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4号馆文选__电视剧《红岩》/《红岩魂》形象报告展演 |
作为“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和国民党军统集中营所在地,白公
馆、渣滓洞等文物遗址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但在改革开放初期, 参观者寥寥无几。“远道而来,看到间间空房,既无史料,又无实物, 令人十分失望……”观众的留言说明,不是人民群众不需要烈士精神, 而是我们没有注意把文物的内涵予以外化。 为了让呆板的文物活起来,我们对遗址进行了一系列的修复整理, 在参观区塑造了形态各异的烈士雕像和烈士诗文碑文,同时按功能特 点把参观区划为几大片区,如:渣滓洞、白公馆区域主要突出文物的 遗址性,使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烈士墓区域主要突出纪念性 和启迪性,为党团组织生活和各种集会提供场所。 我们还组织各种征文比赛、烈士诗文朗诵比赛、评选“红岩好教 师”、“红岩好少年”等活动;出版了“红岩魂”系列图书、VCD等音 像制品。1986年至1999年我们共接待了国内外观众2800多万人次,平 均每年接待200多万人次。观众的留言变了,一个因打架而进了监狱的 少年犯说:“我想做个英雄,但我却进了少管所。今天看了展览,我 发现自己弄错了英雄的含义。” 为了扩大教育范围,歌乐山烈士陵园采取了走出去建设流动基地 的方法。从1988年开始,《红岩魂———白公馆、渣滓洞革命先烈斗 争事迹展览》走向全国进行巡展。巡展的第一站选择在改革开放最早 的城市———广州,引起了意想不到的社会反响。广州市委宣传部的 同志感叹地说,在广州,向来只有新潮服装、新潮家具、新潮食品才 有市场,没想到一个革命传统教育展览会会有这么大的魅力!1996年 《红岩魂》在北京、上海等地产生轰动效应后,上百个大中小城市纷 纷邀请,《红岩魂》踏上一条“长征”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保持自己对观众的吸引力就必须年年有新招, 通过开发不断营造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艺术形式有机结合的思想政治 教育精品项目,做到一年一个新景观,一年一个新形式。我们始终以 文化经营的观念,为营造品牌精品而不懈努力。 为了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我们于1992年修建了《“1·27”大屠 杀》半景画馆;1993年尝试在遗址现场演出歌剧《江姐》片段; 1997年开发了“夜游白公馆、渣滓洞”;1998年又建成了《红岩魂》 多媒体影视合成演播室。其中,“夜游白公馆、渣滓洞”将声光技术 运用于文物现场,利用夜间特有的环境氛围,加上特定的情节表演, 具有一种强烈的现场感。1999年11月,“11·27”烈士殉难50周年时, 在有关专家的帮助下,我们又推出《红岩魂》形象报告展演,通过由 演员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情境表演,加上舞台、灯光、布景的综合运用, 引发观众的激奋情绪。因为内容与表现形式高度和谐,格调新颖,充 分展示了革命文物的特性,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 《红岩魂》形象报告展演向社会推出后,观众反响非常强烈,每 一场展演,几乎都是在热烈的、长久的掌声中结束的,群众还不时地 喊出“向烈士学习,打倒腐败”的口号。 实践证明,“红岩魂”已成为中国文化市场的名牌精品。 作者系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管理处馆长 |
浏览:1019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