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中国红军人物志__习仲勋纪念馆
中国红军人物志改革前辈纪念园

难忘的历程 后记

hupeiyuan

  后 记
   陕北归来,齐心同志在西安稍事休整,于2000年6月19日至26日,又对甘肃庆阳地区的西峰市和庆阳、环县、华池、正宁4县及陕西关中长武、旬邑、耀县、淳化、富平、三原6县的革命旧址进行考察,又是行程两千多公里,涉足三十多个地点。有中共中央、西北野战军重要会议和活动旧址,重要战役战场和刘志丹、谢子长及习仲勋等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南梁等)的重要活动旧址。拜谒了渭北革命烈士陵园、黄子文烈士墓地。
   这次陕甘革命老区行,年已76岁,且重病在身的齐心同志以惊人的毅力和罕见的热情,克服了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任务。在长达近万里的漫漫长途中,在道路崎岖、偏远闭塞的千山万壑中,瞻仰历史,回访岁月,回忆往事,了解现实,齐心同志反而精神倍受鼓舞,又利用休息的时间登了一回西岳华山。是什么力量使得这位老人产生如此超常的热情和活力?是理想信念的力量和精神支柱的力量。
   她在谈到此行的体会时说:“这次考察活动,首先使大家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沿着革命前辈战斗的足迹,体会到他们当年创业的艰难。每一处革命旧址,都是一段光荣历史的见证,都是艰苦创业精神的展示,出生入死,艰苦卓绝的战斗历历在目。”讲到这里,老人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那久远的年代。
   “老区人民群众的纯朴感情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贞不渝,给我们以巨大的鼓舞和鞭策。在绥德义合镇薛家渠考察西北局1947年义合会议旧址和当时西北局驻地时,50多年没见面的老乡,一见面就喊出了我的名字,使我深受感动。绥德郝家桥村是习老在大生产运动中培养的一个先进典型。他亲自下去,发现和表扬了劳动英雄刘玉厚,为全地区树立了一个‘农村楷模’。当我们走进村子,群众自发欢迎的场面十分动人。在旬邑杨坡头、马家堡,群众看到我们来了,指着土窑洞说:‘这是习书记住过的’,‘这是习专员住过的。’有的说:‘这是他亲自挖的套窑。’还有一位老人说:‘我过去称他老哥。’这充分反映了老区人民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深切怀念之情。”
   考察活动结束后,在西安人民大厦那间客房的小客厅中,齐心老人又心情激动地谈着自己的感受,仿佛仍然处在那些动人的情景之中,不时地停顿下来,情不自禁地陷入新的回忆。她所捕捉到的一些动人而极富表现力的细节,生动得令人吃惊。请听一听她的一段精彩的叙述:“在甘肃环县,欢迎的人群中有人高兴他说,‘回来了’!我握着她们的手说,‘你们这里对革命贡献很大啊’,他们说,‘对着哩’。我问,‘你们生活怎么样?’他们说,‘好着哩’。老区人民的三句话,简洁明了,质朴无华,却是肺腑之言,一下子把我们的心紧紧连接在一起,使我们感受到巨大的温暖和无比的力量。”
   笔者有幸亲眼见到了在习老的家乡陕西富平县淡村,当得知齐心一行要来,群众冒雨夹道,欢迎之热烈达到了高潮。这是习仲勋同志投身革命的起点,故乡的人民以他对革命的贡献引为自豪。风雨中,小学生打出“习爷爷我们想念你”的横幅标语。可见他的革命精神和战斗业绩是多么深入人心。一路陪同活动的陕西省委常委栗战书同志谈及习老对家乡人民的影响,概括了两句话:“高风传乡里,亮节照后人”,这是很确切的。当晚返回县城,县里的同志举行了一个小型文艺晚会。县委书记代表全县人民致词欢迎。上世纪50年代被习仲勋点名进京演出的阿宫腔剧团新老演员,演出了习仲勋爱看的家乡折子戏。演出大厅的周围悬挂着当年习副总理接见演员时的照片。几位老演员指着照片回忆当年演出和受接见的情形,激动得热泪盈眶。当他们得知习老身体仍然健康,并且希望能回老区和家乡看看,大家都非常高兴。齐心同志在即兴致词中代表仲勋同志感谢了大家的深情厚谊。就这样,大家一起度过了一个充满真诚而又难以忘怀的夜晚。
   回忆起这些动人的情形,齐心同志深有感触地说:“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毛主席当年对仲勋同志的高度评价‘他从群众中来’这句话的分量,也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仲勋同志经常讲的‘在人民群众中最安全’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这句话是他从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生死与共斗争经历中悟出的一条真理。”
