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中国红军人物志__习仲勋纪念馆
中国红军人物志改革前辈纪念园

难忘的历程 第三章 红都瓦窑堡

hupeiyuan

  第三章
   红都瓦窑堡
   (6月9日晴)
   要离开延安了,最后看一眼这神圣的地方。嘴里轻轻地念叨着“宝塔山”,就像当年每次离开延安时的心情,总有一种割舍不断的牵挂。只是这一次,却没有了1949年那次“进城”的稀奇和胜利的喜悦,她总感到,新的征程在前面等待着自己,许多许多的困难在那里等待着自己去克服。这就像当年由太行山区出发奔赴延安一样,有几分远征的激动,也有一个人终于下决心要去完成一件大事时的那种按捺不住的冲动。沿着习仲勋和众多中国革命的杰出人物当年战斗和工作的征程,进行一次长途踏访,这是她很久很久以来的心愿。她想亲眼看一看,亲身体验一下自己所崇敬的人们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走过的一战斗历程,听一听那里的人民群众是怎样颂扬他们,看一看那些支持过革命的群众日子过得怎么样。如今,她年逾古稀,终于鼓起勇气来,完成这件大事情。有仲勋同志的鼓励,有儿女们的支持,有地方党组织同志们的热情帮助,她坚信自己一定能完成任务。
   瓦窑堡依山傍水,是今子长县城所在地。过去因砖窑多而得名。“天下的堡,瓦窑堡”。素以盛产煤炭、商贸发达和风味小吃奇特闻名于世。党中央、毛主席长征初到陕北,就进驻瓦窑堡,古堡大为增色,被称为中国革命的“红都”。党中央、毛主席在瓦窑堡居住了将近一年(1935年10月至1936年7月),同共产国际恢复了联系,平稳地纠正了陕北错误“肃反”,成立了西北军委和苏维埃中央政府后方办事处,进行抗日反蒋宣传,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成功地组织了“东征”、“西征”战役。那是一个如火如荼的年代,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红色电讯每天都把党中央的声音从这小小的山区小镇传向全国,改变着军事形势,扩大着政治影响,争取着全国民心。一时间瓦窑堡成了全中国爱国民众关注的地方,成为名副其实的革命“红都”。
  
   子长陵
   谢子长将军,是同刘志丹将军齐名的西北革命根据地重要的创始人,是陕北红军的缔造者之一,也是习仲勋同志的革命战友。他1897年1月19日出生于安定(即今子长)县李家岔乡枣树坪村,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0月参加领导著名的清涧起义,1928年5月,参加领导著名的渭华起义。历任西北工农革命军游击支队副总指挥、西北反帝同盟军总指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支队总指挥、陕北游击队总指挥、红26军第42师政委、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常委等职。1934年8月26日,他在指挥根据地反围剿斗争中负伤,1935年2月21日逝世,年仅38岁。党中央到达陕北后,毛主席曾先后三次题词,颂扬他是“民族英雄,虽死犹生”。并亲自为他书写了碑文,高度赞扬他的革命精神。1946年2月17日,谢子长烈士遗骨由他的家乡枣树坪迁来齐家湾安葬。经仲勋同志提议,中共中央西北局敬献挽联:“一生为人民创造红地;百姓到如今叫你青天。”1946年2月19日上午,谢子长陵园落成典礼和公祭大会在齐家湾隆重举行,边区党政军领导和各地各届代表及当地群众计两万余人参加了大会。毛泽东为谢子长陵题词:“谢子长同志千古。前赴后继,打倒人民公敌。”朱德题词:“子长同志,陕北人民领袖,前赴后继。”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刘伯承、贺龙、彭真等领导同志也为陵园题词,赞扬谢子长的丰功伟绩。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江总书记以及许多西北老同志也先后为谢子长烈士的陵园和传记题写匾额、书名。
   歌颂谢子长的歌谣至今还流传在民间:
   陕北游击队,
   老谢总指挥;
   打倒土豪分田地,
   人民拥护你。
   拜谒子长陵,齐心老人怀着崇敬的心情,漫步在绿树成荫的陵园中。在高大雄伟的谢子长雕像前,齐心同志静穆伫立。她没有见过谢子长将军,但关于他的革命事迹却听西北的老革命讲了不少。人们的记忆中,他们的“老谢”永远都是一个坚定、乐观、无私无畏的革命者,都是站在群众中间,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一位杰出的群众领袖。这是西北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也是老谢的英名能够至今流芳的重要原因。
   在墓冢前敬献花圈之后,齐心同志应邀在休息室题写了“子长伟业,千古流芳”八个大字。她原本是从不题词的,但面对谢子长将军那高高的花岗岩雕像,她题了词,表达了自己对先烈的缅怀之情。陵园中有两座碑亭,已是年久失修,她叮嘱当地的同志要尽早维修。
  
