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4号馆文选__歌乐山烈士陵园新闻、介绍、游记、观感、述评及诗歌等 |
白公馆离渣滓洞不远。这里原是四川军阀杨森的师长白驹修的一座别墅,后由军统特务头子戴笠改为看守所而名之。
我们考察团一行头顶烈日,大汗淋漓,沿着一条石路拾级而上。还未到半山腰,讲解员就向大家讲述了杨虎城将军在此遭惨杀的经过: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对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恨之入骨,他慑于社会舆论,不敢明目张胆下手。1949年8月间,特务头子毛人凤来到重庆,召集时任国民党特务组织保密局西南特区区长的徐远举(即《红岩》中的徐鹏飞)等人密谈,传达了蒋介石拟杀害杨虎城及其家属、随从的命令,并商讨了杀害办法。当年9月6日深夜,杨虎城等6人被特务引骗到歌乐山松林坡,还未进入戴笠住宅,就分别被凶手用利刃刺杀。杨将军的男孩(18岁)、女孩(9岁)及秘书宋绮云夫妇和孩子同遭惨害。凶手们就地匆匆掩埋尸体后,迅速潜逃。直到解放后捉捕徐远举坦白交代时,松林坡下的冤魂已是白骨一堆…… 惨绝人寰的屠杀!骇人听闻的手段!我们屏着呼吸听完讲解员的介绍,愈发憎恨蒋介石反动派的歹毒。目注松林坡的参天松柏,大家肃然起敬,默哀凭吊民族英雄杨虎城。 走进白公馆,这里一楼一底的住房全是关押革命者的地方。原来的储藏室成了长年不见天日的地牢,《红岩》中许云峰烈士挖地牢就在这里拍摄。原来的防空洞成了阎王殿似的刑讯室,里面灯光惚惚,冷风嗖嗖,令人毛骨悚然。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爱国志士廖承志,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等革命者都在这里受过刑审。然而,“热铁烙在胸脯上,竹签钉进每一根指尖,用辣水来灌鼻孔,用电流通过全身……铁的棍子,木的杠子,撬不开紧咬着的嘴唇———那是千万个战士的安全!呵,用刺刀来切剖胸腹吧,挖得出的———也只有又热又红的心肝。”这就是蔡梦慰烈士在狱中写的《黑牢诗篇》片断。 在白公馆监狱里,不管是身经百战的将军,还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不管是铮铮铁骨的男子汉,还是纤纤细腰的弱女人,即使是未成人的儿童,他们在铁窗黑牢里都能面对死亡,义无反顾,为保持革命者气节,保守革命组织的秘密,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特别令我们感叹的是那“小罗卜头”。他的真名叫宋振中,从他出生到牺牲,整个童年和父母一起在牢里度过。他6岁时练习毛笔字,白公馆里迄今保留着他那倔强清秀的习字帖。苦难孩子早懂事。自那时起,他就利用不被特务注意的孩子身份,在牢与牢之间传递信息,为革命者做了大量工作,其父为他起名“振中”,意在解放全国,振兴中华。叫人痛心的是,他还没有看到这一天,就随父母一起惨遭杀害,时年仅9岁。但他多年浇水成长的一棵石榴树,今天却是根深叶茂,花果累累。 英烈驾鹤去,长留斯人思。生活在今天的幸福人们,没有忘却死难的烈士。记者在牢房中看到:时而有人虔诚地将小额钞票放在烈士的名下;时而有人含泪敬献精致的花圈,以供为神明,以寄托哀思。在歌乐山陵园里,错落有致地屹立着一尊尊用花岗岩雕刻的烈士塑像,让他们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中华民族的英雄,以鲜血创造了新中国,我们每个活着的人应如何面对?如何继承?”……这些写在烈士纪念馆中的留言,道出了我们的心声,使考察团全体同志深受一次活生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上了一堂既深刻又富有内涵的“三讲”教育课。 按照行程安排,明天即要离开重庆。热情的主人邀请大家一定要观赏山城的夜景。重庆之夜又是怎样呢?请看下章介绍。 |
浏览:712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