   考察结束后,齐心老人组织随行人员向习老和中共陕西、甘肃省委写了报告,汇报了陕甘之行的见闻和感受,赞扬老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扬优良传统,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就贯彻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加快老区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 齐老的这次考察,是她一生中的一段难忘历程。她所走过的道路,又是更加难忘的西北革命和中国革命一个重要时期的难忘历程。在这艰苦卓绝的征途上,习仲勋和他的战友们,在毛主席、党中央的领导下,创造了辉煌无比的历史奇迹。因此这篇散记,起初起名为“多彩的晚霞”,后又改为“艰苦的历程”,写到最后,突然意识到,应该是一段“难忘的历程”。因为它是写给后人看的,目的在于提醒人们,永远不要忘记过去,不要忘记老一辈创业的艰辛,不要忘记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
   2000年秋冬于延安
  
  
  习老的教诲
  
   很小的时候就听到“习仲勋”这个名字了。是从祖父的故事里听到的。我的祖籍在陕西渭北朝邑县(今已并入大荔),紧靠着富平和耀县。富平是习老的故乡,耀县北山则是他早年闹革命的地方。祖父是个好赶热闹的人。他年轻的时候,周围各县的大小庙会,他都不误。说有一年在耀县四月八庙会上,他遇到了一个人立在戏台上讲话。那人个子高,面貌英俊,腰间扎着皮带,别着手枪,精精干干,讲的都是咱穷庄户头爱听的话。讲到紧火处,就举起拳头喊口号:“打倒地主老财”,“打倒封建剥削”,听的人就跟着喊,还有的人拍手叫彩,像捧名角子唱戏一样热闹。人群里便传开来,说这就是富平闹革命的习仲勋,能文能武,见过大世面,会飞檐走壁,双手放枪,连杨虎城的队伍都拿他无法。祖父讲到这里,满脸兴奋得涨红。他当时已是70多岁,却像突然变年轻了,说:“咱一听,就赶紧拨开人群往前挤。碰巧人家讲完了话,跳下戏台同穿烂烂棉袄的庄户头握手。刚好叫咱碰上。人家握着咱的手问话,咱刚一开口,人家就说,‘你像是东府人?’咱说‘是朝邑安仁镇’。人家说,‘你那地方我到过,黄河边崖上,土地平,今年麦情好吧?’咱说‘好着哩’。人家大声说,‘麦子丰收了,不能填财东的没底坑。’听,人家说这话,咱穿烂烂棉袄的庄户头爱听。”末了,祖父问我,你娃知道这个习仲勋是谁不?我说不知道,祖父很神秘地说:“现如今人家是咱北京国务院的副总理。”
   “飞檐走壁,双手放枪”有多厉害?“副总理”这官有多大?四五岁的小孩子不明白,但是“闹革命的习仲勋”从此却在他心目中成了英雄。今天回想起来,这是我平生上过的第一堂党史课。在祖父的渲染下,习仲勋的形象是朦胧而高大的。这是陕西关中老一辈农民心目中的习仲勋,是民间传说中的习仲勋。祖父所讲的故事,大约发生在本世纪30年代。可见,出生入死、英姿勃发的青年革命家,留给游击区乃至国统区人民的印象有多深刻,有多广泛。
   以后过了许多年,当我有机会对西北革命的历史进行过较为深入系统的了解和研究审视之后,我才真正意识到“习仲勋”这个名字的不同凡响。他的确是一个富于传奇经历的职业革命家。他1926年参加革命时年仅15岁,发动领导西北地区著名的两当兵变时也不过十七八岁。他是刘志丹很要好而且十分器重的革命战友。他们同谢子长、阎红彦、吴岱峰等先后共同领导创建了西北地区最早的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陕甘边根据地。刘志丹担任军委主席。习仲勋担任苏维埃政府主席,当时年仅21岁。那种英姿勃发、年轻有为的情形,可想而知。正是这块根据地,同马明方、马文瑞等创建的陕北革命根据地共同组成了西北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提供了落脚点。在以后的革命岁月中,习仲勋作为中共中央西北局主要负责人之一,在毛主席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在解放战争的烽火岁月中,他又作为西北野战军副政委,协助彭德怀率领部队圆满出色地完成了解放大西北的历史重任,被人民誉为“西北救星”……
   50年代初,他调北京工作,先后任中宣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1959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其间近20年,习仲勋蒙受不白之冤,但在西北人民的心目中,他始终是功勋卓著的老革命,是深受人们爱戴的新中国的创造者和领导者。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得到彻底平反,出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勇气与才干仍然不减当年,在党中央的领导、支持下,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大胆试验,杀出了一条血路……
   当我1989年有机会同习老见面时,我的祖父已去世多年。参加革命整整一个甲子年的习仲勋也已经是70多岁高龄的古稀老人。