   汇川通
   “汇川通”原本是瓦窑堡城内有钱人家一个字号的名称,当年在瓦窑堡城里是很有名的。但瓦窑堡革命旧址的名录中,你找不到这个名字。它的出名,与当年“左”倾路线的一次严重错误有关。1935年冬,陕北错误肃反开始。刘志丹、高岗、习仲勋、马文瑞、张秀山、刘景范、张仲良等一大批陕甘根据地的党、政、军重要负责干部被捕,就关押在这里。当时院子里挖了许多深坑,说为了“防空”,其实是准备活埋。如今这里是县上一个单位的院子。当年,关押刘志丹和习仲勋同志的砖窑还在。党内机会主义路线真是害死人。在那次“左”倾路线影响下的错误“肃反”中,有不少无辜的同志含冤而死。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
   齐心老人站在当年关押仲勋同志的窑门外,双手抚摸着那厚厚的门板,想像着当初的情形。一方面是敌人调兵遣将向苏区大举进攻,另一方面,是内部到处抓人。地方县级以上,军队营级以上的干部几乎通通被抓。西北红军和根据地的命运危在旦夕。正在这时候,党中央、毛主席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毛主席指示“刀下留人”,释放了刘志丹、习仲勋、马文瑞等所有被抓干部,一律平反,恢复名誉和工作,挽救了西北革命。真正是:“满天的乌云风吹散,毛主席来了晴了天!”习仲勋同志正是在瓦窑堡,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从此,在毛主席、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开始了他革命生涯中新的征程。汇川通,这古老的窑院,正是这段曲折的历史见证。
  
   天主教堂
   那恐怕是当时瓦窑堡城里最“豪华”的建筑,规模与风格,同延安桥儿沟的那座教堂完全相同。党中央、毛主席进驻瓦窑堡后,于1935年12月初,教堂成了中共中央党校的课堂。这是我党在陕北恢复的第一所学校。习仲勋同志出狱后曾在这里工作过。眼下,当年的天主教堂早不知去向,这里已经是县立中心小学的校园,原先的建筑,只剩下一间低矮的平房还保留在那里,墙上悬挂一块木牌子,上面写着“中共中央党校”。当年著名的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就在这里召开。毛主席在教堂里发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著名演说。许多西北的同志都是在这里第一次聆听毛主席讲话。听众群情激昂,掌声雷动,中国革命的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重要一页。
  
