世界无量无边。人的感觉无法尽知。而且人的感觉本身也是不可靠的。他认为感觉到的都是虚幻的朦象,眼睛只看见「眼帘之影」。耳朵只能听到「耳豉之响」,而事物的真形真声是永远也看不见、听不到的。为什麽呢?据说是因为外界事物的变化极其神速,转瞬即逝。在绝对运勤中没有相对的静止状态存在,囚此入们的感觉永远也把握不住它们:於是谭嗣同似乎通过相对主义而陷入了不可知论。
  
  谭嗣同不仅否定了人类的感觉,也否定理性思维。他信奉并提倡佛教唯识宗的「转识成智」说。认为要证悟最高本体的过程,不必依靠人的五官和外界事物接触,也不必依靠理性思维,只需要通过宗教修行的方式所开启的更高「智慧」──所谓「止、观」,去体会出「一多相容」「三世一时」等义理。以佛法批判其「佛法」,则在认识论上,他似乎仍然无法免於神秘主义的「戏论」─「无明」。
  
  2.2.4 理想境界的存在[34]:
  虽然谭嗣同一生充满实践情调,但其知行观却是重知轻行,极力否定行在认识中的作用,否定知是从行中来的。他说:「吾贵知不贵行也。知音,灵魂之事也。」(《仁学》)他把知行完全割裂开来。认为「行有限而知无限人何有穷而知无穷」。因为知是属於灵魂之事。灵魂不生不灭,可以通天地万物人我为一身,所以说「知无限」,而行则属於体魄之事,必然受到人的生死和各种物质条件的限制,所以说「行有限」。他甚至设想将来科学日益昌明、入种日益进化之后,必然会出现一种「纯用智。不用力。纯有灵魂,不有体魄」的所谓「灵人」。人类世界将进入一种脱离物质的纯精神存在,这种隐含哲学矛盾的预见,恐只是其「戏论」(尤其其宗教世界观)所推演出的偏颇计执。
  
  2.2.5 展现出具体的伦理学──道次第命题:
  仁学处处都有现实性的政治、经济、社会主张,这些主张虽不见得明显能从其哲学一路辩证而得,却尚算得上是掌握了一定程度「佛教伦理学特色」(依於缘起法而不依於形上概念)的伦理学体系。这样的伦理学,对这一类企图一把囊括所有思想关怀──从本体论到科学──的体系来说,是难得的。
  
  关於本文认《仁学》自序中的「罗网重重,与虚空而无极;初当冲决利禄之罗网,次冲决俗学若……全球群学之罗网,次冲决君主…伦常之罗网,次冲决天之罗网,终将冲决佛法之罗网。然其能冲决,亦自无罗网;真无罗网,乃可言冲决。」为「道次第命题」,将详论於本文〈结论〉一节。
  
  2.3. 《仁学》的辩证法:
  《仁学》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尤其表现在他「日新」变化的思想中。维新派都强调「变」,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根据,而反对顽固守旧派的形上学不变论,谭嗣同哲学当然也具有这时代特徵。在他看来,从以太到天地万物,以至人的体貌呼吸,无时不在变易、更新。「天以新为运,人以新为生」,他认为这一点是孔、耶、佛三教都看到了的,故说:「三教不同,同於变」。
  
  那麽「日新」变化是怎样产生的呢?谭嗣同认为是来自「以太之动机」。以太的运动引起了万物的生灭,万物的生灭引起国天地的日新、历史的变化。整个世界都处在生减发展变化之中。
  
  「日新」变化的思想是谭嗣同哲学中十分可贵的合理因素,作为哲学而也能贯彻为政治上的变法主张。[35]甚至,谭嗣同在肯定事物「日新」变化的同时,也否定事物有「静止的另一面」,否定万事、物质的规定性和常住性,从而得出了「生灭即不生不灭」的结论,这哲学虽有待检视,却竟然与其似乎未曾重视的佛教中观应成派遥遥相应了。而在他由辩证法架构的客观的实存世界中,却由主观意识消灭了一切差别和对立,否定事物的发展变化,则是完全走到了辩证法的反面。
 浏览:1210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2/9/28 10:40:12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谭嗣同仁學二(下)(收藏于2014/6/9 10:25:21
谭嗣同仁學二(上)(收藏于2014/6/9 10:19:12
谭嗣同仁學一(下)(收藏于2014/6/9 10:17:24
谭嗣同仁學一(上) (收藏于2014/6/9 10:06:57
谭嗣同仁學界說二十七界說 (收藏于2014/6/9 10:06:57
谭嗣同仁学 自敘 (收藏于2014/6/9 10:06:52
唐浩明演 义:候补知府(收藏于2003/3/10 13:24:14
资料感受平淡(收藏于2003/2/8 10:13:56
葛兆光从无住本,立一切法(下)(收藏于2003/2/8 9:52:17
葛兆光从无住本,立一切法(上)(收藏于2003/2/8 9:51:28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资 料唐才常(访问3716次)
李敖“愿身成骨骨成灰”(访问3566次)
人物春秋“我自横刀向天笑”——维新志士谭嗣同(访问3438次)
郭延礼谭嗣同《仁学》“百年一觉”解(访问2769次)
唐浩明演 义:候补知府(访问2476次)
王贵生谭嗣同菊花石砚(访问2427次)
范 镛一百年前的兄长(上)(访问2410次)
李元洛剑气箫心亦豪亦秀(访问2157次)
葛兆光从无住本,立一切法(下)(访问2086次)
nan__nan李敖笔下的谭嗣同(访问2040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8/6/11 12:49:08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