   那是早春二月的一天,我记得很清楚:农历大年初三晚间,突然接到陕西省委办公厅的通知,说习仲勋同志有一篇纪念班禅大师的文章要写,要我立即到机关接受任务。我当时在陕西省委研究室工作,早几天就听说已经由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转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习老回到阔别多年的陕西考察工作。到了机关才知起草小组由习老的老部下、时任省人大副主任的李连碧牵头,我和另外两位同志参加。当时已是晚上9点多钟,负责联络的同志讲,习老眼下在宝鸡市考察,明天一大早想接见起草小组,并谈文章的内容和写法。我们于是乘车连夜赶往宝鸡。一路上,李连碧讲了许多解放初期习仲勋主持西北局工作时的情况,末了很有感情地说:“习老和马老他们是西北革命的精英人物。你们年轻,又能写,以后可以把他们的革命经历写出来,对青少年是很好的教材。”
   第二天早上,我们在宝鸡渭河边上一家新建的宾馆见到了敬仰已久的习仲勋。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会客厅里光线很好。我们坐在沙发上喝茶等待。过了一会儿,门开了,身着整洁深色中山装的习老在时任省委书记张勃兴陪同下,神采奕奕地走了进来。金色的阳光照耀着他,使那笑容可掬的脸更加显得容光焕发,精神矍铄。我们站起来。李连碧迎上前去。
   “噢,连碧同志,你身体还好吧?”
   “我好着哩,还是瘦。习老身体好?”
   “嗯。只是还不能称老。在西安也许勉强可以‘称老’,到了北京就不行啦。我才70多,北京80岁的人还多哩。”说着爽朗地笑起来。大家也都笑,原先思想上的那一点紧张和拘束感顿时像小鸟一样飞得无影无踪了。
   接下来,李连碧把我们3个人一一作了介绍。说到我的时候,习老问:“你这么年轻,有多大岁数?”
   我说:“30岁了。”
   习老说:“嗯,三十而立。政策研究室是常委的智囊团,你们几个是笔杆子吧。”
   张勃兴打趣说:“都是大笔杆子,省委专门挑选出的。”
   习老很高兴,要大家坐下说话。
   张勃兴又说:“习老,李主任他们4个人是昨天连夜由西安赶来的,路上车还坏了,早晨5点多钟才到,几乎一夜没睡觉。”
   习老说:“大家辛苦了,特别是连碧同志,也70多了吧。你是我点的名,50年代,你就任陕西省委秘书长,一说要在陕西找人写文章,我首先想到了你。他们几个是你的助手吧。”
   李连碧说:“习老有什么想法就说,我今天还是你的秘书长。”
   “对,咱们再合作一次吧。”
   大家都乐了。客厅里的气氛更加宽松而愉快。一夜辛劳,随着一阵谈笑风生,早已不知去向。习老开始谈自己的想法。他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 “唉,白发人送黑发人呀!班禅大师比我小20多岁。1951年他应中央政府之召赴京参加和平解放西藏十七条协定的签字仪式,路过西安我们见面时,他才十四五岁,长得眉清目秀,和善聪慧,举止文雅,彬彬有礼。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后来他要由青海动身回拉萨去,西北局负责派员护送,我还专程赶到西宁附近的塔乐寺为他送行。那次临别,他哭了,握着我的手说:‘习书记,我一定不辜负党中央、毛主席和西北局的重托,不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努力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我和班禅大师从此成了知己朋友。他几十年如一日,对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真心拥护,对毛主席、党中央和祖国人民真诚拥戴和热爱,为西藏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从个人交往来讲,我们相处很好。他对我很信任,心里有什么话,有什么想不通的事情,就找我来谈。直到去世前这一次进藏,他还专程到我家里告别。我见他胖得走路都不灵便,便提醒他说,你可不能再胖了,太胖对心脏不好,他笑着说,习书记,我这是专门养的老佛爷形象,藏族僧众看到我瘦了不好。我说你老佛爷形象也得符合医疗保健呀。他说他还年轻,等这次回北京就减胖。我这才放心了,两人手拉着手,我送他出门上路。谁料到他会一去不复返……”
   习老讲到这里,停下来,由衣兜里摸出手帕擦眼泪。我们几个人都被他的真情所感动,泪水模糊了每个人的眼睛。
   “班禅大师的一生,是为维护祖国的统一,为争取西藏自治区的文明进步、发展和繁荣而努力奋斗的一生。他不幸逝世后,中央决定要我写一篇文章来悼念,并建议由中央统战部负责起草,我想来想去,还是到陕西找人一道来写。我对班禅大师的感情要体现充分。语言要平实真诚。要突出他的爱国思想和热爱西藏人民的赤胆忠心。不要突出我个人,更不要居高临下,政治说教。原先有人写了一个稿子,毛病就是借机突出个人,同党和人民的事业相比,个人又有多大的历史功劳?有什么值得标榜,值得宣扬呢?我们有些同志为此吃过大亏,就是不吸取教训。不吸取教训,将来还要吃大亏!”