   田家大院
   这是地处瓦窑堡城中心的一座普通的窑院。五孔墙壁用石灰粉刷成白色的砖窑,坐西面东。窑院两侧的平房中,如今办起了“瓦窑堡革命历史图片展”。齐心老人认真地看过了展览,又来到窑前。了解了窑院的历史,这五孔百年老窑,在她的心目中,就不再是普通的陕北民居,不再是那户姓田的居民的住所,而是“红都”历史神圣的一页。北起第二孔窑洞,是张闻天同志旧居,第三孔亦即中间一孔窑洞,就是著名的“瓦窑堡会议”的会场。历史永远铭记着,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这里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她走窑洞,睹物思人,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窑室内有一盘土炕,炕上摆着炕桌,地下并列着两张八仙桌,周围是六只木凳。这就是当年中央政治局开会的地方,就是毛泽东、张闻天作重要报告的地方。
   “会议由张闻天同志主持,出席会议者共13人。他们是: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秦邦宪、王稼祥;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刘少奇、邓发、何克全……”
   讲解员的声音使参观的人们眼前浮现出当年开会的情形。“……战略方针应是坚决的民族革命战争,首先应把国内战争与民族战争相联系,一切战争都在民族战争的口号下进行……”毛主席的湖南口音亲切在耳。她想像着讨论、通过毛泽东亲自起草的《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的情形。这是决定中国命运和抗战前途的重要历史关头,正是在这次会议上,不仅制定了红军及其他革命武装力量在新形势下的战略方针,毛主席还首次提出:“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这是伟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奏,是改变红军困难境地、扭转中国革命危局的一个重要法宝。正是在这次会上,研究改变和重新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如对小资产阶级的政策、知识分子政策、白军政策、富农政策、民族工商业资本家政策、华侨政策等,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扫除了障碍。会议实际上是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党的政治路线问题,为实现由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的战略转折奠定了基础。这次会议具有深远意义,不仅吹响了全民族抗战的号角,也使得千千万万像齐心这样的知识青年,毅然决然地走向革命的道路,把自身命运同祖国独立、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融为一体。
  
   中盛店
   毛泽东在瓦窑堡城内的旧居共有两处。齐心老人眼下来到的这一处,是瓦窑堡城内南段西侧的中盛店院内。这是1935年12月13日,毛主席来到瓦窑堡一直到东征开始居住的地方。院落坐西向东,有砖窑两排,东边一排为三孔。毛主席住在靠南侧的两孔窑里。窑洞仍然保持完好。南起第一孔窑洞为毛主席卧室和办公室,第二孔窑洞为会客室,两窑之间有过洞相通。从1935年12月13日至1936年5月18日,毛主席在这里居住了半年时间。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红军的建设、发展和东征战役计划的制定而夜以继日、呕心沥血的工作着。
  
  
  
 浏览:1983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2/8/5 12:33:48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深圳新闻网习仲勋:广东改革开放奠基者(收藏于2012/11/16 11:14:24
百度百科毛泽东四评习仲勋同志(收藏于2012/11/16 11:06:35
贾巨川“炉火纯青”习仲勋(收藏于2007/10/30 9:39:58
lmr逝 者(收藏于2002/8/5 12:46:37
cangmin永恒的星辰(收藏于2002/8/5 12:45:52
mn小说《刘志丹》冤案始末(收藏于2002/8/5 12:44:53
xiaxyiang随习老下乡(收藏于2002/8/5 12:43:03
hainian大智大勇习仲勋(收藏于2002/8/5 12:41:59
tequ倡建特区第一人(收藏于2002/8/5 12:40:59
shenzhen“深圳,就叫特区吧!”(收藏于2002/8/5 12:39:51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tequ倡建特区第一人(访问10626次)
hupeiyuan难忘的历程 后记(访问7358次)
姜汤深圳铁丝网该不该拆?(访问6185次)
hupeiyuan难忘的历程(访问5174次)
贾巨川“炉火纯青”习仲勋(访问4826次)
hupeiyuan难忘的历程 第四章 天下名州绥德(访问4219次)
lmr逝 者(访问3521次)
mn小说《刘志丹》冤案始末(访问2929次)
hupeiyuan难忘的历程 第五章 银州米脂(访问2891次)
hupeiyuan难忘的历程 第二章 圣地延安(访问2664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習仲勳業餘攝影師小孟介紹屈指可數開國元勛(评论于2019/1/17 11:18:29
習仲勳業餘攝影師小孟介紹屈指可數開國元勛(评论于2019/1/17 10:29:00
習仲勳業餘攝影師小孟介紹屈指可數開國元勛(评论于2019/1/11 21:29:25
習仲勳業餘攝影師小孟介紹屈指可數開國元勛(评论于2019/1/11 21:26:42
習仲勳業餘攝影師小孟介紹屈指可數開國元勛(评论于2019/1/11 21:24:38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