   说到这里,习老显得有些激动,也有些生气。似乎还要说点什么,又把话强忍住了,说:“好吧,我先讲这么多,你们先讨论提纲,写出个初稿来我看了再说。原先那个稿子中的一些材料也可以吸收。”
   那次见面,总共不到一个小时,习老谈话的时间,最多也就半个小时,但他那语重心长的一席话,简约深邃,动情透理,对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次强烈的感召和震撼。对于我,更是深切地体会了情真意切、胸怀坦荡和虚怀若谷这样一些成语的真正含义。第一次见面,我上了生动深刻的一课。等到过了不惑之年,经历过更多的人事之后,回想起来,就越发感到习老那浓缩了的耐人寻味的话语,格外值得咀嚼。
   第二次见面,大约是过了一周。纪念班禅的文章定稿后,习老要回北京了,李连碧去送别,回来说:“习老提出要见见你们几个。”于是,在西安人民大厦后五楼,我们又见到了习仲勋同志。他当时有些伤风,正在吃药,但却不顾医生劝阻,执意要同我们谈谈。一见面,习老就说:“我对连碧同志讲了,你们的任务完成得很好。就这么定下来,可以发稿了。《人民日报》催得很紧。”
   李连碧说:“时间太仓促,他们3个人每人写一部分,我最后统的稿子。”
   习老说:“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分工负责,各写一段,我看不错。文章写得很有文采,动了感情。我修改的时候,又一次掉了眼泪。”李连碧说:“他们3个人,都是学文史的,善于修辞。”
   习老说:“还有一篇文章要写,是纪念王炳南同志的,早就说要写,一直没有动笔,随后如果需要,请你们几位到北京来写。”
   李连碧说:“这完全可以。”
   我们几个人也都点头表示同意。
   习老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很动情地说:“西北革命中,我们牺牲了许多好同志呀,他们的事迹,至今知道的人不多。像刘志丹和谢子长同志,他们的斗争经历都十分丰富,很值得写。你们年轻人,可以抽出时间,做做这件事情。把历史记录下来,留给后人,很有必要。”
   习老语重心长的这段话,坚定了我利用业余时间了解和反映西北革命历史的决心和信心。
   第三次拜见习老,是9年之后,即1997年4月在深圳。此时我已在延安市委任职工作,为希望工程募捐到了特区。听说习老住在这里,就很想一见。经同秘书联系,说习老须静养,谢绝会客。第二天,我却出乎意外地接到电话,说习老提出要见延安来的同志。我很感动。近十年不见,习老身体比我想像的要好得多。他一见面便问:“听说你回到延安工作,这很好。我也很想回延安看一看。延安的铁路修通了没有?”
   我说:“修通了。每天向西安发一对客车。货运列车也不少。”
   “石油和煤炭开发怎么样?”
   “原油年产量达到100多万吨,煤炭产量突破600万吨。”
   习老高兴地说:“这几个大项目都是1984年你们在北京召开经济汇报会上定的。”
   我说:“就是。那次会议筹备我也参加了,习老对我们工作支持很大。”
   习老说:“中央应当支持延安的建设,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根本。”
   随即,习老又问:“延安石油和煤炭储量有多少?”
   我说:“现已探明石油储量43亿吨,煤炭储量71亿吨。”
   习老听了很高兴,说:“嗯,很有发展潜力。但是你们要注意合理开发、科学利用,要搞好环境保护。陕北的荒山绿化,也是一个大问题,可以做大文章。”
   我点头称是,心中十分感动。80多岁高龄的老人,大病初愈,却如此关注革命老区的经济建设,怎能不令人感动。
   “延安的老乡生活怎么样?”习老又问。
   我说:“80以上的农户解决了温饱问题。”
   习老说:“这很不简单,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 我说:“主要是走生态农业的路子,就是改变过去广种薄收的老耕作习惯,改变单纯的打坝修梯田的办法,讲究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退耕还林还草,搞户包小流域治理,收到了显著成效。群众讲是‘山绿、河清了,民富了’。枣园乡有一个庙沟村搞得最好。江总书记视察后充分肯定。”
   习老很高兴,又问:“其余20的人打算怎么办?”
   我说:“我们开展扶贫攻坚,采取各级干部下去包村包户的办法,计划在3年之内脱贫。”
   习老说:“这个办法好。就是要提倡干部下基层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现在听说有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有些干部成天高高在上,吃喝玩乐,怎么能不脱离群众?干部下到贫困地区包村包户扶贫,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自然就和群众打成一片,没有群众不拥护的道理。我们过去说是靠宣传发动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才取得政权的。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群众。”
   会见结束了,习老提议大家合影留念,并且坚持把客人送出楼门口。我走出好远了,一回头,还见习老站在那里,挥着手说:“回去问候延安的同志们好。”
   我答应着,眼睛湿润了。一路上心中总是翻腾着两句话:“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根本”,“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群众”。这是一位老共产党员的人生格言,也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职业革命家送给晚辈的赠言。
   三次见面,习老无意之间给予我的教诲是丰富而令人终生难忘的,它将永远鼓励和鞭策着我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努力实现党的宗旨,顽强攀登完美的人生境界。
  
  
  化作春泥更护花
  ——喜读忽培元的新作《难忘的历程》
  杨葆铭
   可将这部散记当作一次跟踪采访的记录。但这个采访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采访。当一位古稀老人对自己曾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重新进行踏访时,触动她心扉的不仅仅是对青春岁月的一种回忆,不仅仅是对前尘往事的一声长叹。而她匆匆的步履所到之处,那有情的山水和无形的风物在这样提醒着她:你曾经从这里走过,今天又走了回来。当年英姿勃发的年轻女子,今日满头华发压双肩。人是老了,但你和你的战友们所开创的革命事业却是永恒的。
   以上这段闲话或可作为我对忽培元的新作——《难忘的历程》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的一种概括。但概括总难免挂一漏万。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是齐心老人的一部自述,是一位革命老人面对满山夕照的一次动情的自白。而忽培元正是感于这一点,笔触紧随着齐心老人匆匆的步履,以一个后来者对一位革命老人的崇敬之情,写下了这部散记。
   散记者,是将那些散乱事物随手录记之意也。但这部散记形散而神不散。它紧扣齐心老人的西行之旅,笔走景移,给我们展示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而值得称道的是,作者的这部《难忘的历程》借了齐心老人的回忆,借了老人踏访的每一片土地,给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与齐心老人共同生活了半个多世纪,深受人民群众敬仰和爱戴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也完成一个辉煌的造像,从而使人在阅读这部散记之后,使这位三秦赤子的高大形象也矗立在我们的面前。
   西北人民,尤其是陕甘两地的人民群众一提起习仲勋,有一种高山仰止的崇敬之情。那个操着一口浓重的关中腔,那个与刘志丹、谢子长并肩作过战,与彭大将军驰骋于西北战场上的习主席、习政委;那个深受毛主席器重,那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起绘制过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与以江总书记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心心相印的习副总理、习副委员长现在可好?广阔的三秦大地因为有了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这一批优秀人物的出现,使得这方土地不再荒凉,使得生息在这方地域中的数千万人民感到脸上有光。读这部散记,让人想到那个“金钲铁鼓、横槊征鞍”的英雄年代,让人想到那业已载入共和国光荣史册的那一个个像高山一样伟岸的优秀人物的名字。
   忽培元是一个洋溢着革命激情的诗人型的作家。他的深受读者喜爱的洋洋五十万言的《群山》给他的这种才情作了一个有力的证明。对西北革命史的深刻了解,对西北革命与中国革命内在关系的深刻认识,使得他对每一位从西北革命根据地走出来的人热爱有加。从这部散记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作者在客观记述的同时,也饱含激情,对共和国一段难忘的历史给予了崇高的礼赞。年轻的后来者随同着一位白发老人穿行在苍茫的群山之间。那每一条河流、每一条山沟因为这位老人的造访,从而使尘封在这条河流和山沟里的故事又变得鲜活起来。这部散记放射性很强,它写的是齐心老人的心头事,而留下的是让人去认真体味的弦外音。期间所贯穿的一个主题是:革命就是从这群山之间的山路上开始起步,一直走到今天的立交桥头。若没有毛主席所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陕北的奠基,若没有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这批优秀的播火者,这金色的黄土高原将会失去许多亮色。
   在缺乏钙质的媚俗之作充斥于各种文学期刊的今天,忽培元冷静、严肃而又不乏激情的作品表达了作者“以笔为旗”的信念。这篇近十万言的散记,至少显现出了三方面的特点:一是表现与再现在文中得到有机的结合。在表现齐心老人陕甘之行的同时,借齐心老人之回忆、之遐想,再现了共和国一段难忘的历史,并给受人民尊敬和爱戴的习仲勋同志也作了一部不是传记的“传记”。二是采用笔走景移的镜头式的写作方式,给这位革命老人敷上了一层巾帼英雄的色彩,使一篇散记能凸现出这位老人的英雄气质。三是在写作手法上打破了传统的记叙方式,以空间为经线,以时间为纬线,从而交织出一曲动人心弦的交响曲。而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忽培元在这部散记的写作中,保持了他写作的一贯风格:朴素、大气、蕴含着一种诗意。尤其是在描写齐心老人与当年的老相识见面的场景时,笔法十分传神。常常是在寥寥的几笔描绘或几句对话中,写出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从而使整个作品在大美中有了一种深刻。
   少小离家老大回,山河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正是由于相违的时间太久,齐心老人对这一次的回访才看得很重。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这部散记中不断变化场景,使历史与现实不断更迭出现。而事实上,习仲勋和齐心老人当年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而今只剩下旧时的地名而已,昔日破碎的山河在人民的手中换了新颜。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西北人民继承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辛勤耕耘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刘志丹的家志丹县,习仲勋曾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甘泉下寺湾,而今都成了有名的石油城。而那些由西北红军用双脚踩开的羊肠小道,那些燃过篝火的宿营地,而今都变成了宽阔的交通大道和盛产五谷的良田。尤其是自江总书记发出西部大开发的动员令之后,西部的土地绿色多了起来,河流清澈了起来,人民富裕了起来。这些场景通过忽培元富有诗意的描绘,与齐心老人灿烂的微笑交织在一起,给这部散记又增添了新的色彩。
   40多年前,叶剑英元帅重返延安。这里的一景一物引发了无帅的诗情,历史的影子又照耀在这位开国元勋的身上。于是,元帅口占七绝三首,其中有一首这样写道:“一别延安十二年,延安已改旧时颜;王家坪上杨家岭,鸿爪从头仔细看。”是的,历史的雪泥鸿爪是值得后人仔细端详和体味的。齐心老人的陕甘之行,正与叶帅所抒发的真情相吻合。而忽培元的散记,从另一角度来讲,也正是对齐心老人踏访陕甘故土的一种诗意性的抒发。
  
  
  接受历史洗礼(后记)
  
   在炎热难耐的夏季里,动笔写这篇短文。其实我们心中的热情即使在严寒的冬季,也会像烈火一样燃烧。或许这种感情对于别人而言,早已是不可思议的了,但对于我们却是与日俱增的,这便是对于中国革命乃至我们这个共和国前仆后继的缔造者们的无限敬仰。
   中国共产党诞辰80周年纪念之际,我们的新闻媒体以前所未有的密度宣传着中国革命的艰难岁月和动人故事。这使许多人感动流泪,使许多人为之震惊,开始审视自己的言行,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悔恨或愧疚。这是历史本身的力量,是宣传灌输的作用。这样的宣传,纪实的、文艺的,图文并茂的和声情俱佳的,我们似乎从来没有间断,但在武打、言情、霹雳舞与流行歌曲的空隙之中,那形象与声音显得多么弱小呀。
   历史是一面镜子,更像是一条长流不息的江河。它不仅仅是被动而静止地反映事物,它在发展,它在前进。它可以映照或折射出许多书籍里和人们思想中不曾有过的观点和哲理。许多时候,我们面对许多事情,却无法准确地判断是非曲直。只有在一定的时空距离上,在一定的历史的制高点上,才能准确无误对事物作出正确判断。学习和研究历史,正是自觉地探寻这种“制高点”。同样,当你还未曾找到它时,你对眼前的事物,最好先别忙着下结论。
   辉煌的历史,更像是一座富含金子的矿山,是值得反复开采,反复选炼的。我们研究历史,往往离不开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与歌颂。历史人物的传略和业绩,是历史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像金子在金矿石中一样,我们所要提炼的正是体现于那些优秀人物和伟大业绩之中的崇高而宝贵的精神。重要的在于务必真实,务必是历史过程中的本来面目。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动机如何,任何歪曲和粉饰历史的东西,都是有害无益的,甚至属于犯罪。
   衡量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奋发图强和励精图治的勇气和能力,既要听其宣言,更要看其行动。在这一点上,历史更是铁面无情的判断者。当我们或我们的前人,在“人生正道”上走过了一段路程,经历了一些艰辛与坎坷之后,在每一个转折点上,驻足下来,回顾一下来路,看一看我们的脚步是否正直,路线是否正确,该是多么的必要,多么的重要啊。我们可以想像,在中国革命的征途上,如果没有遵义会议,没有延安整风,没有党的七大和七届二中全会,没有党的八大和1962年中央工作会议(七千人会议),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没有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讲话和党的十五大,没有这些重要历史关头和前进道路的转折点上的重大历史举措,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航船还能拨开迷雾、绕过暗礁险滩破浪前进吗?这是历史给人的启示,更是历史前进的选择。我们应当怀念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怀念张闻天、王稼祥,怀念任弼时,刘少奇,怀念邓小平、彭德怀、叶剑英,怀念许许多多在这些重要的历史关头起到过种种作用的人们。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宏大的光荣和悲壮的人群,是同历史本身一样复杂而又丰富的。没有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不能成其为历史。由此可见,历史本身远远地不仅仅只是一面镜子,也远远地不仅仅是被动地告诉我们过去发生了什么事情,有过一些什么人物,而是暗示着我们许许多多前进道路上必不可少的真理和常识,深刻地教诲着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 因此,阅读和研究历史的毅力与成果,也最能见出一个人的能耐、水平和远见卓识。毛泽东一生都在阅读和研究历史。中国的、世界的,古代的、现代的,政治的、军事的,哲学的、文学的,有字句的和无字句的,正面的和反面的等等,可谓洞察中西,博览古今,堪称中华读史第一伟人。他阅读历史总是带着现实的疑问,是在浩若烟海的历史中寻觅前进的路标,而绝不是一味地崇古、仿古、复古、沉溺于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毛泽东的读史原则。他一生都在努力实践着这些原则,为中国革命呕心沥血,读史不止。历史正是通过毛泽东的大脑,把种种的动力和营养传达给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 如果说毛泽东是一位“博大精深”的读史者,那么邓小平则是一位罕见的“简约史家”。鲁迅先生把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史,读来读去,读成了一句话或几个字:“看来看去只是两个字‘吃人’”;而邓小平则把自《共产党宣言》问世以来的国际共运,特别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精辟地归纳、概括为八个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于是以这八个字为原则,提出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历史问题宜粗不宜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邓小平的读史原则。正是在这一原则下,他在关键时刻,摆脱了纷繁芜杂的是非烟云,找准了历史的制高点,从宏观意义上准确地把握住了历史经验的本质,以卓有成效的实践,成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重大历史课题。时势造英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需要也就造就了邓小平这样的“简约史家”。
   历史在推进过程中,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机遇。有眼界、有作为的政治家,正是善于辨别、捕捉和把握这些机遇的人们。当人类由公元2000年向2001年迈进的跨世纪的时刻,当伟大的中国共产党80周年诞辰的喜庆日子来临之际,站在世纪之交和承前启后的历史高度上,回溯中华民族100年奋斗史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80年的战斗历程,是一个很好的时机。以江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失时机,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深刻汲取历史的启示,在“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和“不断改进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科学严密地论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顺应历史发展要求,提出了新时期,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严肃的历史课题,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令人信服地回答了历史的严峻挑战。党的三代领导核心,读史用史的典范给予我们的启示实在是太深刻、太重要了。
   西北革命的历史,在整个中国革命历史中,是特殊而重要的,也是充满了革命英雄主义和传奇色彩的。在延安革命纪念馆“西北革命简史陈列”的序厅中,有一组引人注目的人物雕像。这是一组群雕,六个人物,聚集挺立于陕北连绵起伏的黄土峰峦之上,他们是:刘志丹、谢子长、阎红彦、习仲勋、马明方、马文瑞。所有前来参观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肃立于群雕之前,注目凝神,默然致敬。这的确是一个功勋卓著的群体,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部动人的传奇故事。而正是他们的故事,和他们千千万万的战友、战士们的悲壮业绩一起,织就了西北革命的辉煌历史。我生长在这片黄褐色的热土之上,我懂得这段历史的时代光耀及其几乎无与伦比的沉重的分量。因此,我也就深知这几位挺立于群山之巅的人物的历史地位与历史价值。
   还在很小的时候,大约刚刚懂事,就听说了许多关于刘志丹、谢子长“闹红”的故事。以后又读了不少关于他们的纪实文章。再以后更多地了解了这部历史,才知道除了刘、谢,还有阎红彦、习仲勋、马明方、马文瑞、贺晋年、王世泰、吴岱峰,还有许许多多的刘、谢的战友和部下,值得后人传颂。于是怀着敬仰历史的心情,我从20多岁起,在自己插队劳动和读大学的时候,开始了对这段历史的关照与探讨。徒步实地考察,拜访老红军和老革命,搜集、记录那些已经久远了的,甚至被历史遗忘了的鲜为人知的故事,先后写出了《阎红彦将军传》、《群山———马文瑞与西北革命》。这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我的读史心得。90年代中期,我有幸重返陕北。在延安工作的5年中,我继续着自己的“读史”工作。《难忘的历程》,便是世纪之交,自己的又一篇读史心得。这一篇在“西部大开发”和西北革命历史介绍的大背景下,着重记述了习仲勋的革命斗争经历。与我记述过的前两位传主相比,他是一位同样具有个性魅力的革命家,是继刘、谢之后最重要的西北革命领导人,更为重要的是,他不仅经历了血与火的战争考验,而且在和平建设年代,甚至在改革开放的特殊历史条件下,都有不凡建树。《难忘的历程》这一篇心得的特点,是更注重了历史表现的文学价值,注重了复活历史及其人物的个性创造。这种的追求的客观效果如何,只有请求读者评判。
   读史是一件艰苦的工作。庞杂繁重的案头劳作自不在话下,且常常需要抛弃许多主观的认识而使之与客观相吻合。这是最不令人愉快的甚至是痛苦的。但我们的思想和认识,正是在这种不断地发现真理和自我否定中前进的。我们的历史观和世界观,也正是在这种“认识论”的演进中,逐步地趋于成熟,逐渐地接近真理。当然我们所写的每一篇心得,当你在过去多年之后,仔细阅读它的时候,或许还会发现不少的缺点和遗憾。但可以肯定地讲,我们的研究成果,总像是提升自我精神的一层阶梯,总在一定的时期和高度上,起到了提升自己和破译历史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心得”总是可贵的。因此,既然写下了,便永不反悔。
   历史是一面镜子,更是一条长流不息的江河。我们在江流中搏击,不断地迎接暴风雨的挑战与考验,接受着历史风云的洗礼。我们会坚强起来,我们会成熟起来,我们会循着历史潮流奋勇前行。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 这是我永远推崇的两句格言。
  2001年7月21日初稿于北京
   8月4日改定于延安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北京第一版 ISBN7-5006-4558-9/I·944
  
 浏览:7351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2/8/5 11:42:18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深圳新闻网习仲勋:广东改革开放奠基者(收藏于2012/11/16 11:14:24
百度百科毛泽东四评习仲勋同志(收藏于2012/11/16 11:06:35
贾巨川“炉火纯青”习仲勋(收藏于2007/10/30 9:39:58
lmr逝 者(收藏于2002/8/5 12:46:37
cangmin永恒的星辰(收藏于2002/8/5 12:45:52
mn小说《刘志丹》冤案始末(收藏于2002/8/5 12:44:53
xiaxyiang随习老下乡(收藏于2002/8/5 12:43:03
hainian大智大勇习仲勋(收藏于2002/8/5 12:41:59
tequ倡建特区第一人(收藏于2002/8/5 12:40:59
shenzhen“深圳,就叫特区吧!”(收藏于2002/8/5 12:39:51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tequ倡建特区第一人(访问10621次)
hupeiyuan难忘的历程 后记(访问7352次)
姜汤深圳铁丝网该不该拆?(访问6176次)
hupeiyuan难忘的历程(访问5170次)
贾巨川“炉火纯青”习仲勋(访问4823次)
hupeiyuan难忘的历程 第四章 天下名州绥德(访问4216次)
lmr逝 者(访问3500次)
mn小说《刘志丹》冤案始末(访问2914次)
hupeiyuan难忘的历程 第五章 银州米脂(访问2884次)
hupeiyuan难忘的历程 第二章 圣地延安(访问2660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習仲勳業餘攝影師小孟介紹屈指可數開國元勛(评论于2019/1/17 11:18:29
習仲勳業餘攝影師小孟介紹屈指可數開國元勛(评论于2019/1/17 10:29:00
習仲勳業餘攝影師小孟介紹屈指可數開國元勛(评论于2019/1/11 21:29:25
習仲勳業餘攝影師小孟介紹屈指可數開國元勛(评论于2019/1/11 21:26:42
習仲勳業餘攝影師小孟介紹屈指可數開國元勛(评论于2019/1/11 21:24:38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